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教学提质研究

2022-12-31 10:06蔡颖徐靖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机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蔡颖 徐靖 _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

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艺术类课程占比为9%至11%,该比例仅次于语文、数学与体育,由此可见对于美育的重视。校外艺术教育机构作为提供艺术教育的主要教学机构之一,为了能够给更多的学生带来更有效的艺术培育效果,更要在教学质量方面展开研究,以充分发挥平台的实验性、示范性作用,体现更高效益的社会价值。

1.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教学现状问题

第一,校外艺术教育质量评估指标需细化。

目前,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的各类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存在着“空洞化”的倾向,很多应该具体阐述的指标,往往都是模棱两可、较为笼统的描述,使得通过质量评估难以做出直接的判断。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质量评估指标的设置较为笼统且宽泛,没有深入地针对校外艺术教育实际情况进行指标细化。二是教学质量指标内涵表述不清,很多指标的阐述都是从宏观层面或者是从“感觉”层面出发。三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末级指标难以落地实施或指标内容难以量化。因为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存在问题,所以在评价“优秀”与“待合格”的教学质量之间,缺乏明晰确定的标尺,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难以量化标准,学生的学习成果也难以针对性优化。

第二,校外艺术教育机构课程设计不合理。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自身实际教育经验,笔者发现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在课程设计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具体表现在课程资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四个方面。

课程资源配置不合理。例如,校外艺术教育机构中艺术教师的性别、年龄、身份等方面构成比例,以及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的场地资源配置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太合理的问题。

课程目标较为局限。多数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的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但是课程目标不应局限于此,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专业能力可持续提升也应当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部分。

课程内容重实践轻理论。因为艺术类课程更偏重于实践教学,所以多数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的课程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艺术的实践教学和练习,乐理知识、舞蹈理论、艺术历史等理论知识总体占比较少。

课程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多数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的课程评价方式以结果评价为主,而结果评价往往通过一次考试一锤定音,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较少,所以评价的结果也往往较为片面,难以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基于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更适切的教学服务。

第三,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

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存在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问题,不仅仅体现在课程提供的教学内容不充分,在教学目标制定方面也过于宽泛,并且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比较传统,这些都不利于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存在问题。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在教学内容上较为片面,大多更偏重于实践性教学,给学生提供的理论教学严重欠缺,导致部分学生即使拥有不错的艺术技能,但对于艺术的理解依然只停留在表面。

在教学目标制定上存在问题。目前,多数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以一学期作为一个期限制定教学目标,而不是将教学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课,教学目标制定比较宽泛。现实中,更多的学生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么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在展开艺术培育时,需要将教学目标细化到每一个课时,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够看到明显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存在问题。目前,多数校外教育机构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较为传统。随着艺术不断发展,教育不断改革,艺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持续更新换代,因此校外教育机构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紧跟时代步伐,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艺术教育服务。

2.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教学提质措施

第一,完善校外艺术教育质量评估内容。

在完善校外艺术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两点原则:一是校外艺术教育目标应与学校艺术教育目标保持统一;二是校外艺术教育相比学校艺术教育,在开放性、体验性、灵活性等方面应更具特色、更具优势。基于以上两点原则,再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可以拟定出校外艺术教育质量评估的基本框架,包括课程内容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机构管理质量以及资源配置质量。

课程内容质量的划分标准:能够以学生兴趣作为课程设置导向,为学生提供多元且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能够符合新课标要求,并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开展跨学科教育,通过广泛整合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全面艺术能力。

教育教学质量的划分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效激发学生艺术潜能;学生能够在快乐学习中有目标地展开学习,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多层次艺术展示平台,便于公平全面的构建艺术评价体系。

机构管理质量的划分标准:建立有序安全健康的教育环境,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体系;落实合作、创新的教学机制,通过构建主动学习、自主反思的风气,引领学生以及教师专业成长。

资源配置质量的划分标准:科学管理机构现有资源,整合资源搭建信息化教育平台,与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完善机构安全、管理、费用相关制度,建立科学透明的督察机制。

第二,加强规范管理,优化课程设计。

提高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校外艺术教育机构而言,首先要加强机构内部的规范性管理,进一步整合并优化已有的课程资源。例如,教育机构应当严格控制机构内教师队伍的准入门槛,所有上岗教师均需满足一人一证的要求;严格控制兼职艺术教师的数量并进行集中管理,保证兼职教师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提高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教师队伍的凝聚力,维护机构师资力量的稳定性;机构要鼓励年轻教师参加更多的教育培训,以丰富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能够达成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所要求的高质量教学效果。

其次,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在设定艺术课程目标定位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还要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专业化的艺术人才。这样既可以有效促进校外艺术教育品质提高,也能促进艺术教育整体水平提升。

高质量的艺术课程不应只有实践教学,还应增加乐理知识等理论板块的教学内容。只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双管齐下,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艺术认知的提升,让学生在拥有良好的艺术技能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于艺术的理解,便于学生在后续展开艺术技能的自主学习。考虑到长时间的实践练习会让学生对艺术学习产生倦怠感,我们将理论内容融入艺术课程中,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倦怠感,激发学生生成更浓郁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课程评价方面,应当体现公平公正、全面具体,以此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在进行课程评价时可以选择多元评价模式,在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增加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课程评价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更加直观明晰的了解。

第三,完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提质。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教学体系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设定,二是教学目标制定,三是教学方法使用。要提高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需要有效解决以上三点问题。

首先,在教学内容设定方面,校外艺术教育机构要成立专门的教学研发团队,并根据校外教育的特点、教师队伍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时俱进地设定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保证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全面化。

其次,在教学目标制定方面,要使教学目标能够细化到每一节课中,并且让教学目标更加具体,以通过教学目标来形成更加系统科学的艺术教学体系。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把学期教学目标细分至单元教学目标,再基于单元教学目标细分至课时教学目标,只有通过不断的细化目标,才能够让教学过程更加完善,让教学体系更加完整。

最后,在教学方法方面,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必须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艺术。以舞蹈课程为例,将“互联网+”模式融入舞蹈教学中,学生可通过云上资源更加直观的了解舞蹈动作的运动表象,从而形成高质量的学习效果,有效增加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课程内容的多元性。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校外艺术教育机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艺术教育服务,以真正落实新课标所提到的“育人为本”。为实现教学提质这一目标,校外教育机构需要在教育质量评估、教学课程设计、完善教学体系三方面进行变革,对此可通过细化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提升课程目标定位、加强机构规范管理、使用多元教学方法等措施进行完善和优化。

猜你喜欢
机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