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圆偏振钙钛矿发光研究获新进展

2023-01-15 19:20
山西化工 2022年3期
关键词:华东理工大学偏振光手性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朱为宏教授、吴永真教授和物理学院郑致刚教授团队合作在圆偏振钙钛矿发光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不对称因子高达1.9 的钙钛矿/软物质螺旋双层器件圆偏振发光”为题,发表在知名期刊《物质》上。

据悉,圆偏振发光(CPL)是指发光体系发射出具有差异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现象,其在三维显示、生物传感、加密防伪、光催化不对称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效率高、发射峰窄、发射波长可调等优异特性,有望成为理想的CPL 新材料。目前,已报道的钙钛矿CPL 材料(如手性二维钙钛矿、手性配体修饰钙钛矿纳米晶等)存在不对称因子(glum 值)小,发光效率低等问题,并且其稳定性很少被研究,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将钙钛矿纳米晶掺入手性向列相液晶能够显著提高CPL 的glum 值,但是该混合体系不仅会严重破坏钙钛矿的结构稳定性,还影响液晶分子的有序排列,减弱其对光的圆偏振调制能力。因此,如何获得具有高发光效率和高glum 值的CPL 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团队通过聚合物稳定钙钛矿并构筑具有双层结构的钙钛矿-液晶器件(PeLC),解决了钙钛矿与液晶兼容性差的关键问题,提高了钙钛矿的结构稳定性,改善了液晶分子的有序排列,实现了具有高发光效率,高稳定性的钙钛矿CPL,其glum 高达1.9,接近理论极限2.0,基于该器件结构展示了圆偏振光图案化显示及温控防伪应用,该工作为实现高质量圆偏振钙钛矿发光及其器件化应用开辟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华东理工大学偏振光手性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首个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手性双环分子研发成功
华东理工大学等制备新型抗菌多肽聚合物骨水泥
华东理工大学研制可抗异物反应高分子材料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基于正交试验六韧带手性结构展收几何参数优化
部分偏振光分解的研究①
The Dra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illers”
线偏振光振动合成矢量端点轨迹方程的推导
氯菊酯微生物手性降解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