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坊: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中学党建模式
——以福州第三中学“党建工作坊”建设为例

2023-01-08 02:11林晓枫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工作坊校区活动

林晓枫 陈 原

(福州第三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2015 年以来,中共福州第三中学委员会在福州市委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校党员教师,坚持“3820”战略思想,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秉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着眼催生集团高质量办学新活力,打造党建“一校一品”工程——“榕树下”党建工作坊。工作坊坚持“红色引领高质发展、围绕中心服务育人,与时俱进团结创新”的工作原则,以“双创双优三引领”(创业、创新、优化工作效率、优化实践效果、思政引领、能力引领、文化引领)为目标,致力于构建党员教师学习、工作、生活共同体,不断追求教师专业成长为驱动的党建与校建的共同飞跃。

在“党建工作坊”这一中学党建创新模式推动下,福州三中教育集团以党建为魂、五育融合的集团化办学全面工作阔步向前,取得累累硕果。2022 年学校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验收,2021 届高三毕业班高考整体成绩稳步攀升,学校获“5A 级平安校园”称号。回顾“党建工作坊”这一党建创新模式在学校大踏步发展中发挥的强大作用,有以下经验值得梳理。

一、初心明道:党建工作坊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价值定位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既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又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规律。就前者而言,无论是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抑或是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都旗帜鲜明地强调了“育人先育德,育生先育师”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 年第45 届国际教育大会上就已经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1]就后者而言,早在20 世纪初,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即言“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2]“大师”也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性意义,由此,实现学校的优质发展。中外无数知名中学的办学实践都证明着这一点。

(一)以“五育兼通”促进“五育并举”

2021 年,党的教育方针被以法律的形式写进新修订的《教育法》,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以培养五育并举的学生为办学的最终旨归,势必要求教师具有“五育兼通”的教学能力。而在当下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师范类高校培养体系下,教师在学科专业下的培训较为充分,但“五育兼通”的教育能力还未必充足。为适应时代对于教育的要求,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党组织应该通过组织建设,坚定广大教师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的初心,引导教师成为“五育兼通”的新时代人民教师。而党建工作坊以其丰富的门类,多元的活动样式,为教师的“五育兼通”,提供了实践的途径。

(二)以精神感召激发成长自觉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发展意识,能够进行自我发展规划的全面发展的人。学生的自主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觉发展,这不仅是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的智慧,也是党领导教育的应有之义。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才有可能不断钻研学习,创新发现。一方面,学校党组织可以通过党建工作坊中德才兼备的党员教师来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广大学校教师树立职业精神追求,明确职业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在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提升人的觉悟追求上,我党始终有光荣传统与有效方法。面对市场经济背景下物质化的时代浪潮,更需要基层学校党组织以有效的党建形式,弘扬高尚师德师风,以为国教书育人的高远精神追求,统一教师的思想信念。

(三)以统筹优势改变传统格局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有“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责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仅是“教学水平的提升”或“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这样单一方向上的促进与发展,也不仅仅是通过“理论学习”或“实践指导”这样的单一方式可以获得的。有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统摄学校各部门的职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学习场,发挥“场效应”的最大效能,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党建工作坊”模式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统筹领导作用,打破了原有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的二元模式,促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走向多维引领、共同赋能的新格局。

二、多维引领:党建工作坊拓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可能空间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不断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同时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结合学校党建的多年实际探索,福州三中校党委以党建工作坊为基础,建立三大机制,着力提升四种感受,努力构建五大平台,共同作用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学校党建打造教师职业发展的新范式(见图1)。

图1 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党建工作坊”建设结构图

(一)建立三项机制,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一是价值引领机制。福州三中党建工作坊高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服务”旗帜,以实践活动进行价值引领。校党委创立“思政研学坊”“读书坊”等工作坊,坚持并不断完善“双青”(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青年教师)思政导师制度,根据“1+N”的培养模式(即1 名青年教师,配一名专业导师、一名党员导师,完成一次共同的研学、共读一本经典书籍、共上一次党课等活动),在思想与专业上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大家论坛”“班主任工作坊”等党建工作坊在教师培养中,注重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培训与教育,树立新入职教师发展的正确价值导向。在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中,“初心”思政研学坊邀请专家入校开讲座,挖掘传承王荷波先烈事迹等红色教育资源,进社区下小学入爱国教育基地,共开展宣讲8 场,参加宣讲师生80 人,听众达2000 余人。党建工作坊前往烈士陵园祭扫、建宁苏区红色研学、“走红道、走绿道、走福道”远足等实践活动9 场,参加师生达3500 人,大力增强了师生的理想信念和奋斗意志。

二是联动辐射机制。一方面,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福州第三中学不仅在西湖校区设立13 个不同类型的党建工作坊,而且通过党建工作坊的跨校区联动模式,将党建工作坊活动在各校区普遍开展,并促进各校区的党建工作坊落地生根。现在,福州三中教育集团各校区普遍建设有“读书坊”“运动健康坊”“幸福生活坊”“专业孵化坊”“志愿服务坊”等五类党建工作坊,不同校区还依据校区特点,建设具有校区特色的工作坊。如滨海校区立足校区优越体育艺术设施建设“教师舞蹈坊”,晋安校区立足牛岗山朱子文化建设“历史文化知行坊”,罗源校区立足初中阶段“双减”工作实际建立“格物致知成长坊”。各校区党建工作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同促进集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在党建工作坊活动开展过程中,福州第三中学不断拓展与各级各类不同领域的党组织的共建活动。通过“党建联盟”实现社会资源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先后与达明社区、厦门出入境边防总站轮训大队、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单位实现党建资源共享,通过党建工作坊开展读书分享会、外出参观、志愿服务等不同类型的党建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常态保障机制。在制度保障上,校党委制定《福州三中党员教师工作坊活动章程》,立足党员先进性和教师岗位特殊性,每个学期召开动员部署、中期推进、总结表彰三次教育集团“榕树下”党建工作坊专题会议,确保工作坊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推进有章可循。依据《章程》规定,福州三中党建工作坊将工作坊建立在支部上,给予了各个支部主动开展活动的空间与资源。这有效调动了基层支部主动融入党建工作,也有力提升了各支部的自建能力,让支部政治功能得以强化,支部堡垒作用更加突显,支部全面建设更上层次。

(二)提升四种感受,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清朗环境

提升为党育才使命感,让教师感受职业生命的价值。大多教师在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时候,对教育教学工作怀有美好憧憬,学校党组织要善于并努力将其职业理想转换成职业成长的持之以恒的动力,使其成为教师职业终身发展的内驱力。福州三中各校区读书坊曾举办“寻访三中大先生”、重读《共产党宣言》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经典的活动,让学校青年教师在对前辈的职业生涯的寻访与回顾中,找到立志从教的精神轨迹,感受沉淀在时光中的师者情怀,坚定“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初心。

提升党群沟通亲切感,让教师感受学校管理的温度。许多研究都表明,一个组织的政治与管理的透明度越高,组织成员的幸福感就越强,学校党委注重发挥党组织沟通群众的作用,广泛开展“书记接待日”与“校长接待日”活动,了解师生在校园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教师在专业发展、职称晋升、生活困难等多方面把脉,找到积极的解决策略。让广大教职员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那么在组织建设上也就起到了凝聚人心的意义。

提升专业研修充实感,让教师感受同伴提升的魅力。教师由于职业倦怠带来的自我效能感低下、职业发展目标不清等问题,都可以在教师的职业培训中找到答案。党建工作坊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研学坊”带领教师在课例研修中,走进“智慧教室”,感受“智慧教学平台”给教学带来的深刻变化,在同伴观课评课的过程中,锤炼教学技能,丰富教学智慧。在专业孵化坊的设计下,为教师提供不同类型的展示平台,引导不同特点的教师参加省市各类教育教学比赛。让一批又一批不同特色的教师成为学校的榜样,打造一波又一波教师专业发展的浪潮。

提升校园生活愉悦感,让教师感受团队发展的和谐。在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中,教师普遍容易感到压力大,由此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工作效果产生影响。一方面,校党委通过党建工作坊中的“运动健康坊”广泛长期开展篮球,游泳,羽毛球、长跑,乒乓球等体育运动,掀起健康生活之风。通过“幸福生活坊”开展插花、剪纸、蛋糕烘焙、口红制作等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坊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教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引导教师学会有效自我调节。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不仅感受到生活的丰富性,而且促进了与同事的交流,形成了集体的凝聚力,感受到生活的愉悦,也就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三)构建五大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扎实支撑

一是思政导航平台。在福州第三中学“以人为本,以诚为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校党委通过“读书坊”“思政研学坊”“大家论坛”等党建工作坊构建教师的价值引领平台,以定期开展的图书共读活动,“双青”导师模式,让广大教师通过深度学习红色党建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深厚校史文化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引导教师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营造朝气蓬勃的教师群体面貌。

二是社群交际平台。促进学校教师的深度交往,是形成教师职业共同目标的重要途径。校党委通过“幸福生活坊”“运动健康坊”“远足摄影坊”等党建工作坊,开展赴永泰春光村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踏青活动,为女教师制作口红、烘焙蛋糕的三八节活动,搭建教师在业余生活深入交流的平台。这让学校教师在职业身份外,增加私人交流的密切度,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交际场域,同时增进了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侧面促进了教师共同发展的可能。

三是持续发展平台。教师的职业发展并不仅仅集中于某一个年龄段,或是某一种工作类型中。校党委通过“心理健康坊”“运动健康坊”“读书坊”等党建工作坊,开展教师心理调适团辅活动,21 天读书打卡活动与各类的体育活动,促进教师在专业知识提升、教学理念深化、身体素质提高、心理适应性加强等方面全面提升,为教师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四是价值实现平台。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人生追求的最高意义,因此校党委通过“志愿服务坊”“现代教育技术研学坊”等党建工作坊为教师打造从志愿服务到教育教学竞赛等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个人价值实现平台。一方面,让教师在服务学校建设、服务社区生活、服务学生发展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扬奉献精神,淬炼个人品性。另一方面,不断为优秀教师提供展示平台,将优秀的党员教师树立为榜样。近年来,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炳锋,“福建省第五届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耿熹等一批教师榜样,引领着广大教师踊跃实现教师的职业价值。

五是分层赋能平台。福州三中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长期有着“一、三、六、九、十八”的发展规划模式,要求教师做到“一年适应,三年合格,六年优秀,九年成骨干,十八年成一方名师”。在对这一模式的继承下,校党委依托“专业孵化坊”“现代教育技术研学坊”“大家论坛”等党建工作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开展不同内容的专业研修活动。工作6 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参加说课与公开教学活动;7 至15 年的教师参加教师技能比赛;15 年以上的教师参加评课比赛。以这一形式突破教师的发展瓶颈,化解职业倦怠。

三、实践反思:党建工作坊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策略

(一)明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路径

党建工作坊通过三个10 年的专业发展规划,让教师清楚自己入职以来,如何才能有的放矢地迈向专业进阶。第一个10 年是教师成长期,重在树立目标,科学规划。“大家论坛”开展“卓越”培养计划,采取“请进来”和“走上台”的方式为新教师每周开设一次覆盖教育教学、德育润心、仪容仪表等专业成长专项培训。第二个10 年是教师发展期,重在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成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现代教育技术研学坊、班主任工作坊依照“混合式学习”教学理念,通过实行“率先尝试、主动实践、累积经验、积极推广”的工作举措,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研学机制,引领广大教师融入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之中。第三个10 年是教师引领期,重在发挥自己的教育示范教学引领作用。卓越教师专业发展孵化坊依托教科室成立的工作坊将充分发挥教科室、教研组党员先锋岗的模范带头作用,秉承学校提出的“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线路,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为教师提供技能素养大赛培训、高三教学研讨、校本特色课程研训、送培送教等平台,破解教师发展瓶颈。

(二)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党建工作坊活动开展过程中,校党委充分发挥骨干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如设立初三、高三、研学、防疫等党员先锋岗,建立临时党支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基层。清华大学博士周义勇副校长、杨立华副校长、骨干教师陈亨淦老师等党员同志主动申请到新建的滨海校区、晋安校区,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从无到有,全身心付出支持福州市创建国家中心城的教育发展;80 后党员教师陈历多次献血,其先进事迹被人民网、凤凰网、海峡都市报等媒体广泛宣传;[3]学校后勤处的教师党员放弃假期休息,为师生保障疫情期的复课复学……党员们的志愿者工作受到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在工作坊的活动中,名优骨干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又为更多的老师提供了积极的发展氛围与切实的人生收获。教师不断增强的获得感,也就提升了对于党建活动与学校工作的主动参与感和责任感。

(三)推动支部建设项目化活动落细落实

长期以来,党的组织建设存在党委发布工作方案、支部执行的支部建设被动问题。党建工作坊将各个工作坊建立在支部上,给予了各个支部主动开展活动的空间与资源。支部书记作为工作坊导师,常态化开展工作坊活动与支部活动相结合的党建活动,有效调动基层支部主动融入党建工作,也有力提升了各支部的自建能力,让支部政治功能得以强化,支部堡垒作用更加突显,支部全面建设更上层次。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总要求下,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下,推动学校各方面建设与党建工作坊建设有效融合,有利于根植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明确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推动广大党员教师以务实的作风、踏实的担当,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开创学校党建新局面,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工作坊校区活动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艺术管理国际工作坊暨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