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造型艺术的比较与研究

2022-12-31 04:36孙贺峰
大众文艺 2022年22期
关键词:物象客体艺术家

孙贺峰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 750000)

人类文明产生之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地形成了多种绘画体系,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是这些体系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者。这两大绘画体系在审美特征、文化基础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造型就是其中之一。

一、中西绘画造型艺术的比较

(一)造型语言对比:浪漫和现实

在绘画的造型和技法上,中方和西方是截然不同的。有学者将中西方绘画的语言区分为“诗歌”和“绘画”两种不同的艺术境界。中国画更加崇尚绘画背后所创造的意境之美,西方绘画则更加注重对于绘画对象在视觉上的真实再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画充满浪漫的诗意,西方画则涌动着现实的质感。公元3~6世纪,中国正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的艺术家们在早期的绘画当中汲取精华,经过发展,形成了以展示意境为主要目的的艺术观。而在西方,造型语言的形成经历了多次波折。在公元5~6世纪,艺术家们已然形成了追求自我视觉感受的艺术观。然而,中世纪的宗教文化逐渐让艺术家们忽略了视觉真实,转而从宗教的教义当中去寻找绘画造型和技法。中世纪结束之后,西方绘画才逐渐形成了以“写实”为目的的艺术体系。

(二)造型观念对比:写意与写实

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在造型观念上差异巨大。中国绘画更加注重对自然和生命的内在韵律进行展示,因此崇尚写意,而西方绘画更加喜欢对自然和生命进行形式上的模仿,更侧重于写实[1]。

1.不真与逼真

中国画的造型观追求一种介乎于“像”与“不像”之间的中庸之道。所谓“像”,就是绘画始终与物象保持一种向心力,归根到底,绘画不可能脱离物象本身的外壳而存在,其所描绘的事物依然是大自然当中所存在的客观客体。所谓“不像”,就是绘画追求与物象之间的离心力,对物象进行再度的创作,这种创作带着艺术家情感的投射,以及对于世界和生命的思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寄情笔墨”,这种创作可以是对客体物象的夸张、抽象,也可以是删繁就简,总之是运用各种方式让绘画远离物象的客观主体,从而形成精神上的“相似”,回归艺术本质。中国画造型观念上的“像”与“不像”,看似矛盾却又是统一的,艺术家既追求对自然和生活的再现,同时又期望从其中提炼艺术本质。太过于追求“不像”,难以准确的展示自然,向观众传达内涵,太过于追求“像”,又会使得艺术家难以尽情的抒发自我对于艺术本质的探寻。艺术家渴望在两者之间获得平衡,同时,这种矛盾与统一恰好也说明,中国画更加追求神似并讲究动人心魄的内在魅力[2]。

西方绘画在造型观念上的“像”与“不像”之间则是走向了两个极端。西方古典绘画所追求的是极致的“逼真”,即绘画与客观物象做到难分彼此的高度还原。“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在其著作《画论》当中写道:“最可夸奖的绘画是最能形似的绘画。”极言“逼真”之于古典绘画的重要性。西方古典绘画一直在“求真”这个方向上不断拓展,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艺术品。然而,步入现代之后,艺术家们则在与“求真”的相反方向之上开辟了另一条道路。艺术家从客观世界的物象中彻底抽离出来,转而专注于内心的情感艺术感悟,进而体现在绘画作品之上。印象派已经开始从视觉化当中逐渐脱离,后来产生的表现主义、行动画派等,都已经完全的走向抽象,几乎是将客体世界完全打乱,并依照艺术家的自我精神进行重组,从而构建难以直接向普通观众传达内涵的充满了颠倒和迷乱的造型。可以说,写实和抽象是西方绘画在造型上的两个极端,但是它们又不约而同形成了一种统一,即天人两分的哲学观念。世界和人是两种相互独立的个体,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无法对对方产生干涉。在这种意识的框架当中,西方绘画被构造成为两个层面的认知。一方面艺术家们否认对于人的心灵和精神的认知是可行的,世界能够被理解的只有最表层的信息,但另一方面,艺术家们又相信人可以认知世界,艺术是可以被人的精神所把握的,同时人也能够借助艺术达成内在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西方文化的概念当中,艺术既是对于自然客体的客观体察,又是人自我纯粹精神上的对于自然的感受。外界的世界和内在的人的精神是两种不同的互不干涉的主体,即“物我两分”[3]。

2.平面化和空间感

从艺术起源上来看,中国绘画与书法、文学等平面类的艺术渊源颇深。中国书法的源头是象形文字,造型以线条为主,整体布局并没有全部写实,“虚”和“实”一样,在构图上都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线条不仅用于勾勒造型,同时也起到布局的作用。因此,中国画的创作当中,蕴含着书法当中的“留白”,往往不会对画面进行全部的填充,而是在适当的时候留存空白,给观者以更多的想象空间,让绘画本身的艺术性和审美性都得到延展。因此,中国绘画在艺术表达上并不追求对于客体物象的准确描绘,而是讲究气韵神合、意境悠远,同时深沉含蓄,不善外露[4]。

西方绘画源于希腊艺术,而绘画中对于自然和人体的表现基本上是借鉴了建筑和雕塑中的造型方法,这些造型强调真实性和空间立体感。因此,西方绘画中,客体物象严格按照科学比例在绘画作品当中再现出来,物象富有曲线美,并且强调光影的真实感,运用透视法完美再现真实世界里的观察视线,从而强化绘画的表现力。例如,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就十分注重对于光线的运用,尤其是在人物像的创作当中,通常将背景设定为黑暗,而将光线设定为从某个地方照射而来,这样人物就如同身处于一个黑暗的舞台之上,使得画面整体更加立体真实,人物也更为端庄稳重。

(三)造型手段对比:线条与色彩

在造型手段上,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无论是线条还是色彩,也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中国绘画的线条所使用的是特有的墨线,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等各种绘画种类当中,墨线都是绘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因此,中国绘画充满了磅礴的气质,行云流水般的风韵,在世界绘画艺术史当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同时,中国绘画的线条使用章法明确,已经在漫长的发展当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体式,在不同造型情境之下,运用相应的笔触,便可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姿态。西方绘画在线条的使用上更加具有理性化,使用不同造型的线索去模仿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物体和人物。西方绘画中的素描其实从中国绘画当中汲取了很多的优点为己所用,在对物象尤其是人物的描绘当中,更加擅长运用线条多变的造型去描述人物面部各种不同的表情、神态等等,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形象鲜活、生动[5]。

色彩是绘画中更能直接传达艺术家情感和意识的造型手段。借助色彩的明暗,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可以展示出完全不同的意境和心理状态。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色彩依然是墨色,通过浓淡、深浅的渲染,从而形成不同的造型效果。而且墨色不会与其他颜色进行调和。设色的中国绘画依然是依据线条所勾画的韵律进行着色。西方绘画在色彩的运用上往往更为丰富和直接,而且与物象的自然状态下的色彩更为接近。根据色彩的不同造型,观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如晴天、雨天、雪天等不同的天气条件,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可以通过色彩的使用完美展现这种变化。西方绘画还擅长使用鲜艳和浓烈的色彩以直抒胸臆,如后印象派梵高的《向日葵》就使用了大块的金黄色表达温暖和热烈。

二、造成中西方绘画造型艺术差异的原因

(一)不同绘画工具造就不同造型

因为绘画工具的不同,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造型。中国画的基本工具是毛笔,其质地较软,线条柔软多变,而且因为更加善于画“线”,所以中国画崇尚简单和写意,寥寥几笔就能描绘一副图画,这也是中国画的独特性。中国的绘画艺术家有着长年累月的练习“线”的习惯,他们不但从绘画中,也从书法当中却学习和训练自我,以达成对“线”得心应手的应用能力。西方绘画的工具多为油画笔,这种笔质地较硬,形状为扁形,并不能够达成细致的线条效果,但是却十分擅长块面的表达,这使得艺术家们对于线的感触并不深刻,而是更加习惯通过块状充满了色彩的造型去展示客观物体的形状以及其处于空间当中的特别状态。西方绘画不太注重勾勒,而是采用块面的堆叠,造就光影、造型的千变万化,画面非但不留白,反而不断的去填补和堆砌。不同的绘画工具最终也造成了中西方绘画在造型观念上的截然不同。

(二)美学观念造就造型差异

1.主观和客观

中西方绘画在对自然现实的反映上秉持不同的观念。中国绘画在表现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同时,还在绘画当中注入了更多主观的意念。南齐画家谢赫在《画品》中曾经总结过绘画的功能:“明劝诫,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绘画是用来劝说教育他人的,让人们都能够记住历史的兴衰和变迁。这就意味着,中国绘画不仅仅是对于人和物的直观描述,而是更加强调对于内在的人文精神的宣扬。如传统绘画当中经常出现的物象竹、松、梅等,其所代表的就是文人崇尚的中正、耿直、不屈不饶等高级的道德标准。东晋顾恺之的名作《女史箴图》,用优美的线条勾勒出了一幅贵族女性梳妆打扮的场景,但其中的内涵是劝诫人们要注重自己的仪表仪容。西方绘画在表现自然和社会时,更加强调对于客观世界存在的探知,即使用绘画作为感知和探究人类所处的这个世界的存在原因和事实,因此,西方绘画更加理智和客观。绘画大师达芬奇曾经说过:“绘画所处理的就是自然的科学。”因此,西方艺术家善于运用各种科学知识,作为绘画的技巧和手段,并且通过对于客体的严格剖析和近乎百分之百的还原,来完成艺术的创作。西方绘画也随着人们对于世界和社会认识的深入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2.理智与情感

从情感元素的角度而言,任何绘画作品都包含着理智和感性的二元化。但中西方绘画在这两方面各自的侧重点却又各不相同。中国艺术家在创作时,更加强调情感内涵,西方艺术家在创作时,更加客观理智。中国传统绘画中,绘画与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家们能够熟练的把握文学作品当中所描绘的意境,并且融入到绘画创作当中。宋代苏东坡曾经对盛唐诗人、画家王维做过这样的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绘画擅长抒发情感,观者在欣赏时能够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作者的内在精神。西方绘画更加客观理智,能够准确、清晰的再现客体物象,艺术家的情感往往被掩藏在理性的分析和描绘之后,不易被欣赏者所捕捉。在西方的文化当中,科学和哲学极大的影响了绘画的创作理念和过程。艺术家们通常也都是对于数学、逻辑学极为精通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他们对于自然社会的感知建立在客观和理性的基础上,并且对客体往往先要进行冷静的分析和观察,因此,绘画的创作融入了透视原理、光学理论等物理学、生物学的各项知识,绘画更像是一场对于物象的解析过程[6]。

3.融合与独立

在对待客体物象上,中国绘画艺术家常常将自我的感官和客观对象融为一体,最终呈现在画作上的是自我心境在客观对象之上的投射,而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对对象进行描述和再现。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对山水画有着极高的造诣,他在表达自我的艺术创作理念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于大地也。”意思是其所创作的图景,是自然状态当中的山水与自我意识当中对于自然美的感知共同构建的,即主体和客体的合二为一。西方绘画当中,客观对象更加独立,艺术家崇尚写实,通常是在客观存在的角度上对对象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还原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无论是观察角度、光影变化、构图内容都严格以创作对象为模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家马萨乔对于绘画艺术的理解就是,绘画就是“以形体和色彩模仿自然”,出色的画家能够最大限度的接近自然中的真实客观的事实,愈加靠近自然,也就能够获得更加完美的展现。

结语

中西方绘画的在造型上存在着天然的差异性,但正是这些差异性给双方的交流、借鉴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但是纵观交流历史,却发现在交流上中方和西方依然未能同步。西方绘画在热切的汲取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营养,并且将其为己所用,与西方传统绘画艺术融为一体,从而衍生出更为包容和富有时代感的新的艺术杰作。相反,中方在面对西方绘画艺术的冲击之时,却并未能表现出应有的气度,反而在狂妄当中又带着妄自菲薄的犹豫,最终形成了中国绘画在文化交流当中的被动地位。造成这种结果固然有很多历史性和文化内在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优势和气质没有能够真正的得到传承和延续,在底气偏有不足的基础上,面对外来的西方艺术的强势冲击,就会感到茫然无措。事实上,只有坚定承继传统文化当中最基本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才能够更好的去吸收外来的文化元素,也才不会被所谓的文化霸权所吓到,因为民族的始终是世界的。中方的绘画艺术文化固然没有西方绘画艺术的进取性,源远流长的历史也无法让中方文化做到和西方一样永远通过不断的对自我进行改变、异化而完成对时代脚步的跟随,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包容和恢弘是西方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在社会的巨大变迁当中,这种气度能够融合各种外来的文化,使其在中国文化这片沃土之中开出更为鲜艳的花朵。所以,坚持自我传统的基础上触发中西方的绘画在造型、审美等等各方面的有机结合点,才能真正做到融汇中西。

猜你喜欢
物象客体艺术家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浅议犯罪客体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概述奥地利普通术语学中的对象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