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嬗变与意识形态教育互动研究

2023-01-06 06:17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想大学生

张 飞

(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1]。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高校是社会中优秀青年人才的聚集地和培育的摇篮,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之一。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高校人才培养基本上与改革开放同步。因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之下大学生价值观嬗变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互动,能折射出整个中国这一时期大学生群体思想成长嬗变的路径,对探索意识形态教育在新时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内涵与互动逻辑

(一)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内涵

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均为政治哲学层面的概念,概念的形成有着复杂的过程。从词义来看,价值观(values)是与价值相关的观念,价值观是系统化的观念体系,表达了人们对世界、事物的基本理解、判断和评价。因此,价值观究其本质,属于一种体系化的善观念。离开基本的善观念,价值观就缺乏根本的基础,这也是价值观区别于其他观念的根本性特征。美国学者克拉克洪(Kluckhohn)较早对价值观提出了相对明确的内涵,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及其结果的选择”[2]。美国心理学家罗克奇(Rokeach)开创性地将价值观研究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将价值观定义为“一个持久的信念,认为它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3]。综合而言,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和评价时所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点,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源自希腊文idea(观念)和logos(逻格斯)。从词源学来看,它是一个观念系统,它由观念组成。法国哲学家特拉西(Destutt deTracy)最早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中提出“意识形态”这一明确概念,称之为“观念学”。“意识形态”这一术语的广泛运用和传播与马克思主义紧密关联,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观念上的上层建筑的基础。”[4]41在这里意识形态指的是“观念的上层建筑”,指反映特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

(二)意识形态与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互动关系

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同属于观念系统范畴,本文所分析的内容主要指处于社会转型、观念变迁下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青年价值观形成的互动关系。观念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观点和看法,它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当外部客观世界作用于人,形成了人丰富的心理体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稳定的、倾向性的评价即为价值观。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包括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意识形态教育、舆论宣传引导和自身理论体系建设等方式来主导和把控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塑造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青年处于思想开放、情感需求最为强烈、独立人格逐渐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政治的关注、对知识的好奇、对情感的体验都很强烈,追求真善美;同时对社会上存在的假恶丑现象保有敏感的批判精神。通过筛选进入高校的大学生,素质普遍较高,思想活跃,独立思考的精神尤为突出,此阶段是他们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多元文化及意识形态多样性的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来自社会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这种交互影响不断磨砺着大学生,促进其成长,从而形成价值观念,指导他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此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流核心价值观对青年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嬗变历程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演变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探索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在制度、道路、文化、理论等多方面的自信更加强化。中国政治发展和经济改革的独特模式打破了西方意识形态下的霸权,展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社会形态,为人类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这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思想观念的转化融合与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互动过程。在不同时代受社会环境、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教育等多重因素影响,青年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呈现阶段性特征。

(一)思想解放与价值迷失(1978-1989)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思想解放与价值观多元化是这一时期显著的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大幕;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自此,中国走上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思想解放,经济转型,带来全新的社会发展面貌。伴随着市场经济而来的是社会的多元化与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的传入。

原有价值体系被打破,青年大学生个体意识觉醒与价值观陷入迷失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年多是亲身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运动或感受过这一激情氛围的人,社会的变化打破了他们之前所接受的革命斗争话语体系下高度一致的价值观,个体的觉醒伴随着迷茫和无处安放的价值追求,因而这一时期大家都对思想、理论问题特别关注。南京大学童星教授谈到20世纪80年代恢复高考后,各高校文科最先恢复招生的都是哲学、政治、历史、中文等专业,而哲学系是各文科专业中分数最高的。即使理科专业的学生,也保有对政治、哲学极大的热情。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这封信用沉重、幽怨、郁闷、诚挚、激愤的笔触书写了人生的痛苦和创伤,此信一发表即引发一场全国范围内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潘晓大讨论”正是这一时期青年价值迷失的印证。伴随着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社会日益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这一时期的青年更加需要一种与现实社会发展一致的具有终极价值关怀的新时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指引。经济和社会改革呼唤居于社会主导思想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阶段自我转化与发展,就像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曼海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所述:“每一种思想必须接受它与现实的一致程度的检验”[5]93。

反观这一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显得单一而薄弱。这一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恢复高考后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要由政治理论课承担。1980年,在开设政治理论课的同时,一些高校陆续开设形势政策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1982年10月,教育部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指示,针对一些高校的经验和做法,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要求各高校逐步开设思想品德课。因此,各高校纷纷开设形势政策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一直延续至今,构成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模式。这一阶段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主要由从事意识形态理论课的教师承担。

社会的变革、社会观念的变迁、意识形态教育薄弱使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大学生思想引导弱化。这一时期,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日益严峻,西化思想甚嚣尘上,大批西方政治哲学学术专著被翻译到国内,为高校青年大学生展现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世界。学术的开放交流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而此时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尚未适应和消解社会观念变迁与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6]290。

(二)理性回归与价值关怀(1990-2000)

时间的坐标轴移到20世纪90年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市场经济建设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经济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工业化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中国工业以三倍于世界工业的发展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社会流动速度加快。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出现阶层分化加剧、地域经济发展差别拉大现象,社会更加多元化。

在思想领域,理性的回归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邓小平理论成为新的价值引领,传统文化复兴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和社会改革实践相结合的又一理论成果,完成了新时期自我转化与发展,形成了新的主流价值指引。而经济改革的成就为思想领域的探讨转向实践性和经验性提供了丰富的兴趣点,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由对思想价值的探索转向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等实践层面的探索。同时,在这一阶段“国学热”悄然兴起,部分知识分子开始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现代化发展的资源和中国民族精神,使得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食粮。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国家经济的发展,新的理论指引为他们带来更多自信;另一方面,社会的多元化、市场竞争观念使得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精神和物质追求,进而出现大学生“四强四弱”状况:“青年专业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弱化;个人意识强化,集体意识弱化;物质利益强化,奉献意识弱化;休闲意识强化,敬业意识弱化”[7]等。

这一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吸取了20世纪80年代的教训,突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形成价值观强有力的引领作用,并确立了以“价值关怀”为核心的多方位教育和引领模式。1992年,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高校掀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邓小平理论对这一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针对高校大学生“四强四弱”的思想状况,确立了以“价值关怀”为重心的多方面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本,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全方位教育理念。除了日常的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199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完善了自1957年设立的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开启了辅导员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的道路。至此,高校思政队伍建设日益壮大和完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岗位职责更加明确,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出现和完善,与班主任、学生导师共同关注大学生日常的思想动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指导。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也更加重视党团建设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作用。1990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通知》、1991年5月《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发布,对高校全面完善党团建设提出了要求,党团组织通过规范党员发展及党团活动建设,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多元选择与价值坚守(2001-2011)

进入21世纪,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稳定、和谐、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稳定的国内环境、蓬勃开放的市场和对外开放政策使得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家经济体制转型,科技实力、军事实力、国家综合实力都随之稳步提升。申奥成功、入世成功、探月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都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在思想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把握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大局方向。在全球化发展驱动下,中国社会更加开放、更加多样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的出炉,对抵制当时新自由主义和伪科学等错误思潮起到了引领作用。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境遇下,又诞生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增强了我们党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动权[8]。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80后、90后大学生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思想更加开放自由,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学习、就业等价值取向更趋复杂多维[9],网络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和谐与进步都给予青年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正向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日益成长为具有科学精神、独立人格和良好价值观的青年人才。

这一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发展需要。国家层面对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量的投入。2004年,中央进行了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形成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纲领性文件。2005年,思想政治教育学从政治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级学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师资培养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以后,各高校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研究提供更大的空间。在具体实践层面,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价值的坚守和目标的引领越来越清晰。具体体现在:第一,原有的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思想道德修养课形式更加多元,且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增加课堂的吸引力。第二,辅导员队伍更加专业化,辅导员培训、交流、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辅导员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成长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第三,高校的党团活动开展得更加规范和有特色,成为大学生思想成长中的精神指引。第四,第二课堂、暑期实践等项目的开展,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第五,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典型模范的树立也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环节。

(四)伟大复兴与价值引领(2012至今)

迈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也是当代青年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而提出,具有宏大的价值指引。随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出台,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了这一时期基本价值理念,起到全方位价值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之后,在“三个自信”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四个自信”,即在原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并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不仅强化了国人的文化自信,而且使“四个自信”成为人们的理念坚守,更成为抵御西方错误言论的重要思想资源。

在思想领域,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合人民的需要与时代的要求,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科学判断,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思想引领新时代中国社会迈入新的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0]22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意识较强,适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的新时代,给予了他们文化自信的根脉,奋斗成为他们青春的主旋律。

这一阶段,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引领,进一步明确“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激发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雄心壮志,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三全育人的总体要求,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新时代大学生能够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党中央提出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各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创新发展思路:首先,诸多高校成立新生学院,实行书院制管理新模式,把握大学生价值观成长的关键期,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其次,顺应党中央的要求,各高校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储备丰富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力量和研究团队。最后,不断丰富思政课内容,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各高校均成立了“理论讲师团”,把理论知识丰富、讲课生动、广获师生好评的教师纳入理论讲师团,为学生开展引人入胜的理论宣讲课程,大大增加了思政课和党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四十余年探索的启示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发展、观念变迁下大学生价值观嬗变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互动的复杂历程不难发现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思想的成长需要主流价值观强有力的指引。此外,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思想的成长需要高校全方位投入,开展行之有效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教育。在两方面共同影响下,大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汲取有效的能量,形成符合时代潮流、国家需要和与个人相匹配的积极的价值观。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引下,青年大学生方能成长为新时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演变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与接受,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国家发展的自信以及整体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都显示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突出成绩,这些成绩和经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层面来讲,首先,要不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如果脱离了时代的主题和精神,就会在社会中丧失吸引力。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使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这也是中国迈向成功的经验之一。青年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时代敏锐性,只有不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才能始终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其次,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对社会思潮的主导力,掌握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动权,正面引导,正本清源,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汲取正能量。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同思潮激流涌动是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必然现象,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权,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批判社会中出现的不良思潮和风气,及时把控社会思潮发展方向,弘扬主旋律,规避不良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层面来讲,高校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教育,不断创新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方法,助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高校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应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来抓,多方位、多层次开展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1]。具体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层面要从三个环节来展开。第一个环节在于专业教育层面,包含思政课、形势与政策课、党团组织生活。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课程,打牢意识形态教育根基,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把握大学生价值观的根本大方向。第二个环节指人文教育层面,包含公共课、第二课堂、实践课程。公共课及第二课堂是广义的人文教育课堂,让大学生能够通过人文课堂潜移默化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在实践课程层面从优化实践课程的认知体系、充实实践课程体系、完善实践课程激励机制、规范实践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来确保实践课程的时效性[12]。第三个环节指环境培育层面,包含志愿活动、社团生活、典型教育、校园文化。第三个环节同样是潜移默化的引导过程,大学生生活在特定的场域中,高校良好的环境润物无声的影响往往给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带来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三个环节相互配合,多方位、多层次助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