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找准作业定位

2022-12-31 10:06杨晓红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布置核心作业

杨晓红 _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

在深入推进“双减”工作的过程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成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工作之一。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教师不仅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更要在教学与作业设计中全面构架,综合体现,整体提升。因此,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找准作业定位,成为当下一线教师的重要任务。

作业始终是“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这一教学闭环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上课的延伸、课堂的反馈,又是辅导与检测的依据。它连接课上与课下,连接学习与生活,连接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形成,是学生自主实践、形成核心素养的必要环节。基于核心素养的作业布置,应体现以下几个转变。

第一,变“写”作业为“做”作业。减负应该把学生从“写”作业中解救出来,变成“做”作业,设计系列实践性、趣味性、探究性作业。让学生从书桌前解脱出来,接触自然、走进社会,进行调研、查阅、设计、策划、撰写、表演……通过扩大作业的概念内涵,唤醒教师的智慧,让作业走向开放,让学生在“做”作业中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第二,变“散点”作业为多元作业样态。要彻底改变多年来学一课留一课,学一个知识点就只训练一个知识点的“点状”作业布置的问题,实现“点—面—体”的过渡。教师要跳出一课书的局限,关注整个单元知识架构,再打通整册书以至小学六年的知识体系,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立体多元的作业任务中,让学生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第三,变低阶思维训练为高阶思维训练。核心素养的第二个方面为思维发展与提升,因此,要通过作业实践调动学生的高阶思维训练。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认知过程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反思以往单一性作业的布置,发现作业的过程仅停留在前三个较低层次的认知水平上。通过多元化作业的设计,给予学生更多样的较高认知层次上的心智活动,如分析、评价和创造,从而改变学生低效的、重复性的知识学习,转向深度有意义的学习。

第四,变单一性评价为综合性评价。“教学评一体化”思路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可,只有改进评价才能使教学改革得到保障。以往的作业由教师布置、教师批阅、教师反馈,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学生的问题与收获就在一勾一叉之间,作业的全部意义就完成了。改变评价的单一性,让评价的主体、方式、内容、标准及角度更广、方式更活、站位更高,形成能够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有效的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的变革必然会带动作业的变化,因此,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应落实四个转变,延续单元整体教学思想,开展单元整合作业设计。通过开放学习时空,呈现自然、真实的社会情景,让学生在积极自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融合知识、贯通思想方法,全方位、有层次地提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布置核心作业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