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朝阳县工程性缺水突出短板和对策措施

2023-01-03 10:33李树彬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朝阳县缺水水源

李树彬

(北票市农业农村局,辽宁 朝阳 122100)

朝阳县水资源匮乏,旱、涝、暴雨、霜冻、病虫等自然灾害俱全,全县年均降水量596.9mm,但也存在旱涝灾害频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等特征。每年7、8月份强降雨集中,部分河流发生洪涝灾害,而其他时段持续少雨晴热,各地又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干旱,特别是近几年,全县遭受少有的洪涝灾害,持续时间长,灾情强度大,作物作物受灾减产,经济损失惨重。因此,受凌河低枯水位、江河来水调配能力不足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朝阳县面临着日趋突出的工程性缺水问题,有必须结合朝阳旱涝特征提出兴修水利的具体要求[1]。

1 朝阳县供水工程现状

经过多年水利建设,朝阳县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已基本建成,为粮食生产和居民饮水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调查显示:全县已建中小型水库31座,提水灌溉站3处,引水灌区工程17处,方塘60座,塘坝10座,机电井2628眼,各类工程有效灌溉面积2.83万hm2,其中节水灌溉达1.91万hm2,综合灌水定额1800m3/hm2。①蓄水工程:全县共有蓄水工程6处,其中小(1)型水库22座,小(2)型水库8座,方塘60座,塘坝10座,兴利库容2560.7万m3,工程完好率65%,有效灌溉面积4553hm2,所占比例为18.3%。②引水工程:全县共建有引水工程17处,工程完好率在65%以上,有效灌溉面积3860hm2,所占比例为15.5 %。③提水工程:以提水站为主,共建提水站3处,工程完好率达45%,有效灌溉面积106.67hm2,所占比例为0.4%。④机电井工程:全县共建有机电井2628眼,工程完好率65%以上,有效灌溉面积1.641万hm2,所占比例为65.8%。小农水工程主要以井灌区为主,辅之以灌区蓄、引、提水工程,在工程运行管理责任制方面主要有乡、镇水利站、个人承包等多种形式。

2 工程性缺水成因分析

2.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水源调配能力低

2019年,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量约占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的18.25%,人均综合用水量560m3,万元工业增加用水量75m3,万元GDP用水量116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81)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具有较大差距,灌溉用水量8708m3/hm2,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偏低。部分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现有水环境和资源承载力与城市发展、产业布局不协调;尚未建立完善的有偿用水制度,依然存在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尚未形成水价市场化、水权水市场形成机制,无法充分发挥市场有效配置和节约保护水资源的作用[2]。由于缺乏资源节约保护的激励机制和内在动力,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主体用水浪费和缺水问题并存[3]。

全县共有蓄水工程6处,其中小(1)型水库22座,小(2)型水库8座,方塘60座,塘坝10座,兴利库容2560.7万m3,缺少大型骨干水源工程,部分地区严重缺水;现有工程以发电为主或兼具发电功能,水库供水量占全域总供水量15%,其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境内无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部分水库调控流域水资源的能力偏低,日常运行过程中未执行正常蓄水位,个别水库还存在农田灌溉、城市供水的争水矛盾。2019年旱涝转换快,水文年景差,小型水库大部分都未蓄满,干旱情况下甚至无水可用。

2.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文情势变化不适应

朝阳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596.9mm,水资源总量匮乏,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从空间上,东南部距渤海虽不足百公里,但由于受燕山山脉阻隔,南来暖湿气流不能流入境内,所以形成易旱地区。在时间上,年际降雨变化较大,最大年和最小年降水量之比可以达到2.8;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其中6-8月份降水占全年的60%以上。

受河床下切、水库蓄水运行和极端气候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凌河连续出现枯水位降低、枯水期延长、苦水季节提前现象,现状无控制性水利工程而该水文情势也将成为常态,从而造成新的“水位性缺水”问题,枯水期凌河水生态、水资源承载力不足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已构成明显制约[4]。2019年,凌河出现低枯水位和进入枯水期的时间较以往明显提前,部分河段水位出现历史新低。

2.3 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低,亟待提升生态修复水平

对于农村供水,全县规模化供水人口大都分布在人口较为密集的乡镇及县城周边区域且整体覆盖率仅有60.15%,“同服务、同保障、同标准、同质量”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率较低。农村仍以小型供水工程为主,并且大多数的消毒设施、水质净化等配套不完善或工艺简单,仅处理不消毒和仅消毒的供水工程占32.68%。规模化以下工程的水源大多不稳定,干旱时节水源保证率低,无法确保水量需求,与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5]。

对于城市供水,主城区水质型和工程型缺水问题并存,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大部分区域为单一水源供水,配套设施不足或无应急备用水源,突发水安全、特大干旱事件等状况时难以有效应对。

对于农田灌溉用水,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建于1960s,由于年久失修普遍存在漏水、阻水、跑水等现象,水利设施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一般中型灌区的干支沟淤塞渗漏问题突出,能够正常使用率的干支渠系仅占45%,灌溉水利用系数0.581,灌溉供水效益受到严重影响,“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亟需提升用水效率和节约用水水平。

对于生态环境用水,自然生态用水保证率较低,城镇建设过程中河湖水域被不断侵占,河湖湿地萎缩、水系连通受阻、滩地消失等问题突出,加之对水系保护重视不够、排污管理不到位等水质持续变差,部分河流水体发黑发臭;农村水系河塘淤塞,未有效遏制乱采乱挖、乱排乱倒、乱占乱建等现象,大大降低了洪水调蓄能力。由于缺乏泄防生态流量设施,下游河段普遍存在减脱水现象[6]。

3 对策分析

3.1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依据节水优先、量水而行、以水而定的思路,贯彻落实朝阳节水行动方案,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准则有效控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重点领域节水、农村生活节水、畜牧渔业节水,加快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节水灌溉的推广应用;全面执行市场准入制,限制产能过程、低效率、高排放、高污染行业发展,大力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改造和工业节水减排,加快梯级水循环利用的推行;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和城镇节水降损,推广使用节水器具、降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和强化城镇用水管理等,尤其是严格控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和推行公共领域节水,全面推行全员节水行动,加快粗放型向集约节约型用水方式的转变。

3.2 加快解决工程型缺水问题项目建设

3.2.1 水源工程建设

坚持做大增量、盘活存量、节水优先的原则,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及现有水源工程配置潜力的挖掘,在此基础上新建一批水资源配置工程和供水骨干水源工程,统筹全域工程性缺水问题优化水资源时空配置格局[7]。近期,以配套供水工程以及中小型水库建设为重点,远期实施水库联合调度,充分发挥骨干水源工程配置功能,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切实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3.2.2 城乡供水工程建设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实施供水保障工程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以分散供水或小型集中供水为辅、以规模化集中供水为主,加快推进与城市供水同服务、同质、同量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强化城乡优质水源向农村的延伸以及农村供水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工程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为实现供水工程长效运行和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3.2.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要求,推进智慧型、民生型、生态型、节水型灌区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启动灌区现代化升级改造,促进灌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在完成规划内骨干工程节水改造目标的情况下,开展重点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和小型灌区骨干渠道的管道化改造。通过农村小型灌溉水源整治有效解决农田灌溉问题,与高标准农田同步施工、同步设计、同步规划、同步发挥效益。针对能够满足自流条件、以山塘或水库为主水源的,结合供水现状省级改造骨干输水渠道,切实提升灌溉用水率[8-10]。加大高效节水灌溉蔬菜、茶园等经济作物支持力度,逐步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创新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模式,积极探索岁修奖补机制、小农水保险机制等,进一步完善工程管护补助办法。

3.3 推进提升全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效益项目建设

坚持分类施测、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统筹城市乡村、地上地下、左右岸、干支流、上下游,以流域为单元加强生态修复保护和综合治理,打造山水林田湖草于一体的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加快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和流域生态治理,保证水利工程和河湖水系功能的充分发挥,通过多源互补、丰枯调剂打造河湖生态廊道,逐步推进凌河下游尾闾和湖库水利枢纽整治,不断增强水生态保护功能[11-13]。

4 结 语

总体而言,现阶段朝阳县面临的工程性缺水突出短板表现为:生态保护修复水平亟待提升、水文情势变化应对能力不足、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薄弱、水资源调配能力偏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方面。文章全面分析了以上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提升用水效率、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效益和解决工程型缺水问题项目建设,对补齐朝阳地区工程型缺水突出短板以及有序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朝阳县缺水水源
缺水山区推广旱地栽种杂交水稻喜获丰收
朝阳县吐须沟村辽墓出土文物考述
朝阳县博物馆藏青铜短剑简述与认识
辽宁朝阳县出土的辽代家族墓志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告别干燥缺水“面子问题”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
寻找水源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