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平衡发展研究*

2022-12-31 04:36王文
大众文艺 2022年22期
关键词:方向数字素养

王文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104)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于2004年正式被我国教育部增设进高校专业目录中[1]。它是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是一门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背景下新兴起的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种类,高职教育始终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己任,偏向于“技术性”和“职业性”定位,侧重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数字媒体艺术是计算机技术发展浪潮下的产物,专业教育应以实践为主导,强调技术操作与艺术训练并重,全面发展的技艺复合型应用人才[2]。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概述

作为一个具有较强跨学科属性的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涉及了艺术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个不同学科,专业设置方向也是不相同的,游戏设计、数字影视制作、动画设计、网络多媒体等,是目前最普遍和常见的专业方向[3]。在宏观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同时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人文社科三个学科特点,在微观上,它又与学科的不同内容和方向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集,应用技术种类较多,如人工智能、互联网、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等,同时也涉及到了物理学、广告学、传播学等相关知识。正是因为它这种较强的跨学科属性,使院校教育在培养该专业人才时,会将人才培养标准细化到具体没一门课程设置中,将人才培养和课程设计紧密关联在一起。

二、数字媒体艺术人才要求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更新,艺术创意需求和标准不断提升时,数字媒体艺术也在加快更新速度。显然,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学习者而言,这都是一种考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数会从事数字影视制作、网络多媒体、动画设计、游戏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市场需求的与日俱增,的确给很多人创造了工作机会,但行业标准的不断提升,也让越来越多从业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4]。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既然以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就必须让每一位学生在毕业后具备一定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某一项或某几项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培养专业性、职业性人才时,就必须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提出具体要求:

第一,技术与艺术兼具。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特性和兴起原因,决定了它无法像其它传统艺术专业教育那样,以传统艺术样式来呈现。相应的,专业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方式也与传统艺术专业教育方式存在很大不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自然不同。在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艺术创作时,学生或创作者需要正确看待和适应技术因素所具有的影响,并善于利用这种影响,将其转化成提高自身艺术创作水平的动机[5]。这就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挖掘他们的艺术创作天赋,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借助“数字媒体”来将自身的艺术天赋艺术素养表现出来。

第二,具有创新意识。在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者会不断告诫学习者提升自我创新意识,因为对于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来说,它必须要从里到外给人一种独一无二之感,只有具备卓越的创新意识,并能使它通过行为进行表达,作品的个性化特征才会最明显。按照这个思路,当我们把数字技术引入到艺术专业教育时,或者说,在不断融合二者的过程中,创新意识的维度也在扩大。对于专业教育来说,它需要学生能够通过数字化表达方式,将自身的创新力发挥出来,在数字化创作经验不断积累当中,构建一套全新的知识体系,优化并升级自我专业认知,以此来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与变革[6]。

第三,具有团队精神。单就艺术作品或艺术创作本身而言,其艺术价值的体现,更需要个体独一无二的灵感作为支撑[7]。但在数字化创作环境下,传统艺术创作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正受到不大不小的挑战,原因在于,数字化创作会涉及到很多计算机应用技术,即便对于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掌握全部技术,并灵活应用于实际生产活动,都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更何况艺术专业的学生。因此在人才培养上提出具体要求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团队精神”。事实上,“团队精神”的提出也具有一定现实背景,因为对于一部优秀的数字化艺术创作品来说,其创作/制作必须经过多道工序,从创作效率角度讲,当然是越多人参与,所花费的时间才越少,质量会越高。

三、基于平衡发展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基于平衡发展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必须要符合数字媒体专业的“艺术+信息技术”这一本质性特征,从人才选拔到人才培养,再到最后的人才实践,要始终将“元素平衡”视为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准则,把艺术素养和信息素养作为核心内容[8]。

(一)人才选拔模式

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招考中,学生综合素质是比较重要的一项考察内容,对“综合”的理解,基于不同角度,所得到的结果有会所不同[9]。当然,这主要取决于学校的专业发展方向和需求。在宏观上,我国高校(涵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招生类型分为“艺术类”和“理工类”两种,二者考察侧重点会有一定区别,如“艺术类”会更看中学生的艺术素养,“理工类”可能更在乎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无论如何,艺术素养和信息素养都是专业教育的主要内容。相比之下,较难培养,它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对学生个人艺术素养要求和天赋方面要求比较高。

因为有多个不同发展方向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来说,对人才的选拨工作比较繁琐,例如多个不同方向: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网络多媒体方向、动画设计方向、游戏设计方向等,因此在构建人才选拔模式时,还要充分衡量学生的发展取向,将院校专业教育发展需求与学生个人需求相结合,以专业或某一方向基础性特征为基础,科学制定人才选拔标准和要求[10]。举例来说,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2013年时,针对数字影视特效、网络多媒体、游戏设计这三个专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人才选拔要求:

第一,数字影视特效方向。考察学生兴趣、交流能力、想象力及知识面;考察学生在美术、音乐、文学、影视、计算机等方面的才艺;要求学生展示个人创作作品或相关证书;学生需要根据现场考官要求完成电脑制作、故事编写、创作设计等任务。

第二,络多媒体方向。考察学生基本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检验学生在不同专业方面所具有的专长;要求提供原创作品和获奖证书;要求能够在现场完成具有创意性的程序设计任务等。

第三,游戏设计艺术方向。要求学生在正确刻画模特形象基础上,结合相应命题进行动画角色设计;要求学生根据命题要求完成含有具体角色的场景设计;学生需要展示自己平时的创作作品;必要时,还要对学生素描、速写或色彩写生能力进行考察,等等。

由上可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选拔会同时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艺术素养,并根据不同发展方向适当调整二者比例。

(二)人才培养模式

考虑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结构为复杂,所涉及的学科内容较多,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具有较强综合性。下面文章分别从公共课和专业课角度出发进行构建。

第一,公共课程设置。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公共课程设置既要考虑专业自身特点和属性,在提升学生专业方向的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外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也要充分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发展需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公共课程不同其它专业公共课程,其设置要具有较强基础性,且要与专业课程设置原则区分开。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公共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核心能力为主要目的,拓展学生的品质维度;另一方面,公共课程设置需要坚持专业性原则,这不同于专业课程与核心课程的专业性原则,它主要通过基本方法运用和常识理解来进行实现,其核心内容在于塑造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除此之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公共课程设置还必须侧重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均获得实质性突破,为使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更具时代性,满足时代发展要求,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公共课程设置还需要突出当代流行元素,使学生能力和品质均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第二,专业课程设置。结合具体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遵循前沿性、实践性、技艺结合性原则,坚持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准则,以提高学生数字媒体艺术操作能力为目的来构建实践性课程,使他们充分掌握相关艺术理论和计算机知识之后,将这些技术和知识灵活运用于服务生产实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分为职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职业拓展课三部分。

在职业基础课方面,课程内容设置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结合该专业特征和市场需求,职业基础课可包含数字媒体概论类、艺术基本理论、绘画基础、计算机相关等四个类别,涵盖了数字媒体概论、多媒体技术导论和传播学;素描基础和色彩画;设计原理和乐理基础;计算机美术基础和图形学;程度设计与数据结构等多项内容。

在核心课程方面,如前文所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内容构成上具有很强交叉性,涉及了较多种类学科,其所延伸出的发展方向也非常广,如网络多媒体方向、动漫设计方向、游戏制作方向等。一般而言,专业发展方向多少与否,由市场需求所决定,也就是说,当前已存在的这些发展方向都是具有很强现实性的,因此在探讨如何明确核心课程内容时,更多要与市场需求和企业用人标准联系在一起。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已开始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实际诉求,有针对性的去定制专业发展方向并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模块制作完成后投入使用。

(三)人才实践模式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重在培养综合性技能型应用人才,实践性是其核心特征。因此,课程创设更多以实践为主。对于日常教学而言,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效能的实践机会,将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和艺术创作能力[11]。对于企业或用人单位而言,学生入职后直接进入岗位工作,不需要进行二次培训,能够节省不少时间和成本。因此,为更多满足企业用人标准和需求,院校专业教育需要提升课程实践有效性,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践、作品创作、公司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个方面出发,最大限度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课程实践方面,课程实践是针对课程内容核心要素进行实践设计,使理论要点和知识原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将知识应用效果呈现给学生,增强他们的实践体验,强化应用技能。课程实践一般会设置较多小型的、目标性较强的训练目标,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创作作品,作品质量好坏并不是关注重点,重要的是,能够将知识原理与创作要求,以及自身想法关联在一起,将创造性表达充分展现出来。

在课程设计方面,课程设计行为通常发生在课程学习之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与引导下,将多门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去创作作品。

在专业实践方面,专业实践一般发生在学期结束之后,老师会在衡量学生兴趣、能力、学习表现之后,对他们进行分组,然后对他们的设计和创作过程进行逐一指导。过程中,学生要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创作技能,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并在实践操作完成后,积极总结不足之处,针对弱项进行强化。

在公司项目实习和实训方面,项目实习和实训与专业实践有很大不同,需要更多迎合实习企业或实训基地规定的相关要求。指导老师会带领学生进入企业或实训基地,让学生了解具体项目的规划、实施、运作过程。必要时,也需要企业或基地项目负责人进行指导,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节奏,使他们清醒认识到自身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差距,以便日后更加顺利的投入到岗位工作中。

在毕业设计方面,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具有较强应用性,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与工作实际联系较为紧密,所以学生在吸收和消化专业知识过程中,就已经对行业诉求、发展现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无论是课程实践还是平时考试,又或是实习和实训,所有的设计行为与创作行为均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因此在毕业设计时,老师会完全按照真实科研项目标准来要求学生完成整个创作过程,包括策划、规划、管理、实施和运。而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能带着成熟的原创作品去参加企业面试,无疑会提高成功几率。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随计算机技术持续发展更新和行业市场需求而兴起,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相应的,课程内容设计也需要迎合行业发展标准和要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突出该专业的综合性特点,将院校发展与学生个人发展进行有机结合,从全方位出发来平衡学生信息素养与艺术素养培养,使他们获得更加均衡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方向数字素养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位置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