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骅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
高质量教育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在标准化、规模化、均衡化相继改变教育形态二十年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以品质、品格、品牌为典型特征的质量教育发展大趋势。随着人本化、信息化、城市化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形态改变,基础教育出现了办学标准升格、办学规模下降、教育发展高位均衡的势头,推动着学校内涵和外延的快速提升,学校治理、师资力量、办学理念、发展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方式等方面的绩效都获得改善,一大批学校在“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方面富有创造,成为典范,并且形成了示范推广效应,推动更多的新优质学校成长,并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现象。
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基调。2017 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
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展相对应,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顺应时代要求,教育高质量既是社会经济的迫切需求,也是其推动的必然结果。
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高瞻远瞩,其核心是教育的现代化,即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系,其关键是建设新优质学校,实施优质高效的教学方式、先进有效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个性优化的育人方式,等等。所以,教育现代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平台与路径,我们要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切努力都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与提升,并以教育现代化持续长久地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承托桩脚,一步一个脚印地生成教育高质量。
然而,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教育的质量观并非一直清晰。历史上我们对教育的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内容、成效曾经有着不同的理解,体现在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路径选择方面更是见仁见智,存在着各种认识与实践的误区:第一,教育的成才观。教育促进人人成才,但不是同时成才、同标成才、同向成才,而应该各美其美,各有所长,所以,把教育的目标定为“考上清北”“出人头地”“功成名就”,不仅浅薄,而且误导了学生。第二,教育的发展观。教育推崇“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而不是只要智育,忽视身心健康和素质能力培养,甚至变成考试机器,只追求分数,所以,把学生发展方式定为“唯智育”“唯分数”“唯升学”,不利于培养真正的“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第三,教育的生命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尊重生命、珍视生命,而不是压抑生命、践踏生命,所以,好的教育应该理解和尊重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焕发光彩,让每一种个性都因为教育都得到优化,而不是“一份试卷衡量所有学生”“一种评价测量所有学生”,使得有些学生因为教育而丧失个性、埋没天赋、削弱潜能。
所以,教育的成才观、发展观、生命观,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价值观,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让教育有科学的质量意识、合理的质量标准,也只有如此,教育的现代化才有坚实而可持续的发展基础。[1]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我们已经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增大科技创新投大等资源配置优化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质量。同样,在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现代化必须和人的现代化密切关联,教育的现代化也要从数量指标转为质量目标,从规模与效率优先转为结构与质量优化。我们只要回顾近五年多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及目标导向,就可以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基本现代化的结合价值和真正意义了。
自从2017 年底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得到高度重视。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政治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而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吹响了号角。2018 年9 月,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克服“五唯”,在六个方面“下功夫”,从而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本质规定,这就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9 年2 月,党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前者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宏大战略规划,也就自上而下地顶层规划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后者针对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与创新问题,着眼于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也就纲举目张地建构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机理。这两份文件的共同之处都强调了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方向,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在更高的站位上,精准施策,统筹推进,才能真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2020 年,中办和国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放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些文件更是聚焦学校运行机制,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在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高位上,对新优质学校的本质要求和运营特征作了框架性规定,也就要求学校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按照学生成长的循序性、阶段性和差异性实施针对性教育,包括育人目标、育人机制、育人方式、育人成效都回归教育本源,把人本、生命、健康放在核心位置,从而激励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也就让教育回归了本真、本然的理性原点。在2018 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陆续出台了学校办学环境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对外开放、强化新时代劳育体育美育、改进教育评价、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力度之大、涉及之广、影响之远,都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2021 年7月,中央发布“双减”政策,对于整顿教育秩序,优化教育方式,提升五育成效,改善教育公平,都起到前所未有的作用,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分水岭和里程碑,更是为新优质学校成长提供了孵化器。
更重要的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来看,我国高质量教育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经过长期积累,学校的高质量建设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精神基础都已逐渐具备。从十八大拉开教育改革创新的帷幕,我们先后经历了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全面改薄”、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提升、教学课程改革与课堂模式转变、学校自主创新与全社会终身学习氛围形成,以及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等一系列扎实而有效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促使学校优质发展的各项条件发轫、成长。十九大之后教育进入攻坚攀升阶段,互联网、大数据、5G 通讯、人工智能的兴起,新高考、新课程、新课堂交相叠加创新,促使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向着“以学为中心”转变;教育目标从偏向于分数成绩和升学择校到聚焦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促进了整体育人方式的优化,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学校的办学治校架构发生了质效升级;并且,随着“双减”“五项管理”的大力推进,学校的运行方式和治理方式更是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学生可以从沉重的作业与培训中解脱出来,做更好的自己,成为社会优秀的个体,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奠定了坚定基础。基于这种实践现状,我们可以作出判断,近十年的教育界实践层面的持续改革与创新,为教育品质升级做了铺垫、叠加、融汇、提升的基础性工作,新优质学校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新时代到来了!
新优质学校的出现即是教育方式变革的结果,也是教育方式持续变革的载体。但是,新优质学校的建设毕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代表了新时代教育新起点、新事物、新方向,我们至今还没有弄清:它的支撑面和立足点在哪里?其目标、性质、特征、作用又该怎样表述?它有着什么样的组织框架和治理机制?其脚手架、工具箱和施工台又是什么?弄清这一系列问题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新优质学校的内涵,深刻把握其运行机制,从而有助于我们从建构的角度认识其内部机理。
新优质学校产生于新时代,具有“新”“优”“实”的价值取向。把立足点放在学生的“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之上,让学校的定位回归育人育才方向,重新摆正了学生主体与成长成人的关系,那么,“新优质学校”就有了全新的内涵和不同以往的外延特征。
从质的规定性来说,新优质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学生成长放在中心位置,因此就有了生命尊重与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那么“新优质学校”的内涵毫无疑问就有了新的表述:如果用一句话表述,就是“让生命焕彩的学校”。如果用两句话表述,就是立德树人;让学生全面发展,做更好的自己。如果用三句话表述,就是以德为先,五育并举;让每个学生都激发志趣和梦想,与更好的自己相遇;让每一天的学校都生机勃勃,充满仁智勇,以大爱为师生成长成才赋能。
基于上述的生命焕彩为价值取向,新优质学校的现实运行需要确立学生的成长成人为视角,也就是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为导向,对师生形成赋能、引导、激励,发挥本原性教育所应有的主体性、发展性、增值性、建构性、传导性的基本功能,才能不断促进师生全面而有个性的生命升华。因此,新优质学校也就有了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成长、生命焕彩的基本特征,也就是与上述内涵相对应的外延,即新优质学校的一、二、三级指标。
新优质学校的一级指标有七项:
这一级指标的外延维度可以作为二级指标,即:理念先进——以德为先,全面发展;治理出色——精细管理,协同共治;质量突出——课改成功,学习自主;融合发展——五育融合,特色突出;师为人表——厚德博爱,敢为人先;博雅精神——尊重生命,人文关怀;资源共享——开放办学、辐射区域。
因此,我们可以把上述这七个概念当作新优质学校的一级指标体系;然后展开其外延维度,确定其主要的价值经纬,作为二级指标;当然,除了一级和二级的指标体系,下属还有三级的指标体系,具体说明其实际的运行机制和目标方向。这个一、二、三级指标体系的相互关系可以作如下表述:
理想坚定信念清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格塑造方面,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等心理品质;形成自信坚毅等优良品质;培养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育信仰深入人心。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支撑,并渗透于办学治校的各个层面之中;教育信仰为全校师生以及家长和所在社区的共同认知;学校发展规划、重点实施项目让师生广泛参与和支持,并在社会上获得品牌知名度。
办学理念表达完整。以教育信仰为导向,教育信条的价值取向符合教育客观规律,内涵富有哲理,语义深刻明晰,且与学校传统、地域文化关联。学校精神、办学目标、办学方式的表达符合办学实际,“一训三风”设计到位,可以为师生铸魂造血、凝心聚力。
办学策略与办学理念一脉相承。形象标识系统基于办学理念而制作,课程结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亦成为办学理念的逻辑延伸;形成了社会认可的办学品牌。
理念引导润物无声,全面完善环境识别系统,使先进理念情境化、环境文化课程化、学习资源可见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元素化为教育情境,让师生在校园中拥有更好的生活、学习方式,让健康生命在校园里自然生长。
学校依法治校。有法必依,有章必循。校务公开符合规定,校长责任制落实较好,建立部门、管理人员分工负责的制度,并接受家长、社区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监督。
学校规制完整。章程全面,表达规范,且符合法定的创制程序;章程能发挥指导学校发展、决策学校重大问题的功能。[2]
学校合理设置机构。组织高效灵动。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学校贯彻执行;部门岗位责任制完善;校长负责制落实有效,校长对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学校工作全面负责;教职工代表大会对校长负责制进行监督,建立有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参加的校务委员会。
学校由科层管理走向协调共治。教职工在教代会上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并民主参与学校各项关乎学校发展与关系教职工利益的大事决定;学校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有效提供家庭教育,同时,家长委员会履行职责,参与学校教育,参与学校治理,沟通学校和家庭;社区积极引入教育资源,并参与学校治理,学校资源服务社区,双方协同共建共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各个管理部门以“放管服”参与学校共治,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各类专家和“第三方”以“智见”“慧识”表现参与学校治理体系建设,献计献策,学生参与关联事务的决策与执行,让学生增长合作与共治能力。
学校课改成功。扎实实施新课程标准,课程有效统整,跨学科融合成为常态;课程结构科学合理,开齐开足开好;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元,评价和反馈及时;作业布量和难度适当,并且分层施教辅导。
课外活动充实。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社团活跃,课外兴趣小组提升学生能力。自主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成长,研修访学收效较大。
减负增效明显。落实“双减”要求和“五项规定”到位,课后服务安全优质,减轻家长负担,且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得以提升。
教育方式转变显著。由“以教为主”转向“学以致用”,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引进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的先进学习方式,包括项目化学习、深度学习、浸润式学习、游戏化学习、体验性学习、双线混合学习,等等;由培养精英转向培育全体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建构师生、生生对话、多维合作的教学形式,搭建科学、开放的教学平台;从机械执行教学预设到注重课堂生成,从偏重知识传授到知行统一,从粉笔加黑板到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从题海战术转向作业优化,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
以生为本,适性育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差异育人,大力开展生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到最好的自己,做到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会助人。[3]
德育为先,相互带动。将德育寓于学科并寓于活动,统筹推进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改进学生的品行习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及综合素质;德育融入书香校园、心理健康、运动健身、校园情景、劳动锻炼之中,做到一育带四育,五育相兼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全育人”,多维并举。创新融合发展机制,让不同学生找到不同的成长支撑点,筑梦未来,把兴趣变成乐趣,把乐趣变成志趣,把志趣变成志向,真正获得成长、成人、成才的动力。同时,学校应做到“全员育人”——让校长、教师、员工等都参与育人,共同担责协力;“全科育人”——让各学科都发挥育人作用,不同学科协同努力,形成育人合力;“全心育人”——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有育人的“仁爱之心”和“润物之情”;“全线育人”——让线下学习和线上探究都伴随着教师的表率和引导;“全域育人”——让整个校园都充满育人的启示和熏陶的情景。这样,才能确保多维育人的全覆盖、高增值和可持续性。
大处着眼,小处着力。把全时空育人落实到位。从仪容仪表、生活自理、诚信为人、感恩长辈、卫生健康、节俭惜物、勤奋读书、作业良习、团结助人、自律守法这十项小规矩入手,切实开展养成教育,进而优化学生的行为方式,提高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同时,抓住国家设立的清明节、端午节、六一节、国庆节、元旦节和学校的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节庆,让学生接受德智体美劳融为一体的核心素养与多维能力培育,从而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沛情怀,强化技能。
成“大国良师”。做“四有教师”,当“大先生”式仁师,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良、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廉洁奉献、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规范与激励。做好教师的管理与赋能工作,聘任制和绩效工资激励机制落实到位,鼓励教师博闻博识、善学善教,形成敬业、勤业、精业、创业的风尚风范。
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积极开展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性研究,有效梳理学科研究、课堂教学、育人发展的经验,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方式,坚持因材施教,五育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教师团队建设卓有成效。实施名师领衔的学科团队建设项目,激活传帮带机制,完善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学科成员的梯队组织,形成众多的学科名师工作室,带动教师队伍的全面优化成长。
开放度高。外向面较宽,教师来源不同地域,并以互联网营造全学习链条,家校协作好,社群资源分享性高。
共享性广。学校有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已和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文化场馆结成共建单位,可以分享高端资源。
双向互惠。学校有校外的多元教育空间,与一系列研修基地、培训单位、体验场所形成持续合作,并且可以双向输入资源。
引领性强。学校同时引领多个分校,或附属学校、合作学校、友好学校,将优质资源按照需求不断输出,带动众多薄弱学校的成长。
人文滋养。推进学校人文景观建设。为师生的场景学习提供观赏性、活动性、教育性相结合的人文场景。着力打造具有儿童立场、生活气息、人文情怀、国际视野的教育,把学校建成一所能留住青少年梦想记忆的校园。
素质养成。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关心他人,团结友爱集体成员;要求学生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教会学生正确处理独立与合作、民主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具备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常识和素养;培养学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爱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劳俭朴,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
场景学习。校园植入多种教育要素和叠加教育构件。将大、智、物、云、移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融入校园各个方位,在空间共情价值、空间思维价值、空间活动价值、空间创造价值诸方面下功夫,帮助师生走向高频、高创、高感知的学习;学校逐级提升办学空间的品质,规范办学与审美激趣空间,由全境学习空间走向生命焕彩空间,从而强化师生的学科学习、素养形成、社交活动、生活能力的培养,激活师生的认知力、美感力、思考力、成长力。
人性优化。让每一项场景建设都具备人性优化调适的功能,配置室外德育讲坛、一体化学习走廊、微云美术馆、人工智能互动实验室、立体化耕艺庭、开放化艺趣墙、趣味创客教室、全能生活社区、泛在户外学习书院、数字思维空间的场景建设,提高师生的“正性情绪”,从而在“全审美空间”“全学习空间”“全生命成长空间”的建设方面做出表率。
总之,从内涵定位和外延功能来看,新优质学校既是回归教育本原、立足生命本质的办学育人新模式,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体现。新优质学校的核心任务是构建高质量教书育人的平台、框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此有着不同于以往而又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大意义。
建设新优质学校是当务之急。这不仅是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使命所在,全面落实“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自觉要求,更是把基础教育摆在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的形势发展要求。新优质学校的建设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进行,即内涵建设与外延建设。
内涵提升主要有四大板块:第一板块为学校运营规则,即制度建设;第二板块为学校的运营主体,即教师质量;第三板块为学校的培养主体,即学生素养;第四板块为校长的专业发展,即学校领导力。这四块分别构成了新优质学校的“神经”“肌肉”“手足”“脑袋”,它们说“软”其实“不软”,软中带刚,决定着新优质学校的灵性与气魄。
1.制度建设。制度规则是学校组织的神经系统,它决定着师生的行为方式和工作成效,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共识和契约,是学校集体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源泉所在。所以,学校从弱到强、从强到优,都离不开制度规则的依托与支撑作用,同时意味着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与时俱进,因时因地制宜,不断修改完善,才能充满制度定力和张力,在不同时期、不同情景下起到稳定人心、维护公平、激励士气、提升效率的作用。当前,学校的制度建设任务仍然很重,除了必须完善章程、人财物、教学考诸方面的制度与机制建设之外,还必须对新形势下党建与组织创新、校长负责制与协同治理、精细化管理与人本化自组织诸方面有所建构、有所创新,推出更加高效、更有活力、更接地气、更有实操性的制度规则,让学校的软实力更上一个新水平。
2.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质量是学校软实力的最突出体现,也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新优质学校的建设迫切需要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养优良、能力超强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成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引路人,也为学校各方面的快速而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毫无疑问,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整合和课堂创新能力;同时要求教育行政教研部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更多更好的机遇,包括教学研究、团队建设、职称晋升、身心健康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保障。此外,要求全社会关注教师的社会地位,真正从“大国良师”“大先生”的高度去拓展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让教师的社会荣誉感不低于军人、经济收入不低于公务员,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从源头和机制上确保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获得良好实效。
3.学生素养提升。学生素养是学校内涵建设的直接体现。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必然要求学校把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让“学生内涵”丰盈与“学校内涵”重塑相向而行。学校要扭转以往学生教育“五育不全”的缺陷,纠正“弱德,偏智,抑体,失美,缺劳”的不良偏向,推进“五育并举”,并着力于形成“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五育融合机制,争取一育带四育,五育相兼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科学精神、技能才艺、创新思维,为学生的一生幸福生活奠定坚实而宽广的基础。
4.校长领导力提升。校长领导力是学校内涵建设的压舱石。优质学校建设必须从校长抓开始,着眼于素质能力、个性胆略、胸襟气质、意志毅力,乃至校长的专业水准与职业操守。[4]这些特质直接决定校长所任职学校的成败荣衰,更不用说学校从弱到强、从一般到优质的转变过程了。校长领导力不仅在于正确地做事,更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因此,决策力要远胜于执行力。校长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关键是要有开阔的视野、广阔的胸襟和宽阔的气度,能够把握学生的未来挑战与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地制定与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大张旗鼓地开发建设及适时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并通过科学管理、有效治理和合理归整,优化配置教师与教育资源,达到人财物和教学考都尽其能、立其局、扬其势的最好状态,则学校的办学理念先进、管理队伍高效、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领先、办学特色鲜明、校园文化先进、办学环境优美等目标不难达到,新优质学校建设也将是水到渠成。
优质学校之所以优质,就在于它展现优秀的品质,必须要做到内外兼修、表里如一。因此,除了内涵丰富而健全,好学校还都有优秀的具象、形象和外象。“以象达意”“立象尽意”,才能收到教育全要素的多维启示、激励、感悟、鞭策的影响作用。所以,新优质学校的育人平台决不限于课堂,应该是全空间、全时段、全要素、全感应,那么,不仅内涵建设是新优质学校的核心,外延建设亦是新优质学校全方位育人之必需。
新优质学校的外延建设应该包括这四大板块:一是生命质感,有校有园;二是功能建设,五育融合;三是空间营造,场景学习;四是新基建,智慧校园。把这四个方面笼统归为“硬件”并不妥当,它们各自均是“有软”“有硬”,“软硬结合”,但更多呈现形态是表证,给师生视觉冲击和其他感知,释放出各种教育的“活性元素”,因此上述四种外延就类属于具有不同感知功能活力因子、活力能量、活力情景、活力场域,让师生因为教育赋能而更好成长成人成才。
1.“生命质感”校园建设。就“生命质感”而言,这是新优质学校的外在可感知的品质所在,必须摆在硬件建设的首位。前面我们说过,新优质学校的内涵定义首先是建设“让生命焕彩的学校”,这就意味着学校的宗旨是让每一个生命都焕发潜能、展示个性、突出特长、满足志趣,自然要求学校实施差异教育、赏识激励、发现自我、优化追求。在这种生命成长性和生命差异性的价值目标引导下,学校建设着力点就不再满足于整齐的教室、方正的操场、单调的报告厅、沉闷的篱笆,而是主题纷繁的庭院、多姿多彩的长廊、流光溢彩的梯道、品相奇特的围墙、人声鼎沸的攀爬架、书声琅琅的花圃、弦歌不绝的亭台……一句话,学校不能仅仅提供学生上课的教室,而且要有学生自修的学堂、兴趣的琴房、独处的书室、冥想的阳台,让学生可游戏、可玩乐、可结伴、可自洽,这自然需要学校的建设要着眼于建筑与空间的非格式化、非网格性,不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填满,不让各项配置都成人化、规范化、标准化,尽可能有留白、有差异、有念想,这样的学校叫作“有校有园”,让孩子们喜欢,更让各种生命都找到生长的土壤,让多样化的生命场域烘托生命大放异彩!
2.“五育融合”的平台设施配置。就“五育融合”而言,这是新优质学校将学生的成长转化为成才的力量所在。我们除了内涵建设方面给予“五育融合”的推动之外,需要在硬件方面创设“五育融合”的平台设施。必须强调,“五育并举”与“五育融合”并不是先后替代的排斥关系,而是“基础”与“生成”的相互依托的互补关系。一所学校的育人史,通常是从“五育不全”到“五育并举”,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从“五育融合”到“五育创新”,这其中自然需要软件方面的政策设计、制度支撑和人员培训加强,同时也要硬件设施补齐、补足,并且根据需求对育人设施的利用、效率、质量、结构、创新的要求进行调整、补充、完善。每一所学校除了按照国家、省、市颁布的标准配备有品质的教室(课桌椅、电子白板、有效照明等)、有品相的操场(运动与体能训练设施)、有品位的功能室(图书馆、科学馆、音乐、美术、信息、综合实践场所),还应该根据“五育融合”的需要设置德育讲坛、阅读长廊、创客工坊、体美广场(南方设游泳池、北方设溜冰场)、微云美术馆、花艺种植物等学习场景,让学生获得浸润式学习情境,从中受益五育融合的多向度、叠加性、升华力的教育成效。
3.空间学习场景重构。就空间学习场景重构而言,当学校进入终身学习时代,特别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任务提出之后,学校空间建设就由规范化办学空间营造走向“全学习空间”的提升。以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价值追求目标,必然要将育人场所从教室延展到校园“全空间”,在当下又遇上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空间场景”的兴起,于是,“全空间学习+空间场景学习”就成为学校重构的目标模式,自然也是新优质学样的最新“标配”了。[5]诚然,将传统的校园空间改变为场景式学习空间,需要在硬件方面投入。我们可以通过硬件的再造,依托建筑界面、楼房样态、厅堂形状、楼道维度的整合,让学校的空间形态适应教育形态,才能让教育永远在心灵刺激与空间赋能的路上,才能够让学生不断追求生命的成长与精彩。
4.智慧校园新基建。就新基建创设智慧校园而言,新优质学校必须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机遇和挑战,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校园,实施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智慧管理,提高整体教书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自主学习、个性优化、跨越发展。
为此,新优质学校建设要从硬件建设入手,“以硬带软”,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制度、组织、技术、能力建设,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任务。必须强调,信息化建设不是形象工程,而是扎扎实实地转变教育与教学方式,促进办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因此,要着力打造虚实融合的学习空间,为推进教学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硬件设施支持。重点推动“人工智能+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实践探索。当前,特别要重视强化和完善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全自动录播教室、数字化实验室、宽带高速网无线网络全覆盖等方面软硬件的建设与应用。同时,要对学校网站升级提效,完善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校本资源库、电子备课、影像资源库、网上报修、心理辅导、家校联系、电子图书借阅等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的信息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
总之,准确理解新优质学校的科学属性,必须跳出以往考试成绩与升学取向的局限性,从教育的客观规律出发,以教育的本土国情为视角,基于向高致远的教育理念、客观务实的教育追求,把学校当作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主阵地,把握学校发展的主体性、建构性、生态性、体系性,认真落实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根本任务,让每一个生命都焕发光彩,每一个学生都做最好的自己,从而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梦想,同时成就学校的品位提升、教师的品行优化、校园的品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