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3-01-06 08:38杨小刚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1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污染工作

杨小刚

(苏州市宏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引言

随着各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消耗也不断加剧,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理,才能改变现状,而目前第三方单一的预防与治理措施根本无法满足环境污染治理的需求,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当前部分企业未能认识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使得环境污染治理不受重视。下面将会对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展开相关论述。

1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概念

当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保工作日渐重视,环保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成效。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环保工程领域的新概念,指的是排污者通过直接的费用支付或者间接的费用制度,将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有偿委托给第三方专业化环保企业依据相应的环保标准来进行治理,这种治理模式下追求的是环保工作的标准化,实现了排污者、第三方专业化环保企业、环保监管部门同步监督的治理模式,因为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更能够保障环保工作成效。对第三方治理而言,其更为强调的是第三方专业环境服务公司来有偿帮助排污者处理其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是市场经济快发展下所形成的新型排污模式,实现了排污者自行处理污染向第三方治理的转变,治理主体、监督的变化,都使得排污治理趋于标准化、规范化,使得环保工作中的分工更为细化。

2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必要性

2.1 传统治污模式的治理理念已经落后

环保工作一直是我国很多企业所面临的重点性工作,在多年的环保工作实施中,因为存在着环保工作理念、模式等的约束,使得环保工作更多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实施的,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环保工作方案出台以后,其他的相关部门、岗位人员的环保工作直接参考该方案来开展,总体上为“命令-服从”的模式。在这种环保工作模式下,政府拥有更多的环保工作权力,一旦在环保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势必会出现权力滥用、以权代法等情况,难以保障环保工作成效。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各行各业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对于环保工作有了更新的要求,因为传统环保工作模式、治理理念的滞后性,使得在市场上日渐出现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概念,且这一治理理念、模式一经出现,就在社会上引起了欢迎,有效保障了环保工作的群众参与度,符合排污治污现代化、标准化的工作要求。

2.2 传统治污模式的治理效果不尽人意

传统的环保工作中,所坚持的排污治污理念一直是“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相关部门和企业都一直是以这一原则作为工作指导的,但这种环保工作模式下,部分企业更多地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自身经济效益的实现上,并不愿意在环保工作中投入相应的资金、技术和人力,导致最终的治理效果不佳,难以满足行业内的排放标准,环保工作中的理念落后、技术先进性不够。因此,正是因为企业对环保工作不够重视,使得在自身的生产活动开展时,将更大的资金投入到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等方面,以求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即使这部分企业开展了环保工作,也会优先配备低成本的污染治理设备,甚至部分企业还存在过量排放的情况,如果政府部门存在监管漏洞,将会导致环保工作中面临更大的问题。

2.3 可以提升排污企业的污染治理效率

与传统的环保工作模式相比,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显然表现出了诸多方面的优势,整体的治理效率更高且效果更好,因此,如果在环保工作中采用的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排污企业的污染治理效果。就当下绝大多数的排污企业而言,其在运营过程中一般都是由自己出资来完成运营和日常维护工作的,因为资金的自我承担,使得企业在排污、环保工作中的投资成本非常大,为使得环保工作可以与当下的行业要求相一致,排污企业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在这一特殊的运营模式下,也就使得排污企业所承担的环保压力异常大,环保工作效率低下且效果不佳。此外,政府部门对排污企业的环保工作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环保工作中所面临的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问题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下,彻底打破了传统治理环保工作模式的巨大限制,排污企业在环保工作中的投入相对减少,不仅保持了企业内部资金的正常流动,实现了资金的科学分配和利用,还可达到提升污染治理效率,使得在第三方专业环保公司的辅助下,排污企业的环保工作目标可顺利实现。

2.4 提升政府环保部门的监管效率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环保工作中的实施,还可以大大提升政府环保部门的监管效率,使得环保工作的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在常规的环保工作模式下,负责环境污染治理的企业,一般都是以单个形式分散出现和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环境部门在对环境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开展监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巨大的监管难度,为保障监管的有效性,除了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和资源外,还往往要消耗比较长的时间。但在当下的环保工作开展中,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引入,使得环保工作直接由第三方环境服务公司来接手,第三方环境公司在环保工作方面的专业性较强,也积累了丰富的环保工作经验,完全能够根据排污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开展有针对性的环保工作,减小了排污企业的环保工作压力,政府环保部门在监管方面有了巨大的工作改进,整体的监管效率大大提升,使得在环保工作进行中,不同主体之间可相互配合与协调,在相互监督下,来提升整体的环保工作水平。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持续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表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各种环保工作的实施中,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是否可采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以利用这一治理模式来克服传统治理模式的诸多的限制。

3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3.1 环境治理权责划分不够明确

所谓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指的是通过第三方企业来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同时签订相应的服务合同,并向第三方污染治理企业支付一定的污染治理报酬。目前许多企业采用第三方治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自己排放污染的法律责任进行嫁接与转移,但实际上无论排污企业是否选择第三方污染治理的方案,其排污的责任都是非常明确且不可转移的,这样一来就使得其采用第三方污染治理的主动性大大降低[1]。

目前来看,排污企业与第三方污染治理企业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都在相互推卸自己的责任,排污企业认为第三方治理企业既然承担了污染治理的任务,那么第三方就应当承担污染治理不到位的责任,而第三方则认为污染治理无法满足要求是因为排污企业排污超标,超出合同内容,使得污染治理难度增大。产生这一争论的主要源头在于,国内目前对于环境治理权责的划分不够明确,排污与第三方治理企业之间难以有效对接,双方污染治理权责长期不明,必然会影响到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长期有效进行。此外,经过第三方治理后的污染排放依旧超标,这一责任如何划分,也是相关人员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3.2 第三方治理缺少立法支持

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第三方治理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其缺少立法支持,事实上污染治理专业性较强,对相关内容很难有效界定,一旦在治理过程中出现超出合同的违规情况,第三方治理企业没有相对应的法律手段支持,就很难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此外第三方治理缺少立法支持,使得第三方企业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处于不利地位,影响到其长远的发展。

3.3 第三方模式税收及融资制度不完善

根据我国相关税法的规定,在污染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开支的税费原则上由污染企业承担,污染治理企业无需对这项费用进行缴纳,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际情况是,排污企业同第三方治理企业签订污染治理合同并支付劳动报酬,形成一种委托性质的污染治理,如此一来,第三方污染企业就必须要对污染治理过程中相关开支的税费进行缴纳,间接增加了第三方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使得其治理难度增大[2]。另外第三方治理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一定的难题,而其治理污染所需要采购的设备是一项重大的支出,加上污染治理过程中所消耗的药品以及机械零部件等支出,使得其前期成本支出巨大,加上行业利润较低,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需要经历极为漫长的成本回收周期。环境污染治理行业的融资问题属于重大难题,这一难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第三方污染治理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4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4.1 学习西方先进的第三方污染治理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经历工业革命时期较早,相较于我国也就面临着更早也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情况,在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其中更为有效的便是第三方治理的机制。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其主体主要来自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建立专门的环境治理组织来应对环境污染情况,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主要发挥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立法治理,通过环境治理相关法律的制定,打下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保证整体结构的有效性,在对环境污染治理以及因此而带来的处罚,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3]。其次是发挥其监管作用,在环境污染治理以及保护方面,仅仅依靠市场以及相关企业的自我约束是无法做到有效环境污染治理的,只有从源头上对其进行监管,进行相应的责任补偿,才能做到环境污染的全面治理。再者,以金融推动污染治理前行,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在这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金钱支出,若是没有金融支持,就失去了污染治理的动力,必然无法应对环境日渐恶劣的污染。最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污染治理方面,可以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相关科技水平的不断完善,在环境污染治理中,也应当进行科学的发展规划,积极运用科技手段,进而才能提高污染治理效果。

4.2 明确第三方治理模式的责任划分

针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当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排污企业与第三方治理企业之间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与落实,以此推动双方的合作与相关业务对接,加快污染治理进程。对于超标排放的企业,应当强制通过第三方进行治理,但是治理过程中的所有花销均要由排污企业进行承担。从法律层面上来讲,应当贯彻谁排放、谁负责的原则。污染排放企业必须要按照污染治理服务合同中相关内容进行执行,若是排污不达标,即可认为其违反相关条约,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4]。

事实上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责任划分合理程度的影响,不论是排污企业还是第三方污染治理企业,都是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对其治理形式以及责任进行合理划分,有利于推动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4.3 完善第三方治理机制的相关立法

相关法律法规是支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有效实行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环境污染治理的规范性、有效性,对于这一方面的立法工作,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完善。排污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主体,其应当对环境污染治理具备足够的责任心,同时要认识到第三方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作用,积极遵循法律法规中的规定,对相关排污操作措施进行完善与规范。最后,第三方企业与排污企业之间必须要有合理的违反合同惩罚机制,以对双方进行约束。

4.4 强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监管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流程较为复杂,在这其中必然有较多的因素对治理工作形成一定影响,为保证第三方治理的有效进行,必须要强化这一过程的监管。首先,要对环境污染治理相关规定进行完善,明确双方的权力与责任,对双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其次要建立社会共治机制,提高社会对第三方污染治理的参与程度,以确保政府等相关部门能及时掌握其治理的实际情况,做到有效的监督。总之,强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监督,对提高其治理效果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5 实行第三方治理税收优惠政策

正如前文所言,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资金耗费大、收益低、风险高且融资困难,若是还要缴纳环境污染治理过程相关税费,对整个行业而言都是一种重大的打击,加上第三方治理融资较为困难,为保证第三方治理良好的经营状况,避免其在短时间内出现破产影响到环保行业有生力量,国家应当在第三方治理方面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相关税费进行合理的减免,减轻其负担,支持第三方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企业所得税方面,可以参照海洋环境保护法中针对节能减排税收减免等相关规定,也可以实行前三年免缴企业所得税,后三年减半的税收政策,也就是三免三减政策。其次在增值税方面,可以通过即征即退的方式,征收增值税之后,以其他方式将这一部分税收金额进行退还,减少企业缴税压力。

4.6 完善第三方主体信用评价制度

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而言,即便对相关企业的门槛进行提高,公布其详细信息,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排污企业依旧无法对其污染治理能力有全面的了解,进而难以有效选择。对政府以及排污企业而言,其需要对第三方治理企业的治理能力等信息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通过信用评价制度来反馈其治理能力等各项的指标。

第一,参与信用评价的主体应当全面,不仅仅要有政府部门,同时还要有环保协会等组织的参与,以弥补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专业性不足的情况,多方参与也有利于保证信用评价过程的公平公正。第二,信用评价内容方面,可适当增加污染治理案例与治理成果,以此作为衡量指标来更好体现其整体治理能力。第三,确立一定的奖惩机制,来调动第三方治理企业的积极性,比如说与税收相互结合的奖惩机制,对信用较好的企业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等政策,而对于信用评价极低的污染治理企业,则要加强监测。环境污染治理的信用评价结果应当及时予以公布,以便于相关企业进行参考或者选择。

结语

国内环境污染问题备受重视,采取更加强力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已然成为必然举措,只有在环保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方可确保我国社会与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方治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方式,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也日渐彰显,就其治理工作而言,相关人员应当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使得其治理效果更加理想,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污染工作
农村水环境污染及协同治理研究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不工作,爽飞了?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选工作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
台州-电镀厂老板涉嫌环境污染罪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