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河桥梁引桥顶升施工技术研究

2023-01-08 01:43王静霞
交通世界 2022年13期
关键词:墩柱桥墩钢管

王静霞

(河北省高速公路禄发实业总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91)

1 工程概况

某桥梁工程为自锚式悬索桥,全长为345m,由左右两幅组成,单幅桥共计10跨,南、北引桥的宽度相同,均为14.75m,引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等截面混凝土箱梁,单箱三室。全桥共设置主缆4 根,索塔位于5#桥墩处,主桥梁体为格构梁。桥墩为Y 形薄壁墩,基础为摩擦桩。该桥的设计荷载为城-A 级,行车速度为60km/h,该桥于2007 年正式建成投用,其间经历过一次地震灾害,震后对全桥维修加固。

2 跨河桥梁引桥顶升施工关键技术

2.1 顶升总体方案

2.1.1 技术特点

(1)本次编制的顶升方案中,利用钢结构支架支撑千斤顶,支架用钢管制成,设置在承台上,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可以经支架后,由承台传至地基,通过对压力有效分散,使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得到解决,达到防结构倾覆的目的,顶升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提升,作业安全性得到保障。

(2)当顶升达到设计要求的高度之后,以混凝土现浇的方法,将原本的桥墩接高,该环节以常规的方法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桥梁顶升施工不会占用侧面的辅助车道,对车辆通行无影响,顶升周期比较短,桥上交通中断的时间随之减少。

2.1.2 顶升流程

引桥顶升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先处理桥台位置处的地基基础,施工顶升钢管支架的基础,随后对钢管支架进行安装,并在其上安装顶升系统,将桥面铺装层凿除,对原桥墩切割,引桥同步顶升达到设计高度后,接高墩柱,施工盖梁,同步落梁,更换制作后,将顶升设备拆除,重新铺设桥面沥青混凝土,养护到位后,开发交通[1]。

2.2 顶升关键技术

2.2.1 支架基础

基础持力层以砂卵石层为首选。经过现场考察后发现,可在原桥台位置处将桩基承台加宽,以此作为顶升钢管支架的基础,能够防止沉降问题并提高安全性。在对桩基承台结构补强时,选用强度等级为C30的低收缩混凝土,在浇筑施工前,通过配合比试验,将干缩率控制在0.02%以内[2]。

2.2.2 安装顶升支架系统

(1)在引桥顶升施工中,支架系统相当于临时墩柱,当原桥墩柱切断后,支架系统会替代桥墩承受桥梁结构上部荷载。除此之外,支架系统的设置为千斤顶的安装提供便利条件。因支架所需承受的重量较大,加之需要将重量传递给地基,所以要求支架系统既要有足够的承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刚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2)垫块在桥梁顶升高度达到一定后,会影响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本工程中,顶升比较高,所以不能使用钢垫块,需结合实际选用钢管支撑替代。钢管的壁厚为16mm,外径609mm,在两端焊接用于连接的构件[3]。承台采用螺杆植筋,钢管经植筋与承台基础可靠连接。为增强连接稳固性,相邻钢管用螺栓加法兰接高,并用槽钢平联形成格构柱,槽钢之间以交错的方式满焊,钢管支架作为千斤顶的支撑,具有反力作用,当顶升不断推进后,钢管支架需要随之逐步接高,为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可将之做成三角形的格构柱。

(3)分配梁上表面与箱梁连接,下表面与千斤顶连接,桥面系传递的荷载经分配梁传给千斤顶。在分配梁施工过程中,可将横向限位设置在箱梁每一联的两端,以植筋的形式达到限位效果。植筋施工中,为防止损坏原桥梁结构,要确定预应力筋的位置,植筋时避开,限位措施的水平分离可以按照承受顶升荷载的1%考虑[4]。

2.2.3 墩柱接高

(1)为使墩柱的切割质量得到保障,最大限度降低对原桥的破坏及扰动,通过对比各种切割设备的性能,最终选用液压链锯切割墩柱。该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切割能力强等特点,作业时基本不会产生振动,利用水冷系统降尘,可以防止粉尘污染,确保切口平整。

(2)本次改造中,在桩基承台顶面以上1 200mm的位置处截断桥墩,切割墩柱前,要先将切割面上下300mm范围内的混凝土全部凿除,以露出主筋为准,便于后续钢筋连接作业的开展。需要注意的是,施工过程中,要将原结构表面的泥浆层全部凿除,使其中的骨料外露,然后用水冲洗,结合面应做凿毛,提高粗糙度,确保纹理深度在6.0mm以上[5]。改造桥墩时,若切割点的位置在墩柱曲线段内,必须剥离变宽部分的混凝土,将原桥主筋拉直后,与新增设的钢筋可靠连接。

(3)本次改造中,钢筋在同一截面连接,接头数量不可避免会超过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故此,连接钢筋时,竖向受力筋必须采用机械连接,以此来确保配筋满足荷载要求。混凝土现浇施工前,可以先用高压水枪冲洗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为防止混凝土收缩引起开裂的情况发生,选用微膨胀混凝土,将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控制在1.5m以内,以分层的方式浇筑,每层浇筑完毕后,用振捣设备及时振捣密实[6]。

2.2.4 桥台改桥墩施工

(1)在原桥台前,施工直径为1 500mm 的灌注桩和1 800mm 的挖孔桩,并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对原桥承台做凿毛和植筋处理,将原结构表面的泥浆层全部凿除,确保骨料完全露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对原桥承台补强时,选用强度等级为C40 的低收缩混凝土,正式浇筑施工前,通过配合比试验,将混凝土28d 的干缩率控制在0.02%以内,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原桥承台压浆时,选用强度不低于40MPa 的水泥浆,施工中,保证注浆和时间与设计要求相符,以提高压浆质量[7]。

(3)压浆完毕后,对首批预应力束张拉,随后将承台改造时开挖的基坑回填,施工过程中,要为下一批预应力束张拉作业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免影响张拉质量。台基坑回填完毕后,便可顶升上部梁体,将承台混凝土凿除,浇筑承台加高部分的混凝土,养护至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张拉第二批预应力束。

2.3 顶升过程监测与控制

2.3.1 监测方法

(1)顶升作业时,可以通过复算,对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变化情况加以分析,据此确定出施工监测的具体目标值。以该值作为主要依据,在顶升时开展实时测量,采集测量数据,经处理后用于指导施工。通过对顶升工况的全面监测,可使结构的受力状况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为顶升作业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2)依据规定要求,布设位移控制点,以此来监测顶升作业时的位移情况。本工程需要在同步顶升的前提下,保证原桥结构不会受损,故此,在考虑顶升同步性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控制的方法,对位移实时监测。具体做法如下:在控制区域范围内,布设拉线式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发送给中央控制器,由中央控制器负责控制千斤顶的顶升速度,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3 结语

在跨河桥梁引桥改造工程中,可依据工程特点,选用顶升施工技术。为确保顶升作业安全、有序开展,作业人员应对该技术有全面了解和掌握,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以便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加以运用,提高顶升作业质量,使桥梁改造能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未来,施工单位要加大对顶升技术的研究力度,除对现有的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外,还要加快新技术的研发速度,从而更好地为桥梁工程建设服务。

猜你喜欢
墩柱桥墩钢管
山区公路桥梁墩柱偏位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
公路桥梁墩柱偏位典型病害特征分析及维修处治措施研究
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的串列双矩形截面桥墩绕流流场特性研究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浅探输变电钢管结构的连接方法
装配式墩柱施工技术
桥梁40m以上墩柱混凝土施工新工艺探讨
桥墩加固方案分析研究
不同截面形式的低配筋桥墩的抗震性能分析
基于ABAQUS自复位桥墩与现浇桥墩性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