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中国经济的二十个关键词

2023-01-14 04:01文/吴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赛道消费电商

文/吴 哲

非凡十年,逐浪前行。

放之历史长河,十载光阴不过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立足当代中国,过去的十年却尤为沉稳悠长。因为这十年,在被无数奇迹驱动的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从中国移动的互联升级,到华为的鸿蒙计划;从中国制造,到如今小米走向世界;从世界工厂,到如今的国货崛起……一张张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量变到质变的成长,更是消费、科技、文化等多领域向上趋势的共同合力。

2012 至2014 年:开启用户时代

从2012 年开始,为应对良好发展态势下隐现的下行风险,“稳中求进”成为我国当年经济发展的总基调,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了该阶段的工作重点。以此为背景,反映到市场层面,消费者的地位进一步强化,消费者的力量进一步被各经济主体所重视,“用户时代”随之拉开序幕。

自媒体

2012 年微信公众号平台正式上线,同年,今日头条、快手也相继起步。早期,这些新兴社交媒体平台仅作为信息洼地,经济价值尚未开发,于品牌而言,这些平台更多的只是形象展示的舞台;于用户而言,平台此时也仅是发声阵地。

发烧友

2012 年,小米2 成功问世,它准确锁定了小米作为国产手机的互联网手机模式,通过“极致性价比+互联网营销模式+心智占领”的营销组合,帮助小米形成局部优势。随着小米的大火,米粉、发烧友等词也开始见诸各大新闻媒体。这一年,市场逐渐掀起了一场“向小米学营销”的热潮;这一年,通过米粉、发烧友,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圈层的价值与用户的力量。

微商

微商的出现,是社交媒体平台开启商业价值的早期探索。2013 年,基于微信“朋友圈”功能,从宝妈、留学生等群体中诞生出最早的一批微商,朋友圈开始出现海外代购、化妆品、闲置产品、食品、奢侈品等广告的身影。但是,因暴力刷屏、没有正规的进货渠道、产品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早期微商颇为人诟病。

移动支付

也是在这一时期,移动支付加快了红包补贴、“烧钱”抢人的节奏。2014 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横空出世,微信支付一战成名,奠定了其后来在移动支付中的地位。微信红包的推出被马云称为“偷袭珍珠港”,此后,移动支付赛道形成支付宝、微信支付二分天下的局面。

2014 至2016 年:多元经济时代

2015 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该理念的提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理清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思路,市场经济的多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开放经济

以万达、海航、复星、安邦为主的国内大型民营企业开启疯狂并购模式,收购的资产多以酒店、地产、影院、俱乐部以及度假村为主。其中安邦斥资20 亿美元收购纽约地标华尔道夫酒店,万达以35 亿美元收购好莱坞传奇影业,海航豪掷400 亿美元收购德意志银行和希尔顿等公司的股份。汤森路透数据显示,中资海外并购的交易规模从2013 年的633 亿美元暴涨至2016 年的2210 亿美元,达到顶峰。

共享经济

2015 年,滴滴迎来高速发展期,11 月23 日北京大雪,那天北京仅滴滴专车的呼叫需求就超过了100万人次,这一数字是纽约全天移动出行量的8 倍。同年,共享单车也进入大众视野,2016 年是共享单车的狂欢之年,在资本加持和舆论推动下,摩拜、ofo、优拜、永安行、小鸣、小蓝、悟空单车等20 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相继成立并大肆扩张。

懒人经济

作为懒人经济的代表,外卖市场迎来急速膨胀,这一时期,海量的用户补贴是外卖平台提高黏性、拉升复购的最直接手段。经过多轮厮杀,外卖市场最终从开始的“五分天下”逐渐变为美团、百度、饿了么“三足鼎立”的局面。

电商2.0

作为当时的黑马,拼多多的突围打破了由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巨头维持的行业既定格局。由拼多多牵头缔造的电商2.0 时代,让传统电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从“搜索时代”到“社交时代”,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电商2.0 时代抓住了“拼”时代下的社交场景,延展了电商赛道的边界,掀起了“社交+电商”的新革命。

2016 至2018 年:新零售时代

2016 年,新零售开始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探索方向,围绕人、货、场的模式理解和实践运用,学术界和商界产生了一场大讨论,各大投资方、品牌方也纷纷试水、布局,一大批新物种在此时诞生。

生鲜电商

2017 年开始,生鲜电商赛道进入“冰火两重天”:忧的是,经过数年发展以及行业洗牌,生鲜电商整体仍未改变亏损局面,赢利模式尚不清晰;喜的是,资本仍对生鲜电商赛道情有独钟,一些巨头也早已不满足线上争夺,开始试水线下,包括阿里的盒马鲜生、京东的七鲜超市、苏宁的苏鲜生、腾讯投资永辉的超级物种等。

直播2.0

这一时期,直播被赋予更多的商业诉求。相较于早期的“直播+打赏”模式,“直播+带货”这一颇具变现能力的模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品牌方关注。直播开始具备渠道属性,越来越多的草根主播开始借助直播成为商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知名主播李佳琦曾于2018 年9 月成功挑战“30 秒涂口红最多人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纪录保持者。2018 年“双11”,李佳琦与马云比拼卖口红,最终战胜马云,引发热议。

短视频

2016 年,大批移动短视频应用密集面世,资本市场不断升温,短视频内容创业者爆发式增长,短视频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在用户规模高速增长和广告主关注持续提升的双重作用下,2017 年短视频市场规模达57.3 亿元,同比增长达183.9%。

社区团购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拼购电商用户规模达3.32 亿人。基于庞大的用户规模,这一时期,社区团购接棒无人超市迎来井喷式发展,仅2018 年下半年,社区团购赛道融资规模就高达40 亿元。在一些主流电商的入局和新型电商的推动下,社区团购赛道的“千团大战”一触即发。每日优鲜、永辉生活、考拉精选、十荟团等平台皆是这场大战的主力。

2018 至2020 年:新消费时代

2018 年,伴随着最早一批“00 后”步入大学,主流消费群体的年龄代际开始被进一步扩充,与之相应的是消费偏好的变迁以及消费决策的改变,这些改变共同影响着新一轮的消费更迭。

新国货

从2018 年开始,新国货逐渐引起市场关注。化妆品、服装、餐饮等行业,成为这场新国货运动的主战场。在品牌侧,一边是完美日记、花西子等以国货为卖点的年轻品牌,开始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融入营销全链路;一边是回力、健力宝等一众“老字号”国货品牌,开始借势新国货东风,绽放新的魅力。这一时期,国人的消费自信空前高涨。

夜经济

从2019 年开始,夜经济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各种媒体和官方文件。夜经济的重提,一方面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也是市民生活多样性、多元化发展进程下的必然产物。2019 年,北京提出“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费品牌”,上海黄浦区首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上岗、首批“24 小时影院”诞生。相关研究报告显示,“90 后”“00 后”是夜经济下绝对的消费主力。

健康消费

相关统计显示,从2020 年开始,膳食补充剂、保健品、按摩仪、筋膜枪、褪黑素等开始成为“保温杯里泡枸杞”型青年的生活配套。在健康消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新消费品牌开始受到市场瞩目。这一时期,食品赛道的表现十分亮眼,根据CBNData 的《功能营养代餐市场消费趋势》报告,2020 年线上代餐消费金额及人数增速均突破50%。王饱饱麦片、ffit8蛋白棒、WONDERLAB 奶昔等代餐产品,在这一时期收割了不菲的销量和惊人的热度,更是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种草经济

种草经济迎来了高光时刻。作为网红经济的进一步延伸,种草经济深刻地影响着“95 后”“00 后”中一大部分拥有中高收入的年轻群体,服饰鞋包、食品、美妆护肤品是种草经济最为活跃的三大赛道,小红书成为种草主战场。

2020 至2022 年:数字化时代

历经多年沉淀,从2020 年开始,以数字化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开始爆发出惊人的活力,并从底层逻辑开始,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的经济走向。数字化时代,方兴未艾。

5G

在华为、中兴等通信巨头的合力推动下,时值5G时代的关键转折点,中国实现了弯道超车。作为5G 商用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5G 与实体经济融合正加速发展,截至2020 年10 月,中国已累计开通5G 基站超过70 万座,终端连接数超过1.8 亿个,97%以上的5G 基站实现共享。

专精特新

2021 年1 月23 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启动中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专精特新是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我国专精特新企业超过4 万家,其中“小巨人”企业达4762 家,平均拥有50 项专利,超六成集中在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细分行业10 年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能源

作为国家战略,我国新能源产业近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表现尤为亮眼。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 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对汽车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7%,成为汽车工业外贸的新亮点。以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为例,短短一年,其市值便从2020 年的1500 亿元涨至2021 年的7800 亿元,目前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汽车,跻身全球上市车企市值前三名。

元宇宙

2022 年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在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表示,要“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2022 年以来,超过20 多个省市和地区以产业政策、政府工作报告、行动计划等形式提出相关支持意见,为元宇宙发展提供培育土壤,扶持相关产业落地。除了国家层面的重视,企业层面同样加快了元宇宙概念的落地实践。2021 年10 月,抖音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仅凭一条视频,涨粉上百万,成为现象级案例;2021 年年底,百度打造的国内首个元宇宙APP 希壤上线;2022 年“双11”期间,阿里妈妈与江苏卫视联合打造的《2060 元音之境》正式开播,现实中的4 位实力唱将,与平行宇宙的4 位“时空歌者”实现了超时空“对决”。

致未来

流量封顶和经济下行压力交织,行业周期和经济周期碰撞,无数企业勇毅前行。企业如何穿越周期,韧性成长?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又会创造怎样的奇迹?

答案一定在当下,一定在趋势里。

猜你喜欢
赛道消费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跃马新姿 赛道试驾法拉利296 GTB
彩珠赛道大迷宫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征服蒙特卡洛赛道
40年消费流变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