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都市圈研究回顾及启示

2023-01-05 12:05贡艺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都市纽约伦敦

□文/贡艺丹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兰州)

[提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都市圈建设被不断提出。本文从田园城市理论开始追溯都市圈理论演变过程,发现其从静态到动态、从抽象到与具象结合,从狭义到广义的变化。同时,详细分析伦敦、东京、纽约等都市圈经典案例,从中得到启示,进而对我国都市圈发展提出:从区域角度出发,缓解大中小城市矛盾以及倡导城市集约增长、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等建议,希望对推动我国都市圈发展进程有所裨益。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要求也不断提出。一些重大战略的发展,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在这其中,作为城市区域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都市圈建设起到了实现区域融合协调发展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都市地区,也称为大城市区或都市区等,是指由主要大城市及其郊区以及附近的城市和乡村所组合而成的城市化区域,其中,主要城市发挥着主导性的经济、社会影响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国外都市圈重大理论研究和对伦敦、日本、纽约三大都圈的分析,得到有关都市圈发展的启示,希望能对我国都市圈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理论与案例研究回顾

(一)都市圈理论研究。霍华德(1898)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可以看作是最早的都市圈研究理论,它最先从城市群的角度研究城市。

盖迪斯(1915)首先把城市放到区域的层面上来进行分析规划,在《进化中的城市》中他主张把城市扩散到更大范围形成新的区域,他还提出了城市地区、集合城市和世界城市这几种城市演化的形态。

伊利尔·沙里宁(1918)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指出城市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走向有序的疏散,这为后来城市郊区化和大都市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大赫尔辛基规划也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克里斯塔勒(193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总结出城市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的关系和空间结构的规律性。与之前的理论相比,其在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方面研究更多,在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的科学性方面也有所提高。

杰弗逊(1939)提出了城市首位度定律,哲夫(1942)提出了适用于城市规模分布广泛研究的法则——“哲夫定律”。他们都是从城市群体的分布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45 年,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了著名的多核心理论,他们指出许多城市的土地利用形式并不一定在唯一核心周围,可能有若干个核心。

康弗斯(1949)在赖利(1931)提出的“零售引力定律”基础上,提出了断裂点理论,它们都是基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而提出的。

佩鲁(1955)在《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中第一次提出了“增长极”这一概念,他明确指出由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均衡性。这一理论现实指导意义很强,在美国、英国和我国的区域规划中都有应用。

戈特曼(1957)在《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中首次提出了大都市带的概念,他首次借用“Megalopolis”一词来表示美国东北海岸地区城市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特定现象。这一概念后来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都市区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乌尔曼(1957)提出了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他认为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指出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密度的变大是由于城市间的引力与斥力的相互作用,互补性、可达性和中介机会也成为了城市相互作用产生的三个必备条件。

弗里德曼(1966)在之前提出的有关区域经济增长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这一理论适用性广泛,可以适用于发达与落后、城市与乡镇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研究。1986 年弗里德曼进一步在城市体系等级网络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将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并指出这些城市等级关系将体现在跨国公司的生产领域分工方面。

20 世纪中期,狄更生和木内信藏根据自己所处地域不同的特点,提出了近似的城市地域分异“三地带”学说。最终这一学说演变为“都市圈”的概念,并且这一概念在日本乃至许多西方国家的城市区域研究中都有体现,成为空间组织重要特征之一。

在20 世纪80 年代,艾伦·斯科特将罗纳德·哈里·科斯(1937)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首次应用到区域研究中来,并形成了新工业区位论,从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的进程特征。

富田禾晓(1995)再次对日本的城市区域结构和空间体系进行了研究,但视角转换到居住、消费、通勤、职能等方面。

总的来看,国外对于都市圈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在不断地实践中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从抽象到与具象结合,从狭义到广义的变化。

(二)都市圈案例研究。全世界有五大著名都市圈,各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下面将对伦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和纽约都市圈进行详细的演进过程分析和总结。

1、伦敦都市圈。世界有五大著名都市圈,而伦敦都市圈是其中的典型。1944 年,刚经历二战饱受各种“大城市病”困扰的伦敦,制定了《大伦敦规划》,为后面的伦敦都市圈奠定了基础。

(1)演变进程。工业革命后,伦敦这座大城市出现了。由于住房、基础设施等条件较为完善,伦敦不断吸引其他城市人口向此迁移,由此造成了伦敦中心城市的用地扩张。为了缓解这一现象,1939 年伦敦开始了绿带建设,这一举措后来也给伦敦的休闲娱乐和生态方面带来了诸多好处。但是,中心城市拥挤的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改善,因此1946年,伦敦又新建了一座城市。但是,因为这座新城城市规模较小,就业机会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市集聚效应很差,未能起到吸引中心城市人口的作用。1964 年,伦敦又建设了五个大型增长中心,被称为“反磁力中心”。这些“反磁力中心”建设在距离伦敦的中心城市外围40~80英里的区域,其中布置了居住、工作、娱乐休闲等功能,也配备一定的基础设施。这项举措为疏散伦敦中心城市的人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英格兰东南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中心的区域。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而且随着这一阶段经济的不景气,人口开始下降,伦敦的建设重点又从疏散人口建设新城转为振兴改造中心城市。1978 年,工党政府执政,它将目标定位对城市内部的更新改造活动,由此也提出了《内城法》。但这一时期由于产业进行调整,经济下滑,就业人口反而减少,因此城市发展较为分散,出现了明显的地区不平衡。东西部地区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西部经济发展较快,但土地和住房价格高涨,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挤等问题;东部地区发展较慢,土地出现大量废弃,没有足够的经济投资,失业率很高。20 世纪90 年代,英国政府改变政策,逐渐从自上而下的体制向自下而上的体制过渡,希望城市建设可以更加经济,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这一时期,政府控制了郊区用地,进行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并控制私人轿车的使用,在绿化和开放空间的营造等方面也做出了努力。

(2)小结。纵观伦敦都市圈建设的这一历程,可以发现,伦敦新城的功能从单一最终走向综合。最早的新城只是为了缓解中心城市的人口压力,因此在新城建设时只考虑到住房和就业等方面,建设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后来,新城的功能逐渐完善,在交通、绿化等方面制定了政策,休闲娱乐等功能也有所兼顾。在建设过程中,政府也逐步发现,新城与中心城市距离过近会引起人口回流,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当新城与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时,新城才可以独立发展。除了城市位置的影响,新城在建设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产业对于城市的重要作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建设协调的城市区域。

2、东京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又被称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内含东京、大阪、中京3 个城市群。而东京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众多,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是三大城市群之首。

(1)演变进程。日本人口众多,工业发展迅速,由此也产生了土地房屋价格高涨,交通拥挤、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日本专家在20 世纪80 年代制定了“首都圈第四次基本规划”并提出了“多摩连环城市圈”构想。他们希望将多摩新城及周边的城市联合起来,相互分担城市职能,建立起紧密的经济联系与空间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功能自立化的新城市圈。为了改变东京的地域结构,有关专家明确提出多中心结构。新的东京城市结构由城市中心、副中心,及新城市化区构成。城市中心和副中心功能丰富,涵盖商业、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能够广泛吸引外地来的游客,而大量游客聚集又能反作用于城市发展。

20 世纪90 年代,日本的城市化进入到后期的成熟发展阶段,人口产业发展较为平缓,但经济出现持续不景气的现象。伴随着这些问题,都市圈发展的重点也从扩大规模转变为创造城市特色,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东京友好居住区规划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它从人本主义出发,希望消除人口爆炸、拥挤和长距离通勤,并实行新的产业政策,营造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城市,同时,该规划还对生态问题有所关注,希望能形成一个生态再循环的社会。在这样的目标推动下,东京不断改善其多中心城市结构,开发临水副中心,改善居住区,进行高品质建设,并在交通方面进行了环形干道和铁路等建设,以希望分散交通量,并能使中心城市和新建城市有良好的沟通,最终促成城市群体之间的重组。

(2)小结。回顾日本都市圈的建设,可以发现,日本东京的城市结构逐步从单中心转变为多中心。在进行早期建设时,科技城等日本卫星城的建设是失败的。在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后,日本将目标从单一扩大城市规模转变为改善城市质量进行城市重建。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得知要想解决城市产生的种种问题,必须要从区域的角度出发,综合进行考虑。只有在较大规模区域内布局合理,才能解决小规模城市过度集中的问题。

3、纽约都市圈。纽约大都市圈包括了美国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芝加哥和底特律等六大城市群。它在美国经济体中拥有绝对的地位,其区域演变的历史过程也是经典,是世界其他都市圈可借鉴的典范。

(1)演变进程。19 世纪后半期,众多城市兴起,纽约在这个时期人口剧增,商业开发迅速。由于铁路、公共交通等交通设施的发达,在铁路线周围一系列卫星城市随之产生。曼哈顿就是典型的案例,方便的交通设施使曼哈顿的中央商务区快速建立起来,逐渐成为蓬勃发展的大城市。但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大量迁移,功能混乱和郊区不断蔓延的情况显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奥姆斯特德提出了低密度邻里住区的概念,成为纽约环境规划的开端,纽约改革规划传统也均始于此。

1903 年,纽约城市改善委员会成立并为新合并的大纽约编制了全面的规划。规划中考虑到大型公共建筑的布置,还对公园和公路的选址做出了限定。规划内容精细充分,为后续规划奠定基础。在奥姆斯特德愿景后数十年,纽约也出台了若干规划,如新泽西港口发展委员会纽约综合规划和纽瓦克市综合规划等,但这些规划由于比较片面,因而并没有很好地推动大都市区的发展。1914 年诺顿担任纽约城市规划咨询委员会主席,最终于1918 年,在罗素赛奇基金会的支持下,实现制定纽约大都市区规划的愿景。1922 年,美国区域规划协会正式成立。这个协会在住房、交通、经济和公共空间等方面都做出了规划,还完成了纽约都市圈社区规划设计。其他相关部门也尊重和维护该协会,严格执行了规划。1929 年,纽约大都市区规划正式开始,它采用了四种方法对未来大都市区的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做出预测。但由于其理论未实现自由,反而吸收精英价值观,受到了芒福德等人的批判。

(2)小结。在纽约都市圈的发展史中,经济增长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纽约都市圈的整体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美国的平均水平。交通的优越也是推动纽约都市圈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各种规划的推动下,纽约大都市区规划实现了从片面到区域全面的角度,最终取得了巨大进展。

二、对我国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在我国,都市圈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依据发达的交通网络系统,吸引及辐射周边城市和区域。我国有34 个国家级都市圈,其中公认的都市圈有京津冀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等。由于功能规模各不相同,各大都市圈在发展中既有各自的问题,也有共同的障碍,如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均衡、都市圈内部各城市联系不紧密、城市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都亟待解决。而通过对伦敦、东京、纽约都市圈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经验和启示。

(一)从区域角度出发,缓解大中小城市矛盾。与都市圈相比,我国近年来提出的政策更偏向于城市群,如京津冀城市群。但是,由于北京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巨大的集聚效益、多种的就业机会,其他城市未能得到相应的均衡发展。建设能抵挡北京这个超大城市吸引的“反磁力中心”就成为重点。伦敦都市圈在建设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经验:与单纯的控制政策相比,从区域角度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更为有效的。大城市将一些城市功能疏散到周边城市,而中小城市接纳大城市的工业、商业娱乐等功能可以缓解这一问题。

(二)倡导城市集约增长。西方早期的城市规划都是为了解决人口就业问题,疏散中心城市的人口都一度成为重点课题。伴随着工业的发展,汽车的出现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出现了城市无序向外蔓延扩张的现象。这一现象造成了城市土地浪费、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美国专家因此提出了TOD 模式。大量实践证明,为了更好地发展,城市应该集约利用土地,提高资源空间的配置效率。而高度发展的交通网络系统将实现这一目标,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

(三)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但与之伴随的是一些生态问题。要想控制这些问题,根本途径在于调整好平衡开发与保护的利害关系。各级政府应把握好政府调控的作用,运用经济和行政的杠杆,对有利于城市长期发展的行为给予支持。另外,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下,城市要利用好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采用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土地开发模式,努力建设节约型的城市。

猜你喜欢
都市纽约伦敦
成为纽约人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我把纽约搬走了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纽约往事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纽约双管齐下防治拥堵
伦敦畅游记(一)
伦敦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