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探索与实施

2022-12-31 10:06刘君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中心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长信息技术

刘君 _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中心小学

学校长期以来以“生长教育”为办学理念,打造适宜儿童生长的教育生态体系。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协作等能力,使学生具备人工智能思维,也是落实“生长教育”的需要。

首先,学校从保障师资队伍、合理分配课时、确定教学内容、配置必要装备等方面,为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保驾护航。学校历来重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发展,现有市、区级骨干教师3人,为顺利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提供了保障。学校以西马各庄校区作为试点,率先在低年级利用每周一节校本课程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在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其他5个校区进行推广,由教师把人工智能课程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补充带入课堂。学校将目标定为:带领学生充分体验人工智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怎样与人工智能共同发展。目标的确定为先后形成“走近人工智能”“机器能思考吗”等课程打下基础。学校人工智能课程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教育装备专家的有效指导。此外,课程开展所需的必要装备也得到了相关机构的支持与帮助。

其次,人工智能课程开展以来,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任务情境中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思维、口语表达等能力都得到提升。每一节课,教师都认真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神奇的计算机”一课中,教师利用视频,展示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到我国自发研制天河一号计算机的历史,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思维能力。人工智能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在实际体验中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在“识文断字的人工智能”一课中,教师让学生们体验机器识字的过程,随后又引导学生用软件进行“文字识别”的编程体验,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任务,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表看法。在“走近人工智能”教学中,教师设计主题发言内容:你期待的人工智能是什么样?学生结合课上的体验活动与生活中的实际经历发表意见。在通州区举办的“小小演说家”活动中,一年级学生就以“我期待的人工智能”为主题进行演讲并获奖。

在人工智能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中,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们找到了教学的立脚点,感受到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幸福感。课堂是生长的课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开发实施人工智能课程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学习和总结。其中,两位教师参与编写了《小学生学人工智能》一书,出版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丛书。“走近人工智能”一课参加北京市教学设计及课例终评答辩获得一等奖。“识文断字的人工智能”“会听的人工智能”“走进机器人世界”“人脸识别,让机器认识你和我”在北京市公开展示,获得专家和学科教师的一致好评。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生长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碗莲生长记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2019:人工智能
生长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