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官教学策略在中职会计事务专业的应用与实践

2023-01-09 15:53福建三明林业学校
亚太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借贷账户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 潘 娟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作为一门应用类学科,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都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精炼提纯,它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的方法。中职会计事务专业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16岁,他们的认知能力并不完善,在对事物的认知上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还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属于“学困生”,由于没有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并不积极,心态上不自信甚至自卑。

加纳德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八个方面。每个人多具备所有的多元智能,但每个人的多元智能发展优势又各不相同。根据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学困生”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学生的语言智能或者数理逻辑智能或者某些智能处于劣势,而学生其他智能可能是正常甚至超常,只要能找到学生有优势的智能,教师再辅以对应的教学方法,就能帮助学生脱“困”。

一、学习金字塔

事物在具备普遍性的同时也具有特殊性,就像在任何一个学校都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一样,不同的学生因为年龄、性别、性格、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先天智慧等因素,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方法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这种不同导致每个人学习方法的差异:有些人喜欢从图片、视频中学习,有些人喜欢从故事、音乐中学习,有些人则是喜欢触摸方式获得知识,还有些人喜欢通过移动身体或肢体动作获取知识……

根据学习金字塔(见图1)可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参与课堂的感觉器官不同,学习效果不同。做比说好,说比看好,看比听好。(2)学生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效果大于单一感官参与的学习效果。“视听”方式通过耳朵和眼睛的共同参与,其学习效果就比单一听讲和阅读高;“教授给他人”需要嘴巴和肢体的参与,其学习效果也比讨论和实践的学习效果好。(3)学生主动学习效果优于被动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参与讨论、动手实践和教授他人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效果。

图1

二、多感官教学

结合学习金字塔理论可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让他们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巴说、用大脑思考,让他们亲身体会或言传身教,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采用的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的教学方法,就是多感官教学。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多感官教学的实施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一)让学生“看”出来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的左右脑分工理论认为,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逻辑推理、分析等;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视知觉、想象、灵感、顿悟等。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然而,由于传统的教育和生活习惯,相较于右脑来说,大部分人的左脑得到了较大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看图片、看思维导图、看演示、看微课、看视频等,可以调动他们的右脑功能,弥补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短板。

(二)让学生“说”出来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表明,说话和听自己说话的“双重动作”有助于大脑储存信息,使之成为长期记忆。让学生“说”出来可以提升记忆,提高学习效果,也体现了当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鼓励学生大声地说、小组讨论、学生成果展示、口诀应用等方式。

(三)让学生“想”起来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教师创建学生熟悉的场景或者情境,辅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实现学生从形象认识上升到抽象理性,这是从实践到认识;从会计角度解释学生身边的社会现象、客观事物,这是从认识到实践。让学生“想”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课堂上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类比教学法等。

(四)让学生“动”起来

中职阶段的学生大部分课堂专注力有限,喜动不喜静。让学生“动”起来,不是完全释放他们的天性,而是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所为、有作为。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游戏、角色扮演、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实现教学目的。

三、多感官教学策略

多感官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对象的学习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刺激学习对象的多种感觉器官,形成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让学习对象利用多种感觉更好地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策略。结合中职会计事务专业特点,多感官教学策略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调动学生的耳朵、眼睛、嘴巴、大脑、肢体等多个器官,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官来实现教学目的。

四、多感官教学策略的应用措施

多感官教学策略旨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满足不同学习偏好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通过对学生多感官的刺激,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多感官教学策略在中职会计事务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有以下方面。

(一)多感官介入措施

由学习金字塔可以得知,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单一感官参与的学习。因此,多感官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多强调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帮助学生调动耳朵、眼睛、嘴巴等多个感觉器官。例如,在财务会计“周转材料—包装物”一节中,加入学生认知包装物的过程(自选生活中接触到的、自己认为是包装物的物品带到班级并简单地说明理由)和观看关于杜绝包装物浪费的公益广告两个环节,从触觉和视觉两方面着手,让学生对包装物有一个具体、真切的认识,为包装物与其他存货、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的区别奠定基础。再结合学生对包装物的第一认识,根据用途对包装物分类;而包装物的具体核算则编成口诀“包生生,孝(销)不孝(销),押他父(付),嫁(价)他收,包他成”。这里的“包生生”指的是包装物被生产领用计入生产成本;“孝(销)不孝(销)”指的是销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计入销售费用;“押他父(付)”指的是收取押金计入其他应付款;“嫁(价)他收”指的是单独计价销售的包装物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包他成”指的是结转包装物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本教学策略运用了思维导图、口诀、视频、亲身体验等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动觉,学生参与了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通过多渠道的信息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快乐地参与学习。

(二)适当性应用措施

多感官教学策略的应用要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即从感性到理性到实践的过程。例如,在讲授余额和发生额之间关系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时,学生经常因为公式太长,与他们几乎没什么关联等,无法完整、准确地记忆或者记忆不深刻。此时,可以引入“剩饭”这个几乎没有学生不懂的事物,将剩饭和余额关联,用“本顿剩饭=上顿剩饭+本顿新煮饭-本顿吃完的饭”这个大家都能听得懂的关系式替换理解“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先经过“剩饭公式”这一感性的认识,再进行余额和发生额关系式的理性认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剩饭公式”在学生的记忆里更加深刻,在日后的应用中,但凡需要计算余额时,只要一提“剩饭公式”,学生都能熟练地应用。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应用措施

多感官教学策略的应用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起引导作用,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感知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例如,在“银行存款清查”中,将学生分组,每3人一组,分饰会计主管、会计、出纳三个角色,小组需要完成如下三项任务:填写银行存款日记账、取银行对账单和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任务开始前,小组还需要讨论三项任务分别由谁完成。教师临时扮演开户银行。在本实施策略中,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多感觉器官,让学生自主讨论并完成各自角色的任务,而教师则“沦为”课堂“跑龙套”的人物。在实施过程中,对于细小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予以引导,例如,领取银行对账单的人员、银行存款日记账填写应注意的事项等;而对于未达账项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重难点知识,采用先小组内讨论完成,后教师查错纠错解惑,让学生先错,从改错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学生经过这样“斗兽之困”和“切肤之痛”两个环节后,教师的答疑解惑、新知讲授对他们来说就是雪中送炭,效果可想而知。以学生为主体的应用,还体现在学生多渠道感知的触发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件、现象、社会热点等,例如,从网上购物到供应过程的核算、从天降大雨到存货清查的处理、从艺人失德到财务报表的理解等等。

五、多感官教学策略的应用实践——以“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为例

(一)实践背景

1.教材分析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是会计专业入门课程基础会计“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之一。《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本节课的内容介绍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成本类六类账户增减变化与借贷方向的关系,为后续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的编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作为借贷记账法的一个重要理论知识,本节课的学习对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也至关重要。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会计专业一年级学生,在知识准备上,他们已学习了会计六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等式关系;在思想准备上,他们对专业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这易于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但该阶段学生大部分抽象理解能力差,课堂专注力有限,反感被动接受知识,不喜欢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喜动不喜静,渴望成功,又害怕挫折。

3.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掌握六类会计账户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登记规则。能力目标是:能够利用“左右手记账定律”正确判断各类账户的基本结构。情感目标是: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获得成就感,并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是:掌握各类账户增减变化与借贷方向的关系。教学难点是:能够准确且熟练地判断各类账户增减变化与账户方向的关系。

4.教学思路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作为借贷记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理论性强,需要学生理解记忆,而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理论知识的学习,反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上专注力非常有限,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效率不佳。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从会计平衡等式这个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入手,通过利用学生的眼睛、嘴巴、大脑和左右手多个器官,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官让他们“动起来”,从而实现对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的认识和应用。

(二)实践过程

教师板书从会计平衡等式“资产+成本+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以马靖昊老师在《玩的就是会计》一书中提出的“左右手记账定律”为依托,教学生通过伸左右手,看大小拇指和左右方向来判断账户的增减与借贷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左右手记账定律

判断会计等式左边的三个要素资产、成本、费用时,伸出左手;判断等式右边三个要素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时,伸出右手,即“左左右右”。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大拇指都代表增加,小拇指都代表减少,即“大大小小”。无论等式左边还是右边,伸手时掌心必须朝上,即“掌心向上”。无论左手还是右手,左边代表借方,右边代表贷方,即“左借右贷”。

通过以上操作,学生基本能够准确判断六个会计要素的登记规则。为了让学生还能准确判断会计账户的登记规则,则还需要一个“换算”,即将具体的会计账户先归类,再运用“左右手记账定律”进行判断。具体的解题步骤为:一看,二判,三出手,四定向。一看,通过眼睛观察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二判,大脑调动已有知识,确定会计科目所属的会计要素;三出手,确定好会计要素,根据其在等式的位置,伸出左手或者右手;四定向,结合口诀“大大小小,左左右右,掌心向上,左借右贷”确定借贷方向。

通过“左右手记账定律”和两套“心法”口诀的内外结合,学生基本能够对账户的增加和借贷方向进行判断了。课堂的后半段是学生对其的应用,主要采用的是课堂小游戏。通过小组竞赛、抢答等方式,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做到知行合一。

(三)实践成果

实践班级为21级新生,全部43名学生。通过测试的方式对他们课堂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测试时间15分钟,测试题目由简单到复杂,设置五类题型,共计20题。题型一:判断会计要素增减变化与借贷方向的关系。题型二:判断会计账户增减变化与借贷方向的关系。题型三:根据会计账户的增减,判断账户的借贷方向。题型四,根据账户的借贷方向,判断账户的增减。题型五,给定T型账户,判断是否正确。

统计全部43名同学的答题时间(见表1)和答题成绩(见表2)如下。

表1 答题时间

表2 答题成绩

可见,采用多感官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从实践成果来看,实践班级学生课堂的学习成果优良,并且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大。

(四)实践总结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这节课的实施,调动了学生的眼睛、嘴巴、耳朵、双手和大脑等多个感觉器官,让学生看出来、说出来、想起来、动起来。多感官联动使得原本很刻板生硬的专业知识变得灵动、立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总结多感官教学策略在本节课的应用如表3所示。

表3 多感官教学策略在“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的应用

多感官教学策略在中职会计事务专业课堂的应用弥补了中职生认知和逻辑思维欠缺导致专业学习困惑的短板,多感官的联动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同时,多感官教学策略尊重了学生个体差异,缩小了受不同因素影响下各类学生的差异性,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借贷账户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莲心宝宝有话说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父亲的股票账户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P2P 网络借贷监管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