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古诗文教学指津

2023-01-11 14:21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25000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1期
关键词:现代文木兰古诗文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25000)杨 涵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书写不便利、道路不畅通的古代,要想将信息有效方便地记载和传递,字、词、句就必须具备丰富性、多样性、易于记忆等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古诗文便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短短几个字就可以传递非常丰富的信息。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让白话文登上了舞台,但这并不意味着古诗文成为无人问津的“老古董”。相反地,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古诗文,我们更需要去继承和发展它们。在倡导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用多种策略巧妙高效地开展古诗文教学。

一、诵读教学法——感受古诗文独特魅力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古诗文与现代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不小的差异,部分学生在初读古诗文时可能会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只有多读几遍才能对古诗文内容慢慢地从陌生到熟悉。这是多读的必要性。除了默读和小声读,教师还可以采取诵读教学法来开展古诗文教学。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木兰诗》的教学为例。这一首诗歌介绍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饱含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首诗歌的音律感很强,譬如开头的“唧唧复唧唧”,模拟的就是织布机工作的声音。诗歌的节奏感也非常强,譬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出了木兰在出发前奔走多地采购物品的情形,既展现了木兰办事的雷厉风行,又铺垫了从军的艰难。整首诗歌的每一句都紧密相凑,环环相扣,让人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采用高低起伏、轻重有别等技巧来读出诗歌的节奏,要启发学生假设自己就是木兰,将自己代入诗歌当中,就好像在讲自己的故事一样。

在集体诵读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集体同步诵读法。全班学生一起齐读,大家同语速、同语调、同频率地诵读。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地用声音在课堂上营造出无形的磁场,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名学生被吸引,不由自主地集中精神。稍加观察可以发现,当学生完全沉浸在这种氛围中时,他们的面部表情会随着木兰的经历发生变化。这就是“人声合一”的表现。2.小组分段诵读法。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诵读《木兰诗》中的一段。分组诵读可以给学生提供用声音表演以及用耳朵欣赏两种不同的学习机会。同时,这也是教师查看哪个小组对《木兰诗》的解读更准确的好机会。3.背景配乐诵读法。教师可以选择与《木兰诗》气场、氛围相近的音乐作为诵读的背景乐。音乐本身就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它会通过节奏、音色、音调等来激活学生的感情,让学生更容易进入《木兰诗》的意境中。通过集体同步诵读、小组分段诵读、背景配乐诵读等,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古诗文的独特魅力。

二、字句斟酌法——学会品鉴赏析字词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基础内容,它要求学生站在学术的角度去理解语言文字。在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立足点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字句斟酌教学法。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三峡》的教学为例。这是以三峡为写作对象的一篇古文,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向学生普及讲解三峡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风景面貌等,也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对三峡有形象具体的认知。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字词的意思。譬如“重岩叠嶂”写出了三峡山峰的高耸险峻。“沿溯阻绝”中的“沿”“溯”,分别指“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仅用两字便写出了水流的走势。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直观地发现,古诗文语言文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但意思丰富。要表达同样的意思,白话文所需的字词会比古诗文多得多。因此,要想学好古诗文,字斟句酌是关键。这里的“斟”“酌”,包括两个要求:其一,能够准确地判断字词的意思。当学生所学的古诗文越多,他们就会发现很多在古诗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词,有非常多的意思,因此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进行判断。其二,能够准确地理解字词选择的用意,即用词的巧妙(如换了一个字或词就无法给人精妙之感)。在重点品读古诗文用词的精妙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同义替换法。用与原文用词释义一样或高度接近的词来进行替换,而后将替换前后的内容进行对比,重点关注上下文衔接的协调性、语言风格的一致性、语音语调的连贯性等,思考原文用词是否具有唯一性,如果有,理由何在,如果没有,可以怎么替换。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体悟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2.现代文复述法。用现代文来复述原文,将复述前后的内容进行对比,重点关注表达的简洁性、理解的便捷性、思考的自然性等,思考古诗文之于现代文有哪些独特的语言意义和价值。3.留本意删减法。在保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将某个字词删除,并对删除前后的内容进行对比,重点关注意思表达的完整性、连贯性、科学性、饱满性等。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体悟古诗文用词的精妙。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的,教师可以阶段性地给学生梳理常见的古诗文字词,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替换、对比等去进行字词的品鉴与赏析。

三、古今对比法——掌握古诗文阅读方法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强调学生要多角度思考,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有些学生之所以对古诗文学习心生畏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从源头上抓住古诗文的创作思路与作者的思维方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古诗文阅读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古今对比教学法,将古诗文与现代文进行对比。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游记小品文。学生对现代游记并不陌生,教师之前在开展现代游记阅读教学时,已将游记的阅读思路方法进行了讲解。譬如,探寻游记的写作顺序(按游览的时间、地理位置变化等)、游记当天的气候(气候背后更多关联着游记整体的情感基调)、作者在游记中表露出的心情。这三种思路方法,可以单独使用,如将游玩时的地理位置变化以串联的方式整理出来;也可以结合使用,如景随人动,人随心动。游览者所经地方一旦变化,就会见到不同的景色,且对于某一处景致又有不同的游览顺序,或是从远到近,或是从近到远,或是从左到右,或是从右到左,或是从上朝下,或是从下往上。不同的游览顺序让景致的不同面先后映入游览者的眼帘,激发游览者的情感。茂盛的树木或者开得正旺盛的花通常会让人兴高采烈、心情舒畅。光秃秃的树木或者已经凋谢的花通常会让人略感失望、心生遗憾。这些感受随时会变化,观赏的角度不同,方向不同,都会让游览者的心情不同。不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教师可以在讲解《记承天寺夜游》前先导入之前讲过的现代游记,激活学生思维。学生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古诗文写作和现代文写作在思路上是高度相似的,学生完全可以将自己在阅读现代文时所掌握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古诗文阅读中。总的来说,古今对比法有助于学生更加快速地找到阅读古诗文的方法。

四、历史回溯法——背景知识讲解铺垫

古诗文之所以比较难理解,除字词释义与现代汉语有不小的区别以外,还与古诗文所写的内容距离学生非常遥远,学生对其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有关。因此,在教学古诗文时,还需要讲解古诗文的历史背景。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历史回溯法。这一方法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能降低理解的难度。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岳阳楼记》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一职后贬官至河南邓州时应好友之请而作的,既是被贬职,范仲淹为什么还能够写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精髓及对后世的影响,就要将眼光聚焦范仲淹本人的生平经历,聚焦范仲淹所在的时代,以及同时代其他大部分人的思想主张。在介绍古诗文的历史背景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趣味故事讲解法。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范仲淹的生平经历娓娓道来,尤其着重讲述其写作这篇《岳阳楼记》之前发生的故事,以细节推敲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讨论与思考。2.微课教学法。教师可以灵活地借助微课,将背景故事制作成趣味小短片于课前播放,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古诗文的创作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3.纪录片观看法。教师可以选择编辑人物纪录片,站在历史角度向学生介绍范仲淹。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可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当学生对古诗文的创作历史背景了解得越多,对古诗文的作者越熟悉时,古诗文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了。这种心理距离的拉近有利于削弱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畏难情绪,让学生更好地阅读古诗文。

五、艺术品鉴法——理解古诗文构建的意境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强调学生要能够理解文学作品所构建的意境,能够品鉴语言文字的优美,能够从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教师可以采用艺术品鉴法组织开展古诗文教学。

艺术品鉴法,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古诗文讲解与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文,让古诗文释放出更大的魅力。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美术结合教学法。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唐诗五首》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美术结合教学法中的图画赏析阅读法。譬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写的是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不仅有大量与之相关的旅游宣传片、文创产品等,还有很多与其有关的画作等。教师可以选择与古诗内容、基调、情境相契合的画作作为教学素材,带领学生在赏画品画的同时去学习古诗,品鉴古诗的语言美。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展现种类不同的有代表性的画作,如中国画、油画等,让学生对比不同绘画形式所展现的西湖美。2.音乐结合教学法。譬如在《野望》中,诗人王绩通过描写自然美景表达孤独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播放与该首古诗的情感基调相契合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感召下进入古诗的意境,以更好地学习和品鉴。美术涉及不同的绘画手法,音乐涉及不同的演奏乐器,如古筝、琵琶、笛子、箫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不同乐器的演奏音色、音调、风格,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可以将艺术品鉴法与跨学科教学法相结合,大胆地将绘画、音乐等作为教学元素引入古诗文教学课堂,让课堂更加色彩斑斓,充满情趣。

古诗文词句精炼,内涵丰富,说理中带着情感,情感中蕴含智慧,是形式多样的语言宝藏。学生学习古诗文,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做好能力奠基;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编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略有增加,这间接体现了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稍加留意,不难发现,经典的古诗文数不胜数,虽然可以翻译成现代文来理解,但如果学生能直接进行阅读,其收获将更多。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采用多种策略来组织开展古诗文教学,以活泼鲜明、形象生动的方式带领学生遨游于古代文化世界,使学生获得思想启发与美的熏陶。

猜你喜欢
现代文木兰古诗文
木兰剧片段展示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重点】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科普)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Mulan Mu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