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峰“健胃和中”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

2023-01-04 11:54刘顺庆白丽霞卢雨蓓王耀东吴兆雄李云鹤杨佩佩指导廖志峰
西部中医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志峰调和脏腑

刘顺庆,白丽霞,卢雨蓓△,王耀东,吴兆雄,李云鹤,杨佩佩指导:廖志峰

1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二科,甘肃 兰州 730050;2镇原县中医院;3甘肃中医药大学

廖志峰教授是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甘肃省名中医,第四、五、六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师承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廖志峰教授临证工作善于调理脾胃枢机功能,用后天养先天,从健胃入手调脾疏肝而调和阴阳,平衡脏腑,逐步形成了“健胃和中”的学术思想,创制了健胃消胀合剂、健胃止痛合剂、健胃消食合剂、健胃止血合剂、健胃止泻合剂、健胃清肠合剂6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健胃系列院内制剂,组方用药蕴含了“健胃和中”的学术思想[1],现探讨廖志峰教授“健胃和中”学术思想源流,并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其临床用药特点。

1 脾胃学说源流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廖志峰教授认为脾胃学说滥觞于《黄帝内经》,其详述了脾胃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诊疗、预防,确立了脾胃在脏腑理论中的核心地位[2],论述了脾与胃结构相通、生理相关、病理相及的关系[3],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后世《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以六经辨证为主的脾胃病临床辨证体系[4],李东垣“内伤百病,脾胃由生”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脾胃学说趋于成熟。就脾胃而言,《伤寒杂病论》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保胃气为先的思想,诊疗中注重祛邪攻伐不损胃气,扶正保胃不碍祛邪的原则[5],而李东垣《脾胃论》更重视脾的作用;现代医家师古而不泥古,创新性地提出了诸多脾胃学说方面的相关理论,如邓铁涛建立了以脾为核心的“五脏相关”理论[6],徐经世提出内科杂病诊治“从中调治”的学术观点[7],董建华创建了“脾胃病辨证新八纲”理论[8],李佃贵首创“浊毒学说”辨治脾胃疾病[9],秦伯未认为脾与胃的作用是一致的,其阴虚和阳虚也应统一来看[10]。而脾胃的重要性以及脾与胃的关系,历代也有不同论述,多数医家注重气化,以脾为主[11]。廖志峰教授吸收诸家之见解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逐步形成了“健胃和中”的学术思路,诊疗中注重“安胃和中、诸脏统调、以平为期”,用药注重和胃气、升脾阳、祛湿滞、养胃阴、调气机,针对久病者则化其瘀[12],并依此研制出健胃系列院内制剂[13],临床疗效显著。

2 健胃思想

脾胃同居中州,为“后天之主”,濡养他脏,历代医家多重视脾胃同治。然而脾胃关系紧密相关但又有所区别:脾胃五行皆属土,但有阴土阳土之别;脾与胃以膜相连,在解剖关系上相互关联,却是一脏一腑的不同;脾胃功能同主运化,然脾主运胃主化,运化有别;脾胃共控气机升降,脾以升为顺,胃以降为和,气机升降相因;脾胃体用阴阳互根,亦有燥湿喜恶之别。脾与胃的关系常密不可分,类比来说脾和胃就犹如军中帅和将的关系,故而多数医家以健脾思想为主,李东垣即是健脾思想的代表。然而无论《黄帝内经》还是《伤寒杂病论》,都非常重视胃气的顾护。《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中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素问·玉机真藏论篇》中言:“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在《黄帝内经》时代非常重视胃的主导作用。廖志峰教授认为脾的作用固然重要,但胃谓为阳土,在功能上具有一定主导性,因此廖志峰教授认为在诊疗中应重视健胃。

2.1 胃禀燥而恶燥《素问·天元纪大论篇》中曰:“阳明之上,燥气主之。”从运气学而言阳明以燥为本气,为秋之主气,对应肺金[14],然“阳明以燥金主令,胃土从令而化燥”(《四圣心源·六气解》),肺禀燥令,胃亦从令而化燥,言明胃为燥腑;从经络而言阳明所含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二者皆禀燥气以消导水谷,如《伤寒论浅注补正·卷二》载:“人身禀天地之燥气,于是有胃与大肠,二者皆消导水谷之府,惟其禀燥气,是以水入则消之使出,不得停胃”。世医多言胃喜润恶燥之生理特性,少言胃禀燥之本性,廖志峰教授则认为燥为胃之本性[1]64,胃禀燥性是胃“游溢精气”的前提和动力,其性燥,故将所进水饮,蒸腾气化,化为精微;胃为阳腑,其性以通降为要,但降中寓升,又阳性用事,故而升腾津液,上输于脾,再经脾灌输濡养周身,完成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同时指出胃禀燥而恶燥,赖水以济燥,所谓“恶燥”是恶其太过之谓,胃为阳土其性本燥,过则成燥热之害,损津耗液伤其脏腑。胃禀燥,故求其润以得阴阳相济之态;胃恶燥,故多病燥,是为“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叶天士在《临症指南医案·卷二》中指出:“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胃禀燥性,得阴柔才可协和,得水济则通降有序,燥性刚而水性柔,刚柔相济则阴阳和合。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清和则能受纳,用药当以清和为主,避免辛香燥烈劫耗胃阴,临床治疗多甘药清养。廖志峰教授提出“胃禀燥而恶燥”的胃腑生理观特点阐明了胃作为贮物消导的首要器官在腐熟运化中的重要性。

2.2 胃健乃脾健的前提从生理功能来说,脾之作用主要是主运化和主统血。脾之运化,即运输精微营养物质,变化为气血而荣养四脏周身,故为后天之本。统血,即统领血液,使之循行于常道,不溢出脉外。而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摄入水谷之后胃先受之,并腐熟为水谷精微,脾乃得之运之。如《灵枢·玉版》篇中言:“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之海”。而脾之统血功能也依靠于脾气健旺[15]。只有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脾气才得健旺,脾气旺则统摄血液循行于常道。

脾胃的生理特点一升一降,以饮食入胃,经胃受纳并腐熟,此过程是气机降的过程,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讲的消化过程,愈降则愈细,愈降则愈精,可达到被脾运化输布之用,脾的升清运化功能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讲的吸收转运过程,如果没有胃的受纳腐熟,脾的升清运化功能就无法实现。只有胃的生理功能正常,才能脾运无碍,升清降浊,周流不息,发挥人体后天之本的功能,源源不断将外界饮食水谷转换为人体可利用的营养物质,荣养全身[16]。脾胃的生理特点还有脾燥胃润的特点,润乃燥之前提,这是因为胃体者受纳水谷之地,其地属阳(胃为阳土),胃体滋润则通降功能如常。脾者阴土,禀天地之湿气而应长夏,得燥则升,胃降则脾升。因此说胃健乃脾健的前提。

2.3 胃健乃脏腑调和的基础诸脏协调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中云:“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说明在脏腑气机调和方面,胃处于一个关键地位。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胃气健能降则脾气得升,同时,胆随胃降,肝随脾升,肝升则肾气随之而起,地气升则天气随肺金之气而降,如此则天地气交,龙虎回环,各脏腑气机构成一个健康的生理循环。所以华佗《中藏经》中云:“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也”。另外,胃健还是神气得养的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言:“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2.4 健胃之法胃居中焦,为六腑之一,传化物而不藏,功能以通降为主,《素问·逆调论篇》中曰:“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因此健胃即是重视胃的通降功能[17],廖志峰教授应用畅情志、调气机、化湿邪、通水道、去痰浊、祛瘀血、通腑气等方法恢复胃的功能,主要可总结为健胃八法[1]101:疏肝和胃法、养阴益胃法、健脾温胃法、化滞开胃法、泄热清胃法、祛湿健胃法、化瘀调胃法、开窍醒胃法。廖志峰教授在临证诊疗中遣方多用柴胡疏肝散、益胃汤、理中汤、保和丸、枳术丸、承气汤类。喜用炒莱菔子、炒白术、陈皮、连翘之类[18]。病久则加入活血化瘀之品。胃喜润而恶燥,又为多气多血之腑,故健胃多用清和柔润之品,慎燥烈之药以防劫耗胃阴。

3 和中思想

“和中”二字在中医学中各有含义,又有密切联系。

3.1 “和”与“中”“和”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核心健康理念,也是一种治法,作为健康理念来讲,它起源于《黄帝内经》,书内没有明确提出具体治法,但提到“和”字上百处,且处处彰显出“和”作为一种理想的健康理念的重要性[19],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提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淳德全道,和于阴阳”“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等,古人认为“和”是阴阳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人本身及其与自然、社会的舒适关系,故古人把“和”看做一种最佳理念,对于人本身来讲,只要达到“和”的状态,则气血调匀,身体康健。“和”作为一种治法来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和”一般认为起于《伤寒杂病论》,经文虽未明确提出“和”之概念,但其运用却已臻完备,如调和营卫,和解少阳,调和寒热,润燥和中,调和虚实,调和肝脾,和解太阴等,涵盖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内容,后世治病的八法也脱胎于此。从而,廖志峰教授所注重的健胃是“和”,平时多用化湿、除痰、祛瘀等治法也是“和”的体现。“和”作为治法而言,概念出自于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将和法与另外七法并列。无论是从健康理念还是治法来看,“和”之一字,在中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临床有重要意义。“中”字作为治疗理念而言与“和”之含义基本相同,同时“中”还带有位置的含义,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体是以内在脏腑为核心,而脏腑中又以中焦脾胃为中心的认识论。

3.2 和中在中医学中,“和中”思想高度概括了中医学的治疗理念及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廖志峰教授的“和中”思想具体体现为:首先“和中”是人体生理的理想状态,其作为一种生理状态而言包含人与自然的调和、人与社会的融洽状态、以五脏为核心脾胃为中心的人体自身调和作用[18],只有三者都处在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则可认为人体处于一种真正的健康状态。其次“和中”是疾病治疗的总抓手,人体发生疾病,是由于上述三种状态中某一种或多种同时被打破,所以治疗应致力于恢复三者的理想状态。例如对于人体病理状态而言,疾病往往呈现出虚实寒热夹杂的复杂状态,此时应以五脏为核心,并时时关注中焦脾胃的重要性,当然“和中”是遣方用药的总原则。

可见,胃健则“中”得和。在以五脏为核心的人体中,脾胃居于中心位置,亦是脏腑调和的关键,而胃体之康健又是其中之关键,故胃健则以脏腑为中心的大“中”得健,而五脏中以脾胃为中心的小“中”亦得健。欲达人体之“中和”,胃健必不可少。具体从脾胃调和、脏腑调和、神气调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调和看,胃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例如廖志峰教授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无论采用升降并用、燥湿相济、寒热平调还是通补兼施方法,均遵循“治中焦如衡”的原则,重视恢复脾胃的生理特性,调和脾胃与他脏的关系,使机体达到“和”的状态[19];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也注重助脾胃之运化,行胃肠之传导[20];在治疗胃痞胃痛等脾胃病时立足于脾胃正气,权治于中焦之衡[17];守中焦护脾胃而兼顾气血痰湿[21]。

4 健胃和中思想在临床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总结分析廖志峰教授“健胃和中”学术思想在临床的应用,现将廖志峰教授自2007年至2021年中诊疗的部分病例469份处方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4.1 病种病种主要以胃痛和胃痞两种脾胃病科优势病种为主,其他有胃反、泄泻、胁痛、便秘等。见图1。

图1 中医病种分布

4.2 中药廖志峰教授处方中用到的中药约295种,常用的10种中药使用频次达2378次,占总频次的37.6%;在这些药物中,除了调和诸药的甘草,使用频次最高的是降气和胃的半夏,半夏具有降逆、除湿、消痞、化痰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有抗溃疡、抗肿瘤等效果,是治疗胃炎、溃疡、胃食管反流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药物;其他如厚朴、陈皮、白术、莱菔子、枳壳等均为健胃通降剂,协同健脾化湿的茯苓等达到健胃和中的效果。见表1。

表1 廖志峰教授处方中常用10种中药分析

4.3 四气与归经廖志峰教授常用中药以温平性为主,多归脾、胃两经,其次归肺、心、肝经。见图2—3。

图2 药物四气分布

图3 药物归经分布

5 结语

“健胃和中”思想是廖志峰教授的学术思想之一,廖志峰教授在疾病诊察中十分重视胃腑之健,但又认为不应局限于健胃而忽视了中医整体观,要认识到健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和中”的健康状态,同时随着人与自然、社会相处模式的发展变化,不仅要重视人体本身,而且对于人与自然、与社会如何达到舒适关系的探索变得有必要。这些皆包含在“和中”的中医理念中。人体身心的健康不仅需重视胃腑,调理中州,最终使诸脏相和,又要存正守心,从经典的中医哲学中汲取智慧。笔者有幸对廖志峰教授“健胃和中”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总结梳理,但限于临床诊疗资料的不完全等原因,可能存在不足之处,盼望同道予以谅解。

猜你喜欢
志峰调和脏腑
Spatiotemporal control of femtosecond laser filament-triggered discharg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agnosing gas flow fields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调和γ-正规映射和调和γ-正规型映射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芝士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题多变各显其彰
“广厦奖”评审委员会
漫画
例谈调和平均数的简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