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文创产品设计的色彩应用研究

2023-01-06 08:38成寓寓
流行色 2022年11期
关键词:色相色调饱和度

成寓寓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1

推进优秀交通文化传承创新[1]是当下“交通强国”时代背景的要求。原铁道部于2012年就已在《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铁路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挖掘铁路丰富的文化资源,展示铁路独特的文化魅力,打造‘铁’字号的文化品牌和产品。”[2]多年来,随着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依托铁路文化借助城市旅游力量形成的“铁路文旅”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铁”字号文化品牌携带产品应运而生。中国铁道博物馆和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铁旅公司就以双方联合的形式出品了全路首个铁路文创品牌“铁潮”,其开发的产品在抖音、淘宝等平台收获了大量粉丝,同时还进入了广西南宁、柳州、桂林以及玉林火车站,成功的推动了铁路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在铁路文创品牌打造及产品设计中,色彩是抓住人们第一印象的要素,可以调节消费者对产品的欲望和反应[3]。有学者认为;“色彩是文化创意产品的代言人、催化剂,在产品功能上发挥强心剂的作用,影响着文创产品的情感。”[4]目前,关于文创产品设计的色彩应用研究主要有:一是将民族色彩、地域色彩或传统色彩观介入文创产品设计,李永婕采用统计色彩直方图的方式将徽州地域自然色彩提取应用于文创视觉设计中[5],常虹和潘晓露通过k-means聚类分析、色彩直方图相结合对农民画进行色彩分析并应用在嘉兴文创产品开发中[6];二是对现有文创产品的色彩进行研究,陈思和王泽豪使用案例分析论证了南京博物院文创产品的三种色彩对比方式[7]。本文则以首个“铁”字号文创品牌“铁潮”文创产品为样本,基于KSCA标准色软件对现有在售产品的色彩应用进行量化,结合色彩效应、色彩印象坐标、伊顿色彩等理论综合分析,构建铁路文创的色彩应用模型,有效帮助产品进行色彩设计以及提高设计效率。

一、铁路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及色彩应用特征

铁路文创产品是跟随铁路发展、铁路文化转化需求,用以保障铁路形象、传播铁路文化的产物。现有的铁路文创产品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8]。从2019年起,“铁潮”文创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至今已经累计研发近300款产品,大部分是采纳了国内设计师、设计爱好者、高校学生的方案进行印刷制造,同时也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合作,将民族文化、特殊工艺融入文创,连续两年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会,广获民众好评。2020年时,《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与北京熙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合作举办了铁路文创大赛,征集到上千件作品,不仅进行了成果展,还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开发销售。高铁文创产品设计方面也因刚刚起步而存在诸多问题,如在开发时没能够让高铁文化与民众情感架构起深度链接,各区域铁路局各自为政,缺乏形象统一性等[9]。显而易见,铁路文创产品设计的发展前景任重而道远。

目前市场已有的铁路文创产品可以分为衣、食、住、行、娱、学六个方面,例如背包、丝巾、手机壳、行李箱、玩具、手抄本、书签等,虽然形式普通,却紧密围绕着我们的生活,拉近了铁路与人的距离。为了研究铁路文创产品的色彩应用,本文选择“铁潮”文创官方平台在售的30种产品作为样本,通过KSCA韩国标准色软件对其进行量化处理,根据所得色彩数据的综合分析,产品色彩具有三个特征:一是以蓝、绿、橙、红色系为高频用色;二是色调饱和度偏低,明度较高;三是色彩组合大量使用对比方式。由于“铁潮”文创产品目前在市场上拥有代表性地位,因此它的色彩应用特征可以被认为是当下铁路文创产品的普遍色彩特征。

二、铁路文创产品设计的色彩特征分析

1.高频用色的形成分析

文创产品不同于普通产品之处在于文化的体现,包括地域文化、中国传统美学文化等[10]。铁路文创大部分产品是由铁路物质文化,如复兴号列车、城市火车站、信号灯等内容演变创新而来;其余产品是从铁路精神文化、或结合地域文化以及传统吉祥文化转换形成,所有铁路文创产品都传达着浓厚地文化信息。蓝色、绿色、橙色以及红色系是铁路文创产品设计的高频用色,应与文创产品所体现的文化内容相对应,能够凸显文化内涵。不仅如此,色彩所带有的情绪效应,也应与文创产品所表达的文化感受相一致。这种效应称之为色彩印象,色彩印象在画面中的色彩语言称之为色彩意象[11]。表1是四种高频色彩带给受众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直接心理效应既是由于色彩本身显示的物理特点引起的生理上或心理上本能的体验,比如看到红色会心跳加速;间接心理效应是颜色引起人们在情感和认知上的反应,如色彩联想、色彩象征[12]。

表1 高频色彩的情绪效应

铁路文创产品中的高频用色需要结合文化内容、色彩效应以综合考虑。图1是高频用色即蓝色、绿色、橙色、红色系的提取形成过程。“铁潮”文创产品中体现的文化类型有铁路物质文化、铁路精神文化、地域文化和传统吉祥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了复兴号、信号灯、轨道、火车标识、南宁东站、崇左站、梧州南站等;精神文化包括了积极昂扬、坚韧不拔的詹天佑精神,英勇奉献、艰苦奋斗的“二七”精神,砥砺前行、敢于挑战的青藏铁路精神等;地域文化有广西自然风光两江四湖、象鼻山等,名胜建筑如桂林日月双塔、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柳州东门城楼等;传统吉祥文化包括麒麟、朱雀、玄武等祥禽瑞兽和祥云、元宝等吉祥符号。将文化内容通过对应的图片即能够展现内容的图片呈现出来,采用软件进行色彩提取,如从复兴号绿色车厢、自然风光中能够提取出绿色,从信号灯、铁路精神、传统祥云中能够提取出红色,最后从图片中提取出红、绿、橙、蓝色系。与此同时,分析文化内容所体现的文化感受,如铁路精神文化涉及了关爱、奉献、爱国等关键词,传统吉祥文化联系着生命力、和平、和谐等关键词。根据文化内容的情感转换,生成了安全、稳定、舒适、真诚、关爱、信任、热情、奉献、和谐、爱国、胜利、光辉、生命力、自然、和平等多个词汇。再结合色彩效应将词汇转化为对应的蓝色、红色、橙色以及绿色,而这些色彩可以帮助我们感受词汇的情感。最后,结合内容图片提取色、内容情感与色彩效应转换色综合形成高频色。

图1 “铁潮”文创中高频色系形成图

2.整体色调的印象分析

铁路文创产品的色彩应用具有饱和度偏低、明度偏高的普遍特征,而明度和饱和度合称为色调。日本色彩研究所(NCD)发表的PCCS色彩体系正是以色调调和为目的,并建立了单色、三色、五色配色的色彩形象坐标表,也称为印象坐标,色彩形象坐标将配色、语言、环境、人结成有机体,使我们像使用语言一样使用色彩[13]。五色配色印象坐标是对360个形象词系统分类,挑选出35种形象作为代表,对应于相应的五色配色,分布在以暖或冷、软或硬的轴线坐标上,不同的五种颜色搭配在一起,灵活运用色相效果和色调感觉来塑造形象,即体现色调带给人的印象。与三色配色相比,五色配色更容易表现出现实世界的真实形象[14]。

“铁潮”文创产品的用色搭配均可以在色彩形象坐标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并一一对应形象词,以确定产品详细的色调印象范围。图2是色彩到印象的转化:将样本色彩与印象坐标的配色进行比对,如样本21的色彩与形象坐标中质朴寡淡的五色配色相吻合,样本3的色彩与高贵的五色搭配一致,根据比对结果将所有样本色彩归位至坐标中对应的位置,生成“铁潮”文创色彩形象坐标图;之后在坐标中色彩聚集的地方用灰色块面框选,并以形象词坐标加以替换,可见“铁潮”文创色彩应用分布在坐标的四个块面,集中于右下角往左上方区域,而四个灰色区域所对应的形象词代表了正式的、古典的、考究的、现代的、休闲的、闲适的、豪华的、粗犷的、动感的、精致的、雅致的、自然的这十二种情感形象,即是铁路文创产品的色调印象范围。

图2 “铁潮”文创色彩印象坐标图及印象词范围

3.色彩对比的运用分析

铁路文创产品的色彩中大量出现对比色,根据伊顿色彩理论可知色彩对比的方法有七种,伊顿不仅是对包豪斯,甚至对整个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许多思想放在今天也依然值得借鉴和学习[15]。伊顿认为:一个色彩的效果,取决于它和周边其他色彩的相对关系,一个色彩的价值和重要性并不是只取决于它的搭配色彩,色彩饱和度和色块面积也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16]。他表示色相对比至少需要三种不同的色相;明暗对比时同等程度的明度或暗度的色彩之间可以建立联系形成一个调子,创作可以由2个、3个或4个主要明暗调子构成;冷暖对比中各个色相需要通过与其他更暖或更冷的色调对比才能体现出冷暖特征;互补色对比拥有黄色与紫色(极度的明暗对比)、红橙与蓝绿(极度的冷暖对比)以及红色与绿色(完全饱和的情况下明度相同)三对组合;同时对比是由于眼睛对看到的任何给定的色彩都需要它的互补色来平衡视觉感知,如果现实中不存在相应的互补色,那么眼睛就会自动生成出这个互补色;饱和度对比是纯的浓色与被稀释过的淡色之间进行对比,可以用纯色加入白色、黑色、灰色或互补色的方式来稀释饱和度;面积对比中三原色和间色和谐的面积比例为黄色:橙色:红色:紫色:蓝色:绿色等于3:4:6:9:8:6。

以色彩对比为特征的铁路文创产品使用了多种不同的对比方法。例如,铁潮鼠标垫的色彩中,选择了红橙黄绿青蓝紫几乎整个色环中的颜色,远大于三种不同的色相;以橙红、蓝绿这两种分布于冷暖两级的色彩,且各个色相与比其更冷或更暖的其他色相进行比较,最终在冷暖对比中整体偏暖;包含了蓝与橙、红与绿、黄与紫三对互补色,使画面形成强烈地视觉效果;象鼻山的灰色与黄色搭配时产生同时对比,灰色呈现出偏紫色的效果;许多色彩之间因为相同数值的明度或暗度而建立统一的调子,画面中有5个主要明暗的调子,数值分别为4、5、6、7、8,整体偏亮;饱和度对比中,最纯的是紫红色系中的玫红色,与其他稀释过的颜色形成比对,但大多数颜色均饱和度偏低;色彩在面积比例上除去背景灰色以外,蓝色系面积最大,大于黄色、橙色(图3)。通过所有样本可以总结出“铁潮”文创色彩对比的规律:1.采用大于三种不同色相进行对比的样本占80%;2.各个色相通过与其他更暖或更冷色相的对比,使画面出现整体偏冷或偏暖的效果,样本中有16件偏冷,14件偏暖,比例为8:7,相差不大。3.有2/3的样本使用了互补色对比,其中,蓝与橙的对比14次,红与绿的对比10次,黄与紫的对比3次。4.仅4件样本涉及同时对比,均是画面中黄色与灰色组合,灰色部分呈现出偏紫效果,从而形成黄与紫的互补色对比感。5.样本均使用了2-5个主要明暗调子,其中运用3个、4个主要调子的样本数额最多,调子的明度数值以578组合、4567组合居多,整体偏亮。6.样本整体饱和度偏低,其中,红色、橙色以及蓝色在使用时饱和度普遍高于其他色彩,即主要色相的饱和度最高。7.样本中仅1件的色彩面积对比属于非和谐,红色加橙色的面积大于蓝色;剩余均满足和谐面积比例:紫>蓝>红/绿>橙>黄。

图3 “铁潮鼠标垫”中色彩对比运用分析

三、铁路文创产品设计色彩应用模型建立

根据对铁路文创产品色彩应用特征的深度分析,可以了解其高频色系的选择过程,低饱和度与高明度整体色调的情感印象以及色彩对比的运用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出铁路文创产品设计的色彩应用模型(图4)。铁路文创产品在进行色彩设计时,主要通过“三步曲”导出色彩方案,该方案又完全符合每一步骤的需求,分别是内容、印象与规律需求。第一步,主色相提取,对铁路设计主题进行文化分析,按照文化类型梳理文化内容,将文化内容以图片形成呈现并以软件对其进行色彩提取获得“图片提取色”,再分析文化内容包含的文化情感,基于色彩情绪效应将情感与色彩映射获得“情感转换色”,两色综合形成主色相;第二步,色调印象建立,综合已有主色相与铁路文创十二种色调印象范围进行比对分析,选择最适合的色调印象,根据色彩印象坐标中的配色参考为主色相添选辅助色;第三步,色彩对比运用,选择多种对比方式,参照对应的运用规律,调整不同色彩的明度、饱和度及面积等以达到对比目的。完成以上三步骤,即生成色彩方案。

图4 铁路文创产品设计色彩应用模型

四、江苏铁路文创产品设计色彩应用实践

江苏铁路文创产品设计项目是围绕江苏铁路教育馆的文化宣传及教育活动而展开。江苏铁路教育馆坐落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工程中心楼,分为综合馆和高铁馆两部分。综合馆通过“江苏铁路百年历程展”的方式呈现了江苏铁路的四个发展阶段:艰难发轫(晚清时期的江苏铁路1876-1911)、徘徊前行(民国时期的江苏铁路1912-1949)、发展提高(建国50年的江苏铁路1949-1998)、全面跨越(迈入新世纪的江苏铁路1998-2015)。高铁馆是通过“高速铁路技术装备与安全防范展”来详解高速铁路发展概况、高铁客运系统、工务工程系统、供电系统、动车组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调度指挥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等内容。全馆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陈列了各类展品400余件[17]。“遇见南京南”系列是为场馆中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人员提供的防护产品以及文具用品,在该系列铁路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首先,根据主题挖掘文化基因进行图形创造,确定运用南京南站的直接形象作为主要图形;接着,色彩设计环节是根据铁路文创产品设计色彩应用模型来获取方案,第一步提取主要色相,选择铁路物质文化南京南站以及地域文化金陵风景的照片提取出“图片提取色”,再通过文化传达的情感获取“情感转换色”,如南京南站建筑的庄重、迎来送往的热烈具有红色、橙色的属性,金陵风光的“梧桐色”、古都的古朴、城市的活力等具有橙黄、绿色的属性,综合图片提取色与情感转换色,确定出红色系、橙黄系、绿色系为主要色系。第二步建立色调印象,根据主要色相在铁路文创色调范围内定位合适的形象词,三种色系的组合偏暖又偏硬,适合动感的、闲适的印象特征,参考色彩形象坐标中的配色,可搭配紫色、黄色等。第三步进行色彩对比运用,以红色与绿色为主要互补色对比,黄色和紫色少量对比,通过软件调整明暗数值,确定3个主要明暗调子,降低部分色彩饱和度,红色、绿色的填充面积大于橙色与黄色。最终的口罩、笔袋成品色彩充满动感、活力、闲适与年轻的味道(图5)。

图5 “遇见南京南”文创设计色彩应用方案

“百年铁路”系列同样以铁路文创色彩应用模型完成色彩方案,例如,系列文创产品中的手账本设计,其中融入了百年铁路的历史知识可供阅读,为了体现百年铁路的历史厚重感,深沉且古朴,设计使用了手工线装方式,在整体色彩包括纸张色彩选择上根据模型步骤,首先对“百年铁路”的文化进行分析,由于内容体现的是百年历史且包括了很多铁路精神文化,因此从相关历史图片中如“二七”精神、铁路遗产等获取 “图片提取色”,并从历史怀旧、铁路精神中完成“情感转换色”,综合形成深红、深蓝以及卡其黄色系。其次根据三种主要色系在铁路文创色彩印象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形象词即考究的、古典的,并参考对应的坐标配色,确定可以添加灰色、淡红等为辅助色。最后将深红、深蓝、卡其黄、淡红、灰色进行对比搭配,参考对比方式及对应运用规律,形成整体偏冷、深红与深蓝大量对比、饱和度整体偏低等特征,由于色彩涉及整本手帐多个页面,非局部图形用色,因此在色彩面积对比上无法按照和谐比例,明度上各页面有所区别。手账本的整体色彩方案最终以古典的、考究的、庄重的、朴实的味道满足了“百年铁路”的历史主题(图6)。

图6 “百年铁路”文创设计色彩应用文案

结语

基于“铁潮”文创产品的样本色彩特征分析而建立的铁路文创产品设计色彩应用模型可以有效生成江苏铁路文创产品“遇见南京南”、“百年铁路”的色彩方案,明显提高设计效率。在铁路文创产品的色彩应用中,提取主色相、建立色调印象、运用色彩对比是重要的三大步骤,主要色系需要通过“图片提取色”和“情感转换色”综合选择,色调印象需要从基于样本分析确定的铁路文创色调印象范围以及结合主色相进行定位,并参考色彩坐标配色表进行辅助色添加,色彩对比则根据色相对比、冷暖对比、互补色对比、同时对比、明度对比、饱和度对比以及面积对比七种方式进行合理运用,参考铁路文创色彩的对比运用规律,如明度采用3个或4个主要调子,数值为578组合或4567组合;饱和度整体偏低,其中主色相饱和度相对较高;和谐面积比例为紫>蓝>红/绿>橙>黄;互补色采用最多的一对是橙色和蓝色等对比规律。该色彩应用模型可以为铁路文创产品的色彩方案制定提供明确的思路过程,对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色相色调饱和度
苏联八色相环由来考述
——兼论八色相环的内涵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湖光水色调
色调会说话
分离色调与色调曲线
色相、心相与舞台造型——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扮相”品评
In Spring!春之色调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八面观音 色相俱足——天一阁藏文徽明小楷《岳阳楼记》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