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协同治理

2023-01-07 08:30张雪梅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2期
关键词:达峰空气质量协同

张雪梅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市分局 山东济宁 273500)

引言

我国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当中明确提出了对于低碳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建设目标,当前全球经济受到了影响,被动受到了冲击,而在这种环境之下,中国能够依靠独立的工业体系与数字经济率先回到社会发展的正轨,在全球经济矛盾明显的环境当中,建设智能化的“新基建”能够在当前阶段当中助力经济迅速回到正轨,从根本上解决高质量的社会发展中对于能源的生产的利用下的环境生态问题,从而实现碳排放达峰与空气质量达标的协同发展。

1 关于“双达”背景的含义

在我国逐渐促进环境保护与碳排放约束的背景条件下,能够实现与我国碳排放达峰的有效目标。基于实际调查研究发现,相较于2019 年,我国在2020年的GDP 以及二氧化碳的总体排放指数下降了0.4个百分点,相较于我国强调环境保护的2005 年累积下降了48%。并且在这一年的非石化能源等消耗相较于前一时期的发展提升了15%,这就意味着我国逐渐进入到了自主减排的时期当中,在未来的发展规划当中能够更快的实现节能减排的最佳指标。并且,我国在这样的背景当中,开启了守卫蓝天的环保计划,能够不断促进环境保护与空气质量的改善。截止到2020 年底,调查我国整体环境保护制度下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研究发现,其中仍有261 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未能达标,但是相较于2015 年我国提出的三年为期的蓝天保卫战计划污染度下降了23.1%[4]。这样的数据变化意味着我国整体大气当中的PM2.5数据指标有了显著的下降,但是与国际上空气环境更加良好的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碳排放水平仍旧位列前茅,这样的较高空气污染状态对于降低二氧化碳含量的工作来讲造成了相对较大的难度。

基于这样的环境背景,进一步实现碳排放达峰与空气质量达标的条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双达”任务任重道远。并且,在当今时代当中,严重滞缓了“双达”任务的完成率,导致我国各地在全面防控现有的局面当中难以实现快速治理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截止到2020 年底我国现阶段的整体发展形式当中,仅有少数城市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的标准,加强碳排放管控以及空气质量治理仍旧处于较为严峻的状态当中。

2 协同治理的重难点

2.1 减排措施以及成本效益

协同治理中的减排措施所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末端处理、结构调整以及能效提升三种,现阶段在我国的高耗能行业当中使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就是末端治理技术,这种技术具有较强的优势。例如在当前的燃煤电厂当中利用传统的末端控制技术对于持续进行减排工作的潜力有限,往往只能建设一次性的减排工作,难以应对现实的二次治理,因此对于碳减排放效益难以起到明显的成效,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根据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形势充分应用在末端处理工作当中建立了全新的治理方法,针对于燃煤电厂当中的超低排放工作建设提供了巨大助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在实行“双达”策略之下对于重点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重视空气质量,尤其在经济发达的京津冀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其环境中的污染成分包括臭氧以及PM2.5 都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能效提升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所改善的空间面积较大,从而为我国的碳排放与空气质量协同治理提供了有利保障,结合全面的节能方针,对于我国的13 个行业颁布了260 项节能技术,对于工业系统加强改造管理,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保障在低碳环境中发展建设,为我国的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做到保障。

2.2 协同管理机制

对于气候管理的问题始终是国家在建设发展的进程当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研究表明,对于气候变化的管理从国家发改委逐渐向生态环境监察部门转移。但是在实际的地方管理工作当中,仍然对于节能减排当中涉及到的各种项目职责不能明确,存在职责交叉的现象,难以达到较好的管理成效,为实际的管理增加了负担,也会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我国针对于碳排放达峰的问题建设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针对于大多数的地区能够建设出明确的碳排放达峰时间,但是仍有部分地区不能明确碳排放达峰的目标,这一问题就会造成在实际的管理当中,区域主体不能发挥主动性建设达峰目标,无法认识到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重要性,不具备充足的模式规划建设能力,难以针对达峰目标建设出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1]。

2.3 协同区域

由于气候的区域性以及流动性往往会造成大气污染在区域内的传输速率与影响程度较大,因此,根据各地的行政区界限划分从而建设的防治手段不能起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还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因此区域协同管理是针对于“双达”目标的最佳办法。然而由于各个区域的实际发展不平衡导致在大气环境的治理工作上实际诉求不尽相同,尤其是在我国的工业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能源结构上的差异为实际的区域协同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政府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协调不均衡的问题,碳排放具有相对集中的特性,在城市的不同规划之下,内部的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也会对碳排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 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协同治理路径分析

3.1 完善协同减排,制定“双达”计划

为了能够有效实现碳排放达峰与空气质量达标在稳定的政策环境当中协同治理,需要进一步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从而促进大气环境与气候问题的改善优化,建立明确的管理机制是保障“双达”目标的必要环节。以深圳市为例,深圳是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城市,深圳市围绕着低碳产业、城市能源、消费与制度构建了多种体系,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构建了新兴的低碳理政中心,针对碳排放与空气质量监督创建了各种强化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措施。因此,在国家政府层面上,为空气质量与温室气体排放建设了全新的法律法规进行协同管理。在另一方面上,城市在某种角度上来讲是有效促进“双达”的重点建设区域,是保障政府的政策能够有效实施的落脚点,深圳作为在全国率先尝试建设低碳试点的城市,能够切实践行国家的实验政策[2]。在工业与城市发展当中深入贯彻落实了关于碳排放的“双控”机制,针对于工业生产以及社会运转当中的碳排放的强度、排放量能够加强控制,不仅针对于这一建设发展目标建立了碳排量的有效监控体系,实时监控在城市当中的碳排量,还能够积极建设预防管理模式。为防止碳排量超标,建立了专门的预警体系,优化了碳排量的统计核算方式,有效统计在城市当中对于碳排放的基础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上传到政府的指标统计体系当中,充分与政府的信用评价体系以及排污管理相挂钩,进而建设协同合作的长久管理机制。

我国有关于气候管理的主体已经从原始的发改委建立了专门的生态环境管理部门,为了能够保障良好的协同治理效果,结合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相关地理位置的特点等问题,加强区域协同治理工作进度。对于我国线现阶段的环境治理工作展开建立更加科学严谨的工作内容,促进各个地区当中传统行业的转型发展,进而降低在以往发展过程当中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提升重点环境治理区域的管理层级,明确制定有关于空气治理的针对性对策,对于城市当中的机动车积极协调各个部门与机构的协同管理能力,对于城市当中容易造成碳排放超标或是大气破坏的企业进行统一改造管理,在全面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相对良好的统筹管理措施。基于管辖区域当中的电力能源网络绿色程度建立分级管理策略,加强碳税的统筹立法管理,进而实现有效提升协调管理的目的。

但是在阶段性的调查研究中不难发现我国多数的生态环境治理压力仍然较大,而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相关的污染防治管理部门不能认识到环境治理的严重性,从而对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不能做到全面的分析管理,例如在气候知识的认知与了解上,以及对于环境治理的资金供给不够充足的问题都是造成压力的原因[3]。基于此种原因,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建设起明确的制度规划,对地级市等区域建设的详细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进行优化改良,从多种角度实时关注政策的落实,从审批、实施、评估、监督、处罚等多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通过有效的资金激励与环评限批等内容进行法律行政上的制约,从而进一步保障城市的空气质量能够达到国家建设的标准程度,并且呈现向世界卫生组织的第三阶段不断迈进的趋势。在碳排放峰值管控得到较好的成效的试点城市当中提取出先进的建设经验,为其他城市的碳排放管理政策建设后创新提供坚实基础,包括设定碳排放的峰值目标、为缓解气候问题建设的经验方案等内容都可以成为借鉴的经验,从试点城市的各项工作建设的研究报告当中总结出工作经验,激励其他城市尽快实现碳排放的达峰,鼓励发达城市能够建设出明确的“双达”完成时间表,激励低碳建设的先进区域能够率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起到带头作用,逐步将温室气体当中除CO2外的所有气体纳入管理范围。

3.2 积极探索减碳治污的新方式

我国自近年来一直在推行减碳治污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前进,并且推行了一系列关于排污许可的改革措施,从2018 年建设了环境赋税的全新政策,并且预计在2020 年能够全面实现系统完整、合理运行、权责清晰的污染治理新格局,充分考虑到实际的碳排放管理与排污证监管理的方式大体相同,所建立的管控主体与排放信息的核算方式相差无几,除了这些,对于管理的时间与流程上的安排所需的主体能力也相对一致,因此可以将碳排放的监管有效结合排污管理制度,建立全面创新的管理机制。

例如在北京上海等地的环境交易所中建设的碳排放权、排污权等交易试点可以积极参与全国关于碳排放峰值市场的建设,从而在京津冀、江浙沪等地都能够建立起全面综合的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环境中的资源配置作用,能够实际管控能源的生产消费、温室气体以及污染物的排放,协助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生态绿色发展。

因此就需要积极发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微观调控作用,推动区域向低碳发展转型,有效将省市之间的排放交易权联合在一起,建立起统一的气候污染治理计划,有效降低为实现“双达”目标的建设成本。首先来讲,需要保持在碳市场当中电力行业的正常稳定运行的状态之下建设制度计划,有效协调配额、数据以及跨期交易等内容,以此为基础,着力发展其他行业的碳市场统一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有效控制风险,从而吸引更多市场当中的发展主体加入碳市场的建设,促进市场的发展活跃度的同时能够促进主体自身扩大发展规模,充分实现碳市场交易当中的节能作用。

另一方面,在建设碳市场交易的同时可以发展排污交易,从多种方面加强整合市场控制手段,包括对于市场的立法、交易与平台的建设、检测核实以及信息的收集等内容从而构建更加深入的试点示范单位。协调电力企业与碳市场交易的发展,促进电力企业能够根据现阶段的发展形势调节自身的产品与投资,从长远发展的视角出发,降低发展运营成本,提升资源以及资本利用率,强化新型能源发电的占比,促进“双达”加速发展。

结语

综上,我国针对于碳排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提出了众多实际建设要求,为促进碳排放达峰与环境质量达标的“双达”建设目标,需要因地制宜建设区域联动的统筹协调管理措施,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生态治理都不能够取决于单一的地域进行处理,需要充分依靠周边地域协同进行处理,建立起明确生态环境治理战略,进一步促进国家绿色持续发展,为国家的经济效益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做出保障。

猜你喜欢
达峰空气质量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迎接人口“达峰”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协同治理路径
基于统计学的中国典型大城市CO2排放达峰研究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