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3-01-10 04:45俞天文
学周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逻辑初中语文文本

俞天文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将读写结合的理念与语文教学融于一体,让学生在读中写、在写中读。而从实际的教学情况中不难看出,初中语文教学中尚未达成读写深度融合的目的,大多数学生和教师将阅读和写作视为两种教学形态,这也导致他们出现了知识或技能短板。为扭转这一状况,教师要从改革的角度出发,重新审核和评估读写结合的价值和作用,正确认识阅读和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在精略得当、内外交融的阅读板块中积累写作经验,在仿写练习和合理续写等过程中提高阅读水平,以此达成多方面同步成长的终极目标。

一、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在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时发现,部分语文课堂还未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的目标。一方面,一些教师未能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视为一个整体或系统,或是单一地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或是定期展开写作训练,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难以将从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和技巧合理地转化为写作经验,他们掌握的语文知识也难以运用在实践之中。另一方面,读写结合的方法单一或不恰当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1]。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亮点,一部分教师虽具备读写结合的意识,但是他们更倾向于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成绩,这就使得他们采用单一的读写结合方法,让学生背诵阅读文本中的好词好句,而没有指导学生真正领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审美技巧等。总之,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相割裂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以读促写,积累写作经验

学生要想写出精彩、富有内涵的作文,势必要具备丰富的素材储备、掌握写作的诀窍,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高质量的阅读活动之中,教师可以从以读促写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优质、种类丰富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经验,进而创作出高质量的作文,提升初中生群体的写作质量,改变“无话可写”的情况。

1.精略得当,积累语言材料。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精读和略读课文,编写者意在将新课程的理念寄托在教材的编写特征之中,试图让学生在精读课文时习得阅读方法,在略读课文时锻炼自主阅读技能,从而在精略得当的课内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在语文课堂的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正确认识精读和略读课文的价值和作用,以精读课文为主要案例,带领学生解析课文的标题、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让学生认清课文的编排结构和行文逻辑等,从而在精读中体会作者凝练的语言功力,不断扩充语言材料的储备。当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后,教师便可开启自主略读活动,让他们将习得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运用在阅读实践中,深度挖掘略读课文中优秀的语言素材和表达方法,将其誊写和记录在专门的摘抄本上,在此基础上,穿插说话和写话训练,要求学生从摘抄本上选择一个词、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经验,围绕着词汇、短语和句子展开说话、写话训练,启发学生的读写意识,让他们自觉地将积累的语言材料转化为写作素材,经过此流程,学生的读写转化思维也会明显增强[2]。

2.内外交融,开阔知识视野。在读写结合的背景下,学生只有始终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才会源源不断地获取写作素材,并不断开阔自身的知识和文化视野,这样才能保证创造出来的文章有质量、有高度。因而,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内阅读教学,还要从内外交融的角度引进课外阅读活动,结合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等理念的要求搜集多样化的阅读素材,让学生自觉鉴赏和分析课外文本和名著,从中找出恰当的语言、史料、典故等类型的素材,并将其有目的地融入写作中,以此完成知识的输入、加工和输出任务。在内外交融的阅读活动中,教师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写作储备、开阔学生的眼界,这就需要教师将课外阅读常规化,出于这一需求,语文教师要联合学校的主管人员,着手建设线下阅读库和线上阅读平台,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也可以通过移动端推送优秀的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在评论区发表真实想法,这样既有助于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也能让学生在发表评论和与人线上沟通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信息输出和微写作的能力。

3.片段赏析,学习写作手法。在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块中,既要让学生积累素材,也要让学生学习不同的写作手法,以便他们根据不同的写作要求灵活地变换写作手法,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学性。为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可以甄选阅读文本或者名著中的某一个重点片段,将其作为示范案例,运用批注阅读法寻找文本中优秀的语言表达、结构编排、情感寄寓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领会文本的精妙之处,透过表层化的语言和结构特征挖掘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将其同步到写作素材积累本之上,这样才能帮助初中生积累写作经验。在此基础上,当学生掌握鉴赏和分析阅读文本的技巧后,教师也要指导学生从文本中精选其他片段,让他们举一反三地赏析和解读文本,全面了解文本的写作技巧和不同写作手法产生的附加价值,如此,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深度解析文本的方法,还能依据不同写作手法的作用和价值,有选择性地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展开训练,从而通过微型写作任务锻炼写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以写助读,提高阅读水平

当学生的写作素材、写作经验积累到一定量后,教师可转换到读写结合的第二阶段,构建以写助读的教学系统,借助写作教学和训练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和水平,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做出改变、提高阅读水平。

1.仿写练习,检验阅读成果。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习的最初阶段便是模仿,在写作教学中也是如此,学生是否能够在模仿中领会写作的技巧和真谛,直接影响他们的后续写作情况,而他们模仿的好与坏也成为评定其阅读成果的重要依据。所以,为检验初中生的阅读成果,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文本的内容开启仿写训练,从文本中提炼出一个重要片段、语句等,要求学生仿照其语句划分的特征、语言表达风格等,创作出类似的语句和片段反映客观现实、主观情感、内在精神世界等。待学生完成仿写任务后,教师可引领学生运用对照法,将他们创作的语句和片段与原文进行对比,客观地评判学生是否领会了阅读文本的精髓和核心,以此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阅读中的短板和问题[3]。俗话说熟能生巧,为加强学生仿写训练的效果、提升学生自我反馈的能力,教师也要将仿写练习作为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每一堂语文课,通过固定的仿写环节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摸排和检验,如此,学生不仅能够认清自身在阅读中问题,还能时刻保持警醒的状态,以高度专注力应对语文教学中的各个问题。

2.合理续写,延续阅读逻辑。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内在行文逻辑,一般情况下作者会按照固定的逻辑展开写作,将不同的语言材料串联起来,以此构成一个逻辑清晰、内容丰富的文章体系。而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行文逻辑的重要性、帮助他们理清阅读文本的行文逻辑,教师可以开展合理续写的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依照原文的语言风格、结构安排和思想主旨等要素,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续写文章的结局和分支故事,延续阅读中建构的逻辑体系,使得续写的文章既能与文本的整体风格相对应,还能在逻辑上自洽,经过这一流程学生的逻辑思维明显增强,他们在后续的阅读活动中也会更为关注文本的逻辑结构。再者,从续写的角度出发,不单单可以依靠书面续写,也可以开展游戏化的口头续写活动,要求学生围坐为一个圆圈,以游戏化的方式展开续写接力活动,让学生根据文本的整体逻辑结构和前一个人表述的内容,合理地运用书面语言和口语语言接续文本的内容,至此,学生既能强化自身的逻辑思维,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阅读和写作教学来说均具有重要价值。

3.专题训练,考查阅读水平。在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体制中,要想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最关键的举措便是展开写作训练,通过分析作文的质量即可大致明确学生在阅读中是否理解阅读文本的深层思想和内涵主旨。基于阅读与写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可以从以写助读的角度入手开展专题化的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围绕着阅读文本的核心思想和中心主旨确定写作的人文主题,如“爱国主义”“思乡情怀”“珍贵的友谊”等,结合自身在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创作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积累的写作经验、习得的写作方法等运用于实践中。待所有学生都完成专题写作训练任务后,教师可组织专门的评改会,从文章是否反映了主题、文章是否具备严密的逻辑结构等多个方面评判学生的写作质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反思,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在阅读中的优势和不足,这样便可让学生在后续的阅读中弥补不足,以此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步提升。

(三)读写结合,增强语文素养

在前文的研究中可知,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始终将其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制中,不断增强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素养,成为具备综合能力和语文特质的新时代人才。

1.撰写评语,增强语言素养。众所周知,语言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构成部分,在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言素养作为最基础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为单篇文本、群文文本或者整本书撰写评语,将自身的阅读思路、从阅读中获得的感受和对文本的客观看法等整合到一篇阅读后记中,利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评判文学作品的价值、现实意义等,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修饰、组织和表达能力。同时,在阅读文本和著作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短评,让他们学习专业评语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掌握撰写短语的隐性规则,不断积累行业内的专业词语,由此,学生不仅能够在撰写评语中表达阅读感受,还能为进一步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奠定基础[4]。

2.绘制导图,增强思维素养。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初中生成长道路上的关键要素,为增强其思维素养,教师可以在读写结合的教学阶段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让他们将阅读文本的编排结构、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来,并利用简单的符号呈现整篇文本或者整部书的逻辑结构,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梳理文章的内容。以此为根基,教师进一步引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按照阅读文本的逻辑架构绘制写作结构图,预设文本的走向和整体结构,将导图的中心、枝干等要素清晰地展现出来,让他们依照提前绘制的导图展开写作,这样既能提升他们的写作效率,还能确保他们创作出的文本同时兼备逻辑性、可读性。

3.项目探索,增强文化素养。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尤其是在新课标中,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到了关键位置。为完成这一培养任务、践行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开展项目化探索任务,从语文教学内容中选取国学经典、古诗词等作为项目探索的主要素材,围绕着“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的主题创建项目化教学体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深度探究活动,促使他们围绕着议题搜集材料、整合信息、得出结论,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并要求他们书写项目报告,记录本组的探究历程和研究成果,如此,学生便能在读与写的结合中强化自身的文化素养、开阔自身的眼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教师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精略得当、内外交融的语文课堂,开展仿写练习、合理学习和专题训练活动,并引导学生撰写评语、绘制导图、展开项目探索,这样可以促进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还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进而增强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核心素养,至此,初中生的核心素养会不断提升,初中生也能在学习和探究中契合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猜你喜欢
逻辑初中语文文本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