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介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2022-12-31 04:36陈晋唯
大众文艺 2022年22期
关键词:感性自律现代性

陈晋唯

(南京审计大学润园书院,江苏南京 210000)

一、引言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作者提到:“思想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1]”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工作的基础上还包含了政治工作例如阶级斗争、党的建设等。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其主要是通过理论和实践两种途径来实现人们思想的教化和行为的规范,并使受教人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当下高校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人发展和人格完善的基础,由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多种手段来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十分有必要。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之以各种讲座和文体活动,以德育和智育为重要推手,暂未充分挖掘美育对人格塑造的潜力,也没有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善思政育人的价值。

二、美育与审美自律

席勒在其代表作《美育书简》)如是说:“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2]”席勒强调审美教育和艺术的重要性主要是抵抗由资本带来的异化。席勒的观点在于通过审美教育让人性完善,进而超越了实在物的利害关系。这一观点从康德哲学出发,深受康德将趣味判断(审美判断)作为理性与感性之间的桥梁作用的影响,席勒主张审美的“游戏冲动”,其美育理念仍然在审美无利害的范畴内。总的来说,席勒的审美教育观点沿袭了康德审美自律的传统,认为引导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认识能够达到心灵的自由和人性的完善,它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实现了人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自律性审美直指人心,有其独立的特点和目的,审美自律和审美他律最大的差异就在于美感体验对个人的教育作用,前者来自内心真实情感,后者来自外界的规训要求。由此看来,审美自律更符合思政育人的要求。然而,思政育人也不能不考虑效果不加摘取的将文学艺术作品融入其中。考虑到文学艺术作为审美活动最直观的表现,将艺术教育融入思政教育还要关注作品的创作动机,因为创作者真情实感的表达才是纯粹的艺术作品,好的艺术作品才能唤起接受者感性的激荡,在这种沉浸式的审美活动中出现的情感体验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认识,也是实现他们自我治理的基础,思政育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高校思政教育的他律性

当前我国思政教育模式倾向于“他律”,将审美教育作为德育和智育的“伴随物[3]”而提出,认为审美是有明确社会目的的活动,忽略了审美活动对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价值,思政教育走向理论化。例如在一些理工科和财经类高校,思政课程虽然是必修课,但通常以讲授的方式进行,课下的思政教育活动以学生自己看书为主,思政教育更注重学生道德和智力的培养,美育让位于德育和智育。而艺术类、美育类课程则大多数为选修课,无法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大学生缺少基本的美学常识和审美体验,自然就难以接受纯粹理论化的思政教育。

对美育的漠视传统说和近代以来我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八十年代,为了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加快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高等教育理工科等实用学科迅速发展,导致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学科地位远远低于实用学科。中国美学从古代思想起源到近代王国维和朱光潜、宗白华等人建立至今已经逐渐失去了这种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自律美学观。占据主流位置的认识论美学、实践论美学尤其强调美学的实用性,教育功能论大行其道。美学教育的自律传统逐渐弱化,自律论审美教育的退位让大学逐渐成为职业培训机构,很多学生甚至连自己的追求都没有搞清楚就跟风考研考证,一味的迎合社会需求而丧失本性。然而,理论化的思政教育难以直达大学生心灵,思政育人的功能变得难以实现。

好在近年来高校越来越注重美育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开始从文学艺术等领域扩展思政教育的途径。例如开展红歌合唱节(音乐教育)、红色话剧表演(戏剧教育)、红色摄影作品展和书法展(美术教育)等。遗憾的是,在一系列以艺术作品为主的活动举办完后,少有人关注此类活动的思政育人的效果,也并没有了解大学生的参与和观看体验。尽管美育被提上日程,但仍然是作为德育和智育的补充产品出现,我们前面提到的美育自律带来的个体情感和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并没有被纳入思政教育的范畴中。因而当前我国思政育人模式在利用审美教育方面仍然没有抛弃“他律”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包含每学期的思政课程、各类思政主题讲座、校园内党团建设以及少量文体活动等。由于这种“他律”的模式,美育也仅发挥补充思政教育的作用。教育功能论对美育的定位必然导致了文学艺术难以真正在思政教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思政教育应该急需转变美育功能论思维,让审美自律精神介入其中,讲思政育人和美育有机结合,尽力发挥美育以情化人的力量。

四、当前高等教育的现代性困境

教育的“他律”是追求现代性的结果,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我们确因审美教育的让位而让高校学生缺乏对现代性的警惕心,在实用性和功利性的追逐中丧失了个体情感。关于现代性,吉莱斯皮在《现代性的神学起源》中的序言中写到:“虽然现代文明可能产生巨大的财富和繁荣,并且用技术奇迹来充斥我们的生活,但也很可能把我们变成更加乏味和浅薄之人。[4]”可见作者对现代性的反思。此外,马泰·卡里内斯库标识了现代性两种不同的存在,首先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原理,其特点是科技进步、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带来的经济反抗。卡里内斯库将其称为资产阶级,其主要理论是关于进步、信仰技术和科学、实用主义、对行动和成功的盲目崇拜等等。可以看出,现代性在卡里内斯库那等同于科技崇拜即对有用性和经济利益的关注,这种现代性缺乏情感的关注进而造成人的异化。吴国盛认为现代性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当我们长期用实用的、利害的目光来看待世界,就会直接造成人的“无情”[5]。卡尔在《浅薄》中一度将人们大脑发生的生理变化归结于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丧失了过去线性专著的思维能力,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多线程的思维模式[6]。以大学生群体来看,当前大学生正处在技术飞速发展并逐渐趋向成熟的时代,技术和媒介不断打破思维的旧有模式,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的大脑。在互联网、媒介等现代性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已经难以在信息纷繁的世界中找回自我了。此时,以审美自律为手段的思政教育作为培养人性的育人手段,它没有明确的功能取向,旨在唤起人的情感归属。

当然现代性除了让人变得冷漠以外,由于对技术和改造世界的重视,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变大。这一点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对结果的不懈追求,导致相互间的恶性竞争,由学业、社交关系和职业发展带来的压力,让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内卷”,心理问题频发。根据2021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来看,近几年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愈发复杂,并呈普遍上升的趋势,其中抑郁症比例占比将近五分之一,睡眠不足则成为普遍现象[7]。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一定程度上受现代性的影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逐年变高,学以致用的观念深入人心,文科不好就业、艺术无用论大行其道。由此,高校自律论审美教育的缺位,当代大学生始终难以找到自我情感归属,也无法跳出现实的功利实用的泥潭,最终沦为现代性的奴隶。现代性问题让审美自律介入思政教育进一步发挥育人功能迫在眉睫。

五、审美教育与感性的回归

思政教育需要创新思路,传统的理论式教育无法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而审美活动介入思政教育后就拥有了打动大学生情感的可能,这种因审美活动而引发的感性激荡更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因为,从管理模式上说以审美自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属于文化治理,从为社会变成为个人,进而完善人格发展。这也是审美自律介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它旨在通过对人性的培养,完善人的心灵,不同于审美他律,更关注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享受无利害的美感体验和心灵的自由。审美自律是自下而上的自我管理模式,从个体发展来看,文化治理更符合思政教育的要求,只有自我接受的思政教育才是良好的思政教育,原因在于审美自律论认为美是无功利的、自由的,这就形成了自我管理的基础,同时又获得个体关于美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在解决现代性问题时,显得尤为重要。

前面讲到,目前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偏功能论,尤其在现代性背景下,审美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技术至上的原则导致高校对人性的教育变得薄弱,主观上大部分学生将艺术鉴赏类课程当成副科,审美教育严重不足,导致毕业后缺乏基本的美学素养,大学逐渐变成了职业培训机构,考研和考证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追求,丧失了蔡元培当时提出大学本科即“以文理两科,作为应用学科的基础……不妨有一大学专办文、理两科,名为本科[8]”的内涵。这种现象尤其在理工科、财经类等专业高校比较常见。在当下审美自律介入思政教育即是通过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从“他律”转为“自律”,进而打通思政教育育人的路径,发挥思政育人的价值。审美自律带来的无利害观念能激发情感的共鸣,这种情感是私人的、感性的,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是纯粹的美的感受,艺术作品本身并不和我们的实际利益挂钩。”

针对现代性带来的种种矛盾,童强提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感性又以过度消费的形式经历‘去感性化’,手机屏幕在培养键盘操作敏感的同时,对视觉的感性敏锐实施大规模虹吸,感性不免变得麻木枯竭。[9]”因而,在现代性问题已经日益凸显的今天,审美教育作为研究“感性学”的学科对唤起感性的回归十分重要。感性的重要特点是直觉和本能的情感追求,他是人对客观世界最直接真实的反应,尽管陷入激情中的人会有些无法理解,但是它仍然是我们最可靠的情感表达,也正是感性让我们抵抗现代性带来的“异化”,让人终究是人,而非机器。中国传统美学观实际上尤其注重感性,美学家在提炼传统美学思想时提出了审美意象说,认为美在意象,更加强调了感性和直觉的重要性。也只有审美教育才能让人通过感性的直觉去认识世界,而不是用理性的知觉去改造世界。审美活动所包含的情趣性明显不同于认识活动所包含的逻辑性,因而审美意象更偏向于感性的直觉而不是理性的知觉,这也是审美活动强调的感性理解。进言之,审美教育在于引导人们开展审美活动,并且通过激发感性的力量来达到人性的完善和心灵的自由。这一点和认为艺术、美学具有明确功能性的“他律”观有本质差别。

审美教育在于唤起主体的感性直觉,以无利害的审美态度摆脱现实的种种羁绊,进而达到心灵的自由和人性的完善。对于当下大学生来说,从内心感性激荡而引发的自律传统属于自我治理,当驯化和管理变成主动接受以后,大学生们开始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行动选择上更强调自由意志。由此,审美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通过审美自律化的引导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影响。换言之,大学生们在经历合适的审美艺术教育以后,内心的感性被激发,情感的力量开始占据上风,这种情感归属也让他们主动了解外部世界,成为一个心灵健全、品格高尚有独立意识的人。可以说审美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了世界利害关系以外的真实面貌,通过审美活动达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获得心灵的自由和情感的迸发,进而从学业、人际关系、社会要求等现实规训和压力中解脱出来,这就是感性的力量,也是思政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结语

美育在于激发人的内心共鸣和感性激荡,是通过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认识来完善人格和品性,其教育重点在于提高人们的美感体验。在审美的过程中,主体能更加清晰的认识自身,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因而,美育对人的影响和思政教育的目的一致,美育是创新思政教育路径的有效手段。当审美教育介入思政教育之后,主体的认识过程变成了主动接受,并以此抵抗现代性带来的人性的异化。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育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因而在强调德育和智育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发挥美育的作用。只有德育、智育、美育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才能达到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当美育与思政教育结合时,美学和艺术就成为育人的手段。美育自席勒提出以来就具备浓厚的自律传统,在育人功能上,自律论强调美育的独立性,并非依附于德育和智育,其目的在于完善人的发展,让人们在审美活动获得情感的满足和心灵的自由。我们从审美教育的起源讨论了自律美学的特点,并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讨论了审美教育介入思政教育的可能及优势。我们提出审美教育介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其主要在反思现代性和感性的回归两个方面有重要作用。尽管现代性带来了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财富的不断积累,却忽视了人作为情感动物的感性基础和需求,审美教育以无利害的审美活动让大学生得以完善人格发展,这种基于情感追求的人的发展抵消了现代性带来的人的异化,审美教育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猜你喜欢
感性自律现代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概念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只有自律,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能自律者为俊杰
浅空间的现代性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