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2023-01-05 20:23黄享春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白痢产房圈舍

黄享春

(钦州市钦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35000)

仔猪黄白痢是造成仔猪的成活率低的主要疾病之一,这种病大多只会在仔猪群体之中出现,且具有传染性。每个国家的养殖基地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仔猪死亡,还会对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影响。

1 发病原因

1.1 天气原因

随着天气和环境的影响,在季节交替时,气候骤变,气温下降等一系列条件都会导致仔猪不能快速地适应周边的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抵抗力减弱,从而更容易导致发病,特别是在阴雨蒙蒙或者冬天这种天气寒冷的时候出现。

1.2 环境原因

母猪圈舍的搭建不够合理,圈舍整体架构较低,相对阴暗潮湿,通风和亮度都不够,容易滋生细菌,本身猪圈就是一个细菌繁多的生殖环境,这样一来为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从而导致仔猪黄白痢的产生。

1.3 污水排放

母猪圈舍的污水和粪便没有及时地排放,因此污染了生猪养殖环境和母猪哺乳的环境,使仔猪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感染到了大肠杆菌。病猪排出的粪便也没有及时处理,仔猪黄白痢本身就具有传染性,带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被仔猪间接吃点后,就可以在消化道感染,从而导致仔猪黄白痢的产生。

1.4 卫生条件

生猪养殖基地的饲养管理和卫生的条件都未达到标准,没有安装一系列母猪产后的设备,也没有保暖的设备,本身的卫生条件再差一些,导致很多仔猪从一出生就受冷受冻,仔猪的抵抗力也弱,再加上一些细菌的袭击,更容易造成仔猪黄白痢的产生。

2 流行特点

2.1 仔猪黄痢病

仔猪黄痢主要传染的对象是在出生后几小时至一周内的仔猪,1~3d的较为普遍。大多数的仔猪会在7~46h发生黄痢。如果还不能吃上母乳的,仔猪多数是在7~9h以内就发病。

2.2 仔猪白痢病

仔猪白痢最主要传染的对象为出生后10~30日龄的仔猪,以10~20日龄的仔猪较为常见,通常发生率均占50%以内,其死亡率相对于仔猪黄痢病而言也较低。

3 临床症状和诊断

3.1 仔猪黄痢病

仔猪在出生时的身体状况一般都很好,但大多都是在出生后6~12h左右,突然就会有同一个窝的其中1~2只母猪突然发病致死,然后同窝的母猪也随之发病。他们的主要特点都是排泄含有腥臭味的黄色的稀粪便,并含有一些泡沫和凝乳块,且肛门会松弛,会不由自主的冒出稀粪便,次数相对来说频繁,之后病猪就会以肉眼可见的速率逐渐消瘦下来,进而昏迷甚至死去。

3.2 仔猪白痢病

同一窝仔猪中一般先会有1或2头仔猪有拉稀的迹象,而它们所拉出的是像浆糊那样的大便,颜色是灰白色、乳白色或白黄色,并带有腥臭的味道,但体温和食量倒也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身体有些地方缺乏了活力,怕冷,且日渐消瘦,而且毛皮也呈现出了粗糙的模样,因此生长发育相当迟缓。大多数是的发病时间都是在3~7d时,有一些较严重的病猪会在一个月以内就由于脱水而引起死亡。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对产房的消毒和卫生工作

除了日常中要对圈舍进行定时的清扫消毒等工作以外,在母猪健康临产之前,也要对产房进行再一次的清扫,并且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以及浓度为2%的氢氧化钠进行对产房和猪圈的消毒工作。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要在保持房间室温的状况下进行通风,而且在母猪完成分娩后要第一时间更换垫草。

4.2 对母猪加强护理

做好产房的消毒工作之后,要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一定要按照既定的量化标准定时喂养,让母猪所食的饲料营养平衡,尽可能地多加入含有维他命和矿物质的饲料,以使饲料合理搭配,并保证母猪的产奶量。在适当增加精饲料的同时安装保温箱,提前为仔猪提供防寒保暖的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在母猪妊娠后期饲养管理中,要根据分娩临近日期逐步减少喂养饲料中粗饲料的比例,合理增加精饲料配比率,从而确保母猪机能所需的VC、VD、蛋白磷、钙等营养物质。

母猪在临产前约12h进行一次驱虫,并对产房进行全面清理、冲洗、消毒,垫上容易清洁的软布或草,然后用温水将母猪生产性能乳头与身体清洗,用0.1%的高锰酸钾液进行消毒,再把母猪身体擦洗干净。在仔猪吃奶之前,先把每个乳头上挤掉几滴奶,让这挤出来的奶冲走了乳头孔里的病菌和杂质,然后再让刚产出的小猪吃初奶,使仔猪能够迅速获得母源抗体,增强仔猪的免疫力。

4.3 免疫接种预防

养殖场要根据免疫的程序,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这样才能确保母体乳汁中具有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从而让之后产出的仔猪喝完母乳后能够快速的获得母源的抗体和免疫力。在一般的情况下,养殖场针对仔猪黄白痢这几种传染病的预防选用的都是灭活苗,具体有双价苗(K88、K99)、三价苗(K88、K99、K987p)。完成免疫的接种后,仔猪吮吸乳汁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抗体和免疫力,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仔猪黄白痢的产生。疫苗的接种最好的时间段是在母猪分娩前一个月和半个月分两次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完成疫苗接种。

4.4 对仔猪进行药物预防

针对新生的仔猪,一是在吃奶之前或诱食的时候加一些益生菌类(如乳酶生)或微生态制剂,但需要注意的是,益生菌不要和抗菌药品一起饲喂。二是在仔猪出生后2~3d,每头仔猪要静脉注射牲血素1mL,第10d再注射牲血素1.5mL,以此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4.5 药物治疗

对于仔猪黄白痢疾,口服给药的疗效要比注射用药的疗效好。因为当仔猪患黄白痢的时候,严重脱水反应和肠毒素是导致仔猪大量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防治上应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让仔猪充分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温开水1000mL),应一天多次,且药物要现配现用,保证药物的新鲜且不被污染。

每头仔猪口服阿托品或654-2(山莨菪碱)1mL+抗菌素(痢特灵0.5g或氟哌酸2g)。

肌注抗生素复合制剂(2.5%恩若沙星1mL+VC1mL+阿托品0.5mL+VB10.5mL),一日2次,连续用2d。

仔猪黄白痢病大多都是发病急,病势重,病程短,治疗效果大多不好,所以对仔猪黄白痢病的治疗一般都处于被动,或者还没来得及治疗就死亡了,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还是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5 结语

仔猪黄白痢病是一个发病率快,致死率高的传染病,如果没有及时的做好保护措施,那么仔猪就很容易发病,这对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是不利的。所以,养殖户们应当重视起来,通过对猪舍的清扫,对母猪的护理和做好圈舍的保温和消毒处理,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仔猪黄白痢的产生,为养殖场带来更大的效益。

猜你喜欢
白痢产房圈舍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一种新型肉鸡圈舍的研究和应用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产房外的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