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电影制片管理机制

2023-01-05 14:55陈诚有品武汉新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环球首映 2022年1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影视管理

陈诚 有品(武汉)新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国家影视制片都是以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为发展中心的,汇集了多种文化内容,引导观众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让观众能够从中吸取到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文化在艺术中的魅力。中国影视制片起步较晚,与美国相比,不仅影视作品质量上无法比拟,而且在影视制片管理方面也具有明显的短板,尤其是知识产权管理不善、专业人才缺失、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比较突出,大部分的制片人都是非科班出身。从1990年开始,全球电影产业的竞争加剧,由于美国电影产业发展较早,凭借丰富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始终在全球电影市场中独占鳌头,当然,这与美国电影产业有一套完善的电影制片管理机制有很大的关系。就我国而言,却没有真正符合自己实际的电影制片管理机制,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电影产业还应该继续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优势,弥补当前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对比于美国电影在制片管理上的差距,从而有效完善符合中国电影产业的制片管理制度。

一、影视制片管理的发展概述

1920年左右,美国的影视业开始发展,随后出现了影视制片人管理。从美国的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组织来看,对于影视制片人的管理思路都是结合企业管理模式而来。影视公司负责人为了对导演进行有效监督,建立完善了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制度,这也是对影视制片人最早的管理机制。1985年,我国的影视制片人制度开始实施,为了能够对影视创作进行有效管理,电视剧创作公司聘请了四名制片人,从而推动了我国的制片人管理制度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影视公司管理中,“制片人”的角色就是为影视作品拉投资的人员。换言之,投资人进行影视作品投资后,为了保证投入的资金得到有效使用,都会对整个项目的资金用途进行监督管理。所以,影片在制作过程中,制片人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内容和人员,也会根据市场需求去创作电影,并协调调度电影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片人,顾名思义,即电影或某个节目的主要制作人,属于整个作品的绝对拥有者,同时对整个影片制作过程负有管理的责任。在电影或电视节目制作之前,制片人需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选取合适的剧本,并能够从各种渠道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作品的拍摄、宣传等,直到上映。当然,作品的角色人员选取、成本控制等相关内容也都由制片人负责。影视作品杀青后,需要对影视作品进行宣传,也离不开制片人的支持。为此,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必须有制片人的参与才能够完成,制片人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此,制片人也称为监制,在影视制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二、影视制片对影视工作的作用

(一)制片人决定影片的成败

制片人在整个影视创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控制整个影视项目的第一人,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与制片人有密切的关系。制片人并非具备非常专业的技术和知识,但是必须要有独到的眼光和善于发现艺术、提炼艺术的能力,这是成就一部优秀作品的重要前提。制片人是推动影视制作项目的“首领”,从影视作品的内容构思,到影视作品的演员选取,再到影视作品上映等,每个环节、每个过程都需要制片人去操作和把握,而能好做到这些工作,必须要保证制片人具有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甚至要具备超前意识。

(二)制片人是创造性的来源

制片人在影视制作过程中担任多个角色,而且每个角色都能够迅速转换,并能够得到团队的认可,体现出制片人的创造性水平。在整个影视制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可控和不可控问题,这就需要制片人一一应对和处理,从而随时需要扮演各种角色,比如老师、母亲、父亲、管理者、梦想家等。具备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才会提高影视制作项目的管理水平,加快项目的推进,并能够保证影视作品按照自己的要求落实,作品中的每个人物、每个细节都能够在制片人的掌控之中,创作出的影视作品才会更加高端、大气、与众不同、脱颖而出,达到制片人想要的效果。

(三)制片人培养影片的本质

优秀影片的产生与制片人的素质、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整个影视制片项目中,制片人身兼数职,而且每个角色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将整个影视创作作为一个项目,那么制片人就是项目负责人;如果比作一个工厂,那么制片人就是厂长;如果比作一支军队是一个组织的最高指挥官。就导演而言,能够与优秀的制片人合作,那将会大大提高导演的参与积极性,导演的工作热情也会被拉动,双方的配合默契度也会提高,这也是作为导演所期望的事情。优秀作品既离不开制片人的完美掌控,也离不开导演等其他人员的默契配合,建立完整有效的管理机制,让整个团队组织都能够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去工作,提高每位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加上制片人选取了优秀的影视素材,那么,对于影片而言,无疑是珠联璧合,会让我国的影视品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中国电影制片管理机制

(一)制片人的构成与分层

制片人并非是一个人或一个职位,而是由许多专业人员组成的一个团队,从而才能够对电影的制作进行有效管理,而这些工作并非个人能够完成。制片人通过多渠道获得资金、参与作品的创作,推进作品的宣传和上映,这是制片人的主要工作内容。首先,资金是整个作品的保障,制片人找到合适的作品素材后,第一要务就是解决资金问题,通过拉赞助、融资等各种渠道获得资金保障影视作品的有效创作。其次,电影制作过程分为前期制作、拍摄和后期制作。整个制作过程都需要提前筹划和安排。面对合格的剧本,制片人要根据剧本内容进行人员分配,包括剧本中的演员以及拍摄过程中所需的道具等,都需要制片人进行精挑细选,细致的完成每项工作,同时要做好制作过程中的资金预算。一部电影作品是否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在前期的调研等准备工作中就能够预测。前期准备工作的完整性直接决定影片的拍摄成果。制片人员的管理水平、监督水平对拍摄成本影响很大,良好的管理水平能够提高每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执行率,减少重复拍摄的次数。当然,制片人员也要做好对后勤保障工作,保证每个参与人员的饮食、住宿都得到保障。最后,后期制作主要是电影拍摄完成后,电影的剪辑、字幕的调整等辅助性工作。所有的这些工作,制片都需要做好监督和落实,保证影片的所有环节都能够高质量完成。后期制作完成后,将作品进行送审,审核通过后便可以发行上映。

(二)“明星制片人”

随着许多演员名气越来越大,经验越来越丰富,而且也有足够的资金筹集渠道,许多演员便转行做制片人,也成为当前比较热门的活动。像杨幂、林心如等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制片公司,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影片的创作。从优势上来看,第一,明星制片人属于影视行业内人员,有充足的人脉关系,而且在为作品选取演员时,可以凭借双方的友情关系降低演员片酬,而且还会拉动其他好朋友参与到影视作品中,以低片酬的方式为明星制片人撑场面,这就大大降低了电影制作成本。像李晨、张译拍摄的《北京爱情故事》,这些明星大咖的片酬与他们的名气不成正比,基本砍掉一半的片酬。第二,明星制片人可以凭借巨大的人气筹集资金。如果投资人对整个影视行业不熟悉,对任何环节都不懂,但是他们因为拥有众多的明星朋友也能够成为优秀的制片人。第三,明星制片人在影视宣传上具有优势。许多观众对某个明星有好感,不仅喜欢他的影视作品,更想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情况,此外,明星的绯闻格外多,也格外受到关注,这也能够提高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关注度。

(三)制片人与导演的搭档组合

当前电影市场中,制片人与导演的完美搭档也成了电影制片机制中的普遍现象,两者的关系就如同双簧,制片人和出品人本身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甚至高出明星的知名度,通过与导演合作会更容易被观众看好,而且会津津乐道。在实际影视作品中有许多这样的组合,像华谊兄弟和冯小刚组合、陈红和陈凯歌组合等。两者的有效合作,不仅共同分享收益,也共同承担风险,从而实现了影片运营的创新,也实现了影片行业制片管理机制的创新。

四、美国电影制片管理机制

在美国,独立制片人管理机制是主要的模式。独立制片人就是与好莱坞电影公司没有隶属关系的专业人员,制片人需要自己挑选素材、筹集资金,同时自己担任导演,必要时也需要挑选导演,演员和摄影师团队也是由独立制片人挑选。影片制作结束后,发行路径也是自己去寻找。如果作品创作比较成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就会被好莱坞影视公司购买后发行,从而也能够成就一名优秀的独立电影制片人。美国的独立影视制片人,其优势是电影题材的选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优势去选取,不受其他组织或人员的干扰,但是这种模式最大的困难是资金获取渠道难度较大。自己选取的题材作品,想要得到其他投资者的支持并愿意投资,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许多独立影视制片人都会求助不同的基金会和文化团体,从这些途径获得资金。

五、中国电影制片管理机制发展创新措施

(一)创意理念与制片机制相结合

在中国电影的制片管理中,创意便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将创意理念融入制片机制中,能够解决当前电影制片机制中的许多问题,从而提高电影制片管理水平。“创意制片管理”也开始得到重视并逐渐应用。从电影的制作过程来看,其过程涉及许多环节,如果在每个环节中都融入创意元素,那么作品将会给观众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从而对于电影作品的快速传播、获得较高的票房收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电影属于艺术文化的范畴,也是文化体系中的核心产业,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制片人必须要了解艺术、熟悉文化,对社会当前文化的发展方向有所把握,在创作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更要懂得如何分配,让不同部门的人员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相互配合,不断进行管理的创新,让制片管理融入更多的创意元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建电影监制制度

监制与制片人的工作看似相同,但是却存在许多差异。监制是中国电影行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产物,在转型中发挥了过渡的作用。这几年,监制制度对电影行业的管理影响较大,许多影视作品的制片人都是谁投资,谁就是制片人,而监制则在制片人和导演之间协调工作开展,保证制片人和导演之间工作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监制的主要作用是有效监督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人员配置合理性,同时也负责市场的预判管理。另外,拍摄过程中,资金的有效管理也是由监制负责,保证电影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六、影视制片管理对影视工作的反思

(一)企业家就是制片人的观念和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媒介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从而也带动了影视制片产业的发展。许多社会资本投资人员纷纷涉足影视业,成了“制片人”。这几年,国家对影视产业的投资政策不断放宽,从而吸引了许多企业开始涉足影视行业。但是这些企业虽然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却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根本无法胜任制片人的职位。制片人不仅要懂技术、管理以及有资金,还要了解市场需求,对艺术文化有独特的审美视角。而这些都是需要经过培训或者经过长期的摸索、总结才能够实现,这样才能够成为合格的制片人。为此,对于投资人员和制片人员的差异必须要明确,不能将投资者与制片人混为一谈。

(二)领导者就是制片人的观念和行为

制片人在影视行业中,属于整个行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而且属于高层领导人员,对于整个影视作品具有绝对管理权。但这种权力并不等同于行政机构管理中的管理人员权力。具体而言,影视制片人的主要职责有三,一是对整个作品进行前期的调研和筹划,提出规划性思路;二是聘用专业管理人员实施运营方案;三是对运营思路进行把关、优化和调整,保证运营方向与前期规划方向一致。就美国好莱坞电影行业中,主要的竞争内容就是制片人,导演、演员之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但是,当前我国的影视制片人在选用导演时,往往忽视了导演的专业能力水平,而且自己对影视作品的审视能力有限,不具备独立判断的能力,从而就导致电影产品质量下降。

(三)经营就是管理和经营管理的观念和行为

对于整个电影产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而言,经营的内容主要是影视产品的素材选取、故事编写和故事演绎;管理则是将这些工作按照规范的流程、标准进行推进,保证任何一个环节都能高标准完成,从而提高电影产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经营管理属于管理范畴,属于同一项内容,并非是经营和管理两个活动。而许多制片人往往对这一概念存在理解性错误,导致制片人的工作职责出现偏差。看似制片人对影视创作的经营管理起不到太大作用,但实际上,制片人是整个影视产品的核心人物。只有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才能够强化影视制作的管理,才会创作出更加合格、优秀的影视作品。

七、结语

中国电影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观众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在制片管理机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制定了真正符合中国电影产业的机制,让中国电影市场更大。通过对比美国的电影制片管理机制,发现中国的制片管理机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不过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电影制片管理机制将更加完善,更加符合中国电影的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影视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加强管理机制创新 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