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学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方法

2023-01-03 20:50王宗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23期
关键词:中医学课程内容知识点

王宗玉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广西 南宁 530021)

0 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如何使学生能简洁易懂地理解课程内容,并且把课本理论知识与课后实践相结合,这对中医学的授课老师提出了一个较大的难题。为了创新中医学的教学方式,可在中医学的教学全程引入翻转课堂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是以学生为核心、教师传授为辅助的新型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了重新规划,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1-3]。翻转课堂由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自主预习,课堂中积极参与探讨交流、实践操作,课后由教师进行考核、总结和评价等多个阶段构成[4-5]。现今翻转课堂在中医学课程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故本文就中医学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探讨。

1 中医学课程的教学问题

1.1 课程教学的难度

中医学课程的教授内容主要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医方剂、针灸、中药等综合理论,对于未接触过中医知识的大学生来说,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较有难度。且中医各个亚学科的知识是互为整体、相互关联的,其中涉及的中医逻辑思维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直观思维较为不同,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学习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转化的能力需要较高的要求,且很难达到使学生掌握、熟悉学科内容的基本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上也易形而上学,无法有效转化课程内容。

1.2 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非同步性

中医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需紧密结合的课程,理论教学形成知识框架,实践教学通过实践巩固理论、使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操作,因此理论结合实践是中医学课程的有效教学形式,但现今中医学课程多为讲授中医理论,缺少实践课程或课后实践环节,重理论而轻实践,会导致学生应付式学习、浅表性学习,无法对中医学课程产生学习兴趣,无法把课程知识应用于实际,从而减弱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1.3 课程中互动环节和引导学习的欠缺

由于中医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较细化、较繁琐,各部分知识相互关联,教学模式需联系整体,呈现一体性教学的模式,因此教学需要多设置互动环节,在互动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细节的理解,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加强学生记忆,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和主动性。但目前的中医学课程教学多流于形式,以口头讲述和幻灯片文字描述为主,缺乏互动环节和引导学习,从而导致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课堂知识,知识点支离破碎,并且刻板学习、对学习的内容不求甚解,甚至应试型学习,以至于弱化了中医科课程的教学意义和教学目的。

1.4 课后学习的欠缺性

课后学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课后复盘和整理,巩固知识点,查缺补漏,二是课后思考,以课程内容为点,搜索网络和文献,深层次延伸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和医学实践、现代研究相结合。对于大学生来说,课后学习既能扩展学生的学习层次和知识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现在的中医学课程因课程和环境的局限,往往只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要求,而缺乏课后学习的引导和督促,使学生对中医学课程的学习只限于书本内容,无法开展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

2 如何实施翻转课堂教学

2.1 课前阶段

翻转课堂是翻转角色、变学为教,因此如何使学生完成角色转换尤为重要。学生变学为教的重点阶段是课前阶段。课前阶段教师需要完成三个任务,第一是使学生课前自学,在上课之前,教师必须预留好学生自学的时间,分享课程和课件的内容,引导学生自学,第二是让学生完成课前任务,教师在学生自学的阶段,需设置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和引申思考的环节,以任务或作业的形式,使同学根据自学内容讨论和查阅文献,自行寻找问题的答案,第三是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在课程前教师可以通过问卷、手机应用和小测验等形式,了解学生对于中医学课程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从而根据调查结果来设置课题学习的难度和内容。

2.2 课堂阶段

在学生已进行课前学习的基础上,课堂阶段可以以互动性教学或案例式教学等创新形式进行教学,设置中医学互动小练习、中医病例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在课堂阶段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在互动中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对中医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同时教师需增加实践课程的安排,如开展四诊、中医辨证等实践性较强的实践见习课,使学生把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在临床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课堂阶段通过提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在探索分析、合作交流后,可以通过报告会、展示会、辩论赛或小比赛的形式展示自己或小组的学习成果,分析和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既能深入了解课堂学习知识,又能看到他人的优势以及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查缺补漏。相对于未开展课前学习的学生,提前自学、讨论和深入探索课程内容的学生在课堂阶段会更集中于课程内容的应用和实践,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在课堂阶段,课前对学生学习的调查也更有利于教师掌握课程进度,可以根据学生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难度,因材施教,从而能较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3 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主要集中于课后复习整理和课后深入思考研究两部分,课后复习是让学生回顾课堂阶段的学习内容,巩固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同时在复习中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发现新的知识点。课后整理主要是针对课程的整体框架和主要知识点进行整理,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制作课程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课程的整体知识结构以及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既能使学生把繁多的中医学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整体化归纳,又能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查缺补漏,发现自己学习的缺陷和不足,及时寻求教师帮助。教师在课后还要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以引导学生课后思考,设置的教学任务以开放性问题为主,可以鼓励学生团结协作,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搜索相关学科内容,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既巩固课程学习内容,又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和进一步学习、科研的能力[6]。

2.4 依据中医特色教学的个性化设计

中医学课程教学的难点在于知识点多且精义要略不易理解,学生在实践中无从下手,且临床实习课常因带教教师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实习生的带教质量。针对以上难点,中医学的翻转课堂教学应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教学个性化设计。第一,中医学课程虽然知识点繁多,但极具系统性,且与生活常识息息相关,因此在课前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理解联系课程知识点和生活常识,课堂教学中多联系实际生活,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化作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方便学生理解,并把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统一到整体系统中,运用思维导图、表格、图片、动画等方式使学生通过理解记忆整个系统来记忆单一知识点,在课后可以布置相关任务,如绘制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点网络等方式使学生深化对系统和知识点的联系。第二,要充分认识到进行各种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7],关于临床实践的缺乏和质量不佳,可以扩大实践范围,不只限于临床科室的带教,而是可以把义诊、基地药物采摘辨认、社会实践、学术讲座等多种方式纳入到实习实践课的范畴中,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的中医知识点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对中医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记忆。第三,中医学课程内容是和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紧密关联的,因此在课程的课堂阶段,要通过中医学课程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感受中国文化的要素,深化对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在课后阶段,可以通过设置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检索、挖掘中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交叉学科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学习兴趣,及其通过文化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常规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要角色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考试、测试、签到等方法来评价教学效果,但这种评价过于单一和单向化,无法完全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还易导致“填鸭教学”“刻板教育”“死记硬背”等教学和学习弊端。翻转课堂教学除了在教学模式上的翻转,更应在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上进行翻转,除了单向“学生”角色评价,更应切换学生为“教学”角色进行双向评价。

3.1 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课程教学结束后,通过设置问卷的形式让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评价,问卷为自愿填写,不署名,问卷内容主要集中于是否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是否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是否有利于增加教学机会、是否有利于掌握课程知识等几方面。这种评价方式既能客观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评价,也能让教师自我评估自身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3.2 课后阶段“以教为学”评价

让学生身份切换,化教为学是一种较好的评价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方式。评价活动可以设置在课后阶段,学生以小组模式进行课堂内容的分章节汇报式教学,模式可以是病例、疾病背景调查或文献研究等方式,通过讨论、汇报、教学等形式来达到知识框架整理构建、知识点融合扩增、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作用,使刻板单一教学转化为多元多维教学,同时能较好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

3.3 社交平台的交流谈论式评价

借助网络论坛、微信群、QQ群等平台形式,学生可以对课程和教师进行适时的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反思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并能通过平台回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问题答疑解惑。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具客观性,并且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有益于课程教学的开展。

3.4 学生的中医实践技能的评价

中医学的课程有较多应用和实践环节,如四诊、中医辨证、处方开药、针灸操作等,因此应建立对于学生中医实践技能的考察和评价模式。教研科室和教师应把中医实践技能操作考察列入中医学考试的一部分,旨在使学生重视中医实践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同时在考察环节,应规范化和细化中医实践技能的考察标准,从而让学生能准确、规范地掌握中医实践技能。

3.5 随访模式的远期教学效果评价

中医学作为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其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能应用于临床的中医临床技能,因此对于该课程的评价,应不局限于课程阶段、课后阶段,而应该延展至学生从课程结束后直到进入临床实践的这段时间。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应做好对学生长时间的课程反馈评估,可通过随访、定期调研、临床评价等多种形式考察学生对课程的掌握和应用程度。从而最大程度发挥中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使教师从多维度了解和评估自身的教学水平。

中医学课程不仅是单纯传授中医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解决中医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运用中医药知识诊断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因此需要不断革新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使中医学教学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真正起到使学生学习、掌握、实践中医相关知识和能力的作用。

在中医学传统教学模式中,更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并且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点的教授上,缺乏知识点的梳理和融合,更缺乏对于中医理论的临床实践应用,使学生学不知味,学而不深,无法达到真正的课程学习效果。翻转课堂在国外医学教育领域中已有较多的成功报道[8],但在我国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真正实现了从内容的传递者变成课堂的组织者,教师不是做简单的传授的工作,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完成概念性、知识性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有益探索,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使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及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把翻转课堂教学引入中医学课程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记忆难懂的中医学知识点,把细碎繁多的中医学知识进行系统性、一体化学习,便于学生构建自身的学习知识网络,增强对于中医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在课后教学阶段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用中医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实践能力。对于教师来说,翻转课堂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式,使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了师生间的学习互动,并通过创新的评价方式更好地评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中医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扩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范围,实现中医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并升华课程主题,把中医学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相融合。因此,把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引入中医学课程学习对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有深远意义,应予以在中医学课程教学中实施和推广。

猜你喜欢
中医学课程内容知识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