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的力量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2022-12-31 04:36张宛云
大众文艺 2022年22期
关键词:公牛毕加索西班牙

张宛云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 710128)

作为一件艺术品或者宣传工具,巴勃罗·毕加索的画作《格尔尼卡》数十年来饱受各界人士的争议,但不可否认,它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之一。1937年,毕加索接受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了一幅巨型油画《格尔尼卡》。自1939年5月开始,根据毕加索的要求,画作一直被租借给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直至1981年西班牙恢复了政治自由,《格尔尼卡》终于回归它的祖国。该作品在1992年7月展于马德里的索菲亚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之前,曾经在欧洲和美洲的11个国家展出①,它的复制品也屡次出现在反战或暴力事件的抗议中,甚至出现在联合国总部大楼里予以警示②。这件作品传递给观者一种视觉与精神强烈交融的力量,在政治、历史、美学中占有不朽的地位。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的一个小镇。1937年4月26日,在西班牙内战中,小镇不幸被德意军队大规模地炸毁,死者几乎都是老人与孩子。当时距离展览仅剩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毕加索得知了袭击的消息后,义愤填膺,在寥寥几周里就创作了这幅巨作以及50多张草图,他在创作过程中对画面进行了各式各样的修改③。

一、《格尔尼卡》画面中的符号解读

《格尔尼卡》引发争议的因素之一是人们认为它是一张充满涵义的图像。匆匆一瞥,观者可能会认为画面是被毕加索随意构成的。但倘若深入地了解这幅作品,误会的面纱将被揭去。毕加索在《格尔尼卡》中设计了大量的象征性符号,评论家们对这些符号众说纷纭,甚至互相矛盾。公牛是被争论的焦点之一,他神情淡漠、姿态放松,与画面中其他的形象格格不入。艺术史学家雷切尔·施尼泽在文章《一个隐喻的问题》中提到毕加索本人承认过公牛象征黑暗力量④。公牛是西班牙的图腾,在文学、艺术、传说中是力量的化身。美国艺术史学家卡拉·戈特利布认为对于毕加索来说,公牛代表男子气概、力量、优越感和领导力⑤。《格尔尼卡》中牛的角和耳朵尖锐锋利,尾部造型与现实中完全不符,反而更像马的尾部,心思缜密的毕加索不大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似乎是他刻意为之——将牛尾表现为战火的硝烟。公牛面无表情,微张着嘴扭过头去,无视妇女的悲恸。公牛的头部以妇女的头部作为“基座”,一双前蹄仿佛踏在男子的面部。男子颈部旁边的地板上,一个箭头似乎把所有人的矛头都指向了毫发无损、泰然自若的公牛——这个罪魁祸首。箭头一般有两种含义,武器或者指示。此外,母亲、战士、马的面部全都朝向公牛的面部,持灯女子和腿受伤的女子也几乎面朝公牛,种种迹象都暗示公牛象征着邪恶。

公牛的特质是逐步发展而来的,在创作《格尔尼卡》的初始阶段,毕加索对于公牛并没有这样的设定,虽然马也被不断地修改,但它的状态却始终如一⑥。在杰罗姆·赛克勒的访谈中,毕加索声明《格尔尼卡》中的马代表着西班牙人民⑦。马身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像一种侵略,像铺天盖地的新闻,又像是西班牙人民书写下的愤怒。除了代表无辜的人民,马还被解读为女性的化身,这一点已经被毕加索的其它作品证实。早在毕加索的玫瑰时期,马就已经成为女性的代名词。毕加索画于1906年的《牵马的男孩》,马似乎有意展示它的美貌,但也显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他们之间并没有缰绳相连,但马仿佛在向比它体型小很多的男孩寻求指引⑧。

《格尔尼卡》中的战士的双目颠倒失焦、躯体四分五裂,暗示他已死亡,但他张开嘴似乎想要诉说什么。他脖子断裂的地方呈现方形,作空心状,仿佛是一座纪念雕像。战士被解读为被战争摧毁的文明或者艺术⑨。画面中最亮的部分——油灯的光,被唯一握拳的两只手相连——持灯的手和握剑的手。而其余的手全部张开,甚至是母亲抱着孩子的手,很难想象毕加索是无意而为之⑩。或许他用张开的手告诉观者,这些人民面对轰炸却无能为力。电灯像一只长着尖锐睫毛的眼睛,安静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它锯齿状的短小光芒反而不如一只传统的油灯。施尼泽指出,电灯常常被解读为中立国——英法等国在西班牙内战时出台了“不干涉”政策(11),而老式油灯代表了苏联的经济的落后。持灯女子则象征苏联,女子脖子下方的五角星形不明物令人难以否认。苏联确实在内战中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提供过援助(12)。即使画面遍布压抑的细节,毕加索的意向却是积极乐观的。为了缓和画面的悲观基调,他在残剑上添了一朵小花,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明亮的油灯仿佛也在诉说:恐怖主义终究无法战胜光明。

二、《格尔尼卡》的灵感探究

戈雅于1814年创作的著名油画《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被认为是《格尔尼卡》的其中一个灵感来源。2006年,为了纪念毕加索的125周年诞辰,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与索菲亚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一次展览,两幅作品被面对面地展示在普拉多博物馆里,在这两幅最令人瞩目的画作之间,产生了富有成效的对话:关于可能发生在任何战争中的无辜磨难(13)。《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拿破仑在西班牙的侵略,与《格尔尼卡》同样表现了对战争的抗议,并且画面也有相似之处。前者画面中的士兵与平民之间的白色灯笼可能启发了毕加索,成为《格尔尼卡》中的白炽灯(14)。梅尔文·贝克拉夫特则指出,《格尔尼卡》画面中最右边高举双手的女人让人联想到《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中的白衣男子,她象征着那些被头顶的机关枪扫射而亡的人民(15)。虽然二人姿态相似,但无论毕加索是否借鉴戈雅,在人物刻画上仍有些许不同。女子仰望天花板,表情丰富,颠倒的眼睛、扭曲的手指、压缩的身体使她比男子更加有张力、表现力、感染力。戈雅在画面中运用写实的枪支和鲜血来表达他的愤怒,而毕加索使用了戏剧性的变形与夸张,画幅也增加了两倍左右,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坎特鲁佩·尤金指出:“……他(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在主题、符号和姿势上,与古典浮雕、中世纪泥金装饰手抄本、罗马式定音鼓以及文艺复兴画作《对无辜者的大屠杀》《最后的审判》有关(16)。1993年,艺术史学家维尔纳·施皮斯表示,毕加索在创作《格尔尼卡》时,从汉斯·巴尔东·格里恩的木刻作品《中邪的马夫》中获得灵感(17)。画面中的女子手持火把从右侧窗外向屋内探入,马夫晕倒在地,一匹马站立在马夫的头旁。除此之外,《格尔尼卡》作为立体主义代表作之一,人物造型还受到了非洲原始艺术以及柬埔寨古代神像的影响。德国学者科斯特在2003年指出,毕加索于1907年参观了巴黎人类博物馆,该馆中就收藏了一些造型具有失重感的神像,毕加索人物造型中的手脚姿态与它们相似(18)。

结语

澳大利亚裔美籍艺术评论家罗伯特说:“《格尔尼卡》是最后一幅伟大的历史性绘画,也是最后一幅极具意义的现代绘画。它将其主题从政治中剥离出来,意图改变许多人对权力的想法和感受,毕加索可以想象出马的痛苦比鲁本斯在整个十字架上表现出的还要多。”(19)毕加索使用了很多符号图像来代替对事件写实性的还原,反而增强了画面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写道:“毕加索没有试图想象实际的事件。没有城镇,没有飞机,没有爆炸,也没有提及当日时间……那么抗议在哪里呢?它在身体、手掌、脚掌、马的舌头、母亲的乳房、头上的眼睛里。它们在被描绘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与它们在肉体感受上所发生的是同样的。我们必须用眼睛去感受它们的苦难,身体的抗议就是苦难。”(20)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这幅画是错综复杂的思想组织,而不仅仅是一声呐喊。”(21)《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精心设计后产出的伟大作品,他用绘画——一件沉默的武器来抵抗战争,并赋予了它全球化的象征意义。跳出扭曲的画面,在《格尔尼卡》中很容易寻找到死亡与美:孩童之死,战士之死,人性之死;母爱之美,和平与希望之美,小花之美,毕加索将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格尔尼卡》唤起了很多人关于战争的回忆。一位名叫安吉尔·比拉尔塔的教师说道,“即使在今天,每当我看到《格尔尼卡》,都会想起战争期间的轰炸。我想起了在莱里达的恐怖轰炸,我的母亲用她的身体保护我们——她所有的孩子。我看到这幅画,想起当时我们很确定自己会死去……”(22)对于那些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来说,观看《格尔尼卡》可能是场灾难。这幅画中的人物都是痛苦和挣扎的,它包含了太多的情感。这恰恰表明了没有亲身经历轰炸事件的毕加索,用画笔强烈地表达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楚。毕加索被称为天才,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难以接受他的新作品。罗马尼亚裔美国艺术家索尔·斯坦伯格回忆,“在那些日子,如果你赞扬毕加索,你就迷失了;没有人会注意你。”(23)艺术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认为,毕加索的画作质量在1925年后开始下降,他写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毕加索的艺术是在一条小巷里发展的,而且是一条死胡同,偏离了艺术的大道……真相是他已经不知道高级艺术在哪了。”(24)即使这样,我们无法否认毕加索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他勇于破旧立新,开创立体主义,成为现代绘画的先驱,影响着全世界的艺术。他的笔触不像波洛克那样疯狂,色彩也没有梵高那样绚丽,但他有自己的——勤奋、敏锐、感性。

一件杰作往往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的产物,《格尔尼卡》在艺术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历史画,它及时地控诉和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描绘了悲惨平民的恐惧、痛苦、死亡的场景,这幅作品的背景决定了它的独特性与唯一性。“《格尔尼卡》与在其之前美术史中所有的历史画都有着巨大的不同,在历史画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实验性突破和风向标的意义。”(25)时至今日,表现此类题材的艺术作品此起彼伏,人类的自相残杀也并未完结。《格尔尼卡》释放出巨大的符号力量,毕加索用另类的真实和极端的自由震惊世界。“当我们以多种视角凝视它或它的复制品时,它也凝视着我们。”(26)施尼泽表示,如毕加索本人所期待的,他从未揭示过《格尔尼卡》的涵义,甚至是他的挚友,但是他确信这幅作品终有一日会被人们理解(27)。《格尔尼卡》是痛斥法西斯乃至一切毁灭性悲剧的符号,毕加索用绘画语言深切地表达出对战争的憎恶和对无辜平民的珍恤,同时也展现出对和平未来的渴盼。随着在世界各地展出,《格尔尼卡》的批判力量与日俱增,除了帮助“解放”苦难的人民,对于画作本身也是一种“解放”,《格尔尼卡》的象征价值远远超越了它的画面、材料、形式。

注释:

①https://www.museoreinasofia.es/en/collection/artwork/guernica.

②据法新社2022年2月5日报道,“失踪”一年的《格尔尼卡》巨型复制品挂毯重新被挂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安理会入口处,转自环球网官方账号。

③https://guernica.museoreinasofia.es/en#realizacion.

④Rachel Wischnitzer.Picasso’s Guernica-A Matter of

Metaphor[M].IRSA s.c.,1985:153.

⑤Carla Gottlieb,The Meaning of Bull and Horse in Guernica[M].College Art Association,1964-1965:109.

⑥玛丽·M·盖多著.许春阳译.艺术作为自传——毕加索的《格尔尼卡》[J].世界美术,2007年(3):88.

⑦D.Ashton,ed.《Entretiens avec Picasso par Jerome S eckler》[J].Fraternité,1945(4):56.

⑧Gottlieb.Bull a nd Ho rse in Gu ernica[J].College Art Association,1964:108-109.

⑨同上注:111-112.

⑩同上注:112.

(11)同注④:158.

(12)同上注:159-160.

(13)https://www.museoreinasofia.es/en/exhibitions/picassotradicion-vanguardia

(14)此处作者可能误将油灯作白炽灯。张伟劼.观看《格尔尼卡》的三种视角[J].美术观察,2018(1):142.

(15)Melvin E.Becr aft.Picasso’s Guernica: Images w ithin Images[M].Osmun&Co.,1980:23.

(16)Cantelupe Eugene B.Picasso’sG uernica[J].Art Journal 31,1971(1):18.

(17)苏珊娜·帕弛著.刘丽荣译.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M].商务印书馆,2016:193.

(18)王才勇.立体派画法语汇中的东亚要素[J].美术学报,2021(2):84.

(19)Russell Martin.Picasso’sWar[M].New York: Penguin Group,2002:266.

(20)John Berger.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Picasso[M].Pantheon Books,1965:169.

(21)Rudolf Arnheim.The G enesis of a Painting: Picasso’s Guernica[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44.

(22)同注(19):259.

(23)Leo Steinberg.The philosophical Brothel[M].The MIT Press,1988:65.

(24)同上注:66.

(25)周小松.历史画的主体性与诗性[J].新美术,2017(7):106.

(26)同注(14):144.(27)同注④:169.

猜你喜欢
公牛毕加索西班牙
《梦》和毕加索
西班牙(三)
毕加索之夏拾遗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看不懂没关系
满眼“怒”红西班牙奔牛节开跑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西班牙国庆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