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的研究

2023-01-08 20:51
智库时代 2022年21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事业单位财务

张 俊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七地质大队(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雄安地质调查监测中心))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完善,推动了各行各业的顺利发展,财务部门作为单位中与获得利润密切相关的部门,在事业单位体制转变、业务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保证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保障。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单位内部的稳定,对单位内部控制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针对当前现状,要对财务管理工作做进一步改进,优化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效用。

一、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是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很容易被心术不正之人盯上,会利用制度漏洞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很容易出现一些应该分配项目中的资金很难及时到位,容易造成资金运作困难,降低事业单位整体服务质量,项目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进而损坏到单位的切身利益。在20世纪90年代,有事业单位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件,因管理制度出现漏洞,让出纳人员、财务人员等有机可乘,给单位的运营带来很大的负担,非常不利于单位的正常运转。总之,财务管理制度漏洞,显然带来的是较严重的财务问题,造成的影响非常恶劣。因此,找出财务管理漏洞,堵上漏洞,制定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当前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用低

要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存在漏洞,最重要体现的是财务管理工作效用低,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由于财务管理工作中许多参与者并不专业,财务专业能力欠缺,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经济发展。要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起不到多大效用,很容易造成单位财务状况混乱,资金运转没法核查,进而影响到单位正常运作。财务信息数据要是不完善,在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后,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这在资源分配上也不合理,预估成本不准确,势必会阻碍到事业单位发展,影响到事业单位的长效收益。

(三)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根据当前事业单位的运营状态得知,大部分单位员工都比较重视自己的业务水平,相应提升单位业绩,重点放在项目推动上,在此过程中忽视了项目的财务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覆盖多个部门,与单位其他部门关系密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需要单位其他部门积极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也会由于利益因素,选择了忽视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这是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没法切实落实到位的主要因素,导致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整体管理意识缺乏。

(四)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部分事业单位不重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认知,没觉得内部控制有多重要,觉得可有可无,那么事业单位内控工作就很难顺利开展,在资金管控上就容易出现混乱不清。甚至有些事业单位的部门财务人员对于财务管理也没一个正确的认知,在内部控制上没有考虑周全,对内控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还有的财务人员觉得内部控制不重要,自己做好资金核算就行了,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事业单位在选聘财务人员上,缺乏竞争机制,旱涝保收,财务人员缺乏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在培训财务知识上不积极,很多与财务相关的知识缺乏了解,很难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还有一些财务人员能力欠缺,相关知识体系认知匮乏,这对很好地管控单位资金是很不利的。

(五)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组织体系、指标设计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存在不足。一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单一依靠财务部门实施,受限于财务人员的专业,使得企业在相应的经营活动中无法提出合理性、建设性的长远规划,使得事业单位最终的决策缺乏科学分析的基础;二是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指标设计不合理,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采用固化的数据指标,在实施分析过程中以定量为主,对于性质的认定不足,未能采用动态的理念对于不同的经营事项进行评价分析,使得财务风险评价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失去评价意义;三是未将财务风险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中,多数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没有针对各职能部门相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规定不同的风险职能,风险监管职责不明确,事业单位负责人风险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不完善,财务风险处理的责任机制落实不到位。

(六)企业财务风险缺乏监测与预警

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在防范新时期市场风险方面存在监测与预警机制不成熟的情况。部分事业单位当前运作的财务系统仅在会计核算方面发挥作用,无法为财务风险的监测与预警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分析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实际经营业务,不能通过财务风险指标的即时监测,发现事业单位经营情况与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对企业销售、采购、生产、投资、筹资等重要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发出信号,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改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要想有效应用,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单位领导层与相关员工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让他们对单位财务管理有个清醒的认知,能意识到财务工作在单位中的重要性。财务人员要明确职责,提升自己专业素养。事业单位为了提升员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可以开展宣传组织座谈会,让全体员工都明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单位所有员工都理解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得到有效落实。此外,事业单位也可以引进先进的财务技术,提升管理水平。财务信息化可以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保证财务工作透明,力求做到公平公正,进而真实核算每笔业务,管控单位资金流动。

(二)完善财务部门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覆盖面很广,涉及内容较多,事业单位要能从多个角度完善内控机制,要能保证内控机制和单位内部其他制度相匹配,提升单位其他部门在内部控制实施方面的积极性,避免内控制度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冲突。在这个过程之中应该不断强化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构建出统一领导、分级管控的财务管理体系,在确定管理经费与发展经费的比例上,明确各个部门在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和监督管理上的责任,才能确保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时,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确保多种改革措施得到贯彻和落实,防止部门财务管理和单位财务管理出现不统一的问题。事业单位也应该强化对于货币资金的管理,坚决杜绝过去以白条抵账的情况,对于收入应该严格审查,不能出现重复报账的情况,对于财务收支审批工作进行规范和完善,规范相应的审批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也要不断提升负责人的内部控制思想,构建出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控制机制,积极落实相应的管理要求,从而减少事业单位的消耗,切实有效地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决定了财务内控措施是否能切实落实,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做好财务管理的关键。事业单位要在日常加强培训工作,以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培训、财务管理制度解析为培训内容,同时也要以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成果为依据。在日常要定期考核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财务人员关于内部控制各种知识,了解财务内控流转,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引入先进财务工作者报告、讲座、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为财务人员树立明确的道德规范和榜样机制,确保财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事业单位也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针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激发财务人员积极性,聘用优秀的财务人员,不合格的不予录用。要做好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资质审查工作,对于资质不符合要求的财务管理人员也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提升自身水平,可以满足单位财务管理顺利开展的条件。

(四)完善财务内控评估反馈机制

财务内控在落实过程中,彰显出工作的严谨性,这是做好财务管理的基本条件,要适用于预估风险。事业单位要能够对内部控制每个阶段进行评估,重视评估每个环节,要明确预定的目标、评估手段、评估结果等。要能保证所有指标科学合理,便于收集整理反馈信息。同时也应该引入群众测评机制,通过财务信息公示的方式,让群众参与到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之中,充分发挥财务公开的监督功能,解决过去财务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从而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赢得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系统的整理数据信息,要以事实为依据,可以找有资质的审核机构,全面审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内控机制存在的缺陷。

(五)事业单位要合理借助技术力量来防范财务风险

造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而不管造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技术过于落后,不能够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以至于给企业带来损失。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已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这也导致了我国的事业单位中财务数据变得越来越繁杂,而传统的财务数据处理工作已经不能够满足事业单位的需求,这也导致了事业单位无法有效地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作出及时的分析和预判,这就要求中小型事业单位要及时地借助技术力量来提高自身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加强事业单位在面对财务风险时的处理能力,同时加强事业单位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能力,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

(六)制定高效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可以制定一套风险应对的策略,在预计到存在风险时,采取措施消除它,当风险确实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风险,将风险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小。在风险预警系统针对某一环节发出警报后,事业单位应按照相应的应对策略及时干预,以阻止风险的发生,例如事业单位将在未来某日付给国外某公司一笔货款,而汇率的波动会给事业单位的资金流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这时企业就可使用远期、期货等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以降低风险。而当风险确实发生之后,事业单位也应采取相应的手段来处理风险,以消除或是减小风险的危害,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将风险转移或者消化掉。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事先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并保证其运行的顺畅。但要做到这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及时采取必要适当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小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或是将风险完全或部分转移到事业单位外部,如果这些都不可行,则必须自己把风险消化掉,所以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提高自身抗击风险的能力。

(七)加强财务风险缺乏监测与预警

对财务管理方案制定、实施、结束三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全过程控制,在进行决策前,不仅对收益有所考虑,也要对风险有所对策,做到遇风险而不乱,胸有成竹。在实施阶段,要实时监测财务活动及其风险,评估风险状况,及时调整财务管理活动和方向,制定新措施。在完成阶段,要总结思考发生的风险,反思其风险产生的原因,吸取财务风险教训,避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风险。也可以使用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减少损失。一般采用风险规避,风险转移等方法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财务风险规避是本来就预测到风险的产生,合理地分析风险带来的影响,对某些风险无法承受,并无法掌握的可以规避。规避策略通常是在决策时,多考虑选择风险小的投资方案,这就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还可以在方案实施中发现不利状况,及时调整方案。风险转移分散,一般是采用多元化的经验,多方位投资的事业单位,可以吸引多方面的客户分散风险,多元化的投资可以对财务风险产生极大的影响。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功能,事业单位可以投资不同产品,风险不同且利润不相冲突的产品。可以生产多元多样化的产品,比如生产两种相反的产品,在畅销产品和滞留产品之间有联系,在市场上多一种调节,在收益上相互补充,这样多样化的投资,可以降低财务风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社会经济正向着市场化发展,经济市场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体制也在改革中。财务部门在事业单位中越发重要,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业务开展与日常运营。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针对这些问题,分析缘由,不断改进财务管理工作,要及时修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为人民、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并推动实现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相关链接】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事业单位财务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