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现状及培育路径探究

2022-12-31 08:13王翰臻杨曾欣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6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培育辅导员

安 翔,王翰臻,杨曾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经济与管理学院;b.电子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6)

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已被纳入辅导员专业素养的考核范围,是辅导员专业素养重要的衡量指标,直接影响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及辅导员的育人实效。不断优化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多集中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引领角色定位和辅导员宣讲、管理功能的实现等方面,而对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育和优化缺乏系统的研究,这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科学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内涵阐释

心理素质是我国学者在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本土化学术概念[1],心理素质的研究在20世纪末兴起,21世纪初达到高潮,在此期间,对于心理素质的内涵阐释,不同学者提出了诸多观点,目前学界尚未取得统一共识。从现有文献分析,心理素质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基于素质内涵的衍生观点、先天后天影响观点、单一性格观点与综合系统观点。以张大均教授为代表的研究团队综合分析已有心理素质的观点,参考列昂捷夫关于人不同心理水平的研究和维果斯基关于高级心理机能的理论,在对现代素质含义的思考和探讨之上,基于诸多观点的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实证探讨,概括性提出:所谓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是指以生理条件为基础,将外在刺激内化而形成的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心理品质[2]。

基于张大均团队的心理素质内涵阐释: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它本质上是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构成的[1]。这种观点相对较好地概括了不同观点的核心部分,整合了各学者的分析,具有一定代表性。

纵观近年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相关研究,大部分学者忽视了对“实然”状态的调研,从“应然”出发,缺乏客观实际的有力支持。而“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质”这一课题,就结果而言也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未形成标准的培育体系。从研究方法来看,以文献解读、个人经验为基础,加之逻辑演绎得出一系列结论的定性研究占据了多数。这种研究方法在逻辑上具备严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科学性,但存在经验性问题,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后续研究应对研究方法加以改进,突破现有研究的局限,丰富研究内容,为辅导员队伍建设遇到的现实问题提供指导[3]。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特征分析

本文将辅导员心理素质划分为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适应力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设计具体的测量指标,形成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心理素质现状、培养现状及职业倦怠现状4个模块,调查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潜在心理问题、职业环境及其心理素质培育现状。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调查范围为陕西部分高校辅导员,共计发放问卷158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

(一)高校辅导员的认知水平总体良好,存在较为明显的学科背景差异

认知要素是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中[2]。辅导员的认知品质反映了高校辅导员对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的掌握程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认知学习能力及对外界的观察、感知与反应能力。作为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认知品质体现在工作的各方面,切实影响着辅导员的工作实效。

就学科背景而言,不同的学科背景对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理念影响不同,存在较大差异。从反映教育学、心理学理念水平的赋分题来看(满分按10分计),具有心理学、思想政治类、理工类背景的辅导员平均分依次为8.14、6.65、6.37分,分值差较大,说明学科背景对辅导员教育学、心理学理念水平影响较大。在“我接受过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题目中,79.48%的辅导员分值不低于5分,平均分为7.13分,说明当前高校对辅导员心理素质培育较为重视、投入较多。

就知识素养、洞察力层面而言,辅导员整体知识素养较高,洞察能力较强,平均分均为7.1分,说明辅导员有较强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见识;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及时感知,有助于他们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引领。

(二)高校辅导员个人品质整体较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存在年龄差异

在个人志趣层面,高校辅导员在兴趣爱好、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平均分均超过7分,分别为7.42、7.28、7.1分,说明辅导员队伍整体有较高的志趣情操、广泛的兴趣爱好及活跃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在4道量表题中,“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感到知识缺失,出现代沟”的数据结果具有明显的年龄规律,自变量X年龄与因变量Y代际沟通问题的相关系数为0.96,说明高校辅导员与所教学生之间存在的代际沟通问题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一般情况下,辅导员年龄越大,与学生间的代际沟通问题越明显,反之亦然。

在价值取向、成就动机层面,高校辅导员整体上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有较为强烈的责任感,在辅导员职位上有较高程度的自我价值实现和成就感,反映出高校辅导员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岗位精神,有助于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中,老一代辅导员最为凸显,同时年轻一代的辅导员也继承了前辈的精神,延续了辅导员的职业操守。总之,个人品质以平均分7.32分位列整体心理素质首位,体现了高校辅导员高尚的职业品质。

(三)高校辅导员的适应力水平一般,部分指标反映出辅导员职业环境问题

在量表中,“我感到角色冲突与分裂”一题平均分为6.72分,说明高校辅导员存在多重角色下的适应力问题;“我感到辅导员角色背后的诸多压力”一题平均分为8.1分;“出现无力工作的疲倦感”“对辅导员工作产生烦躁倦怠感 ”的平均分值均高于中间值。同时,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题目,43.04%的辅导员表示自己出现职业倦怠和生涯冷漠现象,其中50%的辅导员表示其职业倦怠现象持续一年及以上。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

此外,反映辅导员自我心理调节、危机处理与及时干预等心理调适能力的量表得分较高,说明高校辅导员具有较为积极的情绪状态与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育现状

(一)对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心理素质的重视不够

在选聘上岗方面,绝大部分高校对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及入职后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培育给予了一定重视,但仍有近40%的辅导员表示,所在单位并未进行相对系统的专业指导,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培育也并未纳入师资培训之中,说明部分高校对辅导员心理素质培育仍然不够重视。

在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环境方面,数据显示当前辅导员职业生涯环境形势较为严峻。60.26%的辅导员表示出现定位不清、角色模糊的问题,78.21%的辅导员表示压力过大、负荷过重,64.1%的辅导员表示辅导员队伍内部具体职责模糊甚至相互冲突,这说明辅导员实际工作安排存在一定的不合理,高校对辅导员工作负荷问题有所忽视。此外,42.31%的辅导员表示学校并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平竞争机制,这表明当前大部分的工作环境并未提供给辅导员相对客观的激励机制和成就动机,高校辅导员的薪酬、福利待遇与辅导员繁复的工作并不相配。

关于目前学校对辅导员心理保障机制的构建情况,44.87%的辅导员表示所在单位并未给辅导员队伍配备专业心理辅导教师,87.18%的辅导员表示学校并未采取有效的辅导员心理保障措施;同时,71.79%的辅导员表示学校为辅导员配备了心理活动室、休闲茶话室、宣泄室等心理保障硬件设施,83.33%的辅导员表示辅导员队伍与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建立了沟通合作机制,64.1%的辅导员表示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定期为辅导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可见,高校对辅导员心理素质培育的实效性有待提升。

(二)对辅导员心理素质培育缺乏专业指导

在高校辅导员选聘上岗方面,从动态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进,高校在选聘辅导员时越来越考虑到辅导员本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危机干预能力,越来越重视辅导员入职后心理健康的培育,但同时,多年来高校对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培育仍然缺乏较为专业的指导,对辅导员心理能力的重视程度有限。

在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环境方面,一方面,辅导员工作的定位不清、角色模糊问题,辅导员队伍内部具体职责模糊甚至相互冲突的问题,以及部分学校存在的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轻视等问题近年来虽然有一定缓解,但并未完全解决;另一方面,辅导员工作的负荷过重问题与辅导员薪酬待遇问题从根本上并未得到缓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辅导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育与发展优化。

四、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育路径

心理素质作为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性,是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基于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本文从辅导员队伍科学建设、辅导员生涯环境改善和辅导员自身抗逆力提升三个维度明晰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育的路径。

(一)通过辅导员队伍的科学配置,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心理素质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的认知品质与辅导员的学科背景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具有心理学和思想政治类学科背景的辅导员认知能力整体上相对较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代际沟通问题和辅导员年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一般而言,辅导员年龄越大,代际沟通问题越大。辅导员职业倦怠、生涯冷漠现象与辅导员担任年限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辅导员担任年限越长,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生涯冷漠现象。根据各因素与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相关性来看,在配置辅导员时,应注重从学科背景、年龄差距、担任年限方面出发,互相补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设科学高效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二)改善辅导员生涯环境,为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提供环境支持,增强辅导员职业成就动机

1.缓解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在个体层面,高校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特长和角色定位,在此基础上选择职业发展道路,依靠社会规范修正角色认知偏差,增强职业归属和职业认同;要在教育实践中积累协调不同角色期待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促进自身专职化发展,从而减轻角色压力。在高校层面,需通过厘清工作模块、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制订明确的工作条例并严格落实,引导辅导员根据职业特长和角色定位走专职化发展道路。在教育管理部门层面,通过顶层设计,明确辅导员责任范畴,监督高校落实情况,同时营造认可、支持辅导员的社会氛围,减轻大众对辅导员的过度期望及伴随的压力。

2.减小高校辅导员的压力负荷。优化制度规章,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高校应对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和职业地位给予高度重视,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在考核评定、薪酬待遇、学习深造等方面一视同仁,为高校辅导员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建立并优化高校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增强辅导员成就动机。

建立高校辅导员和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有效合作机制。为优化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各高校应为辅导员配置完善的心理保障硬件设施,例如心理活动室、休闲茶话室、宣泄室等,并真正投入使用,而不是作为表面工程放置不管;此外,高校应该建立辅导员队伍与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有效合作机制,配置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对高校辅导员提供心理疏解,并提供专业心理知识培训,组织沙龙、团体辅导等缓解工作压力的放松活动,增强辅导员自身调适能力与适应力,从而优化辅导员心理素质。

(三)增强辅导员自身的职业认同和自我效能,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抗逆力

抗逆力是指个体处于困难、挫折、失败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在工作投入方面,抗逆力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积极应对和积极情绪实现的,高抗逆力的个体在面对工作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时,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并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5]。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高抗逆力有利于维持高水平的工作投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强自我认同与职业幸福感。同时,在面对压力情境时,高抗逆力的个体具有更强的心理韧性、更积极的情绪状态,易于保持理智状态以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有利于辅导员心理调节能力与适应力的提高,帮助辅导员更好处理危机事件和自身消极情绪。

要实现高校辅导员抗逆力的提升,首先要夯实辅导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工作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培养自我抗逆力的核心,扎实的专业基础也是高校辅导员面对压力、挫折时实现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的基础;其次要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辅导员要发自内心地认可自己的职业、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从根源上增强成就动机,以此激励自我成就感、上进心、事业心、责任感、进取精神和自我实现动机。就外部支持而言,高校应构建系统化的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育机制,为辅导员提供特长发展和专职化的生涯规划辅导,搭建全方位的支持平台。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培育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