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构建农村学校立体管理“双减网”

2022-12-31 10:06赵德利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庄中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作业家长评价

赵德利 _ 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庄中学

为了助推“双减”政策在学校的有效落地,让教育回归本源,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我们结合农村学校特点,从多维度构建了立体管理的“双减网”。

在作业“点”上用力,打好“五项管理”组合拳

农村学校中选择校外培训的学生相对较少,因此,农村学校“双减”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以“作业管理”为总开关,按照“五项管理”要求,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为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劳动实践、审美润心等活动腾出时间,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一是学校建立以年级主任为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教务干事为组员的作业督查小组,评估作业总量,协调各科作业的平衡,确保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作业难度和数量一致。二是要求教师强化作业布置的实际成效,坚持“少留、精选、分层”原则,基础性必做作业与拓展性选做作业相结合,倡导符合学生特点及家庭实际的探究式、体验式作业,对完成基础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开展个别化辅导。三是创新落实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利用“教室作业公示栏”,实现每周公示,做到作业管理的公开、透明、科学、高效。

在特色“线”上发力,拓展课后服务内容

学校把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上升到课程建设的高度,穿好“1+X”和“X+X”课后服务线,织密筑牢“双减网”。

一方面,学校本着自愿原则,设计“选课走班”分层服务。首先,学校成立课后服务策划小组,在开学初通过调查问卷、微信投票等方式,征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其次,召开家长、教师代表大会,介绍课后服务内容;最后,确定适合本校学生和家长需求的课后服务内容。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包括17门艺体类服务和9门学科类分层答疑服务。学生打破班级、年级限制,自愿选课。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校提供巩固性基础辅导进行学科答疑;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校安排特色活动,做到课后作业不出校门和兴趣特长校内学习,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课后服务。

另一方面,学校盘活现有特色项目和特色活动,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让学生在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学校结合周边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特色项目。比如,开展主题为“探寻白天鹅”的生物、地理跨学科活动,以及主题为“探寻瑰宝、传承非遗”的历史学科活动等。此外,学校还采用“5个确保”优化课后服务:确保家长正确理解“双减”政策的主旨;确保覆盖所有年级和所有有需求的学生;确保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家长下班时间;确保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供学生个性化选择,突出加强作业辅导和答疑解惑,力争使学生在校学好,让家长放心;确保多元评价,协同推进党政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力破“五唯”顽瘴痼疾。

在教学“面”上聚力,夯实课堂主阵地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师始终追求的目标。如何在教学“面”上凝智聚力,实现减负增效?具体而言,一是要开齐上好国家规定课程,确保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教师要加强备课、上课、评价等课堂常规,做到教、学、评一体化,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二是用信息技术赋能课堂,实施特色“校本研修”。为了促使“双减”政策在学校落地,扎实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学校举办了“卓越杯”信息化教学展示、“三省”连线观评课,以及“2+2+1”校本研修、微课大赛等活动。各年级组、教研组教师认真备课、磨课,强化自练,同时以邻为师,强化同伴研修,积极学习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为常规的优质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学校会随时开展常规教学督导课、推门课等,以帮助教师快速成长,实现高效课堂。三是用“7个以”保障课堂质量提升,即以备课研究保证课堂质量、以有效学思展现课堂质量、以信息技术提升课堂质量、以教学常规保障课堂质量、以学科教研助推课堂质量、以考试研究检测课堂质量、以质量监控促进课堂质量。

在家校社“共同体”上着力,推进协同育人

在“双减”实施过程中,学校关注家校社协同育人,让家庭教育回归本位,打造家校社合作共同体,其关键在于“3个着力点”。一是着力促进家校社协同,形成“减负”共识。学校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展党员教师“导师带教”活动,给有特别需要的学生配备家庭教育兼职指导教师,给家长提供科学实用、容易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导,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二是着力优化校内资源以及整合使用校外家长资源,以本校教师为主体,整合校内外资源(包括家长资源),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和课后服务工作,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注重和家长及时沟通,力求家校教育理念一致、目标一致、教育手段与方式上吻合。学校加强“双减”政策的宣传,引导家长言传身教,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学生成长预期,促进学生健康成才。三是明确学校使命担当,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着力加强课后服务保障,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的支出负担和家长的精力负担。

猜你喜欢
作业家长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作业
家长请吃药Ⅱ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