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2-12-31 22:36吕蕾北京教育学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城乡学校发展

吕蕾 _ 北京教育学院

2019年12月,一项面向北京市城乡学校师生的研究,调查了31所城乡学校在“教育资源”“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三个维度的现状、特点和差异。其中,父母职业和学生关于学业、职业预期的调查结果引起了笔者的反思,启发了对乡村教育发展模式的思考。

城乡教育调研引发的思考

1.城乡学生学业发展预测结果差异大,职业预测结果差异小

城乡学生对距离当下的个人决策体现出现实性。乡村学生更趋向于高中毕业以后工作、职业取向的培训或高职高专。城区学生更趋向于大学、研究生的学业发展。城乡学生对长远的职业预测具有理想色彩。研究依据OECD职业分类字典对学生选择的职业进行编码和分类,显示城乡学生对未来职业预测的数量比例和结构比例的趋势基本一致,不存在差异。

2.城乡学生父母学历和职业差异显著

乡村学生的父母学历与城区学生相比,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城区学生父母大专以上学历占60%,本科学历占比最大;农村学生父母大专以下学历占60%,初中学历占比最大。乡村学生父母职业与城区家庭相比,“服务业”“工人”“农民”比例是城区家庭的2倍;城区学生父母职业与农村家庭相比,“教师”“医生”“政府工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比例是乡村家庭的2~3倍。

从以上乡村家庭与城区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看,乡村家庭对学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支持不如城区家庭。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预期远期目标比近期目标更具有理想色彩。当前城乡家庭对学生发展所提供的社会经济支持的差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父辈接受教育的质量和结果对下一代的受教育质量和水平产生影响,这是教育的代际直接传递效应。

教育代际效应的间接影响表现为父辈职业收入对下一代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了学生职业预测的乐观,城乡学生对未来理想工作的预测显示趋同效应。在媒体发达的信息社会,人们对职业的认识较之前更加清晰,城乡学生对教师、医生、警察、科研工作之外的新兴职业的选择比例和趋势大致相同。

3.乡村社会发展为乡村学生拓宽职业生涯通道

教育造成代际传递和代际流动的效应同时存在,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冲破固有圈层、打通社会上升通道的关键,在于补齐木桶的最短板。扭转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惯性造成的、以城市工业现代化为特征的教育生态,兴起和扶持乡村教育的比较优势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文明现代化理念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思路和路径。以新型农业合作社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将把纯粹农业生产、金融和供销纳入“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理念赋予乡村经济新的发展模式。如康养产业、生态旅游休闲和属地农业等产业的兴起需要大量人才。未来,乡村教育将承担培养具备乡村经济发展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人才,乡村教育形成与城市教育相对应的比较优势,乡村教育培养的劳动力价格攀高,乡村家庭将通过教育实现代际贫困的阻断。

公平和质量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

公平和质量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指标。国家“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出统筹布局、改善条件、强化师资、保障经费、提升教学水平5方面的解决措施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05)。,成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实基础。

1.实施教育公平:多元化公共教育资源向乡村教育倾斜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平等性、补偿性和差异性三原则为学界所公认。教育公平据此分为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和差异性公平。公共教育在乡村和城市分配的平等性公平和补偿性公平体现为受教育者在权利和机会上的均等;国家通过在教育经费和师资培养方面向乡村教育倾斜的政策体现补偿性公平;差异性公平是公共教育满足城乡教育发展在教育内容、教育类型和教育方法上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北京市乡村教师特岗计划(2021—2025年)》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指导意见》是北京市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推动优秀教师资源流动,促进乡村学校内涵发展的补偿性制度设计。在市教委规划和指导下,北京教育学院设计、实施了以“倾斜农村”为导向、以支持乡村学校整校改进为主旨的“协同创新学校发展计划”和“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连续三轮,至今持续六年,覆盖全市郊区乡村近300所乡村学校。项目以学术-实践共同体的方式作为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载体,采用RLD(Research,Learning,Development)研修合作联盟模式,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探索精准诊断、靶向施策的支持模式。以诊断问题为切入点,以探究农村教育内涵为核心,以探索和促进供给侧改革为路径,对乡村教育发展问题和现状持续追问和反思,引导、协同创新基地校开启研学一体、知行合一的乡村教育改革。发挥学术科研机构与基地学校双主体的方式,实现自上而下驱动、行政-学术-实践协同模式,实现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差异性公平。

2.发挥比较优势:正确解读乡村教育质量观

公平有质量的乡村教育是现代乡村教育建设的目标,也是乡村教育品牌研究的使命。乡村教育发展的瓶颈表面上是教育内部资源短缺和教育模式单一导致,其实是国家战略在城乡发展旧模式的限制条件所致。在乡村振兴新发展阶段,国家提出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和培养乡村建设人才提供了突破瓶颈的条件,乡村教育也因此获得探索发展优势的新机遇。乡村发展高质量教育需要抛开旧的唯升学、唯业绩竞争的教育质量观,树立“素养导向”的新教育质量观。

从教育质量要求看,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标准是一致的,只是质量提升的课程内容、实施路径有所不同,所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让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和生命律动真正融入课程学习并发挥功能。乡村学校的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要从“自然”“生态”“文化”“生产”“发展”“创造”等概念的内涵出发,契合学生全面发展。乡村教育要将国家“标准知识”和“地方知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学习提供真实的情境。

乡村拥有山水田林湖草等自然生态资源。乡村教育和学校应将乡村生态资源、农业生产需求和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利用乡域特色资源,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场景中,培养学生具有乡村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人力资源,进而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动能。

立足乡土本色,驱动自主发展,培植现代乡村教育品牌

1.培育地方知识,凸显乡土教育特色

现代文明驱动人们离开乡土,开创新的个人奋斗的世界,但人们首先需要通过了解、认同和融入乡土,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构成个体与乡情的连接,然后再出走世界,磨炼更强大的内心。

乡村学校植根于乡域本土。在培养和发展人的现代教育中,地方知识是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形成对比和呼应的关键要素。乡村教育研究利用乡土优势,把普适性知识学习和地方性知识实践结合起来,开发乡域本土特色课程,帮助学校立足本土,接驳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使乡村学校的课程体现实践性、解决具体问题,实现知识的地方化,使学生获得与本土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安全感和自信心以及内生发展的动力。

北京十一学校九渡河小学地处燕山南麓,附近80%以上是大山。学校坚定地做“有根的教育”,让教育在家乡生根。学校从培养学生对乡土的热爱开始,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装上“发动机”,通过发布“乡村教育合伙人”海报,让十里八村40多位乡亲成为了学校的教育合伙人。合伙人中既有周边的音乐人,还有经营民宿的老板以及板栗加工厂的创业青年,他们带着自己的技能,和学校教师共同打磨,短短两个多月就让学校多了几十门课程,也让学生对当地的产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杨门浆水豆腐非遗传承人摸索如何将豆腐制作成为课程,把数学、语文融到这个课程里,乡亲真正成了教育人。①赵婀娜,吴月:《让山村少年有根有光有远方》,载《人民日报》,2022-01-23(05版)。

2.培育“一校一品”,唤醒乡村学校自主发展的力量

乡村学校的品质发展是过程性的,也由于结果导向以终为始而具有高效能。2018-2021年,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房山区教委合作,协同房山南沟和北沟山区16所学校开展乡村教育品牌合作研究。乡村学校教师在4年时间里持续提升研究能力。通过学习和解读课程标准、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乡土资源特色课程群、开发教学工具和脚手架、实施大单元教学,用研究的力量驱动教学生态的改变。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重构教学流程,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到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作业分层指导策略,从而带动了学生的发展。

项目组专家与学校教师一起审慎分析,提炼共性、张扬个性,剖析乡村学校品牌建设背后的发展宗旨、原则、机制和路径。通过举办乡村教育论坛,交流和研讨学习变革的内容和做法,形成较为系统、广泛的,由点到面、从个别化到普遍性的乡村学校建设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品牌。

乡村学校改革经历了从外部输入到自我更新的过程,收获了学校文化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德育一体化建设、乡域特色课程开发与教学等实践改革成果。乡村教育研究将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锁定在现代乡村教育探索和治理方式认同上,从输血到造血,壮大了乡村学校自主发展的力量。

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共建乡村发展新格局

2022年4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方案》指出,“到2035年,北京市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都样板和首善示范”。乡村振兴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和经济,另一方面要建构支撑经济发展、支持乡村居民过上与城市居民相对的正常经济社会生活的社会基础。②王思斌:《乡村振兴中乡村社会基础再生产与乡镇社会工作站的促进功能》,载《东岳论从》,2022(01)。这个社会性的基础结构,是为乡村居民提供生活得以运行的经济—社会关系体系和作为文化的乡村生活方式的总和。乡村教育为乡村发展培养人、聚集人,提供了关键性的要素和氛围。通过乡村教育唤醒乡亲对他们所拥有的山水湖林水草的情感,唤醒曾经所共同认同的、具有凝聚力的对本地风俗和文化特征的热爱,这些是乡村振兴在社会性基础层面上的源头活水。乡村教育研究筹划实现乡村教育差异性发展的路径,明确乡村教育质量观,孕育、开发和丰富乡域本土“地方知识”,哺育乡土教育品牌。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说乡村振兴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乡村教育则是涵养和复苏乡村社会的“根基”,是与乡民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智慧乡居生活共建共享的社会基础新格局。

猜你喜欢
城乡学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城乡涌动创业潮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