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因素在影视表演创作中的作用

2023-01-05 14:55李卓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环球首映 2022年1期
关键词:影视节奏因素

李卓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情感因素不仅包括影视表演节奏、影视角色的性格特点,还包括影视人物的情绪。因此,在影视表演创作当中,必须合理运用相关情感因素,塑造出足够好的角色荧幕形象,确保影视人物的鲜明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要注意节奏管理和控制,保证影视表演创作的高效性。

一、情感

说到情感一词,人们往往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人类的基本情绪,即喜、怒、哀、乐等,但是从实质上说,这种解释也不是太精准[2]。对于情感这一词的概念界定,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其实可以反映很多复杂事物。这里所说的反应,不仅涉及人类的大脑,还涉及人主观角度上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外界事物的变化往往会影响人类的心理和性格,人受到一定的刺激后,也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反应和问题,这种意识上的反应是主观上的反应,但也可以间接反映客观事物,进而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这就是情感。引申到影视表演创作中来说的话,可以说情感因素是通过影视角色对剧本的分析来展现的,影视表演者可以通过合理运用情感因素,全面理解剧本内容,进而产生共鸣,全身心地融入剧本创作中,实现情感外现,进而塑造人物形象。因此,情感因素在影视作品创作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1]。

二、影视表演创作中的节奏因素研究

(一)节奏

通常来说,一说到节奏,人们就会认为是音乐表演当中的节奏,因为人们儿时接触到的节奏就是音乐上的节奏,学习歌曲,必须准确掌握音乐节奏,且要有较强的乐感。这里所说的节奏是一个过程,无论学习什么,都必须掌握好其中的规律和发展节奏。通过音乐创作中的节奏概念分析来说,节奏其实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涉及运行形态变化和规律改变的。其实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这里的节奏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节奏和速度是不一样的,节奏时而紧,时而缓,不仅涉及高低起伏的变化,还涉及抑扬顿挫的变化[3]。

(二)影视表演中的节奏

在当前的影视表演创作当中,节奏的存在意义很大,作用也很大,当影视演员进行舞台表演的时候,只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表演节奏,才能在荧幕上有完美的表现。影视表演属于艺术领域当中的一大过程,所涉及的影响因素不仅有内在因素,还有外在因素。这里所说的外在因素,通常是指表演者在影视表演前,往往要接受专业化的技能锻炼和知识学习,这里所说的是演技上面的磨炼,只有具有足够好的表演技巧和方法,才能塑造出足够完美而有特点的影视表演人物形象。这里所说的内在因素,是指表演者的影视角色理解,以及表演者是否可以以丰富的情感融入表演当中,并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掌握角色情感和心理变化全过程,使自己完全融入演绎当中。只有掌握表演中的这两大要素,才能掌握表演节奏,真正把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4]。

三、情感因素在影视表演创作各方面的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影视演员了解剧本

影视演员参与影视作品创作前,第一接触的就是剧本介绍。影视演员通过通读剧本,可以全面掌握剧情的变化和全过程,掌握剧本表演当中的情感基调,真正发现自身应当承担角色的性格特点,进而在各种情境下产生相对应的反应。影视演员要想做好自己的表演工作,和团队各个工作者密切配合,全面而细致地通读剧本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要准确掌握剧本表演创作当中的情感因素。这里可以以曹禺的话剧《雷雨》为例进行分析。《雷雨》当中的话剧人物表演和实质上的屏幕作品演奏不一样,但是具体表演当中的情感因素分析和运用是差不多的。《雷雨》这一话剧具体讲的是在20世纪社会变动较大背景下一大家族衰落变化的悲剧,这个话剧表演当中人物的情感基调是比较低沉的,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心痛之感,间接反映出当时的复杂而纠结的时代背景[5]。演员要想完美演绎《雷雨》这一话剧当中的人物角色,就必须在最初的剧本通读时足够仔细和认真,掌握相对应的情感基调,使得人物角色融入情感背景。比如《雷雨》当中的四凤这一角色的特点就比较鲜明,她是一个非常单纯的少女,一心爱自己心爱的人,且在同时享受着爱。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四凤的情感路是很坎坷的,她只是一个做工的女子,因此和周家大少爷相爱自然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演绎四凤这一人物角色,必须将四凤单纯简单、敢爱敢恨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且要演绎出四凤那种很相爱,却又不敢爱的痛苦情感,不仅要演绎出和心爱之人相爱的甜蜜情感,还要演绎出被质疑时的纠结情感,最终演绎出结局时的悲痛欲绝。总之只有真正了解剧本发展,掌握各种情感因素,在剧本时代背景下了解人物情感和情绪变化,特别是各种环境变动之下的情感波动,才能真正抓住人物角色的灵魂。

(二)有利于增强影视演员的表演活性

前面已经说过在影视表演之前,掌握情感因素是很重要的,这里再说一下在影视演员的表演当中,情感因素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对于影视演员来说,“正在演绎”这一过程是一大核心过程,在这个核心环节,演员通过演绎,可以带着剧本人物,通过平面形象演绎入手,将行为转变为鲜明的形象。在影视表演当中,影视演员要想全面演绎自己的情感,则必须通过相应的行为动作,比如通过一个眼神和一定的肢体动作。在影视表演当中,书本文字也起到了较大作用,通过文字描述,演员可以全面展现表演过程,观众也可以了解演员的真实内心活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影视演员真正从书本文字中解脱出来的时候,这些文字就失去意义了,观众只能通过演员的内心活动变化和精神演绎来了解人物行为。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影视演员完美演绎角色非常必要。影视演员演绎角色,情感因素所起的作用很大,不仅有助于演员快速融入角色,且演员掌握人物角色特点之后,就会明白应该以什么样的行为表现承担该角色,最终进入人物即吾、吾即人物的境界[6]。此外在影视表演创作当中,情感因素的合理运用还有助于激活演员的灵魂,彰显人物存在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使得剧本人物角色完美呈现在观众眼前。

(三)有利于掌握影视演员的情绪变化

影视演员塑造人物角色,准确掌握情绪变化很重要,情绪也是确保角色演绎的主要表现因素。进行影视表演作品创作,创作者往往是以文字编辑来表达自我情感,抒发出自身的喜爱、厌恶、悲痛等感情。而对于影视表演来说,演员往往是通过表演来表达内心动态的,而这里主要说的是面部表情,当一个人高兴的时候,往往会面带笑容,而当一个人难过的时候,则会露出深沉的表情,甚至会流泪。在影视表演当中,演员所演绎的人物角色都是带有一定的情绪变化的,而这一情绪变化是受环境和情感因素影响的。比如,人们要在屏幕后和对手演绎关于生死离别之苦的戏,就必须保证自己的情绪到位,且要尽快融入人物表演,最终接近于完美角色[7]。具体来说,在影视表演当中,对手的情绪变化和对你产生的刺激,与家人之间的对话等情感因素,都会对你的表演产生影响,以至于促使你情绪爆发。演员接受情感刺激后,就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绪变化,抓住表演节奏,实现情绪的饱满性,最终真正融入角色演绎当中,忘记自己最早的身份。总之影视表演当中演员的性格和情绪变化,往往是通过行为变化来展现的,且情绪变化对演员的正常表演是很重要的。

(四)有利于掌握影视演员的性格特征

影视表演当中对于演员的人物角色演绎,最核心的工作还是塑造演员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征。对于影视角色的诠释来说,其是通过各个方面来展现的。影视演员的性格特征说的是什么?是指通过演员行为变化和外在因素影响而做出的行为。从心理学方面来说,人物性格是指人的态度变化和最终形成的行为因素。人物性格特征是通过相应的语言、行为等来表现的,因此,影视演员要想演绎人物角色,必须充分彰显自己的性格特点,且要抓住角色鲜明的特征和言谈举止。比如扮演一个伪君子的角色,则必须通过言谈举止,在为人处世当中展现,这一角色在外足够正义,却往往背后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这样的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必须有丰富的内心戏,在各个环境条件下都彰显自身特点。很多影视演员都会穿符合自身特征的衣服,有一定的面部表情,形成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样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通常还是依赖于演员的演绎实力,进而诠释个人性格特征。真正的影视演员,必须从通读剧本内容入手,认真研究剧本内容,进而更好地了解人物特征和内心情感,以诠释出完美的人物形象。影视演员通读剧本,不是简单地读剧本上的文字,而是通过各种人物对话和交流来了解人物角色所生存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日常,最终掌握他们的思想情感。此外,影视演员还必须善于对自己所扮演的人物角色的行为习惯、地位以及思想情感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五)有利于真正提升影视演员的演技

影视演员表演当中的首要因素就是剧本通读的因素,而演员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剧本内容,持续性地展开实践活动参与和演绎,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演员的演技和综合素养。此外,演员若想要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则必须在影视作品创作当中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实现和对手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且演员必须具备有效管控自我情感变化的技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控制。

(六)有利于增强影视作品观赏性和表演效果

从影视演员的角度上来说,作品创作和演绎比戏剧表演的难度更大,这是因为在实际的影视作品创作和演绎,以及最终的影视剪辑当中,往往会放大演员的表演片段,通过特写镜头的演绎来展现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对应于影视故事情节的发展,最终使得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的同时能够和人物角色达到情感上的交互和共鸣,增强影视作品创作的戏剧性和观赏性[8]。因此,影视演员应该充满热情地进入情感培训的环境中,尤其要实现情感意义上的沟通和管理,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和表演素养,增强影视表演的戏剧化效果。影视作品其实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艺术形式,完美的影视作品创作,其实是多元化故事情节的创作,不仅能够反映人物生活、思想状态,展现社会发展实况,还能引起观众情感上面的共鸣。总之,影视演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表演水平和技能,在多样化的影视作品创作背景下,密切结合影视作品内容,掌握影视作品当中的人物角色情感,从细节和各环节入手,彰显活生生的人物角色形象,突显出影视表演当中人物角色的魅力,最终提高影视作品创作水平和作品质量。

四、影视表演创作中的情感控制作用研究

在影视表演创作当中,演员之间以及和对手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与此同时,演员也必须学会正确管控自我的内心情感,只有这样,演员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影视表演当中人物的鲜明特点和故事内容发展,最终起到充分抒发演员内心情感的作用。

(一)演员在影视表演和创作前应学会调整自我情感

影视演员在表演和创作影视作品之前,都必须学会调整自己的情感,而要想实现这一点,则要学会默戏,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影视演员掌握情感管理技巧[9]。因此,影视演员要合理掌握自我角色的演绎技巧,学会在各种场景当中抒发自身的情感和思想,这也是演员参与影视作品创作的基本条件,比如人物角色的高兴、痛苦和悲伤等都是一定的情感基础因素。影视演员必须完美演绎具备角色,掌握相应的情感基调,才能最终在表演的同时有效控制个人情感变化,学会在合适的场景下采取合理的表演方法,完美诠释人物特征和情感。

(二)演员在通读剧本和了解人物角色时应学会管控自我情感

演员影视作品创作当中的情感控制,指的是演员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表演前,必须结合剧本内容和各种表演场景,作出内容上的理解和人物内心上的揣摩。影视编剧在各种影视剧本创作当中,都会塑造各种不同的人物角色,且涉及各种不同的故事情节,不同的影视剧中涉及的人物角色特点都不同,人物角色所对应的故事情节和经历也不同,因此,影视演员必须结合各种故事情节和背景,了解影视剧本当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情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控制。比如,在各种多元化的场景和条件下,影视剧本当中的人物角色特征和思想情感是不同的,他们的语气、语调都不同,传达出的思想情感也不同。总之影视演员只有在表演全过程中学会管控自我情感变化,才能有最佳演绎效果。

(三)演员要学会掌握精准的表演方法和技巧

影视演员掌握前期默戏方法,了解影视剧本发展的过程和情感基调,则能够以该条件为基础,在影视作品表演和创作当中实现情绪变化和情感表达,实现影视表演和作品创作的目标。在影视表演当中,演员必须学会掌握和合理运用人物角色表演技巧和方法。比如,影视演员要结合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相应的场景,凸显出表演作用效果,明确故事发展的进度,且要学会管控演员的剧本台词、表演当中的言行举止以及语气等因素。此外,影视演员要学会在表演的全过程中控制好自己的情感变化,既不可以让观众太过明显地感受到表面化的情感控制,又不可以让观众觉得演员和人物角色的诠释是有很大区别的。总之,在影视表演和作品创作当中,演员不但要学会防止过于矫揉造作,而且要充分彰显出人物角色所处的故事发展情节和思想情感变化,保证观众不会出戏,最终创作出足够完美的影视作品[10]。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因素在影视表演创作中的作用非常大,要想完美诠释影视作品,演员必须在表演当中有效利用各种情感因素,如掌握科学合理的表演技巧和方法,学会管控自我情感变化等,实现对各种情感因素的有机整合,且演员还必须学会时刻总结观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充分表达内心情感,掌握人物故事发展路线,最终提升演员的演技和情感表达水平,演绎出完美的影视作品。

猜你喜欢
影视节奏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轻快漫舞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