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下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以凉山彝族为例

2023-01-02 20:48黄亚丽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自贡643000
关键词:凉山新生代彝族

黄亚丽,刘 飞(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 自贡 643000)

一、问题提出

在“十三五”与“十四五”的交汇之际,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历史性的转移。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政策举措、发展规划、工作体系、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凉山州作为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更加需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现象的发生,新生代农民工的合理转移输出,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提升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是凉山彝族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大重要路径。

从个体的层面来看,就业能力体现为劳动者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获得工作的能力、维持工作的能力、工作晋升的能力和适应工作变化的能力四个方面[1]。目前,虽然学术界针对农民工群体就业能力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但仍未形成统一意见。李国正(2017)将就业能力转化为收入水平,得出农民工群体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宏观政策三个方面[2]。罗恩立(2010)、孙慧(2013)以及高春雷(2015)等分析研究发现,个体自身因素、个人环境因素和外部因素三个方面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主要方面[3~5]。张伟(2009)通过研究得出,由于个体的特征、人力资本状况以及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就业能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要想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就必须从加强农民工群体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资本的积累着手[6]。综合既有研究,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人力资本(包括教育程度、培训经历、健康状况、职业技能等)、社会资本(包括社会网络异质性、个体社会经济地位、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强度等)和宏观政策。

在对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学术界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路径进行了研究。张雨(2011)认为应从职业认同、个人认同、社会认同等方面入手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7]。孙友然、焦永纪等(2014)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不是个体问题,应该通过政府、企业单位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8]。李晓红(2009)则从正规的学历教育、社会资本的支持以及“干中学”[9]三个路径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提升。目前学术界对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生代农民工以及农民工整体,但缺乏对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就业能力提升的研究。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既属于农民工群体,也属于少数民族群体,他们身上既具有普通农民工所共有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少数民族的特性,在异地就业时面临普通农民工和少数民族身份的双重困境。在前人对农民工群体就业能力提升的研究基础之上,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聚焦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从就业能力提升角度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及助力凉山彝族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现。

二、现实价值: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

(一)提升就业质量,为可持续脱贫提供动力

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脱贫的推进以及就业质量的改善息息相关。首先,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可持续脱贫提供动力。就业扶贫能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目前我国所取得的减贫成果与就业扶贫息息相关。从收入结构来看,农民务工、上班等获得的工资性收入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能够有效改善单一的收入结构,拓宽收入渠道,促进贫困人口收入的增长[10]。在脱贫攻坚期间,凉山州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推动贫困户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并实施劳务开发“双百工程”,以规模化的劳动力转移输出实现了大量贫困户的脱贫增收。2017年,凉山州共输出农民工127.8万人,全年劳务创收达207.5亿元,其中包括6.24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了达7.31亿元的劳务创收。外出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凉山彝族农民家庭重要的收入来源[11],然而外出务工就业只能解决短期收入问题,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可持续性脱贫。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就业是凉山彝族实现可持续脱贫的重要路径,推动提升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能够防止因就业技能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所产生的大规模返贫现象,为凉山彝族的可持续脱贫提供动力。其次,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能推动高质量就业。农民工就业质量的高低可以通过就业能力、就业环境、工资福利、就业保护、就业声望和就业嵌入六个维度来进行测量[12],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则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因素。通过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强其在现有工作岗位以及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工资福利,增强其获取工作、维持现有工作和更换新工作的能力,提升就业质量,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维护地区社会稳定发展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少数民族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制造业不景气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局势中,一方面新的就业机会在增加,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在转变,这也意味着不能与新的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劳动者将面临失业的风险。目前,相当数量的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不高,自身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不能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相契合,农民工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的两难困境并存[13]。

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核心要素,无论经济形势与产业结构发生何种变化,就业能力强的新生代农民工都能在就业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并维持生计。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着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就业技能较差的问题,加上语言、风俗习惯的差异,只能从事收入较低且容易被他人替代的低技能型工种。面对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及其造成的就业障碍,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加其就业的途径,使其与新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从根源上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流动人口就业状况不佳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失范行为的发生,城镇三分之二以上的违法犯罪案件与流动人口有关[14],提升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能够减少结构性失业,促进城市和农村和谐发展,达到稳定就业的目的,维护流入地与流出地的社会稳定。

(三)激发内生动力,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彝族人有着浓厚的毕摩信仰和乡土情怀,并且有每年请毕摩在家中做“晓补”的习俗[15],由于特殊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城市漂泊的“无根”之感以及照顾家庭的责任感,许多彝族人在外出务工后会选择回到家乡,就近创业就业。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回流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决定着乡村振兴的质量。首先,彝族新生代农民工作为青壮年劳动力,回到家乡能够缓解农村空心化程度,减少老龄化劳动力的低效率现象,增强农村后备人才的有效供给。其次,城市务工的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新生代农民工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及消费观念,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能力较强,在城市务工可以学习到在农村无法接触到的社会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等。通过提升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能够增加回流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以及资金,增加返乡创业就业的“五有”(有点资金、有点技能、有点办厂能力、有点营销意识和对农村有感情的)农民工数量,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可以为其他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能减少对土地的粗放利用,减轻耕地资源的荒置和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可行性:基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的转移,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建立在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胜利成果的基础上。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劳动力的内生动力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基于脱贫攻坚胜利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迎来了双重可能性。

(一)脱贫攻坚胜利成果提供的良好基础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中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基础之上,已脱贫人口实现了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特别是对于外出务工通过就业脱贫的凉山彝族农民工来说,国家系列的政策、财政上的支持加上自身的努力让他们摆脱了贫困线,解决了为温饱发愁的后顾之忧。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的月收入水平不仅与自身及家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还影响着农民工能够用于学习知识技能的资金总量。在没有脱贫之前,彝族贫困人口主要考虑自身的生存问题,而通过就业脱贫后的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尝到了外出务工带来的甜头,实现了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便有了意愿和闲余资金,用于提升饮食质量、改善生活水平以及投资教育和培训,从而增加自身人力资本积累达到提升就业能力的目的,而就业能力的提高又能进一步提升其就业质量、增加其就业收入,形成“增收—就业能力提升—增收”的良性循环。

(二)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新的机遇

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战略性路径。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要不断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扩展农民外出就业以及就地就近就业的空间,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要通过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聚力做好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工作。上述规划及意见的出台,为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宏观政策支撑,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凉山州作为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按照“摘帽不摘政策”的原则,在脱贫后仍然享受以往的政策扶持,在此基础上还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的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提升彝族农民工就业能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以促进乡村振兴。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迎来了新机遇。

四、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一)宏观视角下:城乡二元体制衍生的障碍

2016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围绕加快提升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虽然各地区按照中央指示逐步放宽落户条件,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影响,依附于户籍制度背后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等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福利的分配仍存在城乡间差异,这严重阻碍了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

1.教育资源不均等

区域的发达程度决定着各种社会资源的集中程度,越是发达的地区越能吸引优质资源,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的客观存在,教育资源分布显现出区域上不均等和城乡间不均等。虽然国家一直强调要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但城乡二元体制衍生出的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使城市与农村之间在教育起点、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落差。在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上,凉山彝族地区还存在县域内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例如1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与安宁河五县一市呈明显的“二元”结构,民族聚居县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西昌城区、各县城镇中心学校[16]。凉山彝族地区物质资源匮乏,生产要素极为短缺,外出务工是脱贫的重要渠道,只有增加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才能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来提高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而目前凉山彝族地区基础教育上存在经费上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办学条件差等问题,导致彝族新生代农民工正规教育水平不高,阻碍了后续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2.社会权益无保障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密切相关,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导致资源配置和社会权益在城乡间失衡,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以后,加剧了城市就业、住房、交通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城市中的农民工遭受着来自各方的歧视,流入城市的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在各个方面的待遇与城市居民相比都存在较大区别,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问题尤为突出。一是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由于户籍制度,流入城市的彝族新生代农民工无法享受当地城镇居民的就业与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导致彝族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水平明显低于城镇职工。由于缺少平等的就业机会,绝大多数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环境差的体力劳动,也无法通过“干中学”来提升就业能力。二是城乡公共服务的不平等。彝族地区的公共就业服务与城镇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职业培训上还缺乏完备的培训体系和制度保障,导致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普遍缺乏,人力资本存量制约着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三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首先,虽然我国已在全国推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对于离开农村地区长期在外打工的彝族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的户口仍然在农村,由于城乡政策衔接、区域壁垒等原因,他们在社保的使用范围上存在很大的限制,他们无法完全享受城市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看病贵、保障难等问题。其次,彝族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大,经常变换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加上收入水平也较低,而社保参保需要个人缴纳一定的费用,社会保障制度不能满足彝族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因此他们的社会保险参保率比较低。再次,我国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相关法律的约束性、执行力度还不够,导致彝族新生代农民工社保权益得不到真正保护[17]。

(二)中观视角下:社会资本与就业市场的双重阻碍

1.社会资本存量低

社会资本是由社会关系本身和社会关系的数量、质量所构成。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主要指通过其社会网络以及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所获得的成员身份而获得的调动稀缺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就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集就业信息,降低寻找工作成本;二是帮助推荐就业,实现快速就业;三是可以提高工资和职业声望,获得幸福感[1]。社会资本是影响农民工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拥有更广泛的社会资本将获得更丰富的就业信息,并更容易通过熟人的帮带提升收入水平。彝族农民工倾向于以家支、亲缘、地缘和族缘为依据,形成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绝大多数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都是通过老乡介绍到相同或相近的行业工作,流入城镇务工后,以亲缘、地缘为纽带的强关系型“原始社会资本”已经无法对彝族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提供帮助,由于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等原因,彝族农民工习惯与乡亲朋友扎堆居住,交往人群单一,生活圈狭窄,难以建立起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弱关系型社会资本,彝族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网络呈现规模小、网络结构单一、同质性较高的特点,社会资本存量的过低,阻碍了其就业能力的提升。

2.企业对彝族农民工的区别对待

城乡之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上存在的差异,会造成企业和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而彝族农民工比汉族农民工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则更大。不仅面临城乡文化冲突和融合问题,还要面临与民族文化的冲突和融合问题。部分少数民族农民工到外地找工作时会受到不公正待遇,有些雇主不愿招收少数民族员工,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就业造成不利影响[18]。少数民族异地就业意味着要适应现代就业制度,现代就业制度所要求具备的组织纪律性、时间观念与团队意识等,正是崇尚自由的凉山彝族农民工所欠缺的。部分凉山彝族农民工休息时常聚在一起喝酒,而且酒后时常发生旷工或闹事现象,有时也会因为宗教仪式而耽误工作,这一小部分的人损害了凉山彝族务工人员的集体形象。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考虑到管理成本问题,对于爱喝酒滋事、不好管理的凉山彝族农民工往往不敢轻易雇佣。

(三)微观视角下:来自彝族农民工个体自身的束缚

1.自身能力的缺乏

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和普通话能力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其就业能力的提升。首先,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而凉山彝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资源贫瘠,凉山彝族农民工从小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会则更少,虽然近年来凉山一直在狠抓“控辍保学”工作,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但总体来说凉山彝族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普遍偏低,在异地务工基本上都只能选择无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其次,彝族人日常交流习惯用彝语,很多彝族人普通话不好,甚至一些彝族人根本不会讲普通话,在人际交往时存在语言障碍,语言歧视会导致少数民族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被边缘化,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

2.思想意识的阻碍

凉山彝区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地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依然客观存在思想意识落后的问题。首先,凉山彝族农民工自身就业能力提升意识不强。凉山彝人在家乡时的生活和生产的状态自由松散,对他们来说,只要有份收入,有饭吃有酒喝便已满足,思想层面处于“有工就打、有活就干”的状态,没有自我提升意识,更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这种“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就业能力的提升。其次,凉山彝族农民工普遍法律意识淡薄。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多以亲缘、地缘、族缘等为纽带,通过亲友、老乡等介绍工作,或由熟悉的劳务经纪人带领务工,绝大多数都没有跟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自身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一些农民工即使签订了合同,但由于对合同、保险等法律知识一无所知,常出现违反合同规定,成为违约者的情况。此外,部分彝族家支观念浓厚,对国家法律缺乏了解和认同,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往往倾向于聚集家支成员的力量按照彝族地方习惯处理,脱离国家法律规定来索取高额赔偿[19]。法律意识的淡薄不仅使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同时也让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彝族农民工“望而生畏”。

五、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层面:加强多方面的保障

1.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户籍制度的限制,户籍制度作为一项管理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其宗旨应当是强化人口信息管理,而我国的户籍制度与公民的社会福利、社会权益等直接关联,户籍制度所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使异地就业的农民工在就业中面临机会不均等、社会福利不均等以及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要使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异地就业能力得到提升,就要解决好户籍制度问题。首先,要从源头入手,还原户籍制度原本宗旨。逐步将户籍制度与各项社会福利资源解绑,消除户籍制度带来的公民权益的差异,赋予进城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就业权利,让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受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公民在全国范围无户籍区别的平等就业。其次,继续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切实解决农民工城镇落户的问题。深入推动居住证取代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进程,逐步赋予居住证梯度累进的公共服务功能,并逐步完善居住证转为城镇户籍的相关制度,解决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异地就业的落户问题。

2.加强教育保障

无论经济发展的形势如何,劳动力市场始终都存在结构性失业。改善彝族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提升其就业能力,最根本的途径是教育,要从源头入手促进彝族新生代农民工知识能力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衔接,提升人力资本存量,推动凉山彝族农民工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首先,要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持续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要持续推动公共教育资源适度向偏远、相对贫困地区倾斜,增加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提高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基础教育水平。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持续转型的现状下,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始终是主流,要改革农村应试教育,发展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同时做好教育分流,积极引导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职业教育。最后,加强继续教育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学习能力更强、发展空间更大、未来可能性更多,应当鼓励其接受继续教育。可以建立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专项教育经费,加大对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教育减补、资助与奖励,鼓励其主动学习,提升自身人力资本存量。

3.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科学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农民工就业的一大外部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帮助彝族新生代农民工提升就业能力。首先,要健全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改革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搭建城乡一体化的网络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城乡公共就业服务的均等化。同时,扩大彝族地区就业信息发布渠道,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传播就业信息,避免仅依靠亲朋好友介绍就业的单一务工渠道,扩大就业领域和空间。其次,要完善就业培训体系。政府在农民工就业培训上应当提供制度、资金上的支持,发挥维护、监督、调节、服务等作用。一是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提供就业培训支撑,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工培训机制,在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民工服务和培训,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培训资源,明确各主体的职责,使各项资源高度整合,为农民工就业培训提供良好稳定的制度环境。二是制定实用性强的培训内容,要根据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点来量身制定相应培训项目。根据市场需求提供相应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加强普通话培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加强普法培训,增强法律意识以及合法维权能力;加强城市文化认同方面的心理培训,提升城市融入能力。三是加强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资金保障。要完善培训资金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优化培训基金投入方式,从国家财政预算中单列出一笔款项专门用于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和培训,采取激励机制适当提高凉山彝族农民工培训结业的培训补助标准,调动其参加就业培训的积极性。最后,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少数民族农民工社会救助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少数民族外出务工农民因失业、意外等特殊情况的救助。

4.加强农民工就业法律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除了要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保障,还要靠法律的保护,政府有责任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平台。一方面,政府应当以保障农民工公平就业为导向,完善法律法规,为农民工的自我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障农民工权益和就业能力的开发,通过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明确其基本权利与社会地位,营造一个公平就业的环境。同时,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工资支付是农民工基础性权利,要进一步通过法律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管理和工资的保障,从源头上保障其基本权利。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向少数民族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在彝族农民工集中的地区应当建立法律援助中心,向彝族农民工提供民事、刑事诉讼方面的法律援助,对不精通汉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彝族语言翻译,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法律文书等服务,帮助他们通过正当司法途径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各类矛盾纠纷。

(二)企业层面:营造良好用工环境

1.企业应转变观念,为农民工群体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

首先,企业应当消除就业歧视。在招收职工时企业应当将城市劳动者与农村劳动者以及少数民族劳动者一视同仁,消除歧视,严格按照相同的招收标准进行雇佣。其次,企业应当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用工规章制度,建立与农民工相关的权益申诉渠道,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关心关爱农民工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民工,要重视对劳动者的人性关怀,逐步改善农民工待遇,改善劳资关系,保证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更加注重员工的身心健康,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最后,企业应当转变投资观念,将投资的重点由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转变,由扩大劳动力数量向提升劳动力质量转变。

2.企业应增强责任感,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晋升渠道

企业作为解决我国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应当增强自身责任感,为农民工群体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首先,企业应当转变原有“重使用、轻培训”的观念,既要“重使用”又要“重培训”。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员工培训制度,为农民工提供培训机会。企业自身的发展与职工的技能和素质息息相关,同时企业对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加清晰,能够针对性地为农民工制定就业能力提升的目标,减少相关资源的浪费,因此,用人单位应结合农民工自身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免费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这样既能满足用人单位自身发展需要,又能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其次,企业应当为农民工提供晋升机会。劳动者必须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才能不被淘汰,因此企业应当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工根据自身状况合理制定学习、工作目标,通过明确的晋升机制和渠道,激发农民工提升就业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层面:加强多方面的自我提升

1.主动提升人力资本

除了外部因素之外,内部因素也是影响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的一大关键。人力资本作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重要内部因素,提升人力资本可以有效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地位。因此,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应当树立学习意识,主动提升自身人力资本。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应当根据自身的就业优势和就业劣势,结合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持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通过主动参加政府提供的就业培训、企业提供的在职培训以及职业教育、自学等方式学习专业技术、提升专业技能,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来达到就业能力提升的目的。

2.积极拓展社会资本

作为影响农民工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拓展社会资本存量、提升社会资本质量能够帮助农民工获得更丰富的就业信息,提升其就业能力。彝族新生代社会资本网络主要以家支、亲缘、地缘和族缘为主,呈现规模小、网络结构单一、同质性较高的特点,阻碍了其就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彝族新生代农民工应当增强适应能力,主动融入务工所在地的工作圈和生活圈。学习人际交往知识,不断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走出舒适圈,主动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尝试建立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弱关系型社会资本,以便从多方面获取就业信息,同时也为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提升自己的就业声望,更好地融入城市的工作与生活。

六、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强调,一个人的就业,可以带动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户而言,务工就业往往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一步跨千年的凉山,曾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凉山州通过劳务输出实现了大量贫困户的增收致富,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期,面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还需要进一步促进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的稳定就业,防止大规模返贫现象的发生,要进一步从政府、企业以及农民工自身等多个层面出发,不断推动凉山彝族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提升,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助力凉山彝族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现。

猜你喜欢
凉山新生代彝族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彝族海菜腔
“新生代”学数学
推进蚕桑基地建设 助力凉山脱贫攻坚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PPE行业新生代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