剪辑技术在推动影片艺术转型中的价值研究

2022-12-29 05:36王佳琦
参花(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情感艺术

◎王佳琦

电影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影片种类和数量层出不穷,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也日趋多元化。电影产生之初,全片可能就是一个全景,多被看作戏剧的衍生品或纪录客观世界的手段。随后近景和特写出现,影片人物表现和刻画更加突出。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新的剪辑手法——蒙太奇技术应运而生,让电影表现形式更加逼真,形成了独立的艺术体系,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随着时代的进步,剪辑技术历经多次技术变革,使电影艺术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展现出更强的张力。特别是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以来,多维空间技术赋予电影新的生命力,成为影片艺术转型的主要技术支撑。受此影响,剪辑技术吸收融合各种技术手段,加速与电影艺术的融合,拓展了电影艺术的创作空间,丰富了影片审美表现视角,引发了观众心灵的共振,推动了电影艺术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电影剪辑技术的价值

早期电影都是记录在胶片上,受到技术的制约,对于镜头的取舍主要依靠手工连接的方式。随着分镜头拍摄的开启,镜头重新得到串联组接,因而形成了剪辑艺术的雏形。有声电影出现之前,导演不仅要负责影片画面的拍摄工作,还要承担后续剪辑的重任。步入有声电影时代后,影片的后期制作才开始增添声音和音乐素材。如何让前期拍摄的素材与声音特效有机融合,这就对剪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电影艺术创作的关键一环,现代电影剪辑包括画面剪辑和声音剪辑两种。基于剧本的内容和导演的要求,进行精准选择与取舍,形成声画合一的无缝结合,完成故事的叙述。剪辑的力量在于调换情节,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或结局。现代电影拍摄通常使用多台摄影机同时工作,通过创造逼真的情感世界,为后期剪辑画面提供多元的选择素材。选择的范围越广,剪辑师的工作量越大。将百里挑一的镜头进行电影剪辑的加工处理,渲染细节情感,反映故事的主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电影带来了更强的活力和感染力,这也是电影剪辑技术的价值和独特魅力所在。

二、写意剪辑与写实剪辑

作为画面与声音的组合,电影剪辑技术在电影工作者多年来的孜孜探索下,经过大量的尝试与实践,形成了写意剪辑与写实剪辑两种独具特色的技术形式,二者的重要代表分别是蒙太奇与长镜头。一方面,在电影制作中,蒙太奇艺术手法追求写意性效果,是指从主观的角度来考量画面,进行空间的处理和组合。基于影片主题的需要,依托短镜头的分切与组合,将相关镜头进行艺术性的组合,完成故事情节的定型,实现电影主旨的表达以及人物的塑造,诠释出新的思想,打造“写意型”的艺术世界。另一方面,写实剪辑以长镜头为主,强调电影的求真艺术形式,力求还原现实生活,从而达到以情动人、以景照人的效果。写实剪辑多采取用深焦距的镜头来拍摄,注重事物本身的内涵。力求真实的场面调度,表现影片丰富的运动性以及空间的层次感,如实地反映客观生活,实现抒情与叙事的有效结合。写意剪辑与写实剪辑的追求虽然有区别,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太奇和长镜头艺术也在不断融合,为影片艺术转型保驾护航。

三、电影合理剪辑的要素

为增强影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电影必须采取合理的剪辑方式,完善剪辑的各个要素,增强电影的叙事能力。通过将很多跳跃性的画面有效延续、组织,使影片结构清晰流畅,严谨而又悬念重重。

(一)建构时空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电影既承袭了多种艺术门类的优点,又有对综合艺术门类的再创造,简而言之便是博采众家之长。剪辑技术通过多种剪辑手段,调动、分解、组合画面,可以建构新的时空结构。例如基于电影的情节发展脉络,通过慢镜头来延长时间,将电影情节串联起来,打造适合电影故事的时空模式,实现时空转变的灵活性,丰富了画面的空间,多线索、多角色、多原因完成一个故事的塑造,使画面组合线索流畅,构筑一个独特的艺术整体,给观影者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

(二)串联情节

电影情节是反映剪辑技术的重要指标,如何做到情节流畅、结构严谨,需要合理地串联情节。首先,情节具有一定的完整性,既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还要求呈现出有因有果、有头有尾的视觉感官效应。一些影片为了情节需要,有意而为之地将情节倒置、压缩、省略,加快了叙事速度,从表现形式上看似乎并不齐全或产生冲突,情节也表现得离奇突变,但是能够推进故事发展,创造出悬念,从而让观影者体验到真实情感,获得不同的观影体验。

(三)创造节奏

电影中的节奏是动态的,无论是规则运动还是不规则运动,都会让观影者产生心理反应,而剪辑则是让电影画面张弛有度、快慢自如。根据情节要求,通过调整电影镜头的长度以及画面组合来创造特定的主题节奏,无论是长与短、快与慢的对比,还是静与动的反差,都会创造出一定的节奏感,展现出画面运动的节拍,形成一种或快或慢的运动性,产生震撼的节奏效果,为影片情节的高低起伏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观影者的心理共鸣。

四、剪辑技术在推动影片艺术审美表现中的价值

(一)完成电影的情感表达

1.满足情感体验

电影的初衷是完成情感表达,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如果做不到触动观影者的心灵,必定是失败的。情感体验作为影片制作的核心要素,就是要激发人们的共有情感,满足观影者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作品表现认同与肯定。首先,良好的剪辑技术可以将人物与事件融合在一起,让电影主题向善。其次,采取合理的剪辑技术,通过对电影中的要素进行合理组织,创造丰富多元的精神内涵,调动观众对自身生活的客观体验,使观众为艺术作品所感染、感动,促进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最后,剪辑技术有助于表达情感,满足观影者某种特殊的心理需要,使观众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促进情感体验的质变和升华。

2.展现人性关怀

电影艺术创作需要尊重人类的意志,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影片,都需要用逼真的画面与声音,产生强大的情感震撼力。首先,影片剪辑只有真正表达人类的情感,反映人类的生命体验或自身追求的最高理想,才能够深深打动观众。其次,现如今电影主题日趋多元,剪辑技术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表达手法,或让人开心一笑,或让人眼前一亮,或让人豁然开朗,这些都是电影带给人们的力量,也是人性关怀的魅力。最后,剪辑技术会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各种视角来关注人类,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3.感受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电影艺术生命力的保障,只有传达真实的情感,才会真正打动观众。如果采取虚伪、欺骗的方式,则只会加剧影片的“恶评”,甚至产生连锁的“厌恶感”。而剪辑技术的应用,就是要追求真实的情感张力,还原事物的真实面貌和场景,通过准确的影视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形式,让观影者看到影片的真诚之处。虽然一些影片既没有惊天动地的表演,也没有荡气回肠的场景和语言,甚至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只是一些生活的细节或琐事,但却能够使观众为之感动,给观众强烈的冲击力,究其原因在于其还原了真实的场景,让观众走进了电影的情境当中,从而感受到真实的情感。

(二)达到影片的预期效果

现代剪辑师主要是得到导演的首肯,根据导演的创作意图,对拍摄的电影素材进行有针对性、创造性的拼接和操作,从而形成新的表现形式,达到影片的预期审美效果。要求剪辑师基于观影者的心理需求,做好画面与声音的综合加工和处理。

1.实现电影创作意图

导演团队在创作电影的过程中,需要明晰自身的创作意图,从而为观众传递想要表达的实质内涵。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剪辑来实现,或特写、或停留、或放慢。在影片拍摄之初,很多构思都只是一种遐想或模糊的概念,有些甚至是混乱的、杂乱无章的,像一场美梦难以描述。然而随着拍摄进程的推进,为后期制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画面,要厘清思路,从众多镜头中找到最佳的片段,并根据创作意图做出有效的组合。剪辑师需要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通过一定的剪辑技巧,打造符合电影创作意图的特殊场景,向观众进行暗示或正面表达,带给观众预期的审美体验。

2.渲染影片的氛围

为了制造应景的氛围,剪辑师要采取分门别类的剪辑特技,通过素材的组合,结合慢镜头、快镜头,或者在影调上做出调整,渲染出应景的氛围,引起观影者的心灵共鸣。首先,做好效果氛围的渲染以及节奏的把控,构筑出逼真的视听效果,完美实现预期的审美效果。其次,做好画面的影调处理,提高画面的可视性,营造或清新自然或压抑低沉的气氛,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的光线明暗对比,或差异化的色彩饱和度,都会使影片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剪辑师应避免画面出现平淡、苍白的情况。全部采取一样的影调是不现实的,剪辑师需要根据影片的主题、故事情节的需要、导演的创作意图,适时做出调整,让影片的主题得到深化,增强感染力,凸显空间层次,为电影带来有力的视觉冲击,增强电影主题表现力。

(三)创造听觉维度

电影艺术不仅仅是光与影的变化,声音元素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烘托情绪和叙述场景,创造新的情感体验,需要通过人声、音响和音乐联合创造听觉维度,这对于影片剪辑提出了新的挑战。

1.声音剪辑开启视觉维度

电影具有立体空间的属性,集中交织着光影和声音。与视觉形象相比,声音要素既是无限连续的,又是全方位的,可以展示或暗示与周围环境的空间状态。声音剪辑可以创造一种新型的时空布局,开启视觉新维度,甚至能让观影者“听到”电影中的情节冲突,提升观众的参与度。

2.声音剪辑中的形象表现

作为电影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声音剪辑是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服务于影片,突破二维平面的限制,说明一定的主题,渲染某种心理情绪,彰显声音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电影的艺术价值。要将背景音乐、音响效果、人物对白融合,使其互为补充、各展特长,凸显角色内心的情绪波动,展示现实生活,从而使观众得到不同的视听体验,增强电影的抒情效果。

(四)多重感觉艺术体验

1.多维空间技术下的电影剪辑

近年来,观众观影热潮提升,在电影技术的加持下,视觉立体电影应运而生,基于创意和灵感创造,视觉体验令人叹为观止。3D电影剪辑与2D电影剪辑相比要复杂得多,立体技术只是一个工具,在多维空间技术的支持下,电影剪辑要在两个轨道分别模拟,进行特技处理后,获得更佳的视觉体验。当然绝不能被立体剪辑束缚,而是要吸收传统剪辑技术的精华进行创作。

2.多维空间技术下的艺术冲击

技术变革开启了电影的筑梦之旅,立体电影的发展是大势所趋,面对多维空间技术下的艺术冲击,电影剪辑应坚守叙事特点,与空间技术有机结合。基于情感表达的初衷,注重叙事特性,创造空间的纵深感,确保画面的逼真性,使立体效果更加生动和鲜明,艺术冲击力更强,产生身临其境的错觉,让电影在筑梦征途中走得更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影片艺术转型的进程当中,剪辑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剪辑技术还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受商业化影响,剪辑师舍弃电影的艺术追求,一味追求数字化奇观,削弱了电影的艺术性,导致影片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剪辑师要对电影的精神表达、风格创作有饱满的激情,不断增强技术能力与提高艺术修养,通过画面与声音的组合,艺术性地表现商业诉求,增加电影的艺术感染力。集结技术和艺术的双重审美标准,为推动电影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也是剪辑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情感艺术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纸的艺术
情感小语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