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好古,述而新作”
——清代首饰色彩特征研究

2023-01-06 08:38赵珊王敬
流行色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五色首饰古人

赵珊 王敬

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美术设计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0

色彩是首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通过视觉化方式的呈现,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传递出设计作品的韵味。从清代流传至今的大量珍贵首饰中,我们发现色彩的搭配有一些规律,那么这些传统的中国色从何而来,受哪些因素影响,清代是怎么在首饰色彩中做到“信而好古,述而新作”的。清代也是距离我们现代最近的一个朝代,它的首饰作品对现代首饰设计有哪些影响,现代设计师应该怎样“信而好古,述而新作”,设计出具有中国之色的现代首饰,既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观,又能把中国文化推广到全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接受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本文从古人的五色观,尚青观,创新观角度,对清代首饰进行论证分析,对清代首饰色彩的“信而好古,述而新作”进行深入研究。

一、清代首饰的五色观

清代是吸收与融合汉文化最多的朝代。清代的首饰设计中,很好地继承了中国古代“五色论”的传统观念。中国人自古以来,受农耕文明的影响,对于自然有着无尚的的崇拜与敬畏之情。《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1]古人从斗转星移,日月更替,春种秋收,朝云暮雨等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得到启发,提炼出青、赤、黄、白、黑基本五色,并围绕着基本五色发展出更多的色彩,形成了中国古代“五色论”色彩观。五色又与东、西、南、北、中的五方,酸、甜、苦、辣、咸的五味,肝、心、脾、肺、肾的五脏,春、夏、长夏、秋、冬的五季,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等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庞大的传统文化体系。五色不仅仅是五种颜色,它的基础色中,包含代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青,热烈浓郁、醇厚温暖的赤,晦冥时色、深沉悠远的黑,日光洒落、天地素洁的白,开阔明亮、广袤大地的黄。在这五种颜色中又扩展出很多调和色,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中国色。

清代首饰中大量的五色运用和搭配,可以看出清代首饰对传统色的“信而好古”。传统五色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仅局限在色彩的表现上,它与时间、空间、气候、人文等紧密相连,五色中有崇高地位和贵族权力的彰显,有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有吉祥富贵的寓意,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象征性。清代首饰匠人和设计者们从传统色中看到了先民对世间万物的理解、生活中积累的智慧、所表达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相信传统色并且喜爱传统色表达出的文化背景与内涵。历朝历代传统色所揭示的庞大传统文化体系、理论依据与实践产物都给了清代首饰极大的信心,并与自身的特征相结合,形成了他们的色彩信仰和审美习俗,该时期的匠人们遵循着“五色论”为中心,设计并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的首饰作品。清代首饰中(图1)利用金属的黄色,釉料或天然材料的蓝色,珍珠的白色,宝石的红色和黑色等组成了含蓄又典雅的以五色为中心的配色方式。

图1 清代银镀金年年如意纹簪(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数字文物库)

二、清代首饰的尚青观

清代传统首饰中,青色的呈现极为多见。中国自古以来,在色彩理解和运用上,都把青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尸子·仁意》中书道:“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2]古人认为,“青”象征着春天,它是雨后春笋,是春回大地,是欣欣向荣。青色不是指单独一个颜色,它是泛指,是一个色系的统称,与蓝相关的颜色都包含在内。青色是一种庄重而典雅的颜色,具有浓郁的文人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出现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荀子《劝学》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中的“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它也出现在古人的艺术作品中,它是传统画中的门类“青绿山水”;它是泛指古画珍品的“丹青”;它是古作中闪耀的“青金”;它是敦煌壁画中绚丽的“石青”。它还出现在古人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它是道家眼中的天空之色“碧落”;它是权威人士中道德高尚的“青云之士”;它是文房四宝中名贵的贺兰砚;它是南唐后主李煜姬妾所染的“天水碧”;它是《红楼梦》中晴雯身上的葱绿小袄;它是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它也是元朝皇帝喜爱的青花。这些青颜色的出现,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于青色的喜爱,这些都是“尚青”观的重要表达。

清代首饰作品中大量青色的展现,表达了清代对于中国传统“尚青”观的“信而好古”。它成为了乾隆皇帝造办处里的“景泰蓝”,成为了清代后妃首饰中的“点翠”。景泰蓝与点翠的工艺固然影响了首饰着色方式的呈现,而清代“尚青”观的传承也促进了与之相关工艺的快速发展。清代从古人在诗词歌赋,书画名作,工艺美术,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看到中国古人对于青色的喜爱,加之清代自身的游牧民族背景,对于蓝天白云的向往,坚定了他们采用青色作为基调的信心,设计和制作出大量珐琅、绒花、点翠(图2)等首饰作品。首饰中大面积青色的运用,体现了东方审美的简约生动,娴静优雅。

图2 清代点翠花蝶纹头花(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数字文物库)

三、清代首饰的创新观

孔子于《论语·第七章·述而篇》中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是他谦虚的说法,孔子对于传统文化充满了信赖和喜爱,在整理和学习大量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儒家文化。做到了“信而好古,述而新作。”清代传统首饰在继承和延续了中国传统“五色”观与“尚青”观的基础上,也受到同时期西方洛可可风格和当时清代自身审美特点与时代特征的影响。随着清朝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加深,海上贸易的日趋频繁,传教士和商人带来了有关于西方文化,技术和艺术等方面的大量信息,设计者与匠人们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的启发,大胆实践,设计和制作出了许多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首饰作品。

洛可可风格的首饰色彩宫廷气息浓郁,奢华又娇艳,多用紫色,绿色,粉色,白色,金色等夺目的色彩,凸显首饰作品的柔媚与浪漫。清代首饰中,很多花卉植物等的色彩,与洛可可风格的首饰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运用多层次,渐变等着色方式设计和制作了很多富有创意性的首饰作品(图3)。

图3 左 洛可可首饰,右 旗头花(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数字文物库)

清代是中国古代所有王朝中,吸收外来元素最多,各方面文化融合最多的朝代。大量中西合璧的首饰作品,用色大胆,色彩明艳,纤细精巧。庄子说“技近乎道”,中国古代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得清代首饰设计作品工艺与色彩相结合,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清代造作偏爱技巧,运用多种工艺手段,选用不同材质以完成一件作品是常见的现象,这在乾隆以来,表现尤甚。这样的作品中,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很多失败的典型,这些首饰作品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为现代首饰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清代首饰“述而新作”的启发

清朝首饰设计中,传统色体系是古人经历和法则的汇聚,是古人理智与经验的结晶,是现代首饰设计师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中国传统色,沉着、内敛、从容、稳重、深邃、质朴,既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意境美的需求,又符合现代审美精神追求的需要,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期望,体现了东方传统文化中端庄、庄重的含蓄美。正如孔子所言“信而好古”,只有深入研习中国色彩体系特征,真心喜欢和相信古代传统文化,才能领略到古人留给我们的中国色体系的精妙。只有我们重视这份财富,才能在现代首饰设计中受用无穷。

康熙时期,首饰的色彩多以中国传统色“五色”红,黄,青,黑,白为主,沉稳大气,自然浑厚,彰显富贵气质和皇家威严。雍正时期,在传统五色的基础上,色彩的对比度增加,具有强烈的装饰感,瑰丽多姿又饱满,典雅又不夸张。乾隆时期,由于大量西方技术的融入,首饰着色的方式与釉料种类大量增加,出现了许多调和色。由于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对于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的热衷和重视,外加海上贸易的需求量大增,乾隆时期的设计者与匠人不断地研发和创新,首饰作品呈现出斑斓的效果,甚至出现了惊艳后世的“乾隆色谱”,这是清代工艺品中色彩最为绚烂的阶段。清代末期,社会环境的因素导致统治阶级的注意力很少放在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上,这一时期的首饰中,呈现的色彩较少,大多集中在传统色和贵重材质的固有色上。清代中后期,充斥着大量仿古风和西方装饰风格的作品,这一时期对于技术的迷恋,对于极致奢华的追求,为装饰而装饰,弥漫着的浓郁奢靡之风,使得首饰设计作品的审美取向逐步下降。清代不同时期首饰作品中,在遵从传统的前提下又呈现出各自的不同色彩特征,这些特征来自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沉淀,来自统治阶级的审美特征,来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来自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色的传承、融合和创新非常重要。清代作为统治阶级的最后一个朝代,吸收和继承了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文化与思想,清代的首饰色彩是各个朝代的集大成者。清代作为历代开放程度最高的阶段,它的首饰作品充分体现了融合与创新,对现代首饰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积极意义。中国传统“五色”中的“青,赤,黄,白,黑”与西方色彩学中的“红,黄,蓝,黑,白”在不同时空和不同维度出现了惊人的相似。《孙子·势篇》记“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古人认为在色彩的运用上不能超过五种,西方认为在色彩的搭配不能太繁杂,很多对于色彩的观点,中西方不谋而合。一个是生活中积累的自然之色,一个是科学中发现的规律之色。一个源于感性,一个源于理性。在研习中国传统色时,可以利用多学科间相结合,不盲目不照搬,将自然与科学相结合,将理性与感性融为一体,探寻其表达的意境与文化,更好地与观者产生共鸣,做到符合现代化语义下的“述而新作”。

结语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色彩即思想,色彩的总体性表明一种意义,没有这种意义,便一无美处。”[3]中国传统色,包含了古人的价值理念与生活的智慧高度,表现了古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民族的审美基因,传递了古人宏观的色彩理念和中华民族深远的传统文化。它可以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打破人类语言之间的屏障和地域的壁垒,成为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首饰作为一种精神载体,不同于传统首饰的意义,它已经超越了传统佩戴、装饰、彰显权贵地位、展现材料与工艺价值等作用,更多的是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多重表达。使传统文化在首饰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是现代首饰设计师们绕不开的课题。清代首饰色彩中的“五色观”与“尚青观”延续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延续,生动诠释了中国审美与造物思想。清代首饰的创新设计所处环境,与现代首饰设计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多相似之处,为现代首饰设计提供了很多研究素材和宝贵经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地位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价值。通过对清代首饰作品色彩的研习,探究中国传统色未来的发展方向,设计出具有浓郁东方色彩文化和审美志趣,符合现代时尚化、个性化、艺术化的首饰作品,将中国传统色演绎出时代风采,将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到全世界。

猜你喜欢
五色首饰古人
五色为功——孙博文的艺术探索与价值
好玩的古人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古人怎么洗澡?
宝石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五色人小组
奥运的五色环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