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反刍兽疫诊断与防控

2023-01-05 20:23唐文斌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兽疫羊舍病羊

唐文斌

(安徽省南陵县养殖业服务中心 241300)

随着羊肉需求的日益增加,肉羊及其制品贩卖、调运日益频繁,而这也使得羊小反刍兽疫日益呈高发态势。羊小反刍兽疫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山羊、绵羊具有较大的感染率,死亡率相对较高,一旦暴发,会对羊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当前背景下,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举措展开探讨是极为必要的。

1 流行病学

1.1 传播途径

所有感染羊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牲畜都可能成为该病的传染源,该病的传染途径有很多,包括呼吸道传播、间接接触、直接接触等多种形式。在病畜发病高峰期,其口腔、分泌物、粪便中会含有大量病毒颗粒,通过打喷嚏、呼吸、排便等方式就能将病毒颗粒排出体外,对其他牲畜乃至环境造成感染。环境在遭到感染后,也会成为该病的间接传染源,对其他健康牲畜造成感染。除此之外,胎盘移植、授精等外科过程也可能传播该病。

1.2 易感动物

绵羊、山羊是羊小反刍兽疫的易感动物,但是其他动物也可能感染该病。但是由于动物种类及品种的不同,其易感性也会有些许差异。山羊相较绵羊,易感性会更强。具体到山羊品种层面,西非品系的山羊发病症状会更为严重,死亡率会更高;欧洲品系的山羊易感性会更强,但是发病症状相对较轻;牛在感染该病后,不会出现任何病症,但是体内会产生该病的抗体;生猪在感染该病后,不会传播该病,也不会出现任何病症;长脚羚、野生绵羊等野生动物在感染该病后,会出现该病的症状,并成为该病的传播者[1]。

1.3 流行特征

羊小反刍兽疫主要发生于季节交替阶段及冬春季节,但是除此之外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可能。该病潜伏周期较短,一般在5d左右,最长3周左右。该病在发病之初,通常呈群体性发病,之后会类似于其他常规传染病,呈发散性发病。

2 临床症状

在发病之初,病羊体温会明显上升,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反刍减少、胃蠕动能力下降、羊毛暗淡干燥等症状。病症持续一段时间,病羊的口腔黏膜会出现出血、充血的现象,并伴随流涎。仔细观察,会发现病羊的舌头、唇部黏膜表面会出现大小不一的坏死病灶。如果母羊感染该病,乳头部位也会出现坏死病灶;在发病中期,病羊会出现气喘、咳嗽等其他病症,体重会明显降低,并伴有腹泻症状,呼出的气体带有明显臭气;在发病后期,病羊体温会明显下降,但是会陆续出现死亡现象,病死率一般在50%左右。

3 诊断方法

3.1 常规诊断

根据病羊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即可进行初步诊断。但是由于该病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牛瘟等疾病存在类似之处,所以必须在常规诊断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诊断进行进一步确诊。

3.2 实验室诊断

首先是病毒的分离、培养。从病羊的血液、鼻腔、口腔等病灶提取病毒,与BHK21细胞、MDBK细胞接种,采取隔热观察的方法,如果5d后出现大量合胞体或发生明显病变,则可判定有羊小反刍兽疫病毒;如果5d后没有发生病变现象,则需进行进一步鉴定。

其次是血清检测技术。当前血清检测技术日益多样化,其中竞争ELISA、病毒中和试验应用相对广泛。竞争ELISA操作难度低,敏感性高,所以在批量检测中通常采用该技术;病毒中和试验虽然精确性更高,但是由于对于仪器的要求较高,所以应用相对有限。

最后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RT-PCR检测技术是羊小反刍兽疫诊断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检测技术,操作相对简单,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样本检测。

4 防控举措

4.1 加强饲养管理

在羊养殖过程中,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没有为羊只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会导致羊只生长缓慢,免疫力低下,而这势必会增加羊只感染羊小反刍兽疫的几率。因此,为了降低羊只感染羊小反刍兽疫的几率,养殖人员必须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根据羊只的生长年段,科学搭配饲料,确保饲料营养均衡、全面,以此来充分满足羊只营养需求。除此之外,养殖人员必须制定科学的喂养程序,定时、定点、定量进行投喂,以此来使羊只养成良好的进食、消化习惯,而这对于羊只免疫力的增强是极为有利的。

4.2 做好卫生消毒

环境卫生状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病几率,因此在羊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根据自身养殖情况,切实做好环境管理工作。首先,养殖人员要定期对羊舍进行清理、通风,确保羊舍始终处于干净卫生、空气清新的状态;其次,养殖人员要做好进出管理,严禁闲杂人等进出羊舍,同时做好消毒工作,以此来避免病毒从外进入;再次,养殖人员要对羊舍的光照、湿度、温度加以合理控制,确保其始终处于适宜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羊群应激反应的出现;最后,养殖人员一旦发现疑似病羊,要立即对其进行隔离,并邀请专业兽医前来确诊,同时对病羊接触的所有器具、场地、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以此来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

4.3 落实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防控羊小反刍兽疫最为直接、有效的举措,因此养殖人员必须根据防疫规定,切实落实免疫接种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对羊只进行集中免疫接种,免疫密度要控制在100%,免疫合格率要控制在85%。与此同时,要对羊体内的抗体水平进行定期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漏免或抗体水平低的现象,要立即开展补免工作。除此之外,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免疫规范,做好器械及注射部位的消毒工作,同时确保注射针头一次一换,以免造成继发性感染[2]。

4.4 规范引种操作

在从外引种之前,养殖人员必须对羊舍进行彻底清理消毒,以此来为新进羊只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引种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对引种地点全面调查,确保当地近期未发生过羊小反刍兽疫疫病。同时,要对引进的羊只的产地检疫证明认真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不存在任何疫病;在引进之后,养殖人员要将新引进的羊只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确定其不存在羊小反刍兽疫或其他传染性疫病后,才能与其他羊群混合饲养[3]。

4.5 完善监测处置程序

在羊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一旦发现羊小反刍兽疫疑似病例,要立即向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汇报。对于因养殖户迟报、瞒报,造成羊小反刍兽疫疫情扩散的,要依法追究养殖人员刑事责任。动物防疫部门在接收到汇报后,要立即安排专业兽医前去确诊,一旦确诊,要立即封锁疫区,同时对疫区内的所有羊只进行全部扑杀,并对疫区进行全面消毒,以此来避免羊小反刍兽疫蔓延扩散,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具有较强危险性的疫病,不仅传染性极强,而且死亡率极高,一旦暴发,势必会对羊养殖效益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羊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对羊小反刍兽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加强了解,切实做好防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羊小反刍兽疫发生几率,切实提高羊养殖效益,而这对于羊养殖业健康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猜你喜欢
兽疫羊舍病羊
羊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研制成功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关于羊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
江淮地区冬季供暖对羊舍环境质量、绵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病羊识别要点
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羊舍空气质量分析
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报告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不可松懈
贵州山区肉羊圈舍的类型选择与修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