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路径探究*

2022-12-31 04:36张雪
大众文艺 2022年22期
关键词:网络课堂宪法案例

张雪

(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法治意识淡薄的现象,中国高校也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联系不紧密的情况,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帮助其树立法治观念,需要探索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的新路径。

一、增加法治教育内容

要想实现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就应当增加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基本法律知识;将传统法治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使学生了解中国法治历史,树立以中华民族为内核的法治精神;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法治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思政课等课程中全面融入宪法精神。”[1]提高学生学习宪法的积极性,依托各类“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来开展法治教育,如宪法纪念日为主题的活动、宪法宣传签名活动、宪法宣誓活动、宪法晨读活动等。这类活动是忠于宪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借助这些外在形式,可以首先激发起学生对宪法学习的兴趣,此后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向学生普及宪法知识,最终使其建立其遵循宪法的内在信仰。为了让学生理解宪法相关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确保法律知识讲授过程的专业性。而课程设置方面则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选取优秀有针对性的宪法内容进行教学。宪法内容的讲授过程可以融合时代特色,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原理相结合,使学生依据宪法分析当下的法治思潮。宪法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法治教育的必经之路,以宪法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帮助学生法治学习的重要方式。

(二)传统法治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和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要想真正达到法治思维的培养就不仅需要给学生讲授基本的法律知识,也要融入我国传统的法治历史。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对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回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贯彻中国特色法治理论。”[2]在此基础上才能全面增强全社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既可以从当前社会发展中汲取经验,也可以从中国悠久的法治历史中获取灵感。在为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融入我国的法治历史,能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法治内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传统法治思想的认同,产生法治层面的民族归属感,有利于建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我国悠久的法治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夏朝的神权主导年代,从最初的法治起源到后来的法治演变,在为学生梳理的过程中也能让他们感受到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改变,中国法治发生的变化。

中国传统法治思想包含很多优秀成分,如战国时期的法家通过一些法治思想实施强国战略,主张“以法而治”;唐太宗以《贞观律》成就了“贞观之治”。传统优秀的法治思想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学习价值,这些优秀的法治思想可以启发学生对传统法治的兴趣。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十八大以后,国家也高度重视传统法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法治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担当,接受法治教育的青少年、大学生都是建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一员,将传统法治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促进当代大学生传承优秀法治文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三)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随着建国后中国法治思想的逐渐进步、中国法治建设的逐步完善,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历史现实作用,决定了应当将其法治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也决定了需要向学生传输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并且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融入法治教育中,是促进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方式。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在对“近代理性主义的古典自然法学、德国古典法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法学思潮这三大法学思想”[3]的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讲述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可以结合中国的法治建设,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融入法治教育中,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合实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蕴含马克思主义智慧的法治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二、采取多样的法治教育方法

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而要想更好地将法治教育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就应当采用丰富多样的法治教育方法,提高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主动性,培养其法治素养。

(一)法治教育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采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案例教学法在法治教育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选用真实的典型法律案例进行法治知识的讲授。由于法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传播法律基础知识,因此,法治教育课堂更具理论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将真实案例融入法治教育课堂中,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对案件的关注中学习到法律知识。并且,真实的案件也更具说服力,具有说服力的案件加上法律知识、法律观念的融入,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在对案例的反思中还能帮助学生理解道德观的是非标准,实现了道德教育。

案例教学法在提升法治教育的效果方面有很大优势,首先,案例教学法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首先以兴趣为导向,案例教学法中生动真实的案例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式。其次,案例教学法与法治教育课程性质相契合。法治教育主要是以提升学生的法治思维,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并且能够将这些正确的法治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为目标。而法治领域里真实的法律案例是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优秀素材和来源。法治案例的运用有利于引起学生较强的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性的法律认知。案例教学法有着明显优势的同时,也要避免其不足。在案例教学法运用过程中要坚持目标导向,摆正案例只是课堂辅助手段这一认知,不要被极具复杂性的案例牵制,陷入只分析案例而忽视理论升华的境况。因此,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就需要注重每一部分知识的总结,帮助学生把握课堂重点。只有合理利用案例教学法才能使法治教育课堂发挥其实效性,也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坚定的法治观念,真正做到知法、尊法、守法。

(二)组织法治实践教育

法治实践教育是指利用法治实践类活动进行法治教育的方式,法治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种,校园内的法治实践活动和社会法治实践活动,校园内的如模拟法庭,校园外的如社区法治宣讲、军队浓缩体验课程等。对比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法治教育,法治实践教育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法治实践教育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将法治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的一种方式。

早在2016年国家就将“七五”普法规划由“法制宣传教育”改为“法治宣传教育”。这一改变体现了政府层面对学生法治实践教育的重视,从而鼓励法治教育不应单纯停留于理论宣讲,而是让学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最终提升他们实践的能力。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5]而要想实现人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就需要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法治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多多参与活动,如在大中小学校或社区进行普法宣传、组织各类法治知识竞赛、进行法治类文艺汇演、参与志愿服务等等。开展法治实践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中国法治社会的运作,对未来参与法治社会的建设大有裨益。

(三)实施法治教育网络课堂

法治教育网络课堂是借助网络新媒介方式传播法治知识,实施法治教育,培养学生法治素养。法治教育网络课堂的实施能够拓宽法治教育的渠道、丰富法治教育的形式、加强法治教育的传播力度。放眼当今世界大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疫情的不可控,线上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法治教育要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离不开新型课堂的助力。

法治教育网络课堂的开展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又是两种教育相融的现实需求。法治网络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时空限制,更加便利的学习法治知识。“互联网+宪法”“互联网+法治”等法治教育模式正是网络课堂的新探索。同时,也可以借助法治教育网络课堂开展一系列普法宣传讲座,拓宽法治教育的宣传阵地。法治教育网络课堂的效果是影响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关键性因素,要想法治教育网络课堂发挥真正效果,做到被学生群体喜欢,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网络课堂的设计与策划、教师的讲授、授课平台的稳定性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网络课堂的效果。其中,在法治教育网络课堂设计中科学安排法治教育的内容尤为重要,法治教育内容的甄别要符合专业性。虽然法治教育是在网络相对开放的环境中打造,可仍要保证讲授内容的专业性,以宪法为核心,普及民商法、刑法等普通法律规范。内容的专业性加上网络课堂的新颖性可以使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化,真正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能力。

三、构建多维法治教育环境

(一)重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包含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体现在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校园设施等,校园精神文化包含校风、校训、校园的规章制度等,无论是校园的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对学生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生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大部分来源于校园文化的建设。相比于课堂法治教育,借助校园文化进行法治教育更具隐性化,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柔和的改变学生的思想,帮助其树立法治意识、形成法治观念。同时,校园法治文化的建设也能和课堂法治教育双向发力,共同组成校园法治教育的传播路径,更好地改善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的现状。虽然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目前很多学校还没有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列入培养目标、办学方向中。因此,在当今已经开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背景下,更应当将法治教育也融入其中,促进校园法治文化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现校园法治文化的建设,在实施路径中可以将宪法教育和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然后以校园宣传标语等形式呈现,借助这种方式实现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内容选择方面,也应当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目前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习惯,从学生关心的法治问题出发打造适合的法治教育内容,只有贴合受众的内容才能更好地被受众所接受。

(二)加强社区法治教育

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6]社区法治教育对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社区法治教育主要是对居民进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居民的法治素养,帮助其树立法治意识。社区法治教育在为人民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居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社会道德感。社区法治教育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帮助居民群众化解内部矛盾,减少社会冲突,最终实现自治。因此,社区法治教育可以保证基层自治的效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由于社区法治教育不具备学校法治教育课程的系统化、体系化,社区法治教育的开展也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其中,社区法治教育与系统化的法治教育最主要的不同在于教学语言。由于社区居民不是专业的法律从业者,在宣讲过程中要善于将专业化的法律术语还原为更具亲和力的生活化语言。在法治教育的内容选择上也要贴合民生,侧重居民普遍关心的家庭生活方面的法律问题,民生保障类的法律问题等。对于社区法治教育的评估标准也要遵循群众路线,将居民对课程的喜爱程度纳入参考标准之中。

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单单要依靠学校,还应当善于发挥群众的作用,因此,社区法治教育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外的重要补充力量。同时,社区法治教育因其受众面广,对于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注重政法机关的理想信念培育

法治教育的长足发展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发挥着巨大作用。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是社会公平正义。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是法治教育的现实标杆,公生明,廉生威,要想建设服务人民的政法队伍就应当使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法队伍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的决定性力量,只有高度重视政法队伍的建设,将政法队伍的理想信念和法治信仰教育摆在首位才能建立起法治社会。政法队伍的理想信念体现在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三方面,只有形成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理想信念才能避免法治腐败,也才能为拓宽法治教育路径提供基础性保障。要想保证国家政法队伍的纯洁性,需要完善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法治机关的监督工作。同时,应当畅通人民举报监督通道,确保民意的准确传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课堂上,可以强化公民权利中民主监督方面的法治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使其发挥作为公民应有的监督管理职能。此类内容的增设,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法治监督的必要性和方法,同时还能帮助其树立参与法治国家建设的信心,提高法治事务的参与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增强其法治素养和能力。

结语

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将会成为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的主要渠道,帮助大学生成为法治精神的践行者和法治信仰的弘扬者,但融合道路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法治教育专业领域专家、学校教育管理方面专家共同发力,探索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最终为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网络课堂宪法案例
再续华教使命,网络课堂传佳音
疫情背景下 网络课堂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宪法伴我们成长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宪法伴我们成长》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