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乐团日常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2-12-31 04:36陈薪竹
大众文艺 2022年22期
关键词:乐团排练高校学生

陈薪竹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在中国,音乐教育概念日趋多样化,教育系统越来越重视民族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普及以及音乐学院学生的管乐器作品排练。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管乐器教育已成为当代音乐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西方国家管乐团发展历史是漫长而多样的。与西方国家已经成熟的管乐教育相比,我国起步较晚[1]。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变化和发展,目前我国管乐器教育与管乐团发展已逐渐成熟。由于中国的音乐教育文化更强调技术的运用,因此在这种趋势下,出现了一系列以专业课程为中心,以培养表演人才为主要目标,强调学生参与音乐表演的大学生管乐团。然而,在高校学生管乐团日常训练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一些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多。由于学生是管乐团的主体,因此绝大多数问题来自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高校学生管乐团中每个演奏者音乐的基本知识、演奏水平通常是良莠不齐的。许多学生参加乐团之前可能并没有接受过乐器的正规培训,缺乏坚实的音乐理论基础,仅仅通过乐器练习掌握了少数基本演奏技能。少部分学生曾接受系统的音乐、乐器教育,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并长期以来保持练习,具有较好的演奏技能水平。这就导致了管乐队的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协调。在练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不全面,对音乐的理解不透彻,自己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合作没有实现等,这些都给管乐团的日常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并阻碍了管乐团质量的提高,这些都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2]。

一、高校学生管乐团日常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对课程重视程度较低

管乐团的排练课通常每周安排两次,每次排练一个课时。每周第一节课通常以简单的节奏与和声热身训练为主,而每周第二节课则是练习的排练课。由于许多学生并非管乐专业学生,将管乐团训练课程当作社团活动参加,因此对于课程内容并没有认真对待,课后也很少练习。排练老师在课堂上认真讲解排练的规则和要求,当学生对排练感兴趣时,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当他们失去兴趣时,又会停止排练,人们就会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原点。长此以往,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学生只能学到一点皮毛,基本不可能掌握高超的演奏技巧或完美的声乐配合,更不可能组建一个高水平的管乐队团体[3]。

(二)成员选拔标准不严谨

加入管乐团的学生通常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是高校管乐团的核心力量,但也是少数,此类学生掌握基础乐理知识并能正确演奏的人。第二类学生通常是成员中的大多数,拥有一到两年的演奏经验,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但是在实际演奏过程中经常发挥不稳定。第三类学生仅掌握演奏技能,但不具备演奏技巧[4]。

通过这三个乐团成员类别可观察出管乐团整体水平中存在的问题,即乐团成员水平参差不齐,主要成员均为第二类学生在实际演奏过程中经常发挥不稳定,而作为管乐团核心力量的第一类学生成员人数相对较少。因此,管乐团成员的选拔应基于各类因素的综合考虑,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从乐团组建及成员更替出发提高管乐团整体水平。管乐团成员选拔标准应包含对基本音乐理论知识的考核和乐器演奏技能的考察,管乐团成员应具备较高的独立学习技能,并对管乐团课程具有足够的重视。一个管乐团的整体水平不是由一两个人的能力来衡量的,而是由团队的整体实力来决定的。团队越强大,整体进展就越快。如果成员的能力较差,纠正问题的时间就会更长,整体进展就会更慢。因此,精心挑选成员在管乐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5]。

(三)管乐团声部分配不均匀

首先,高校管乐团的成员流动性非常大,每逢毕业季管乐团中训练年限最长,演奏经验最丰富的核心主力成员就会因毕业离开乐团。必须重新选拔成员并重新进行培训。此外,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管乐队成员会在几周的培训课后选择退出管乐团,这对日常排练有很大影响。对于管乐团而言,管乐器种类众多,而管乐团演奏需要声部分配均匀,因此管乐团人员流失,不但会造成核心成员减少,还会不断地影响声部分配问题。管乐器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所以选择是主观的,但在新成员最初选择时,更关注的是乐器的外观和声音,更有名的热门乐器会成为新成员学习的重点对象,导致许多冷门乐器如长号、圆号及大号等往往无人问津。这些冷门、热门乐器本身就具有不同的声部特征,管乐团成员的主观学习选择会导致声部分配不均匀[6]。

二、高校学生管乐团日常训练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严格的管乐团管理考核制度

校学生管乐团日常训练是一个基于实践和合作的艺术学习过程。高校学生管乐团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涉及到管乐团的表演技能和艺术训练的发展,而且还涉及到领导者、指挥和管乐团成员的协调和合作。管乐团的进步是通过管乐团所有成员的长期不懈努力实现的。由于不同的系和年级的学生以及管弦乐队学生的不同表演水平,往往很难将管弦乐队的训练时间结合起来。这就要求乐队有一个完善的管理结构,包括如何管理学生,如何灵活合理地组织教育和培训,如何使学生积极参加培训[7]。应该建立完善的管乐团的纪律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考勤和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管理成员进出的制度,管理乐器分配的制度,等等。建立管乐团的组织体系极为重要,不仅要制定管理办法和规则,还要建立激励制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管乐团的艺术活动,使他们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音乐的整体素质。

为了增强管乐团的凝聚力,提高练习质量,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考核体制,以支持管乐团的健康发展。为了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需要明确规定小组的管理安排,如出勤、训练时间、排练室管理、音乐安排、参与和退出要求以及小组纪律。管弦乐队的教员应在加入时明确告知该团体的目的和活动。学生有责任提前计划好自己的行程,以免错过任何演出排练、管乐团课程和演出日活动[8]。

管乐团实行严格的准入和退出制。学生还应该自觉避免管乐团与课程、实验或工作时间相冲突。以生病或受伤为理由不参与排练与课程,只有在出示了从大学卫生服务部门或校医务室获得的有效证明后才可作请假理由。训练课程以表演为中心。因此,课程的彩排和表演需要每个管乐团成员的出席。演出及彩排出勤率占出勤率的50%。

加强管乐团考核的落实,增加每学期考核次数,改变决定学生期末考试合格与否的预考模式,在日常工作中养成重视和热爱班级的习惯,保持积极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因疾病或受伤而错过的考核,如经校医院鉴定需要卧床休息并开具证明,则可作为请假理由缺席排练或考核活动。学生将根据管乐团集体演出来展示各声部的演奏熟练程度、合奏能力等[9]。

(二)由小到大,从易到难

从本质上讲,管乐团整体的演奏质量是由乐团成员平均演奏水平决定的,所以乐团成员的演奏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每个管弦乐队的演奏者都有不同的水平,因此在进行练习与培训时,应首先注重针对个人进行针对培训,之后才应将中心放在声部集体训练,最后工作重点才转移至乐团整体排练。这种个人、集体、整体的由小到大阶段培训模式,从微观到全局的将乐团整体水平提高。每个阶段,教师都采取"练习--巩固--评估"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表演问题,帮助他们改进,不断提高他们的表演技能,提高整个乐团的表演水平。

从历史上看,乐团开始排练的是古典时期的作品,在技术和风格上具极强的挑战性。这类作品对于高校学生管乐队训练来说难度太高,不利于吸收和提高水准,对于本身不具有较好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的学生而言,高难度古典作品无疑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乐团排练作品应该遵从由易到难的训练原则,从当代开始作品逐渐过渡至古典时期作品或其他更高水准的作品,实现阶段式训练教学理念,旨在解决学生对古典作品的技巧和风格难以把握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吸收。

(三)发挥师生合作的积极作用

鼓励专业音乐教师参与管乐团的排练,对乐团的整体发展起积极作用。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其中大部分人基础薄弱,个人的演奏技巧提升问题需要教师参与。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排练,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每个学生排练中的演奏问题,及时解决,还可以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排练中的言行可以影响和启发学生,纠正性的指导可以让他们对正确的表演有更直观的认识,使他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表演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师生合作研究不仅可以优化和提高排练与演出的质量,还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因此,管乐队学习中的师生合作需要加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确保演出质量[10]。

(四)完善管理和考核制度

必须提高管乐团的自身凝聚力,提高排练质量,这就要求形成更加有效的管理,促进乐团的良性发展,首先需要完善乐团的管理条例,促进乐团朝良性方向发展,其次完善好出勤安排、训练计划安排、课堂教室管理安排等,对参团和退团的相关要求进行整理和完善,整肃乐团的纪律,规范学生行为,加强活动安排,严格落实教学制度,增加课堂考核的次数等,另外要尽可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培育学生热爱课堂的习惯等,给予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结语

高校学生管乐团日常训练是一个基于实践和合作的艺术学习过程。高校学生管乐团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涉及到管乐团的表演技能和艺术训练的发展,而且还涉及到领导者、指挥和管乐团成员的协调和合作。管乐团的进步是通过管乐团所有成员的长期不懈努力实现的。由于不同的系和年级的学生以及管弦乐队学生的不同表演水平,往往很难将管弦乐队的训练时间结合起来。这就要求乐队有一个完善的管理结构,包括如何管理学生,如何灵活合理地组织教育和培训,如何使学生积极参加培训。应该建立完善的管乐团的纪律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考勤和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管理成员进出的制度,管理乐器分配的制度,等等。建立管乐团的组织体系极为重要,不仅要制定管理办法和规则,还要建立激励制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管乐团的艺术活动,使他们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音乐的整体素质。总的来说,通过让学生参与管乐团的实践学习,丰富了高校学生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敏感性、文化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为了有效解决中学管乐团在日常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在学校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配合和协作下,将管乐团本身纳入学校常规课程。提高管乐团的排练水平需要学校领导、指挥、教师和管乐团成员长期、持续的努力,以产生更好地排练效果。专业学习的乐趣将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此外,管乐器教育是一个实践和合作的艺术学习过程。通过管弦乐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和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相互合作和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毅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表演是音乐的一个重要和基本组成部分。高校管乐团队应定期组织艺术实践演出。普通高校的艺术实践与音乐系的艺术实践不同,不以专业性或资源性为基础,实践活动可以追求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的节目和创新,为不同水平的演奏者选择技术难度不同的曲目。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让学生能够大胆地展示自己,促进高校管乐团队队的学习和交流。尽管学生的实践表现并不总是完美的,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校管乐团队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猜你喜欢
乐团排练高校学生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两个大忙人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滚烫的交响灵魂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洛庄汉墓乐器坑 恢宏的汉代地下乐团
鸟雀排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