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雷竹高产栽培技术

2023-01-05 15:39王建淇杨长河刘晓平苟红敏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期
关键词:城固县秦巴山区竹林

王建淇 杨长河 刘晓平 苟红敏

(1.陕西省城固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 陕西城固723200;2.陕西省略阳县农检中心植保站 陕西略阳724300;3.陕西省城固县木材检查站 陕西城固723200;4.陕西省城固县植保植检站 陕西城固723200)

雷竹是我国著名的“笋用”竹品种,自然形态下早春打雷即出笋,故而得名“雷竹”。 雷竹的嫩笋含高蛋白、低脂防,其矿物质营养元素含量丰富、糖分和纤维含量适中,是早春蔬菜淡季应时节令的美味佳肴,是名副其实的一种天然绿色山珍。 雷竹不但能够绿化环境, 而且可涵养水源; 雷竹鲜笋产量在1 500~5 025 kg/hm2之间, 按照 14 元/kg 的市场价格计算,收益在 1.4 万元/hm2以上,最高可达 5 万元/hm2。 雷竹产业是衔接乡村振兴的长效产业, 是秦巴山区群众致富的首选产业。 城固县既有高中浅山,又有丘陵河川,是典型的秦巴山区地形地貌特征。 雷竹在秦巴山区种植、竹笋采挖和加工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地群众种植经验丰富。

2021 年城固县全县规划发展雷竹栽植10 个镇,面积6 451 亩,投入资金1 290.2 万元,预计鲜笋最低增收903.14万元,可巩固脱贫群众4 384户、10 240人,每户增收2 060.1 元,人均增收882.0 元。

1 雷竹的特性

雷竹属多年生植物,由地下茎、竹杆、竹枝、叶和竹箨5 部分构成。雷竹喜湿怕涝,喜光怕风,地下根系发达,要求土壤[1]土层厚度≥50 cm,微酸、中性,地下水位≤50 cm。雷竹一般杆高7~11 m,胸径达0.45 m,是中早熟笋用竹种。 雷竹一般3 月初出笋、4 月底结束,笋期 50~60 d,集约化程度高的雷竹,9~10 月可再次发笋;当地用谷壳覆盖雷竹林地的经营方式,可以提高地温,促进发笋提早90 d 左右,农历春节前后竹笋就可上市。 秦巴山区雷竹从出土到成竹只需30~50 d, 一次性长大成形; 生长最快速度1 昼夜可达1 m,抽枝展叶成竹后,不会再增粗长高。 雷竹的繁殖主要靠地下茎进行无性繁殖。

2 栽培技术

2.1 林地选择

雷竹林地宜选择在海拔 800 m 以下, 以 5°~15°的低丘缓坡地为好,有充足水源之地更佳。 应选择光照充足、背风向阳[2](阳坡、半阳坡)的坡地。 土壤以深厚肥沃、疏松透气的沙壤、棕褐壤土为最佳,其他土壤次之。

2.2 种竹选择

雷竹的主要栽培类型[3]有细叶乌头雷竹、阔叶雷竹、青壳雷竹3 种,在秦巴山区经过多年栽培观察比较, 以细叶乌头雷竹作为大面积栽培推广的种竹较为适宜。 栽植时采用移植造林及埋竹造林的方法,种竹龄以1~2 年生为好,其竹生长健壮、芽饱满、根部发鞭长笋能力强。 栽植时应当优选主杆健壮、竹节间均匀、分枝较低、无虫无病、没有开花枝的1~2 年龄竹。 种竹粗度以胸径0.02~0.03 m 为宜,不宜选择高大粗壮的种竹,其根分布深,挖掘和运输困难,栽后竹大招风,成活率较低。

2.3 栽植时间

一年除炎夏与寒冬季节不宜栽植外, 其他时间均可种竹, 以早春 2 月和秋冬 10~12 月为好, 以 1~2 年生种竹最佳。

2.3.1 春季栽植 2 月是细叶乌头雷竹发笋孕育期,种植后,有部分还能从根部发出竹笋,抽枝长叶;春季气温逐渐升高,降雨增多而不涝,极为适宜雷竹生长,当地栽植成活率高达95%;对于当年春季出土的竹笋,以少留为宜,以控地上促地下,加快成林速度。

2.3.2 秋冬季栽植 秋冬时节, 细叶乌头雷竹于半休眠状态,根贮养分多,消耗少,土温适宜,新栽种竹利于伤口愈合,开春后就能出笋,成活率高。

2.4 整地挖穴

整地分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在栽植前2~3 个月进行,要捡拾较大石块、细致整地,以打好造林基础。

2.4.1 清林整地 在荒坡或杂灌草丛生的地块造林,应适当清除杂草和林地的杂灌。 首先对造林地全面进行深翻,以深度35 cm 左右为佳,清除掉林地内的树根等其他杂物,把表层土深翻到底层,底层土翻到表层,利于土壤熟化。

2.4.2 挖沟排水 在坡度5°以下的造林地、 低湿地种植雷竹,首先需要开挖防水沟,防止水浸。 在不易积水的坡地上, 可以按照深和宽25 cm×25 cm 的规格开挖浅沟, 为了便于管理可将造林地划分为间距10~20 m 的块状。在种植竹林面积大、土壤黏重、地下水位偏高的地段或易积水的平地,需要开沟做垄,即每隔 5 m 开一条 1 m 宽、35 cm 深的沟,做到“深沟高垄”,这样便于排水等后期管理工作。 开沟时注意主沟宜宽宜深,支沟宜窄宜浅;开沟时,还应当注意沟的方向要利于日常竹林管理和排水顺畅。

2.4.3 挖种植穴 雷竹的适宜栽植密度为1 335~1 665 株/hm2,株行距 2.5 m×3.0 m 或 2.0 m×3.0 m,穴的长、宽、深分别为 0.6 m、0.4 m、0.4 m。

2.5 栽植技术要点

2.5.1 坑底平顺 根据种竹的大小、 竹苗来鞭去鞭的长短,要求栽植穴坑底平顺,使竹苗根蔸与穴底土壤紧密结合,防止根土形成空隙造成假活现象。 栽植时, 要做到穴内竹苗根部舒展, 表层熟土回填到底部,有利于提高竹苗种植质量。

2.5.2 深浅适宜 栽植雷竹时不宜太深。 以竹鞭入土20~25 cm 深为宜。 栽植过深, 土壤中养分较少,氧气不足, 特别是地下水位较高的造林地, 竹鞭得不到充足的氧气, 易发生烂根死芽现象。 但也不宜栽植得过浅, 扎根不稳, 易受风吹摇动, 影响造林成活率。

2.5.3 根土密接 雷竹栽植时,要把握“下紧上松,根土密接”的原则。 表土回填入穴一半,用锄头将土戳实,确保根蔸与土紧密不留空隙,在填满土踏实时切忌用劲硬踩,以防损伤根芽;有条件的地方,栽植时可以用黄泥浆+生根粉兑水蘸根,此方法连续2 年在城固县雷竹栽植中使用的对比试验效果来看,使用后成活率可以提高30~50 个百分点。

2.5.4 浇水定根 在有条件的造林地, 栽植后应当及时浇水定根,使竹根和土壤紧密结合;若秋冬季栽植, 当地干旱少雨, 浇水后可在栽植穴覆盖薄膜保湿,减少蒸发,但是春夏季多雨应及时去掉薄膜。 城固当地春季栽植后到夏秋季降雨充沛, 栽植穴未覆盖成活率在90%以上。

2.6 幼林管理

雷竹栽植后的管理主要是补植、浇排水、除草松土、施肥、留养和病虫害防治6 个方面。

2.6.1 补植 对新栽种竹干枯死亡的应及时补植,凡竹杆或枝条色青的应保留。

2.6.2 浇排水 久晴无雨,应7~10 d 浇1 次水。当地夏秋季降雨频繁、雨量大,雷竹造林地必须做好排水沟的疏浚、林地防涝工作,防止积水烂根死苗。

2.6.3 除草松土 新造雷竹林每年应松土除草3 次(4 月、6 月、8 月各一次)。

2.6.4 施肥 为促进地下鞭生长, 提高出笋率和成竹率,每年的6 月和10 月应各施肥1 次。

2.6.5 留养 在幼林阶段,留养的新竹[4]应注重改变以往种植后2 年“只留养不挖笋”的传统陋习。

2.6.6 病虫害防治 加强竹林保护, 注意食笋及食叶害虫的防控;若发现害虫幼虫,可用敌敌畏2 000 倍液用机动喷雾器防治,或10 kg/hm2的敌敌畏烟剂熏杀[5];注意在无风天气上午10:00 至下午4:00 用药,要保护环境、远离水源,注意做好施药人员防护,施药后在竹林醒目位置设立安全警示牌, 以实施安全生产和管理。

猜你喜欢
城固县秦巴山区竹林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寻访竹林隐士
城固县发展林下天麻之浅见
城固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现状及对策建议
城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城固县北部秦岭山区中药资源调查
秦巴山区野生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
竹林野炊
秦巴山区黑木耳黑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