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致远蕴墨香

2022-12-31 10:17陆彩萍
江苏教育 2022年85期
关键词:校本书写中华民族

陆彩萍

清代刘熙载在《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是的,书写是一个人学识、才情、志气的写照。书法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表现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发文,在中小学推广普及书法教育,明确部署书法进课程、进校园工作。各基层学校也愈发注重打造“书香墨韵、品高行远”的校园文化,齐抓共管促发展,融合致远蕴墨香。

作为一名家长,从自家孩子的一路成长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书法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培养观察力。孩子在书写时往往容易缺一笔少一画或移动位置,究其原因是不能有效观察汉字。临摹便于孩子观察、理解汉字笔画、结体等微妙形态变化,从而培养其观察力。二是丰富想象力。象形字、形声字等容易唤起孩子想象力,书法练习潜移默化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三是锻炼意志力。在一笔一画的书法练习中,让孩子认识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在书写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作为一名教师,长期扎根在教学一线,我深刻地意识到:书法教育,师资先行。书法既是艺术也是科学,有着严谨的教学方法和系统的教学体系。近年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书法教育学术团体、书法家协会高度重视书法师资的培训,加之很多教师本身对书法教育的文化自觉,他们自发努力提高书写水平和教学素养,已经有一批优秀的书法专职教师活跃在书法教育的第一线。这其中,既有美术和语文学科的教师,也有其他学科的教师。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书写技能的提升、书法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仅靠书法教师一周一次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各学科教师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写得一手好字,习得一种素养。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站在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高度,我清醒地认识到:书法教育是“培根铸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认真落实。一是意识要到位。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二是管理要落地。学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立足校本,优化师训;优先投入,优化环境;丰富活动,培育特长;科研先导,引领发展;特色鲜明,辐射成果,以“高起点、步子稳、点击重、落到位”为抓手,扎实开展学校书法教育工作。三是课程要细化。学校严格落实书法进课程要求,把书法课真正上足、上好;同时积极开发书法校本课程,细化校本书法教学目标体系,优化教育过程管理。在全员普及的基础上,分年级分等级开设书法兴趣社团活动,寓教于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校本书写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用什么书写呢?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养成书写好习惯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