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传统戏剧文化中视觉艺术符号在现代设计里的应用研究

2022-12-29 05:36付帅
参花(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脸谱吉林

◎付帅

在我国,戏曲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各个地区均有分布,每个地区又都有其本土特色。戏曲的受众范围较广,种类繁多,不管是脸谱、着装的设计,还是道具的使用,均体现了传统戏剧文化中视觉符号的审美特点。但是在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多元化文化交融、现代信息传播渠道的变化使得传统戏剧文化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流行文化的出现,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社交需求,人们不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看一场传统戏曲,进而导致原本生机盎然的传统戏剧文化变得黯然失色。为此,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并且要求各行各业都要承担文化传承重任,现代设计领域也一改原来国际化的风格,将越来越多的传统元素融入设计环节,既突出了一种时尚感,又实现了传统戏剧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创新结合。基于此,本文以吉林传统戏剧文化中视觉艺术符号为切入点,针对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设计人员提供创新设计思路,促进传统戏剧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将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优势更加完美地呈现出来。

一、吉林传统戏剧概述及面临的危机

(一)吉林传统戏剧概述

吉林传统戏剧是无数名人名家创作而成的,他们共同协作,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戏剧,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又一部代表性名作,例如《桃李梅》《包公赔情》《燕青卖线》《三放参姑娘》《关东雪》《搬窑》《一夜皇妃》《贵妃还乡》《站醒台》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农安黄龙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魂系黄龙府》《圣明楼》《鹰格夫人》等。松原满族新城戏中代表作品有《铁血女真》《通问使臣》《洪皓》等。这些也仅是吉林传统戏剧中的一小部分。吉林传统戏剧在国内外均受到了较高的赞誉,这也充分体现了吉林戏剧艺术发展的水平以及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内,吉林传统戏剧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二)面临的危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交流平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再加之流行文化给予的较大冲击力,导致吉林传统戏剧生存土壤、发展平台受到影响。[1]和现代传媒相比较,舞台表演的形式逐渐失去了活力,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再有较多的时间坐在剧场看演出。也正是在现代文化、现代传媒发展进程中,吉林传统戏剧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观赏形式的变化,网络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多样化、现代化,特别是对于那些年轻群体而言,生活在新时代,移动手机、电视、互联网中呈现了更多的艺术形象以及视觉符号,使他们更喜欢使用一些现代动漫中比较夸张的图形。而对于现代传媒设计而言,设计人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更愿意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设计。吉林传统戏剧中面具、脸谱、服装、场景布置等视觉艺术符号如果依然采用传统形式展示,就无法与现代设计形成有机的整体,也就难以被设计人员采纳。例如传统的舞美、灯光以及布景设计较为生硬,视野封闭且难以与观众形成有效互动,给人一种死板、固化的感觉,难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二、吉林传统戏剧文化中视觉艺术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吉林传统戏剧视觉符号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设计中,包装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视觉艺术,对于整体设计要求较高,不仅要将实用性特点表现出来,还要符合大众审美需求,能够吸引大众的目光。[2]吉林土特产非常丰富,有黄松甸黑木耳、草原红牛肉、洮南辣椒、公主岭大米、集安板栗等,这些都是极具当地特色的产品。设计人员在设计这一类产品包装时,要融入自己的思想,这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文化底蕴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设计人员可以以产品功能、地域特色为切入点,将吉林传统戏剧文化视觉艺术符号融入其中。吉林传统戏剧中视觉艺术符号具有其本土特色,将其充分融入土特产包装设计中,既可以体现时代特色,又能凸显民族地域风采。但是在具体应用时,如果仅仅依赖于固化模式,生搬硬套,显然也是无法行得通的,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传统戏剧符号重新构思,从而收获最佳的艺术效果。

1.形的衍生

在吉林传统戏剧文化中,脸谱是极具代表性的视觉艺术符号之一,严谨而又有秩序,可以使观众对剧情、人物情绪、心理变化准确了解,使演出时更具感染力。[3]如果在特产包装设计中融入脸谱元素,对脸谱元素进行重组或者重新设计,一方面能将包装的民族性、本土性特色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能使产品的文化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例如吉林特产美食老式糕点蜂蜜软麻花的包装设计,采用的就是传统戏剧中的脸谱,既体现出了产品的特色,也使产品包装更具趣味性,更具地方特色。此包装戏曲脸谱元素的融入,采用的是局部设计的方法,不仅线条展示得非常流畅,也体现了脸谱的神情,包装正面附有产品图片,体现出了产品的食用性特点。脸谱采用了多种颜色,底色为黄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时也展示了脸谱的精致与漂亮。

2.意的延伸

吉林传统戏剧文化中,色彩符号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有些地方戏曲中,色彩搭配给予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力。通过色彩和设计的有效结合,既能体现地域的差异性,也能将时代特色体现出来。例如红参片包装的设计,设计人员将主色调设计为黑白搭配,中间掺红,三种鲜亮的颜色对比性更加明显,而在黑色部分融入了戏剧人物形象,采用的是简笔画形式,错落有致的线条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戏剧人物。中间留白位置,简单呈现出红参图片,整个外包装简单、大方,红参的触须更像是线条,而与戏剧人物线条的融合,使人浮想联翩,大面积黑色中掺杂着些许白与红,意境得以更好地延伸。

(二)吉林传统戏剧视觉符号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当前,国内动漫产业发展的速度较快,越来越多的民族符号开始融入其中。而吉林传统戏剧文化中的视觉艺术符号非常丰富,并且在动漫设计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优秀动画,在设计时也从传统戏剧中提取了部分素材,使动漫产业影响力增强。从艺术形式角度看,动漫和传统戏剧本身是相通的,动漫情境表现时采用的形式是固定的,而传统戏剧则是艺术化处理后的程式化表演。[4]动漫不仅跨越了地域,而且将多种文化相融合。吉林传统戏剧视觉艺术符号应用于动漫设计中,不仅有利于戏剧突破地域发展局限,而且能使动漫创作的种类更加丰富多彩,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例如《大闹天宫》这部动漫,融入了传统戏剧视觉艺术符号,实现了传统戏剧与现代化技术的有效融合。

第一,将戏剧的脸谱符号巧妙融入动漫设计中。传统戏剧脸谱夸张、象征意义较为明显,重点在于人物性格、颜色的统一搭配。《大闹天宫》戏曲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形象是基于原著中神与猴相结合的形象,突出猴这一角色时采用的是脸谱形式,以红、黄、白、黑四种颜色为主色调,红色代表的是忠诚,而白色则体现的是奸诈,夸张的形象将孙悟空这一角色性格展现得生动且立体。

第二,将传统戏剧中的动作形态渗透于动漫设计中。在吉林传统戏剧中,动作形态是一大特色,而动漫设计中动作形态的融入,一方面能将美感更好地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能凸显人物的生动形象,实现多种动作结合的特点。设计孙悟空这一角色时,传统戏剧动作的融入,再加之舞台程序化的设计,使一连串的动作流畅自如,传统戏剧味道浓厚,观赏价值也得以提高。

(三)吉林传统戏剧视觉符号在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近年来,纤维艺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满足了当代人的观赏需求,散发出强有力的艺术生命活力,不管是在表现形式层面,还是在精神内涵层面,均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实现了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5]将吉林传统戏剧文化视觉艺术符号融入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能够将民族特色体现出来,使纤维艺术作品更具美感,将极具吉林地域特色的文化精髓展露出来。

第一,现代纤维艺术构图中吉林传统戏剧视觉艺术符号的融入。镂空、密实等艺术设计都能够呈现出一种美感,如何体现纤维艺术特色,设计人员要把握好尺度,哪一部分用镂空,哪一部分要密实,设计人员可将吉林传统戏剧中优美的线条进行提炼,或选择一些精典的造型,与现代纤维艺术进行结合,使纤维作品更具趣味性。

第二,现代纤维艺术色彩中吉林传统戏剧视觉艺术符号的融入。色彩是传统戏剧最为明显的视觉艺术符号,而纤维艺术设计也对色彩搭配有着较多的关注,所以传统戏剧中多样化的色彩,能够给设计人员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纤维艺术品与传统戏剧色彩的融合,可将纤维作品的肌理完美地呈现出来,使作品设计语言更加丰富。

三、吉林传统戏剧文化中视觉艺术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一)将传统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现代化设计

吉林传统戏剧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视觉艺术符号,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多不胜数,设计人员除了将其与动漫、当地特产包装结合以外,还可以创作一些实物,例如戏剧人物形象展示、关节人偶,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应该仅仅停留于模仿阶段,要深层次挖掘吉林传统戏剧文化的内涵以及精髓之处,将文化底蕴与设计作品巧妙融合,求新求变,创新中要特别注意特色视觉艺术符号的保留,以此为基础,实现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吉林传统戏剧人物形象在设计时要重新构思,加入设计人员的独特思维,和现代网络平台中人们关注度较高的艺术作品相结合,进而形成基于传统戏剧文化视觉艺术符号的创新型艺术形象。

(二)将吉林传统戏剧中的视觉符号进行时尚化设计

吉林传统戏剧中不管是表演,还是唱腔,抑或是脸谱、化妆、道具,都能够表现出艺术规范化的特点,舞台艺术形象更是丰富多彩,这也是戏剧特有的魅力。设计人员可以将戏剧题材中涉及的视觉艺术符号和当前人们都非常熟悉的壁纸、QQ表情包等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以吉林传统戏剧为主题风格的视觉符号,一方面可实现传统戏剧时尚化的处理,另一方面可将戏剧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的时代感体现出来,进而收获较好的展示效果。

(三)将吉林传统戏剧中的视觉符号进行卡通化演绎

现代年轻人都比较喜欢一些动画片,而现代动画片与传统手绘动画片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不管是在生产制作方面,还是在造型设计、色彩搭配方面,都成为网络平台中易于被接受的观影形式,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6]将吉林传统戏剧文化中原版戏曲进行翻版制作,进行卡通化处理,能勾起人们对传统戏曲的怀念之情,而夸张的人物形象以及处理时的简单化、连续性,与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符。

四、结语

现代设计中如果失去了传统戏剧文化这一重要的底蕴及色彩,便会显得感染力不足,内涵不够深刻与丰富,完全停留于简单的外在形象体现层面,难以更好地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长远发展受到阻碍。吉林传统戏剧文化视觉符号丰富,底蕴十足,民族特色、本土特色、视觉张力较强,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发展,无形之中将吉林传统戏剧形象进行了延伸,传承了吉林传统戏剧文化,推进了现代艺术设计向前发展,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设计资源。所以,现代艺术设计人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吉林传统戏剧视觉艺术符号运用中不断创新与优化,将传统戏剧视觉艺术符号与现代设计进行深层次融合,进而开发更多有意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作品,既将现代设计风格凸显出来,又为吉林传统戏剧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脸谱吉林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吉林卷
做个脸谱迎『六一』
灶王爷的“脸谱”
书封与现代艺术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