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3-01-02 23:54佟春霞
华东纸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概论社会保障课程思政

郭 浩 佟春霞

(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88)

0 引言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源自于上海市的地方实践经验上升为我国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指南,它是对教育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回应。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社会多元价值日益交织并渗透进大学校园,在此背景下单纯或过度依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实现价值引领必然存在着局限性,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为当前高校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一些学者也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一体两翼,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扮演主渠道和主课堂的角色,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发挥协同与共振的隐性功能。[2]

梳理全球教育的历史演进,课程所发挥的作用构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经由构建学生的理智发展到构建学生的精神[3],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与这一脉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融入于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的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凸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涵的中国精神,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这有助于从学生思想灵魂深处保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综观课程思政的相关文献,其研究聚焦于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概念进行辨析,研究者们共同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实质并不是新增一门课或者一项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课程教学的设计和实践相融合,在全课程育人格局之下,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如春雨润无声般实现立德树人。[4]其次是从历史发展和教育规律角度构建了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并论述了课程思政的价值与意义,如田鸿芬和付洪认为各学科有其独特的学科文化,由此构成了学生的德育涵养机制,同时课程思政是专业课教学实现内涵式提升与发展的路径选择,是教育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之间的辩证性统一。[5]最后是选取了某一课程具体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实践策略,如魏懿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认为在公共英语一类的通识课程思政建设中应采取文化导入的方式构建主题体验式教学环境以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6];马兴铭等基于医学免疫学课程,分析了此类专业课程需将爱国主义、法治意识、生命教育和诚实守信等思政教育元素融合其中[7]。

作为社会保障概论的教学团队,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无疑也应肩负起课程思政的重担,过往课程思政的研究多来自于理工农医等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相较稀疏,特别是具体到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则极为匮乏,而社会保障概论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型课程,涉及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和法学等背景知识,因此探讨社会保障概论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也将为关涉学科专业提供有益参考。结合本团队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本文接下来将回应如何探准社会保障概论课程中真善美的思政教育资源,如何深度挖掘社会保障中生动有效的育人元素,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保障的基本原理和前沿知识有机融合。

1 回溯社会保障历史,深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各门专业课程都有其缘起和发展进程,对于社会保障而言可以分为思想源流和制度实践两个层面。在大多数社会保障概论教材中往往倚重国外资料进行制度介绍,而对我国古代社会所蕴含着的大量社会保障思想和政策施行经验阐释不足。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本团队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增补。

首先是精选中西方名家名典中有关社会保障的文本,特别是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关于民生与民本的论述。例如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经典著作《理想国》中所描绘的幸福社会,随后在《乌托邦》的引领之下,圣西门和傅立叶等人大力宣传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还购买土地进行社会实验,这也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相较西方国家,我国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要更为久远,早在商汤时期尊崇上帝、恪谨天命的理念使得统治者采取利民、惠民和保民之策,西周周公旦所著的《周礼》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典制,在其《地官司徒·大司徒》篇中提出“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体现的是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无论是儒家的仁政与大同还是墨家的兼爱与尚同都彰显了我国古代对社会保障的认识,如《墨子·兼爱下》:“老而无妻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依放,以长其身。”老子则批判春秋社会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应当奉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种平均思想实则上构成了古代社会保障的朴素原则之一。尽管战国时期的管子是为构建霸业而主张以人为本,但其所提出的“六德”和“九惠之教”也为民众的生存创造了适宜的社会环境,让民众得以享受国家的物质帮助,而管子也是最早主张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实现饥荒时期的社会救助。通过与学生共同阅读和对比上述中西方的不同文本,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社会保障的缘起,丰富学生对以民本为内核的社会保障的感受与理解,知悉当代社会保障的根植何处,继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其次是引领学生关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社会保障政策实践经验,以史为鉴方可志远行稳。如在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北宋嘉祐八年仁宗诏曰:“可于宝胜、寿圣禅院别置南北福田院,并东西各盖屋五十间,所养各以三百人为额,岁出内藏钱五百万。”[8]在京师层面设置的福田院和地方层面设立的广惠仓,体现了宋朝官府对于养老问题的关切,并且福田院和广惠仓在冬季都会对乞丐等无法自养的群体进行临时性救济。此点可与当前我国救助管理站的设置和运行进行对比。又如在医疗保障方面,北宋时期在福田院外,还设有安济坊、养济院等名目众多的福利机构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免费医药救治[9]。而在社会救济方面,明朝自洪武年间开始建立预备仓制度以实现“遇凶岁则开仓赈给,庶几民无饥饿之患”的目标,各预备仓由地方官员进行筹划,并且还选拔地方耆老协同维持预备仓的运转经营,之后明英宗谕令:“凡民人纳谷一千五百石,请敕奖为义民,仍免本户杂泛差役,三百石以上,立石题名,免本户杂泛差役二年”,由此地方大户纷纷响应充实了预备仓。[10]借此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保障之中,也是对社会保障的互济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回应。

最后是借助中西对比、古今映照的方式,凸显批判性思维的教与学。尽管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已出现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但究其根本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地位和统治利益,同样西方国家基于调解因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矛盾而建立了国家层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出发点是维持资本主义秩序、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中国成立后为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所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前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增强发展道路自信。

2 立足当代中国国情,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辩证性,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唯物辩证法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引,无论是在社会保障概论的教材中,还是有关社会保障的研究论著中,都强调了适度原则——即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程度应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而这也恰是辩证性的体现之一。

故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本团队注重社会保障的两个对比,让学生以唯物辩证方法认知全球社会保障的现状和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第一个对比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辨析,如以芬兰为代表的北欧高福利国家闻名于全球,这建筑在它们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和经济基础之上,芬兰人口不到550万,甚至低于我国青海省人口数量,但芬兰是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两次世界大战对其破坏程度较低,而国境内又蕴藏大量的林业和泥炭资源,这为芬兰的高福利制度提供了良好支撑。[11]但与此同时,还应看到芬兰的高福利特征背后是高税收,其所得税率介于35%到60%,当这两点特征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出现“养懒汉”效应,使得作为二次分配的社会保障失去应有之义,尽管芬兰等国尝试进行了改革,但由于实操难度较高因而收效有限。

第二个对比是新中国社会保障不同发展阶段间的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余年的历史可以粗分为1949-1978年和1979-至今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以满足民众基本生存需要为主,如在农村地区实施的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相结合的医疗保障模式,而在城镇地区则由单位面向职工提供的养老、教育、住房等更为全面的福利,其与当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计划经济体制紧密关联。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开始逐渐朝向广义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其重要表征是囊括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多样化责任主体和政府、市场与个人的多元化资金来源,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对比,从而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虽与全球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距,但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同时也从理性角度理解这种差距源于不同国家的历史国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而这也是将历史唯物观融入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此外,本团队在教学过程之中,还积极引入前沿知识,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之下不同国家有着殊异的表现,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2020年3月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的通知》和《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在授课过程中将政策文本与社会救助相联系起来,这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之心,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3 强化课外实践指导,融合个体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西方教育学界对课程价值的探讨经历了由“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向“谁的知识最有价值”以及“对谁有价值”的转变。[3]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来看,课程价值实际上是课程的内在多重属性与主体多样性需求之间的碰撞。因此,课程思政是将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属性进行融合。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且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前述两条路径主要从社会保障的理论性层面论述了如何将学生的专业课程知识与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交融在一起,而本团队在教学改革时通过两种方式将课堂学习延展至课外,从社会保障的实践性层面将求知与立德统一起来。

第一种方式是借助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签订的合作协议,形成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实习前的动员大会讲解实习注意事项,如遵守实习单位规章制度、恪守保密内容保密原则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敬业和诚信原则融于其中。通过每天实习的日志及时与学生交流,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困惑,强化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技巧。通过实习报告的批阅,引导学生透过实习内容检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之心。通过实习结束时的总结大会,与学生回顾实习经历、慎思实习所得,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而这也是现代社会各用人单位度量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二种方式是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鼓励研修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学生申报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田野观察等实地调查的方式搜集材料,撰写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再以相应成果参加“挑战杯”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本团队教师结合个人学术专长对学生分类加以指导,如以渔民社会保障为研究对象的学生队伍,教师指引其思考将课程知识与地方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如学生队伍关注广东省民政厅开展的双百社会工作,教师引导其聚焦于社会工作者如何为弱势群体申请各地的福利资源,一方面提升学生对社会保障运行感知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将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学生心中。此外,公益创投正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般发展,社会保障可视作为对公益精神的实践之一,因此结合学生的创业志向,本团队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所学课程知识,思考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的需求点,以何种方式有效满足需求,从而构建相应的项目团队。

由此可见,强化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指导,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塑勇于钻研和持之以恒的心性,实践项目并非单线性而是寻返往复的一个过程,这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培养正确应对失败的心态,从而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 结语

为应对理性与技术的滥觞、全球不平等持续扩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反思教育》中倡导秉承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巩固和更新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处。[12]课程思政即是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之下的中国表述和中国方案。

社会保障概论作为一门在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中的基础主干课程,以往对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多强调教学方法的革新,课程思政的提出为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思考方向,它建基在专业课程的内在架构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深化和具象化,从而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中知识、技能的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整合。

课程理论专家多尔的著作《后现代课程观》提出了知识如何达成价值的方式:科学性、叙事性和精神性。[3]基于教学团队的实践,本文所提出的三重路径:回溯社会保障历史,深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当代中国国情,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强化课外实践指导,融合个体与社会的双重属性。这也是对多尔的回应,即从科学性方面揭示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所内隐的思维方式为何;讲好中国社会保障的思想、制度与实践从而回应叙事性的要求;在课外实践的指导过程中,学生借由反身与反思获取社会保障概论课程内蕴的精神意义。

教学改革会牵涉到课程目标设计、教材选取、教案编制、课堂过程、课后作业、考核评价和课外实践等诸多方面,本文构建的三重路径将贯穿于前述的方方面面,从而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的内在契合关系,以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交相辉映。

猜你喜欢
概论社会保障课程思政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原因分析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浅析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