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法在脑卒中患者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

2023-01-04 15:52顾宏韬
光明中医 2022年5期
关键词:醒脑针法偏瘫

顾宏韬 师 会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著名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该方法主要是针对中风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清窍,而导致的“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提出的针刺治疗中风的法则。该方法在穴位选择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该方法对中风的临床治疗效率可达98.56%,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推广。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以内关、三阴交及人中为主穴,辅以极泉、尺泽、委中等穴位,在对脑卒中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则是根据患者在患病的不同时间段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相应的针刺治疗。当患者并发症是吞咽困难的时候,治疗时需要配以风池、完骨、翳风等穴位,这样才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当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表现抑郁时,对其进行治疗时临床上会配针刺百会、合谷、太冲等穴位,因为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患者的神志并且消除患者抑郁的情绪;故而该针法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并发症配穴针灸组方,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1 机制研究

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人对醒脑开窍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的治疗进行了研究,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仍很少。Montaner 等[1]对其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报道。其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 MMP-9 表达水平升高,且与梗死灶体积大小呈显著相关性。Rosell 等[2]研究了MMP-9 的水平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MMP-9 水平与MRI病灶大小密切相关,因此得出结论是MMP-9 可能与急性脑损伤密切相关。

李梦雪[3]对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 MMP-9 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醒脑开窍针法能更加有效地降低患者体内MMP-9 的表达,有效改善患者神经损伤程度,提高患者ADL,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徐磊等[4]研究了醒脑开窍针法结合丰富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及脑组织梗死灶周围皮质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醒脑开窍针法结合丰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大鼠脑组织梗死灶周围皮质GAP-43的表达,由此可见醒脑开窍针法可以对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 并发症治疗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但是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并发症方面,故本文对近些年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治疗研究文章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基础。

2.1 脑卒中后抑郁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出现的情绪抑郁症状及相关身体症状。它可以发生在中风的不同阶段。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干预,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许多临床学者对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进行了相应的研究[5]。陈婉珉等[6]对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相应的研究,结果显示,醒脑开窍针刺法与舍曲林联合应用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可以缓解患者抑郁状态,提升患者自身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而对患者身心康复起到帮助作用。

吕纹良等[7]亦对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进行了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其治疗的有效率高达85%,且没有明显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盖迎霞[8]通过探析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发现,该方法对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达到 95.1%,且疾病复发率为2.4%。吴聪[9]对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结果则显示,醒脑开窍针法能够改善 PSD 患者抑郁症状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疗效优于西药艾司西酞普兰。范晓艳[10]的研究结果亦显示,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采用。

杨丽华等[11]通过研究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治疗后,患者可以显著改良 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由此可见,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抑郁有较好疗效。而贾军丽[12]、陈香妹[13]的研究结果亦显示应用醒脑开窍针法对卒中后抑郁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

2.2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是中风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9%~81%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这通常与脑卒中患者发病时的损害程度以及损害的部位有关,而且这种情况很容易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14]。宋彬等[15]采用醒脑开窍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障碍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在恢复期,唤醒脑复苏针灸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期恢复。

而温瑞丽[16]则是采用醒脑开窍针灸法联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发现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 SWAL-QOL 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

与上述研究不同,卢建丽等[17]采用醒脑开窍针法与耳针法联用;郝有志等[18,19]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放血法来研究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其他人研究结果相似,醒脑开窍针法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而王志勇等[20]、徐颖[21]将醒脑开窍针与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使用来研究其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醒脑开窍针法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2.3 脑卒中后偏瘫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极大地降低了脑卒中的病死率,但因其导致的言语、认知、运动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却仍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22]。经研究证实,8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偏瘫,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而近些年来,相关人员研究发现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一些其他的临床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首先是蔡希瑜[24]、杨友招等[25]、栾欢[26]、王蜜[27]对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训练的方式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都发现,在脑卒中偏瘫临床治疗过程中,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疗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帮助患者提升身体机能和运动功能。

韩振强[28]、刘志伟[29]则分别将醒脑开窍针法与益气活血汤以及化痰通络汤联合使用,来研究对脑卒中患者患病后偏瘫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其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高达93.02%和94.12%。说明醒脑开窍针法与中药联合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治疗,可减轻神经缺损症状,改善肢体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2.4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function impairment, CFI)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 1周的 CFI 发生率为 61%, 6 个月时仍有 37% 的患者遗留认知缺损[30]。CFI 以神呆思钝为主要表现, 属于中医“健忘”“呆痴”“郁证”等范畴。临床观察发现, CFI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31],而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卒中后轻度CFI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比较显著的。王凌飞[32]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卒中后轻度CFI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醒脑开窍针刺法可能通过减少血清 SAA、Aβ 蛋白含量,进而改善脑卒中后 MCI 患者的认知功能。但昭君等[33]研究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CFI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因此得到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进一步改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CFI的疗效。

2.5 脑卒中后失语症失语是中风后多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30%~38%的中风患者合有失语症,且多为运动性失语。临床上有学者采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失语症取得了显著疗效。刘洋[34]研究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失语症患者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陈勤等[35]继续扩大样本患者数量对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语言康复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的疗效进行研究,结果与刘洋研究一致。

2.6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36],人群发生脑卒中的几率为0.15%,偏瘫是该疾病的常见后遗症之一。中风偏瘫患者常出现肩手综合征(SHS)[37]。卢明香等[38]通过研究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发现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Fugl-Meyer量表得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水肿程度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王雁慧等[39]将醒脑开窍针法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使用,研究其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治疗4周后结果显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肿胀、疼痛、肢体运动障碍等方面的症状。

3 小结

醒脑开窍针法是以醒神、调神、安神为核心的治法。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吞咽障碍、偏瘫、失语症、认知功能障碍、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该方法均是以调神为基础,故而临床疗效较好。但是在本法的针刺干预时机、疗程、疗效评价、机制研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猜你喜欢
醒脑针法偏瘫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脱背心动作能醒脑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