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体验设计在儿童博物馆应用效果的实证研究

2023-01-05 02:30邓南茜刘佳丽戴婧欣李莉梁海花杨青林
东方收藏 2022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邓南茜 刘佳丽 戴婧欣 李莉 梁海花 杨青林

摘要:儿童博物馆的开设体现了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是进行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儿童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博物馆以陈列展览为主,倡导基于藏品的学习;而儿童博物馆则基于互动展览项目,倡导交互体验为主的探索性学习。互动交互体验设计是儿童博物馆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观众在上海儿童博物馆的参观行为和体验满意度,呈现交互体验设计在上海儿童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总结上海儿童博物馆在相关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探求合适的改善方案,旨在更好利用交互体验设计去建设符合儿童心智特点的体验项目,让儿童在互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系统、连贯的学习,最大程度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关键词:上海儿童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应用效果

引言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功能被提到博物馆众多职能的首位,博物馆教育观念得到不断更新,其教育活动也有所创新。

在博物馆发展进程中,儿童博物馆作为其中产生出来的新的分支,它把主要受众群体范围缩小,将焦点放在儿童身上。当观众群体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对应的主要功能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上海儿童博物馆为例,其目标群体是3—12岁的儿童,这个年龄段是儿童成长发育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根据脑科学的研究成果,3岁左右的孩子大脑细胞功能正处于重新组合和分工的阶段,他还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更不具备认知对错标准的意识;7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学习到关于社会生活的常识,把生活環境中的特定行为化为己用;12岁左右的孩子对物质以外的东西有了更多想法,如理想、愿望等。而在学校满足孩子的基本教育之外,博物馆能充当一个教育上的良好补充,把学校有限的教育职能发挥得更大,也体现了新一代博物馆人对儿童群体的关注和重视。传统博物馆习惯把展品作为线索,为观众讲述故事,而儿童博物馆相较于此的显著特征在于融合了交互式体验,虽然它也给予观众一个故事线,但结论都是自己挖掘探索出来的。目标观众群体的特殊性影响了儿童博物馆的展陈实践,淡化传统博物馆对收藏的展示功能,增加实践性的体验设施,都是以便迎合儿童的心理,适应儿童行为的重要措施。

交互设计这一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被提出,它旨在关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动联系。交互设计的目的是以用户为中心,重点关注参与,用户成为设计参与者并与其他用户交流互动。交互装置逐渐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结合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图像、声音等媒介,与用户进行互动,相较于传统展陈方式,新的展览形式更易使观众理解展品,观展体验大大提升。交互设计之后又产生了体验设计的新概念,交互体验设计的理论逐渐完善,交互体验设计在博物馆中成为让儿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观的重要途径。博物馆的参观方式也由单向接收信息逐渐向体验式双向交流信息转变。儿童博物馆既然以教育为主要职能,那么该如何让其儿童观众有效地受到教育?国内有许多博物馆包括馆内的儿童区域,都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吸引儿童参与教育过程。体现在增加了许多娱乐性、趣味性的设施,如科学实验仪器、艺术创作工具等,但大部分分区设施的交互体验式设计仍存在许多问题。

国内对交互体验设计研究大多是涉及人工智能交互设计和产品设计,多为人机交互理论和实践设计。对儿童博物馆的交互体验设计虽有研究但相对较少。董可然以儿童为主要群体进行博物馆交互体验的探讨,针对学龄前儿童群体的主要特点,剖析出满足儿童认知需求的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策略。交互体验设计作为计算机领域专业学科,要和博物馆相融合发展,还有一定的壁垒。我国博物馆对交互体验设计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在新时代下高度智能化技术对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作用,较少关注对博物馆观众体验的研究。基于交互体验设计理论来探索儿童博物馆发展和交互体验设计的内在联系,是关于儿童博物馆发展的一种创新研究。

国内的交互体验设计研究相较于国外而言,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也未成体系。尽管国内关于交互体验设计的实践方兴未艾,但是针对儿童的交互体验资源和产品仍是鲜少,关于儿童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的研究就更是稀见。

因此,本文以中国首家儿童博物馆——上海儿童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借助问卷调查形式,全面剖析观众对上海儿童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的满意度,并据此提出改善方案,以期为创新上海儿童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提供些许参考。

一、调研概况

(一)问卷设计

本次研究以上海儿童博物馆的观众为对象,对到馆参观的观众进行交互体验满意度抽样调查问卷,运用统计学分析法对影响观众满意度的原因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探究,以期能够发现上海儿童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的优缺点,并给出相关建议,从而促进博物馆文化向儿童群体的有效传播、完成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加深大众对博物馆教育职能的了解,进而证实博物馆在儿童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调查问卷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人口学,对观众背景信息的调查;第二部分是观众参观前行为的调查;第三部分是观众对博物馆交互体验的实际满意度评价和感兴趣程度的选择;第四部分是观众再参观意愿调查和观众建议。观众建议采用开放式作答,其余皆为封闭式作答。观众背景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观众参观前行为的调查主要是针对观众对上海儿童博物馆和交互体验的了解程度。观众对博物馆交互体验满意度要素的选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儿童博物馆的现状和上海儿童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归纳出观众对儿童博物馆的交互体验满意度的维度和各项要素。观众建议是一个开放型选项:“您对上海儿童博物馆的交互体验设计还有什么建议或看法?”

经过预调查,笔者根据一些观众的建议和问卷内容的有效性分析、结构的合理性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对部分不合理或有误的题目进行了修改,以期问卷设计更贴合研究目的。

问卷所用量度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满意度评价中有“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回答,感兴趣程度选择中有“很感兴趣”“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非常不感兴趣”五个选项。为使问卷设计更全面地贴近观众角度,在一些涉及观众信息和意愿的题目中额外设置了“其他”选项。

(二)调研实施

调研于2021年5月1日至5月3日在上海儿童博物馆实施,分为预调研和正式调研。预调研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46份,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为90%。正式调研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30份,其中有效问卷322份,有效率为97.57%,完成情况良好。调研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由负责调查的人员主动与在场的观众进行谈话交流,邀请其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填写问卷的过程中,调查员会在一旁静候,以便观众对题目或选项不理解时可以及时给予解释和指导。为了减少对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影响,调查地点主要集中在馆内的休息区和餐饮区,请坐在长椅或花坛边休息的观众填写。对于不理解内容的儿童观众或看不清文字的老年观众,则由调查员先朗读问卷上的内容,再根据观众的回答帮其进行填写。总体上,馆内观众对于填写问卷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并且大多数观众都乐于给出有关上海儿童博物馆服务、设备等方面的意见。

二、博物馆观众对交互设计体验的满意度分析

(一)观众背景资料概览

对实地调查和参观者填写的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前来参观上海儿童博物馆的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其中男性家长占比45.03%,人数为145人;女性家长人数为177人,占比54.97%。

女性家长人数比男性家长人数要略高一筹。在儿童观众的性别背景中,男生占55.28%,女生占44.72%。男生比女生多34人,高10.56%。兒童的年龄以3—7岁的人数最多,占66.15%;其次为8—11岁和0—2岁、12—15岁,分别占22.98%和7.45%、2.8%;16—18岁人数最少,占0.62%。儿童观众年龄呈学龄儿童多,向较大年龄阶段人数递减的分布状态。从教育背景来看,本科学历最多,占总人数的51.2%,其次是硕士及以上,占17.7%,最后是高中及中专和初中及以下,分别占比10.25%、7.45%。分析可知家长观众受教育程度本科学历的占比最大,受过大学教育(本专科)的家长观众占总人数的64.59%,家长群体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从观众的居住地址来看,居住在上海市内的家长占59.32%;居住在上海市外的家长占40.68%。结果显示,约有五分之三的观众是常住上海市内的观众,约有五分之二的观众是其他外来旅游性观众。从以前的参观频次来看,没有参观过上海儿童博物馆的观众占66.15%,其次是1—2次占17.39%,3—5次占10.87%,6—10次占4.35%,10次以上非常少,只占比1.24%。可以看出,近六成的家长是第一次参观上海儿童博物馆,这和当时处于“五一”假期,时间较为充足有一定关系。

(二)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对上海儿童博物馆的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对上海儿童博物馆交互设计体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从而从实际角度出发提出促进交互体验设计与上海儿童博物馆进一步融合的建议,提高观众参观上海儿童博物馆的体验感受。该数据分析使用SPSS26.0中的综合统计分析功能得出。

1.信度分析和效度检验

信度分析采用克隆巴赫(Cronbach)α信度系数对满意度进行信度评估,分析得到Cronbach α值为0.947,表明这份调查问卷设置的满意度模型信度非常好,结果如表1。

效度检验采取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对上海儿童博物馆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进行效度评估,结果如表2。

KMO(Kaiser-Meyer-Olkin)是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是对样本充足度的检验。一般而言,KMO值越大则越适合做因子分析法,此处的KMO值为0.830,大于0.8,即表明这份问卷数据是适合做因子分析的。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可以挖掘观众对上海儿童博物馆交互设计体验满意度的潜在影响因素。在这里,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和因子分析中的“最大方差旋转法”,并利用提取的碎石图、总方差解释图和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得到了影响因子分析法的最后结果,结果如表3。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观众对上海儿童博物馆交互设计体验的满意度存在四个潜在的公共要素。它们每一个要素所包含因素的因子负荷量都大于0.5,表明因子分析的结果良好。

从信度检验来看,因子分析后的四个要素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919、0.924、0.921和0.922,总信度系数为0.947,这一分析可以表明四个公因子所包含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四个潜在公因子的累计总方差解释达到了67.02%,说明这四个公因子可以解释超过六成的原始变量。

根据此次因子分析的结果,综合各个公因子所包含的因素,将公因子F1、F2、F3、F4,分别命名为博物馆整体展览形象、常设展区展览、临时展区活动、馆内功能区质量。

三、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一)研究结论

观众满意度直接体现上海儿童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影响观众后续的参观行为。而影响观众满意度的因素非常多,关键是要抓住影响观众对交互体验设计满意度的显著性因素。本文研究表明,上海儿童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博物馆整体展览形象、常设展区展览、临时展区活动及馆内功能区的质量四个方面。展览形式、整体游览过程中的安全程度以及整体展览氛围是影响博物馆的整体展览形象的关键因素,展览形式尤为显著。常设展区的“进入船舱”“潜入深海”项目对常设展区的满意度影响显著。临时展区活动中“挖掘实验”“动手做实验”“骨碌课堂”项目是影响临时展区活动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而这些项目都是趣味性比较强的项目,符合儿童的心智特征。

(二)建议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我们建议上海儿童博物馆在交互体验设计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改进。

1.提升博物馆内交互体验设施的趣味性

儿童群体是儿童博物馆观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儿童有着精力充沛、爱玩且富有好奇心的特点,儿童博物馆的趣味性成为吸引儿童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博物馆应进一步挖掘交互设计类的体验项目,将儿童旺盛的好奇心转化为驱动力,在游乐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以满足儿童观众的知识教育动机和消遣娱乐动机。

上海儿童博物馆“进入船舱展区”主题区内设计的“海上龙卷风”和“造浪台”互动设施最受观众好评,而其他展区的互动体验设施却少受关注,在体验的过程中观众体验更多的是文字的说教且缺少趣味性。馆方可以通过故事化的展示语言更好地将知识传达出去,将晦涩难懂的道理融于游乐之中,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对儿童起到实质性的教育作用。

2.丰富交互体验项目种类,优化陈列展品质量

调查结果表明,观众对馆内“整体游览过程中的安全程度”整体评价是最高的。针对观众成分与其他博物馆的不同点,馆方很重视安全这块的管理,这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同。但同时观察观众满意度较低的部分,“儿童可参与的体验项目类型丰富程度”“儿童可互动的体验项目数量”“展品丰富程度”得到的评分都相对较低。这三块内容也相互关联,说明观众在参观体验中对体验项目的类型、数量及展品的数量都不满意。

因此,建议上海儿童博物馆进一步丰富馆内交互体验项目的种类及数量,优化陈列展品质量。对展品种类进行创新,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开发不同类型的交互体验设施,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置专门的展区,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让更多年龄段的儿童能从中体验到游玩的乐趣、知识的补充、对奥秘的探索,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儿童博物馆对观众再参观的吸引力。逐步优化陈列展品的质量,补充陈列展品的不足,丰富陈列展品的种类,合理利用好馆内的展柜,说明牌采用更浅显易懂的说明方式,方便儿童观众的自主阅读。对陈列展品及交互体验设施进行一次更新,为观众带来更好的参观体验。

3.增加亲子互动项目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很多家长建议馆方增设亲子类互动项目,让家长群体在陪同儿童参观的过程中能更自然更好地融入。

例如上海儿童博物馆内的户外花园空旷却没做到物尽其用,应考虑合理利用室外花园的空间建设,根据不同生态系统添设不同类型的展示区域,维护花园中原本存在的基础活动设备,并增设相应的互动体验设施,充分利用室外空间创造亲子互动的活动项目。

亲子互动的過程中,家长可以随时答疑儿童提出的问题,并用最适合儿童的语言方式及时为儿童做出解答,与儿童之间的互动也能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对知识的吸收。家长能够在儿童操作的过程中更多地参与其中,互相配合完成任务亦可增进亲子关系,这样在实现儿童教育的同时也优化了家长群体的参观体验,可提升儿童博物馆观众的整体参观体验。

参考文献:

[1]赵丽.互联网交互设计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14):70.

[2]董可然.基于儿童认知行为的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20.

作者简介:

邓南茜(1999—),女,汉族,江西抚州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在读,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

李莉(2001—),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在读,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

刘佳丽(2001—),女,汉族,江西九江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在读,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

梁海花(1999—),女,汉族,江西九江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在读,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

戴婧欣(2001—),女,汉族,江西上饶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在读,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

通讯作者简介:

杨青林(1982—),男,汉族,福建漳州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