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者心理状态应对策略研究
——以琵琶演奏为例

2022-12-31 04:36张越尘
大众文艺 2022年22期
关键词:演奏者乐器状态

张越尘

(北京慈龄颂声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音乐表演过程中,音乐表演者用精湛的技术技巧将作曲家书于谱面的音符转译为打动人心的旋律,用自己的艺术修养所积淀的共情能力和理解能力,将作曲家藏于谱面之下的情感细腻解读,传导给观众。要确保每一次高质量的表演,既需要音乐家“台下十年功”的不懈分秒之积累,亦要求其具有临场沉稳、处变不惊的控场能力。于音乐表演者本身而言,能否处理好在表演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对表演效果尤为重要。而这些不同的心理状态需要表演者针对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合适的、合时的应对之举,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深入探讨影响音乐表演者心理状态的应对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能一定程度上为音乐表演者提供能够放大在表演过程中遇到的正面心理状态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不断抑制和转化那些伴随负面心理状态而产生的消极影响之策略的参考。主要研究对象为音乐表演者中的器乐演奏者。本研究将以民族乐器中的琵琶为实践例证对象,以音乐表演过程中,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音乐表达的两个独立个体——演奏者及乐器为方向,来梳理和剖析可能存在的应对策略。

一、从演奏者入手

在所有器乐演奏中,都需要乐器与演奏者互相配合,才能进行音乐表达。其中,演奏者在这段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再精巧、优雅、渊源的乐器,没有演奏者辅以或气或力所带来的振动,它们是无法发声的,更无法将“乐器”之称名副其实。优秀的音乐呈现,即是演奏者精妙熟练地与其乐器相互配合的过程。高质量的音乐表演过程需要在训练、排演及正式演出这三个阶段都做好扎实、充分的准备。演奏者在这三个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研究将根据这三个阶段演奏者所需要解决的内容不同,需要攻克的难点不同,来分析有利于演奏者平衡心理状态的应对策略。

(一)在音乐表演的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即演奏者正式演出前的练琴阶段。《礼记·中庸》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扎实的练习过程会帮助演奏者养成强大的肌肉记忆,无疑会帮助演奏者遏制消极心理状态,如演出焦虑和恐惧所带来的表演失误的风险。同样,越充足详实的准备工作,也越会为好的表演状态奠定基础,帮助演奏者在正式演出时调动情绪,激发积极的心理暗示。

1.谱面信息的捕获

如果说演奏者指尖流淌出的旋律是让作曲家与听众心心相通的桥梁,那么曲谱上的音符与标记则是构建这座精密大桥的一砖一柱。谱面的信息捕获程度,反映的是演奏者练琴的严谨程度,既影响最终的演奏效果,也影响着演奏对作曲家精神思想的还原程度。

(1)识谱阶段,独立思考,切记严谨。当演奏者开始熟悉一个全新的乐曲,在最初识谱练习时,最基本的要求是应做到不遗漏,不误读术语、记号、节拍、强度、节奏型及其他谱面信息[1],尤其要注意装饰音记号等容易误读误判的记号。

值得注意的是,最基本的,往往也是最易有差的。一方面,做到以上要点,需要演奏者熟练掌握基础乐理知识,另一方面,演奏者应在每一次接到全新的陌生乐曲时,不断要求和锻炼自己严谨的练琴习惯,不能只以节奏、旋律听起来大致与其他演奏者演绎的版本相同为完成识谱的标准,这样是以记忆和听力在“照猫画虎”,而非真正地通过自己的双眼和逻辑分析来识谱。

如果识谱不够扎实,无论是在后续的练习过程中返工重查,还是在正式表演前发现纰漏后进行调整,都会为演奏者的练习过程积累挫败与恐慌等消极心理状态。因此,保持严谨的读谱习惯,培养独立自主、戒断依赖的读谱能力,精准获取谱面信息,就会为高质量的训练过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2)达到一定流畅程度后,演奏者要对乐段中的乐句、乐段进行拆解,梳理叙事逻辑及情绪转合,并且也要对乐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等信息有所了解。前者要求演奏者具有一定的和声、曲式功底以促进其音乐感知力,后者要求演奏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以进一步激发其共情能力。

以《虚籁》的演奏为例,该曲空灵悠远,是刘天华先生在社会动荡的20世纪30年代,试图将北平的若干音乐系合为一所专业的国立音乐学院的理想破灭后,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怅然若失,辗转难眠,写下的孤寂踌躇之曲。

虽然同为描绘夜幕悠情的慢速文曲,但在情绪把控上,《虚籁》与描绘夜晚空灵美好、柔美清丽的《月儿高》完全不同。在演奏实践上,需要演奏者充分了解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将自己带入作曲家的角色中怀抱赤子之心,俯览人世苍凉,感怀理想化为泡影的无奈与哀伤,才能对乐曲在断句、情绪调度、气息安排做到精准的把控。

2.技术技巧的完成程度

想呈现较高水平的表演效果,“专业技能是甄别演奏者的依据。”[2]大部分的演奏失误是高难度技术展示乐段与紧张、恐惧、焦虑、慌乱、无助感等多种消极心理状态复合的综合情绪。这种情绪的临场抑制效果较差,音乐治疗学教授刘明明在《音乐表演焦虑研究综述》的结论中指出,表演焦虑的“最好的治疗是预防其发生”[3]。由此可见,整个练习阶段对音乐表演心理状态调节是至关重要的。技术技巧的完成程度,既需要演奏者投入大量的练习时间,还要求演奏者熟知并在每一遍的技术练习时做到发力正确、要领得当,更重要的是时刻牢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稳住心性,严谨扎实地进行大量慢速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

3.气息的专项训练:调动情绪与抑制焦虑

气息对音乐表演是极为重要的。对于气鸣乐器,气息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除此之外,它对于非管乐类的其他乐器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乐句的断句可以通过呼吸来表达。演奏者起拍的强弱、断句的位置、气息的急缓、纳气的浅深等因素都会对乐段的演奏带来不同的效果。

在练习阶段的初期,首先应做到的是根据谱面的气口记号与乐段标识,初步理顺全曲的换气点势;进而,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随着演奏者对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日渐熟悉,对气息的协调与设计就要做到更加精细。旋律与节奏的变换会影响演奏者的情绪,而演奏者对自我情绪的调动与控制,会对与呼吸过程相关的人体器官,如口腔、喉咙、气管、肺部、腹部等及其相关的肌肉群,起到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因此,在日常练琴阶段,对呼吸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气口与气息的配合过程伴随着肌肉群的收紧与舒张,对表演焦虑和演奏压力都能起到缓释作用。

4.体能训练

无论是完成单一曲目的演奏,还是完成一场音乐会,都需要良好的体能来支持演奏应对好精神高度集中,演奏过程休息时间有限,需一气呵成,舞台强光直射的高温,以及从后台到舞台间温湿骤变等需要在短时间内需要大量消耗体力的情况。因此,在日常练琴时,应配合对演奏员体能的专项训练,以提升演奏员的力量与耐力。同时,心肺功能的提高,会使得演奏者控制呼吸、气息的能力提升,这会促进音乐表演中情绪的调动与演出焦虑的抑制[5]。

另外,随着体能的提升,演奏员对肌肉的控制力会更强,心脑血管与神经系统也在规律和专业的训练中呈现更好地状态,而掌管焦虑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件的平衡也会变得敏锐[5],这样当演奏员遇到表演焦虑情绪时,自我的调节能力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可以更快地调整情绪,稳住内心。

体能训练也会增强演奏员在音乐表演中的爆发力、专注力、反应力以及兴奋感。[6]但需注意的是,演奏者的训练要有针对性,要采取适当的运动方式,专业的运动指导,合理的运动量。适可而止与过犹不及是演奏员在体能训练中需要守好的边界,避免因为运动伤及身体,尤其是手、肘部、手臂等演奏相关的组织。

以琵琶演奏为例,在日常训练中,加强对核心力量的训练,有助于稳定腰腹部的力量,有助于端正琵琶坐姿演奏的仪态与精神;双臂与肩颈肌肉群训练,既有益于右手爆发力的提升,左手技法臂力与指力的提升,也有益于肢体语言的张弛舒展;下肢的训练将会提升琵琶演奏者在坐姿演奏中,臀部与双腿的稳定性。尤其在演奏《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昭陵六骏》《天鹅》《春秋》《千章扫》等大型曲目时,科学的专项训练可以帮助琵琶演奏者增强自身的体力和耐力,为演奏提供良好的体能基础。

5.表演意念的训练:“无我”之境

音乐作品的所叙之事、所抒之情、所绘之境,需要演奏者传递给听众。演奏者对作品理解的深度,决定了听众感受的上限,演奏者只有坚定地、充分地相信乐曲情境的真实性,才能将自己融入音乐,将作曲家的初心最大程度地还原给听众。[7]信念感会让演奏者在表演状态中更加“无我”“忘我”,这样的演奏状态也让演奏者的心理状态更加平稳和专注。演奏失误以及演出焦虑也会因伴随信念感而产生的全神贯注而有效扼制。

演奏意念训练的目的是提升信念感与专注力。演奏者要训练自己快速进入角色、情境的能力。这种对乐曲中事与情、人与物的真实性报以极确定的信念感,区别于只是在内心默诵旋律,靠肌肉记忆与演奏惯性的演奏感受。较之前者,后者流于表面,演奏者并未将自我投入音乐所描绘的情境之中。

训练方法可以通过日常练琴时,在练习乐段连贯、完整的较长的片段的训练时,将自我带入情境。演奏者对曲中角色的信任与塑造,对乐曲所构建的环境的想象与体会,都可以通过长乐段的连贯练习得到充分的施展。演奏者自身对乐曲情境与角色的相信,是打动自己、调动情绪的关键,也是让听众产生共鸣的关键[9]。

6.善用第三方监控:录音与录像

传统的练琴模式中,演奏者会单独进行练习,部分演奏者会在练琴时使用镜子来观察自己的演奏仪态、技术细节,一般只有在上课和表演时,老师、听众会为演奏者给予一定的建议反馈。

随着近年来影音记录功能的普及,演奏者应该用好录音、录像设备,在日常训练中通过对演奏过程的记录与回放,经常地、及时地检查与调整自己的演奏细节。不断对形态神情、音色音效、音乐处理等那些难以靠演奏者自身察觉的,也难以靠老师与观众来详尽反馈的细节来进行观察与调整。

录音与录像功能可以如实的记录演奏者当下的演奏水平,可以真实、客观、中立地向演奏者反馈其表演状态,为演奏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可以事无巨细地放大与审视演奏过程的机会。可以说,经常进行第三方审视的训练,对于演奏者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同时,因录音录像功能通常嵌入在高速发展与迭代的移动通信设备中,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普及,也让第三方监控在训练中的实施具备了便捷性,降低了它作为日常训练科目的实施难度,提高了它的可执行性。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录制音频、视频的过程与正式演出的过程非常相近,演奏者容易因为一气呵成地连贯演奏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演出焦虑情绪。因此,实施第三方监控的过程本身,也为演奏者提供了一个提前进入演出状态,逐渐熟悉并练习应对演出焦虑的机会。

需要区别的是,录音与录像因记录的形式不同,各有不同的检校方向,给予演奏者帮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以录音的方式进行第三方监控,因记录的内容并无画面,演奏者在复听检校时,只能将所有的精力都专注于设备所记录的声音信息,专注辨听所反馈的内容。从声音效果的角度,以听众的身份与视角,通过审视当下旋律的铺陈展开,节奏的规整与自由,音色的净透厚薄,音乐表现力的舒张回复,技术技巧的利落程度等方面的审视,来了解自身当下的演奏水平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录像的方式进行第三方监控,因其音、画同步的记录方式,于演奏者而言更适合在能熟练演奏乐曲并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的阶段。演奏者通过观看录像,除了可以完成上述录音的方式可辨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观察及调整表演仪态、演奏神情、肢体的延展性与整体表演状态的和谐性。这些可视为当下音乐处理中情绪调动后的演奏结果。尤其是眼神及表情,应追求的是与音乐情感相和谐的自然与灵动,对僵硬及模仿性、展示性的不和谐的肢体语言,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

(二)临近正式表演的排练、冲刺阶段

这一阶段一般在正式演出前一至五天,是演奏者由训练状态向正式演出状态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演出场地、演出方式的熟悉,使演奏者感受到正式演出环境的温、湿度,舞台灯光的角度与强度,以及音响与声场效果;并在演出妆发、服饰以及舞台用具等装置齐备的情况下,提前适应正式演出的种种环境,以“逐渐熟练管理正式演出带来的紧张与焦虑等综合情绪[10]。”

正如笔者在另一篇关于探讨演奏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所指出的,“提前进场试音,调试音响,尽可能加大熟悉场地的时间和频次,提前协调沟通、做好应急预案等基础的、普遍为人所知的适应场地的要点,仍需报以严谨的态度来完成。”[8]只有通过最大限度的还原正式演出环境,及尽可能多次地进行彩排,演奏者才能逐渐习惯演出压力以及正式演出的紧张感和焦虑感,最终逐渐脱敏。

从心理学角度讲,演奏者需要先接纳演出焦虑后,才能慢慢学会应对和掌控,进而把紧张感和焦虑感,转化为兴奋感,促使演奏者正常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这个过程中,自我审视能力尤为重要[11]。演奏者应具备一定的心理调整能力,也可以根据自身心理状态的需求,接受专业的心理医生师的干预和引导[11],逐渐习得并逐渐掌握这一应对演出焦虑,调节演出兴奋感的能力。

除此之外,演奏者也应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如,对于备用乐器的准备,面对易失误片段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及补救旋律的准备。

(三)正式表演时

理想状态下,演奏者在正式表演时应将情绪及心理应对能力调整到最佳状态。然而现实情况事与愿违。想要做到完全调整好心理状态是非常困难的。但演奏者仍有可以尝试的应对策略,并非只能被动的接受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

首先,如前文所述,呼吸可以调整心肺状态。降低呼吸频率,增大单次的吸入量有助于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其次,充分调动信念感,屏蔽“我”当下对表演环境的感受,将“我”投入乐曲的情境,以角色视角来体验作曲家构建的世界,这样无形中会赋予演奏者强大的专注力,减轻了演出焦虑和恐惧带给演奏者的无助感和其他负面干扰。

除此之外,在演奏过程中,在演奏技术节点或易失误的乐句时,演奏者要给予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例如在琵琶演奏中,遇到快速演奏并伴有连续跳把的乐段非常容易出错,此时,正面的心理暗示为“要注意跳把”,而负面的心理暗示为“注意不要跳错”。二者表达的含义一致,但相较于后者,前者直接以肯定的用词给明了动作指向,给予演奏者面对技术难点积极主动的心态的同时,也削弱了技术难点带给演奏者的恐惧感和时空感。在面对连续的技术难点时,正面心理暗示对演奏者产生更多的积极影响。

(四)其他可能存在的应对策略

演奏者在妆发选择,服装松紧程度,服装材质自重,造型色彩搭配,鞋履根部的高度,舞台地面的摩擦力,与听众的交流等方面的选择不同,也会对其心理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从乐器入手

乐器可以协助演奏者进行借力、卸力与蓄力的调整。

乐器形态不同,抱持、固定的方式也不同,有的独立坐落于身体外侧,不需要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对乐器提供支撑。如扬琴、古筝、钢琴及绝大多数的打击乐等;有的不能完全依靠自身的物理结构,独立的、自由的固定在演奏者的身体外侧,需要演奏者身体的一部分提供一定的力量支持,二者配合才能固定乐器,开始演奏。在后者中,借力于上肢的一类乐器,大多需要手持,左右手配合,或携或举来实现演奏,例如洋乐与民族乐器中大部分的管乐、小提琴等。

对于需要抱持演奏的乐器,如民族器乐中的二胡、琵琶、阮族等乐器,洋乐中的大提琴、贝斯等乐器,这类乐器既需要演奏者的身体对其进行固定与支撑,同时,演奏者亦可以向乐器借力。

以琵琶为例,演奏者需正位坐姿,将琴竖立于双腿之上,琴背微靠腹胸,双臂环抱琴身,左手拇指指腹贴琴背与负责按品定音的前四指相配合以对琴身加以固定,右手专攻演奏,偶尔可以小臂微辅琴位。当左手遇到在项把位需要快速演奏的乐曲片段时,演奏者可以上半身向左侧微压琴身,卸掉一部分力量,同时因为降低了左上臂抬举的高度,左手技巧的演奏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减轻。

另外,需对乐器主体进行及时的检查与养护;对易损耗配件的替换与储备。日常对乐器本身的养护程度也会通过音色、音效的不同,乐器发声状态的良莠对演奏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

总结

本研究着重针对演奏者的训练、排练冲刺及正式表演三个阶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可以对演奏者心理状态产生积极作用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都明确的表明了功在平时的重要性。演奏者应看到,在技巧精湛的音乐表演背后,是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个练琴的阶段,合理选择有针对性的专项进行规律、大量的练习。同时,本研究也提出对乐器的保养与借力,对文化素养与音乐理论方面的积累,以及必要的心理干预和引导,也会为演奏者良好心理状态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演奏者乐器状态
学乐器
手风琴作品的艺术表现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训练方式探讨
状态联想
乐器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