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以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2023-01-02 23:54奚家硕云红红白健美
华东纸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证动力工程热能

张 轩 奚家硕 云红红 白健美

(1.神木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榆林 719300;2.陕西百色榆林新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榆林 719300)

0 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从2019年开始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将校内的职业教育和校外的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目前,如何实现教学内容与培训内容的对接、教学组织与培训考核的融合、专业与证书课程资源、师资队伍的同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1+X制度课证融通的含义

对于1+X制度来说,其中的“1”便是学历证书,而“X”则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所以说1+X制度,就是让即将毕业的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够取得多项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以说,1+X制度之中的“1”是专业的基础,“X”却是对专业基础的强化、拓展与延伸。

课证融通,作为1+X制度的核心内容,其融通衔接是将“1”中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到“X”项证书之中的培训内容里,以便充分满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考核,并且针对课程中没有涉及的职业技能知识,通过1+X技能认证培训,加以补充。也就是说,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在对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知识的教学之中,引入职业标准,由此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培养,同时为企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确保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的用人需要,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两者之间的良好衔接。另外,课证融通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培养内容,促使知识结构一一对应职业能力结构,来逐步的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高度契合,加强课程与职业岗位的衔接度,以便学生提前的适应工作岗位。最后,在1+X制度下的课证融通,是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紧密的结合,当学生在校期间,便可以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帮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了解工作岗位的内容、所需的职业而素养,从而保障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形成无缝的对接,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质且专业的人才。

2 高职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1+X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2.1 以人为本理念

在1+X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之中,教师就要积极的顺应现代化教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对学生的全方面培养,既能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又要不断完善教学机制,并且加以改进,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规范、优化。

2.2 成果导向性

正所谓成果导向性原则,其核心内容就是将学生的预期能力,作为导向进行反向的设计,之后开展正向的教学,将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集中在学习的成果上面,并且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1+X制度下的“课证融通”,能够进一步增强高职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由此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另外,以“X”中的证书为导向,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明显提升。

2.3 专业培养与X证书契合

对于1+X证书制度来说,对高职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此来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之中,教师要遵循专业培训与X证书的相契合性,当选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时,要与专业的工作岗位加以衔接,并且将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的新工艺、新标准,做出准确且及时的反应,从而便于学生毕业之后到相关岗位任职时,能够快速的适应岗位工作乃至工作强度。

3 高职院校热能动力工程专业课证融通现状

3.1 学历证书课程与X证书课程交叉少

目前,与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可考取的X证书主要包括:垃圾焚烧发电运行与维护和发电集控运维,2020年已组织学生考取过垃圾焚烧发电运行与维护,证书通过率平均率达40%左右,该证书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操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的内容与垃圾焚烧机组的知识的关联度非常高,而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垃圾焚烧的课程几乎未涉及,没有深入地对接证书考核内容和标准,导致证书的通过率不乐观。

3.2 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考核融合不够

在专业课程考试中,按照传统的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相结合,在理论考核的内容与垃圾焚烧发电运行与维护和发电集控运维题库考核内容吻合度不高;在实操考核中,对学生的操作要求有所降低,在考核环节不能有效地将岗位技能标准的要点融合日常课程教学中,在课程考核上未引入职业技能鉴定形式,出现了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考核融合不够,当实施教学时便会出现课证分离的情况,加之对人才的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从而难以实现职业等级标准要求与人才考核方式的结合。

3.3 教师团队有待进一步强化

在“课证”融合机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更高,需要教师能明晰企业岗位需求,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同时又要知晓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技能点,现实情况是本专业部分教师缺乏企业生产经验,对企业实践生产任务了解不透彻,对技能要求不清晰,在“课证”融合教学实践中难免会掣肘。

4 高职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1+X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4.1 课程体系重构

在1+X制度下的“课证融通”,教师就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与创新,将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也就是说,高职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其核心在于以职业岗位为需求,来明确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逐层的分解实际的岗位需要,由此确定出高职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行业中,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真正实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从而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根据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运行实际情况,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主要采用内容强化、内容修补、新增课程相结合的方法[1],将垃圾焚烧发电运行维护和发电集控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的职业素养、基础知识等要求与现有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学习目标进行逐项对比分析,实现课程模块与证书技能点等一一对应,分析后进行梳理,探索出《单元机组集控运行》《锅炉设备及运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电气设备及运行》《热力发电厂》这几门专业课与证书考评的学习内容进行内容强化、内容修补,同时新增课程《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确保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完全满足“X”证书的标准要求。同时,跟随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使机动灵活的方向课程不断调整,从而使课程体系实时保持与电力行业的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这样一来,通过模块化课程教学的开展,能够为学生引进更多的教学项目,由此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的明显提升。另外,高职院校要给予1+X证书制度的足够支持,对相关的教学资源配置加以完善,并且对模块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从而多方面的考核学生的模块课程学习成果,最终为学生的职业能力达到职业标准要求提供保障。

对于高职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来说,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确保学生毕业后快速的适应实际岗位工作。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之中,高职院校要根据1+X制度进行“课证融通”,开设职业技能认证培训课,以便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涉及的职业技能认证中的要求,加以补充和优化,从而实现高效的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比如,在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初级、中级及高级不同技术,教师便可以采用集中的培训方式,进行课程教学,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的职业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能力。

4.2 理论与实践统一

在高职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1+X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理论教学系统的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的教学、专项技能的培养,而实践教学系统,其中心内容是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以说,理论与实践系统教学,从纵向上看,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从横向上看,则是具有对应的关系,往往教师会采取先理论教学,再实践教学的方式。因此,对于1+X制度下的“课程融通”,就需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贯通、统一,确保在课程教学标准上形成良好的衔接,由此循序渐进的实现对人才的能力培养,从而将知识的学习,逐渐转向为综合的运用,将转向技能培训,逐渐转向为综合技能的培训。

这样一来通过1+X制度,能够进一步实现专业教学的课证融通,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培训之间的融会贯通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便学生在实践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的同时展开实践,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达到学习与工作的密切联系。因此,高职院校就要根据专业岗位需求,来选择与之相应的教学内容,依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重构优化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需体现“课证融合、课岗融合”理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有效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要根据证书实时进行内容完善和修订,使之与证书内容匹配衔接,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将电力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纳入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最终为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更好的推动高职热能动力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与专业能力的明显提升。

4.3 加强校企的合作

1+X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能够确保在专业教学之中,融入职业素养的相关教育内容。因此,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来实现知识教学与职业素质、技能培训等融合,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将1+X制度中的“X”,其要求的职业素养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促使学生以实习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利于学生熟悉岗位工作的需求,由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因此,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与一些发电有限公司以及电力生产企业进行合作,教师必须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订、企业实践活动或技能鉴定,实施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促使学习与训练相结合,从而按照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及专业拓展能力、综合能力的循序渐进方式,逐级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由此完善毕业证、职业技能证一体的1+X制度,最终促进高职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有效的提高。

4.4 实现多元化培养

高职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在1+X制度下制定“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但是高职院校想要增设新专业,或者新的专业方向,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所以就只能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入手,根据1+X证书制度,构建利于拓宽专业口径、提升学生工作适应性、突出专业方向灵活性及增强学生就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多元化培养。首先,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高职院校可以开设选修课,包括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火电机组环保技术等等,由此为学生拓展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方面的知识。

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的召开专题讲座,邀请高校、企业的专家,介绍行业领域中的最新技术、成果,来打开学生的就业视野。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鼓励去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比如计算机类公共课,而且对于校外的实习基地也要创新,从原有的火电厂、化工企业自备电厂,可以延伸到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等等行业,乃至节能环保的企业,或者设备销售公司等,从而根据一定行业领域内,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培养,更利于学生明确多元化的就业方向,在毕业后适应多元化的岗位,最终促进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率的提高。

4.5 创新评价的机制

由于1+X制度下“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就需要加强对评价机制的创新,以便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融通。具体来说,当学生在学习完相应的课程后,高职院校要根据课程的标准,以1+X证书制度为原则,按照一定的分数比重,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测试,促使学生获得部分课程模块,或者任务的学分,这样一来在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时,可以对相应的模块,或者任务免试。与此同时,对于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也可以结合规定,免修相关课程模块,或者任务,并且兑换出相应的学历教育学分,从而确保学生的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分互通、互换。

5 结语

“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产教融合、校行企合作长效机制基础上,通过将人才的培养与证书制度有效的融合,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不确切、不规范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改进,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标准,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中有效地融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对接职业技能标准,落实常规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技能培养共生共长;对接技能考核要求,建设“双师”教师队伍,为课证融通提供了有利保障,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从而进一步增强高职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同步提升,最终为学生的毕业高效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便学生快速的适应岗位工作,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课证动力工程热能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原画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简介:能源与动力工程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种疏水箱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
热能来自何处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火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探讨
论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
关于改进热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