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五重维度探析

2022-12-31 17:42王新燕苗海叶
现代交际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王新燕 苗海叶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度体察我国人民生态环境需求,根据我国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许多新理念与新论断,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不断发展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将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提升到国策战略高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含的生态民生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治理观、生态文明观及生态共赢观五个维度,从“为了谁”“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勾勒出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发展指向。

一、生态民生观维度

生态民生观这一维度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紧密结合,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是对其最好的阐述,既指明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内含的为民、民建、共享的理念,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

1.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导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因人民需求而产生。人民的实践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其各类活动会直接引发社会阶级结构、社会物质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等社会内部结构的质变,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这一主体的存在,国家的一切发展都将失去动力、目标与意义。因此,人民主体性应是国家一切活动的指向标与理论中心发散点,回应民生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基础与前提。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同样也应向这一目标导向和中心靠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贯彻生态为民的思想,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维护人民利益为起点。习近平曾反复强调,良好生态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随着社会矛盾的转变而不断变化,当前人民在基本生存、生活条件已经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期盼享有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如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以给人民打造宜居的生存生活环境、保证人民有安全的水源和健康的食品,不是以造福于民为目的,这样的建设将失去其根本意义。一是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中国之治的根本遵循,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围绕人民利益展开;二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不但影响着人民当下的生活体验,而且危害到了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要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存权益的基础上,切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长江大保护的开展、一条条城市绿道的建成、生态旅游业的兴起等,都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民生期望回应的最强音。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内含两个主体目标,一是为了当代人民幸福生活,二是其紧密牵涉着子孙后代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地球资源的容量和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竭泽而渔不可能换来长久发展。当代人一味地从自然界索取,不对自然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和修复,将造成资源环境消耗殆尽,不仅会在后期遭受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威胁与倒逼,更会对子孙后代的发展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不仅要着眼当下,也要尽可能注重代际公平,要有人类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要采取良性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有意识地给生态留白,才能让自然积蓄力量,为人类永续不断地提供基本生产生活资料,进而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2.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曾写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2]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历史主体性和历史创造者的鲜明特质,也科学地回答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是人民参与,就越能改变历史。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每个公民都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力量。只有坚持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每个人都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集民智、聚民心、汇民力,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才能积水成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主人翁作用,共同打造新时代下的美丽中国。

如何发挥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呢?各类社会民间组织要积极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如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民间组织,通过宣传绿色理念等方式,提升公民的生态意识,促进绿色健康社会观念的形成。政府要加强对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与指引,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社会固牢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同时要增强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作用。个人要养成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行等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如少用一次性餐具、垃圾分类投放等,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社会环保活动。每个家庭都要逐步培养绿色健康的家庭生活氛围,为个人生活营造良好舒适的居家环境。学校要将生态文明思想教育贯穿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生态环保意识。企业要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生产之路,如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加快转型步伐,大力发展风电、水电等清洁电力产业。

3.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享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之内,也应贯彻这一理念。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具有公共属性和共享属性,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可以在保障人民生态权益的同时,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满足感,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公共属性。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人民究竟该如何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呢?一是要全民共享。应当人人都可以共享良好生态资源,从农村居民到城市居民的全覆盖,而不是少数人的、一部分人的共享,同时要有可持续的生态资源去和后代人民共享。二是要全面共享。要共享生态自然环境产品,如气候调节、空气净化等;要共享良好生态经济产品和文化产品,如绿色GDP、绿色精神等;要共享生态物质产品,如生态农产品、畜牧产品等。三是要共建共享。广大人民群众应身体力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共同享受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福祉。同时,人民在享受生态文明带来的益处时会更好地参与到全民行动中,促成共享与共建的良性循环。

二、生态发展观维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结构粗放、耗能较高的经济发展方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如今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生态发展观恰好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更高要求的状况下提出的新型发展观念。“两山论”是其核心要义,它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摒弃了旧的发展观念,从可持续发展维度出发,指明要同时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3]今天,健康、适宜的生态环境是人民进行一切正常生产活动、幸福生活的前提,而仅靠经济发展显然不能达到此目的。况且,若是“感性的外部世界”不可持续,经济发展也不能持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表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是为了增添人民福祉,经济发展保障着人民的基本物质需求,而优质生态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备条件之一。舍弃哪个都不可取,只有兼顾和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采取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于民。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都有为人民谋幸福的目的,人民的物质、精神多方面需求得益于稳定的经济发展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同时二者内容相互交融。经济发展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生态环境保护得以贯穿于经济发展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整个循环过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可将生态环境压力降到最低。生态环境建设事业是可以反哺经济发展的,如近年来生态旅游业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崛起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高质量经济发展和高水平环境保护是并行不悖的。

经济发展不能把自然环境作为牺牲品。首先,从地球的自然资源有限性来看,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中提到两个级数——“人类在无妨碍时期人口数量以几何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数级数增加”。这表明地球资源和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自然资源又是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的,有的破坏行为是完全不可逆的。其次,从国内外由于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引发的思考来看,工业革命后资本快速积累的同时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蕾切尔·卡逊早在《寂静的春天》中就提到“伴随着工业时代黎明的来临,世界成了一个不断加速变化的地方”,著名的八大生态环境公害事件就是工业化大生产的“后遗症”。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曾忽略环境保护,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的碳排放量一度受到他国诟病甚至威胁,2013年1月初北京的持续雾霾天气也为我国环境保护敲响了警钟。习近平提出要“寻求永续发展之路”[4]。人类永远无法摆脱自然生态规律的支配,生态环境保护应该走在社会经济建设前面,否则人类终遭环境破坏反噬。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绿色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快”然而不够“优”,生态环境压力恰恰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副产品。针对当下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必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对此,要逐步提升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引导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尝试走新式发展模式,进而向节能产业过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生产的生态成本,增加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积极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同时加快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增加对人民优美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供给;调整能源结构,逐步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

新时代,我国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逐步建立绿色经济发展体系,才能顺应新的发展趋势。推动形成一个良性、健康的经济发展体系,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二者之间矛盾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此,企业层面要严格遵守国家生产环保标准,在资源能源利用和废弃物排放方面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区域层面要通过建立生态园区来实现企业之间的循环,使企业得以共享资源,互换副产品,增加副产品的循环利用率,进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国家层面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并利用相关法律约束导向,同时要不断健全绿色流通体系与消费体系。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问题,才能促进健康良性经济体系的建成。

三、生态治理观维度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5]。这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体现的生态治理观从政治维度出发,紧密契合依法治国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政治纲领的战略高度,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

1.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具有彻底性、复杂性、长期性、全面性等特点,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靠个人、社会的自觉性,不能依靠人治,必须以制度和法律进行规范。约·贝·福斯特在《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中说道,“能够改变生产方式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的真正生态革命,将与源自人类绝大部分的更加广泛的社会革命——而不仅仅是工业革命——相联系”。这里的“真正生态革命”内含着对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更加细致地来说,是对生态文明制度的彻底性变革。而新时代我国要想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就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严格的制度规划,将其纳入政治制度体系中来。

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从预防机制到落实责任追究的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的生态制度缺失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相应的制度完善;二是要完善生态环境问题预防机制,健全环境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对生态环境风险进行源头预防;三是要抓住重点问题,注重过程严管,突出重点领域,要特别重视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领域的制度完善;四是要落实责任制度和赔偿制度,有责必追,污染必赔;五是要注重生态制度的创新,善于借鉴国际上先进生态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时俱进。

2.用最严密的法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逐步转变为强调环境保护,表明我国生态法治建设在不断完善。但如今多头执法、生产者顶风作案等生态执法不力和违法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仍然屡屡出现。要想补齐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上的短板,就必须系统性地从生态法治建设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整个法治链条的各个环节抓起,逐步建立起严密完整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

一是要科学立法。良法善治是现代法治的核心,环境保护立法应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生态体系以及不同的环境问题订立不同的法条进行规整。二是要严格执法。要将生态制度落实到实处,不能使其成为一纸空文;要落实责任制,避免多头执法,要做到过程严管。同时,要加强对执行过程的监督与监控,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态案件执法过程的干扰。三是要公正司法。不滥用强制措施,不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不办关系案、人情案,不给污染环境违法者留空隙。违反生态法治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要惩戒力度到位,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将污染环境的意图扼杀在摇篮里。四是要做到全民守法。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法的普及,让生态法治观念根植于人民心中。从个人到企业到社会团体,从普通群众到领导干部,都要增强生态法治观念,特别是企业要清楚认识到污染生态环境的法律后果。同时,政府要做好生态法治观念普及与绿色生活生产的正确引导。

四、生态文明观维度

近年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很大,但仍然存在乱砍滥伐、违法倾倒、超标排放、违法捕猎等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理念相悖的现象,这些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乱象与正确生态价值观的缺失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5]。只有将生态文明观真正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引领,才能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

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文明的兴衰有赖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经久不衰,熠熠生辉,是因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基调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从未改变过,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经验。春秋战国时期设置林官、河官等官职管理资源和环境,修筑了都江堰来引水灌溉防洪;唐朝颁布了《唐律疏议·杂律》来保护环境……这些生态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文明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现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现实逻辑。大河流域为生活在流域附近的居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生活资料,孕育了各种古文明,但不是所有文明都代代相传下来。习近平也曾分析过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变迁来佐证此观点。古埃及文明最终葬送于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之相似的是,古巴比伦文明、古楼兰文明的中断也都是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这些古国文明的中断都间接地印证了“生态衰则文明衰”。

2.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与宣传,筑牢生态文化根基

各种不同的生态文明意识构成了生态文化圈,只有加强对生态文化的建设与宣传,才能使多元的生态文明意识相互碰撞,打造出丰富的优质生态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精神追求,让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进而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文化根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对精神领域的建设。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涌现出了右玉精神等生态文明精神产物,产生了阅兵蓝、APEC蓝、G20蓝等标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良好的词汇。同时,我国成立了三江源等一批生态保护区,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标杆,有助于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我们要传承好这些生态文明精神,同时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让生态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各项事业,以绿色生态文明观为引领,推动文化建设,继续打造更多优质的生态文化产品,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关注和支持。应通过对生态文化的大力宣传,打造绿色健康的社会生态氛围,让公民在优美生活环境中感受绿色文化熏陶,使绿色生态文明观念真正融进人民价值理念中。只有这样,每个公民才可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外化于行,付诸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大力宣传绿色文明”[6]。这表明要想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态文明意识,必须加强宣传。在宣传工作中,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基本遵循,逐步建立起家、学、企、社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宣传体系,从娃娃到老年人、从群众到官员的生态文化宣传布局,进而让绿色生态文明价值观念更好地走进家庭,走进企业,走入学校,走向社会,塑造绿色环保的社会意识形态,营造良好生态文明精神氛围。要利用新闻媒介等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更新宣传内容,使绿色低碳清洁生产生活理念成为风向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

五、生态共赢观维度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5]。这种生态共赢观是我国在面对世界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生态问题演化为全球性问题的大局下提出的全球性环境治理策略,这一维度也表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决心。

1.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化无法回避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先后开启了两次工业革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大量的自然资源被开采,投入到工业化进程中去。然而,“地球作为一个星球,毫无疑问是有限的”,过度的资本积累和不加节制的索取,导致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被破坏,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毋庸置疑,人类现在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深深地植根于资本积累。全球工业发展导致大量环境遗留问题,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制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当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如果不加以改变,就会如保罗·斯威齐所讲的那样,“如果现在的情况持续下去,人类彻底毁坏自己的家园只是个时间问题”。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问题。芭芭拉·沃德和勒内·杜博斯在《只有一个地球中》认为:“由于空气和气候的全球相互依赖性,各地区自行决定的对策是不解决问题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污染与气候变化,事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也关系地球未来,是所有国家必须直面的一个共同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回避。

2.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国贡献

应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挑战,每个国家都有责任。我国主动承担在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尽的责任,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良好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中国的生态治理也越来越被世界认可,成为各国争相学习的对象,为全球生态建设事业树立了标杆。我国坚持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共同但有区别以及可持续的原则,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在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我国一直在为此努力,如推行产业低碳化、施行汽车限号政策、制定“双碳”目标等。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我国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基地和国家公园,成立了生物多样性基金,同时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全球荒漠化防治方面,近年来我国荒漠化治理成效显著,同时分享、传授自己的荒漠化防治方面积累的技术和经验,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治理。此外,我国有力促进了《巴黎协定》等协议的生效,积极参加各种全球生态环境会议,为全球生态环境制度的制定建言献策,并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世界各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交流与合作,向他国传授自己的优良环境治理技术。我国将一直秉持和践行生态文明观,体现大国担当,为建设美丽地球家园不断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六、结语

生态民生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治理观、生态文明观、生态共赢观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五重基本维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之问,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准战略导向性。生态文明建设“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要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指导,不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推动清洁美好人类家园的建设。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