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广州非遗数字传播策略探析

2022-12-31 04:36李奕奕
大众文艺 2022年22期
关键词:感官层面广州

李奕奕

(广州南方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2019年《粵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湾区人文氛围,大力推广岭南特色文化,如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政府的有关文件显示了对非遗资源的重视,并且要利用新的数字技术和媒介融合手段,进行广州非遗数字传播。2022年《广州市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多层次的体验设施建设、多维度的数字化保护等措施。

在“互联网+”的时代,高速快捷的互联网环境、新媒体平台以及各种新技术可以促成广州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创新广州传统非遗表达的形式,打破广州非遗文化发展的困局,实现广州非遗数字传播的多项信息交互。在疫情的背景下,广州传统的线下文化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具有人流聚集性的非遗项目活动也不得不暂时停止,很多活动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得不做出调整,很多非遗景区暂时关闭,通过提供云看展、云赏剧等线上形式,满足用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加强非遗的数字传播和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升级。作为传统文化的非遗,如何在流行文化盛行的今天寻到新生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广州非遗数字传播并非单纯第对传统文化的复制和重构,而是以其内涵和现状为基础,结合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数字创新技术,实现广州非遗的有效传播。

一、广州非遗数字传播现状

非遗数字传播,是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集合了语言、文字、声像等信息的多种交换功能,通过网络将各种数据、文字、图示、动画、音乐、语言、图像、电影和视频信息等进行组合互动的传播形式。[1]在现代化以及疫情的大背景下,许多广州非遗传承都呈现出不容乐观的局面。借助“互联网+”的影响,使得广州非遗焕发出新的活力,是时代赋予的使命。目前,广州非遗数字传播的主要形式有非遗网站、新媒体、移动应用等等。

1.专门的非遗网站

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建有官方网站,对广州非遗的活动资讯、非遗体验课、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和数字资源等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例如,广州非遗保护中心官网践行“依时而作”的非遗时空观,围绕岭南二十四节气,为市民提供了22场非遗体验课。同时,广州非遗数字资源板块内有形式多样的视频资料供市民免费观看,市民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广州非遗文化。各区的文化馆也大都建立了非遗保护的专栏,如黄埔区文化馆官网、荔湾区文化馆官网、海珠区文化馆官网等,已有一定体量的非遗资讯;其中黄埔区文化馆官网,还设立了数字博物馆和数据库,已呈现出一定的专业性。

2.非遗新媒体

中国互联网中心发布了《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6月,我国网民的数量达到了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4.4%。日益高速、便捷的网络时代,用户主要通过移动端获得资讯。以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为例,设立了“广州非遗”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账号,将各种非遗活动和信息传递给市民,市民扫描即可了解海量广州非遗资讯。在将来,由于5G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人们获得数字信息的渠道会变得更加方便和便捷。

3.非遗移动应用

在非遗的传播中,观众很少与之互动,大多是在被动地接受非遗的信息。数字时代的来临,随着各类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融合,已经开始突破了单向的非遗文化传播模式,用户可以利用APP、小程序、虚拟现实(VR)、数字可视化、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非遗文化或其他内容进行多重互动。比如,2015年国内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APP《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地图》在网上进行了发布。安卓手机的使用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下载,方便地学习有关广东非遗项目、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方面的知识。APP基于广东省的电子地图,将其地理位置和传承人等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详细信息输入到了该软件中。除了电子分布地图功能外,还有查找周边非遗项目的功能以及电子地图的检索功能等。

二、广州非遗数字传播问题

1.广州非遗展示场所缺乏准确和完整呈现

广州非遗展示的场所更多为静态的呈现,缺乏活态的情境展示。当前广州非遗较为聚集的地方,如恩宁路永庆坊非遗街区,仅仅建立了10间大师工作室,涵盖了广彩、广绣、珐琅、骨雕、榄雕、醒狮、饼印、箫笛、古琴等。陈家祠、岭南印象园等非遗较为集中展示的场所,并未真正意义上的非遗园,而是注重静态展示的博物馆或文化旅游景区。广州非遗保护中心和一些区的非遗中心,虽然有非遗展厅,但是存在面积小、展品少和缺乏对活态情境的准确和完整呈现的问题。对于广州非遗的问题,能否从数字传播中找出一个解决方案,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2.广州非遗社会群体关注度低和参与薄弱

广州非遗的传承人和非遗的持有者对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他们是当地文化的工作者;其次,从自身的文化内部逻辑建构出多种文化形态,使之与日常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后他们都在进行文化创新,这是使得非遗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广州非遗的数字传播,需要传承人和持有者深入合作,特别是非遗的传承人,由于长期处于失语的困境,导致难以进行文化分类和文化评估,也无法进行非遗的数字文化创造过程。但广州非遗的数字传播仅靠传承人作为核心主体是很难独立完成的。民间传承人技术和专高超,但他们的文化程度比较低,接触的信息和知识有限,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有的人甚至会抗拒。因此,寻找一个适合的传承者,才是最关键的。

3.广州非遗数字化多媒体的应用较少

在数字化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方面,广州非遗也很少涉及。比如,在非遗展示馆中,使用电子界面去还原非遗操作性流程;在青少年推广中,利用动漫或者电脑游戏来展示趣味科普等等。这些数字化的传播形式,更具真实性、现场性和参与性,在目前疫情的背景下,可以替代传统的表演方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节省费用等优点,然而广州非遗中却少有人涉足。

虽然广州基层的非遗展示传习所和单项非遗的展示馆,数量较多,但是条件简陋、建设思维落后,难以适应非遗传承和弘扬的需要。许多非遗项目没有固定的传承场所,只能利用镇、村的一些空地、篮球场来传授技艺;一些单项非遗的展示馆,如展示咸水歌的滨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馆、展示广东音乐的沙湾广东音乐馆、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等展示馆,更倾向于陈列文物藏品的博物馆式展示,较少以非遗的活态呈现思维(如传承人现场表演、多媒体演示、互动体验等)来运作。

三、广州非遗数字传播的情感化设计策略构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广州非遗传播需要改变之前的静态实物的展示方式,更加注重非遗的动态特征,增强用户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相对于传统的口头、报纸、书刊、电视等,用户只能被动接受信息,参与感不强,很难吸引到用户。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下,广州非遗数字传播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活力,传播内容以图、文、声、像并茂地展示非遗。

在《体验经济》一书中,约瑟夫·派恩预言,未来经济会是体验经济时代,他强调用户在消费中积极的自我体验,有感官性、个性化、参与性等特点。诺曼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提出了设计的三个层次:本能、行为和反思层面。本能层面设计指的是外在的设计,行为层次设计则是指愉悦性和实用性,反思层面设计则是指自我形象、满足感、记忆。[2]对于广州非遗数字传播而言,情感化设计策略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多感官层面的沉浸式体验、交互层面的情境化体验、反思层面的文化性体验。

1.多感官层面的沉浸式体验

非遗数字传播的价值主要在于文化遗产本身,非遗数字传播的第一要务就是以恰当的数字化表现方式,为用户的多感官层面带来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从而引发用户在美学上的共鸣。在多感官层面中,视觉、声音等生理特征起主导作用。从视觉感官层面出发,对广州非遗进行归类,并对其审美特点及意义进行剖析,运用色彩、图案等设计要素来展示广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扩展广州非遗的传承范围,提升用户的视觉情感体验。例如,广州非遗项目广彩,从色彩的角度来看,广彩色彩鲜艳、多用金彩,显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度,这种风格极富地域特色。从图案的角度来看,广彩构图紧密、图案繁复、色彩对比强烈,极具有岭南文化特点。在进行广彩非遗数字产品创作时,可以吸取广彩中的色彩、图案元素,给用户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除此之外,进行广州非遗数字产品传播时,还应适应现代创意设计以及满足年轻人的喜好。

非遗的感官体验,除了视觉体验,还可以利用听觉体验。在传统的非遗感官体验中,没有充分考虑声音对受众的感知和声音对信息传递的影响,可以通过背景音乐、讲解声、影像等进行阐释,打造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使人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比如广州非遗粤剧,以听觉体验为主的非遗,可以通过展示音频设计,让用户感受到粤剧的声音魅力。除了视听体验之外,还有嗅觉、味觉和触觉体验,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传播,这些方面是比较困难的。例如,要记录广式莲蓉饼食、小凤饼等制作技艺,不可或缺的是每道工序中扑鼻而来的气味。因此,对于一些有特别感官体验的非遗项目而言,可以通过间接化方式进行记录和传播,从而去弥补用户体验的缺失。总之,在进行非遗的感官体验时候,可以通过五感体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体验,让用户拥有多感官层面的沉浸式体验,给用户带来更加惊喜的体验感。

2.交互层面的情境化体验

非遗数字传播除了要重视表现非遗本身这个对象之外,还应充分表达出其所依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借助数字化手段和多媒介的融合,把非遗植入到充满数字的人文情境中,从而构成一个文化场,使人们对其文脉、内涵和价值体系进行有系统和全面的理解,并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解释体系。通过情境的营造,对于用户来说,在历史情境、生活经验等方面提高体验的真实性和刺激性是十分有效的。举例来说,粤语讲古的受众群体是岭南地区的人民,基本上涵盖粤语区域,对于外来的旅游者,体验粤语讲古是他们了解粤语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粤语讲古是一门极富地方色彩的艺术形式,讲古艺人们在民间广泛使用当地的俗语、成语、谚语、谶语和通俗的生活语,经过精心地修饰,最终形成了粤语艺术的集大成者。在进行粤语讲古非遗数字传播中,可以在传统的小说和广州民间故事加入交互试听体验,或者将故事中的场景进行虚拟再现并结合多感官的体验,这样就可以让用户有一个更加直接和真实的感受。

在还原非遗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实体展示空间的数字体验设计,应增加展区设计中的交互区域面积。如果在这些区域增加对用户触摸、移动、面部表情的反馈,那么可以给用户带来更直接的体验。传统工艺技术类非遗项目仅通过有形的展陈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体现更复杂和精妙的手工工艺,解决方案是可以借用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将凝练的、精彩的过程通过界面进行展示,并将其转化为交互体验。例如广州非遗榄雕,仅用眼睛很难看出这项工艺精致、秀丽、细腻的特征,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来探究微观世界,也可以通过内部空间的虚拟微距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再比如传统节庆仪式类的广州非遗项目乞巧节,采用数字化领域的新技术手段,通过捕捉观众模拟体验时的动作,在界面上不断地给予用户相应的反馈。通过及时的互动和良好的交互反馈,这些都能给用户美好的情感体验。

在实体展示空间增加交互区域面积之外,很多非遗博物馆会创建一个应用程序,通过录音导览、辅助图像与信息、实时交互等增强自带设备参观者的体验,同时也将知识传播活动延伸至博物馆的物理空间之外。这类应用包括知识型、游戏型和虚拟展览等等。应用程序可以满足讲解、导览、信息、反馈、知识传播、衍生服务等多样化功能;人性化的入口、自在的浏览方式、基于数据分析的衍生推荐、数据反馈信息的利用、移送设备与使用人的对应性与服务延展;场景化的语言加深对展示内容的理解。对于广州非遗数字产品来说,非遗内容借助移动媒介进行数字传播时,设计思路首先要做到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为导向,关注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境;其次,产品的概念设计应尽量靠近用户的心智模型,给予用户良好及时的反馈;最后,用户界面设计应当简单而易用,隐藏专业框架,并且缩短信息获得的操作步骤。

3.反思层面的文化性体验

在多感官层面的沉浸式体验中,吸引力是一种本能层面的表象,用户会对产品良好的外在表现作出愉悦的反应。在反思层面的文化性体验中,用户不仅仅是在关注非遗数字产品的外在表现和界面功能,还会结合自身的知识、学识以及文化进行判断,并且进行有意识地反思。反思层面的活动常常决定着用户对非遗数字产品的整体印象,用户所感知到的文化信息的品质以及对文化体验的满意度,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广州本土文化与来自中原的、海外的文化相互激荡、交融,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广府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行广州非遗数字传播中,一方面要考虑广州非遗文化的特点,另外一方面,也要分析用户需求,打造特色的文化性体验,给用户留下独特的美好回忆。

非遗数字产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其中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建立用户的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随着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用户从传统非遗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了非遗知识传播的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这种变化不仅使得用户获得了全新的非遗文化体验,也增进了用户和非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好地建立起用户对非遗的信任度和忠诚感。[3]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广州非遗数字传播可以通过定制路线、即时社交、资源下载等方式进行。首先,广州非遗数字产品可以定制路线,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定制参观路线,获得更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其次,用户可以进行即时社交,及时分享直观感受或者参与体验的过程,包括文字、音频或者简单视频等;最后,用户可以随时下载个人感兴趣的数字资源,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等,还有简单交互之后生成的附带用户个人外貌、声音、喜好信息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比如用户穿戴各类虚拟服饰、帽子、配饰等,可以将试穿的照片及时发送至参观者的手机等等。

四、总结与展望

面对数字技术的发展,广州非遗数字传播从实体展示空间向网络传播环境中转移,将情感化设计引入其中,唤起受众的多感官、交互、反思三个层面的情感体验,使人们身临其境,产生互动和情感共鸣。人们日渐感性行为的趋势,在今后的非遗数字传播中,情感因素将会被更多人所重视,如何在非遗数字产品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以及保持非遗的原真性,将是今后可以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感官层面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