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探索

2023-01-03 03:31马伟楠李佳王伟刚
教育与职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全民学习者体系

马伟楠 李佳 王伟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调“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对我国教育新发展格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指出“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是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之一。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些政策文件成为建设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的重要抓手,也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文章从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性、难点、基本路向和行动方略出发,准确认识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意义,为加快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学习型社会提供理论参照。

一、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一)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必然诉求

我国研究和实践终身教育的时间较晚,终身学习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初传入我国,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在2010年基本建成终身学习体系,推动与终身学习相关的制度陆续实施,这也是我国官方文件第一次使用“终身学习体系”这一概念。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发展,中国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终身教育在我国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也使建设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成为必然诉求。除学校教育外,非学历继续教育不断发展,促使全民对建设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诉求愈加强烈。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截至2022年初,我国已设立并遴选出诸多社区教育实验区与示范区,其中国家级249个。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推动和吸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民间组织机构参与建设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形成多部门推动、多形式办学发展格局。

(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纵观教育发展历程,技术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科技创新发展会改变社会发展方向,进而影响教育目标、内容及活动场地。在工业革命影响下,教育由小规模的、分散的教学向批量式、集中化的现代学校教育发展。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将逐渐向个性化教育发展,学历教育向能力和学力培养发展,终身学习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概念,而成为一种社会行为。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既要从宏观层面进行框架构建,也要考虑公众的实际学习需求。由此,建设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不仅要体现出学习者的主体性,还要满足学习者参与终身学习的需求。

(三)个人学习成长的实效需求

社会在不同时期对人才提出的不同要求都会助推教育教学观念、目标和内容不断优化。新时代社会需要教育内容遵循个人学习成长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确保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从教育发展史来看,我国教育教学观已进行多轮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教学内容主要照搬苏联模式,强调专业技能、科学知识、教学方法,并且严格规定了教科书内容的筛选标准。改革开放后,教育界开始大量引用国外经典教学理论、深度剖析西方教学思想,由此得出教育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精神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则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与信息获取途径,也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构建创造了更加便捷、更加丰富的资源。教育的核心始终是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能力,从学生的内在潜质、个性发展需求,以及人格尊严出发,让学生做学校教育的主体。因此,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必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习者能够独立制定学习目标、获取学习资料、高效掌握目标知识或技能,保障其能随时开展终身学习活动,实现个人价值。

(四)普职融通教育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普职融通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不同教育类型衔接融通,不同层级教育内容衔接更新,不同人才标准衔接共通,不同学习资历证书互通衔接,有利于促进教育结构优化。普职融通符合学习者个性发展的要求,注重多元融合,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缩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差距,实现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对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教育资源分布失衡问题,不断提升教育资源的集聚度,实现教育公平。

二、建设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存在的难点

(一)终身学习宣传“形式化”

终身学习需要全社会努力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立足自身工作岗位,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自我提高。学习可以给人提供新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周围不断变化的世界。但是终身学习也存在宣传不到位、宣传形式化等问题。这导致民众对终身学习认知不够清晰,终身学习理念不能深入人心。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宣传“形式化”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没有塑造良好的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终身学习的模范人物事迹宣传不充分,难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终身学习平台“割裂化”

现阶段,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平台“两张皮”的现象较为严重,加之普职融通不彻底,加剧“割裂化”现象。多数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平台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大部分平台仅为自身用户群体提供教育服务,只推动本平台科目教学发展,终身学习平台间关联程度不高、学习教育体系内信息不畅通、终身学习资源不共享、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成果不互认,导致学习者面临教学质量偏低、服务不周全、使用不便捷等问题,极易影响其持续学习的积极性。

(三)终身学习监管“模糊化”

终身学习教育内容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较为模糊,缺少统一的监管与规范标准。一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督导内容“模糊化”。各级政府对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监管大多停留于教学成果层面,对终身学习的过程性教学不够重视,难以及时发现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缺陷。二是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评价指标“模糊化”。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评价标准难以全面考察学习者的特点、兴趣、学习成果等内容,无法为优化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提供精准的判断依据,导致终身学习事业发展缓慢。

三、建设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基本路向

(一)坚持体系框架先行

建设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教育行政部门需要依据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社会发展方向、终身学习需要三个方面内容,构建终身学习教育的“教育治理”和“教育运行”体系框架。“教育治理”体系要涵盖教育教学管理规章、结构、经费筹集,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维度。“教育运行”体系要包含终身学习教材、师资培训、教学研究,具体指导终身学习教育发展方向。同时,教育行政部门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框架时,要充分考虑普职融通的耦合机制及主体的关联特点,激发普职融通的潜力,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提供高质量服务。

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对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进行顶层设计,需要各主体群策群力,结合社会发展要求,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民。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推进终身学习的法律规章和制度政策建设,明确终身学习教育发展的战略框架和社会各方的责权利,为建设终身学习体系提供制度保障;明确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内容、原则等内容,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管理,理顺政府管理体制,明晰各级政府职责,加强责任落实,提升政策的可操作性。院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制订培养计划,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构建多院系、多学科、多企业参与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二)坚持学习资源共享

建设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需统筹安排现有的教育资源,增强终身学习资源的共享性,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学习资源价值最大化。政府行政部门需出台学习资源共享政策,鼓励各大院校积极面向社会公开教育资源,向有需求的学习者共享学习资源。一是高校可在不影响在校师生正常学习生活的情况下,向社会开放教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共享课程、教材等学习资源,为全民参与终身学习提供更多机会。二是高校可面向公众开展学术报告会、专项讲座、线上课堂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各大高校学习资源的了解程度,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学习资源,增强社会对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认同感。

(三)坚持数字技术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教育升级的关键推动力,也是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经之路。建设数字化、个性化、网络化的终身学习体系,以数字技术提升、改善终身学习平台,为公众提供便捷的学习平台,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数字技术+终身学习”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探索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在功能优化、资源共享、学习体验等方面的特色,增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精准性与灵活性。

信息技术是促进教育资源共享,落实多元主体共同创新、育人的重要方式,是开展无边界教育、终身学习平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依托互联网技术创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学习方式,推动建设灵活性高、信息交换速度快的终身学习平台。以信息技术传达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丰富终身学习课程内容与结构,学习者根据个人学习需求与习惯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强化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信息科技与网络教育的优势,提高终身学习教育内容的趣味性,网络技术可提供多重感官的教学体验,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及时提供有针对性和准确的指导,使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知识架构,提高学习效果。

(四)坚持专家咨询机制

建设终身学习教育体系需要理论支持与指引,应坚持专家咨询机制。专家咨询机制主要涉及管理者、参与者和推进者三个层面的人员,可产生直接指导效应和间接思想创新作用。

根据终身学习体系发展阶段的不同诉求,教育行政部门需要联合不同领域的专家,组建专家智库或者建立专家咨询库,制定专家咨询机制。一是定期举办专家交流会,对建设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提出意见与建议;二是建立线上工作平台,加强院校、专家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为终身学习体系完善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三是成立终身学习课题研究组,围绕终身学习体系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展咨询论证,有力推动发展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四是创建对外开放的专家咨询平台,推动服务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参与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学术特长,扩大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影响力。

(五)坚持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建设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加强终身学习理念的宣传,向公众灌输终身学习观念,激发民众终身学习的热情。一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多渠道宣传终身学习理念,构建从实物媒体到网络媒体全方位的宣传平台,大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充分体现终身学习教育的“全民性”和“服务性”,推动学习型社会深入发展。二是了解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大力宣传终身学习教育成果与终身学习模范人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提升民众文明素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加大对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支持力度,鼓励其举办文化主题活动,在科学普及、文化宣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尽可能向公众开放,扩大终身学习宣传覆盖面,吸引更多人加入终身学习队伍,共建学习型社会。四是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增加教育宣传栏和橱窗,定期更新终身学习活动和文化宣传内容,加强公众终身学习意识,营造浓厚的终身学习社会氛围。五是鼓励相关企业积极组织培训活动,引导建设一批社会效益好、培训质量高的培训机构,保障有条件、有意愿的公众能够参与终身学习。

(六)坚持完善终身学习教育评价标准

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具有前瞻性,满足社会发展、教育现代化对终身学习提出的新要求,提高终身学习教育质量,并要高度契合建设教育强国目标。对此,终身学习教育评价体系需从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两个方面出发,科学评价终身学习教育现状、明确终身学习体系发展方向。一是完善评价标准。终身学习教育评价体系应厘清教育督导、质量检测、教学评估等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评价标准应包含对区域、学校、个人等不同层次结构的评估内容,明确教育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要求,积极培育多元评价主体,增强终身学习教育评价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大力推动学术界与社会实践界积极围绕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开展研究,加速城乡教育资源与经验的流通,结合全民终身学习目标、方法等方面的转变,不断完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评价标准。二是增加不同维度的评价内容。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优化终身学习教育评价数据获取渠道,构建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平台,形成诊断性和过程性评价。同时,对终身学习教育评价结果进行描述、判断与分析,补充和丰富现有的评价内容。

相关部门可通过掌握院校环境、学生学习情况与学习目标,探索从能力本位评价、计算机自适应评价、嵌入式教学评价、毕业生档案袋评价等方面健全终身学习教育评价体系内容,增强评价内容的互动性。另外,教育部行政部门需准确判断终身学习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和帮助,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力度,统筹安排各项资金和充分运用各种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育培训的公平与公正,使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实现良性发展。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形态、思想观念。在此背景下,只有持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才能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因此,培养全民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建设终身学习体系成为培养社会所需的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基础,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是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重要教育主体,应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方案与专业资源。同时,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不应局限于学校教育,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机构的作用,加大社会资金对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支持力度,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和体验学习基地,实现校内校外互联互动,让全社会各个年龄段与不同教育需求的人群获得专业教育与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应深入分析学校、企业、行业、机构等教育主体之间的对接机制,明确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价值与效能,精准投入有效资源,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全民学习者体系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