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山保护区野生狍子监测与保护初探

2023-01-15 08:44周晓燕柳文斌
甘肃林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狍子太子保护区

周晓燕 柳文斌

狍子(Capreolus pygargus),又称矮鹿、野羊,偶蹄目鹿科草食动物。它是欧亚大陆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中小型鹿,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狍子是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太子山保护区)生态系统重要物种之一,太子山保护区是狍子的原生分布区,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近年来持续增长,展现了保护区生态保护成效。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研究,太子山保护区狍子监测与保护方面的著述极少。本文立足近年来太子山保护区多样化监测数据,通过统计、汇总、分析野生狍子分布、种群消长变化情况,填补本底基础资料的空白,针对性提出今后监测与保护的对策。

一、栖息地基本情况

太子山保护区总面积84700 公顷,位于北纬35°02′~35°36′,东经102°43′~103°42′,是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1℃,无霜期110 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60 毫米,海拔在2200~4332 米之间,主要由太子山脉发源而来的一系列山峰和沟谷组成,发源于保护区的大小河(溪)流200 多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16 条。森林植被以天然林、人工林及高寒草甸草原为主。林地面积74398.82 公顷,其中有林地28479.52 公顷,疏林地4564.3 公顷,灌木林地36854.84 公顷,未成林地1897.13 公顷,宜林地2603.03 公顷。非林地10301.18 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8.35%。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为狍子等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条件,据考察,保护区有脊椎动物208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 种。

二、狍子种群监测及统计分析

(一)狍子种群监测

狍子监测主要利用红外相机监测、视频监控抓拍及人工巡护监测等3 种方式,以2021 年为例。具体监测情况如下:

1.红外相机监测:共8 台红外相机,分别布设在紫沟、东湾、药水、松鸣岩、新营、甲滩、关滩7 个保护站和槐山子苗圃,由各站(圃)根据各自资源分布及野生动物活动情况分别布设到不同地类中,每半个月采集1次数据,更换电池。结束后相机被移动到另一个位点,所有位点间距均大于300 米,同时详细记录红外相机编号、安放日期、GPS 位点、海拔和生境信息,如动物痕迹、植被类型等。据统计,2021 年共监测到狍子活动画面41 幅,涉及8 站(圃)12 个保护段14 处点位。具体监测点位见表1。

表1 2021年红外相机狍子监测记录表

2.视频监控抓拍:2021 年保护区建设运行视频监控系统14 套,建有视频监控指挥中心1 处,分控中心4 处,视频监控监测森林资源覆盖率40%。2021 年,指挥中心及分控中心值班人员利用抓拍(摄)功能,监测记录狍子影像14 只,涉及紫沟、东湾、药水保护站5 个保护段辖区。具体监测点位见表2。

表2 2021年视频监控系统抓拍狍子影像记录表

3.人工巡护监测

保护区现有保护段(点)42 个,巡护人员150 人,每人每月有效巡护(指巡护5 公里以上历程)3 次,2021 年总巡护次数4500 次,2021 年巡护人员巡护记录狍子150 只,其中手机、林务通抓拍记录狍子50 只。

(二)统计分析

1.狍子种群总数估测

依据3 种监测方式结果来推算狍子总数。

红外相机监测需要考虑布设覆盖面积、监测重复率等因子,估算狍子总数410(只)=41(实际监测只数)×(重复率)50%×20(总面积与监测面积的倍数)。

视频监控抓拍需要考虑视频监控覆盖率、检测人员抓拍频度,估算狍子总数350 只=14(实际监测只数)×2.5(总面积与监测面积的倍数)×10(监控数量与抓拍数量的倍数)。

人工巡护监测需要考虑巡护覆盖率及监测重复率,估算狍子总数225 只=150(实际只数)×5(总面积与监测面积的倍数)×30%(重复率)。

太子山保护区狍子总数以3 种监测方式的平均数求得:(410+350+225)÷3=328(只)。

2.狍子分布及特点

从3 种监测记录来看,狍子在太子山保护区范围内均有活动,重点分布区有紫沟保护站紫沟峡,东湾保护站前东湾、后东湾,药水保护站扎子河、菜子沟、药水峡,松鸣岩保护站小峡、大峡,新营保护站铁沟、大湾滩,甲滩保护站甲滩、槐树关、关滩保护站关滩。这些重点分布区域山大沟深,森林茂密,水源充足,人为活动较少,是狍子的主要栖息地。

在太子山保护区,狍子多栖息在2200~3000 米山地森林中,因觅食、饮水等需要,时常穿行于缓坡、沟谷及林缘地带,狍子活动与栖息与保护区垂直带谱具有相关性,具体见表3。

表3 森林植被垂直带谱中狍子分布密度统计表

三、狍子监测与保护对策

(一)监测与保护存在的不足

1.监测方面:还没有开展野生狍子种群专项调查,对狍子栖息地生境、生活习性、天敌等缺乏研究,监测手段单一,实际应用的3 种监测方法,分别存在明显不足:红外相机数量太少,布设点位和频度达不到标准要求;视频监控难以监测林下和盲区的动物,要靠值班人员在监控中心电脑操作持续搜寻,视频监控抓拍的画面像素也不高;人工巡护全靠巡护人员责任心,很难抓拍狍子等野生动物影像。

2.保护方面:长期以来,太子山保护区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森林资源迅速增长,特别是2018~2020年完成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后,野生动物逐渐回归,呈现持续增长势头。但因太子山保护区现场面广,林缘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欠发达,还存在靠山吃山、偷猎食用贩卖野生动物现象,2015 年、2017 年,太子山森林公安分局破获2 起猎杀狍子等野生动物案件,即是例证。

(二)监测与保护对策

1.组织野生动物专项调查:于2022~2023 年开展野生动物监测调查,摸清狍子分布、栖息地、种群数量与变动趋势、保护与受威胁情况等信息。

2.加大监测力度: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监测设施和工具。购置增加红外相机数量,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点位布设红外相机。2022 年底,视频监控系统将达到24 套,监测覆盖率将达到80%左右,要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全天候抓拍狍子等野生动物。人工巡护要严格责任制度,配备林务通等必要的设备。要不断创新监测方式,利用无人机追踪、全球定位系统(GPS)追踪技术、卫星定位跟踪器、DNA 条形码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提升监测科学化水平。

3.加强狍子救治救助:在狍子集中活动的段点设置救助点,配备必要的救助药品和设施,对巡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狍子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和防治,遇恶劣天气和灾害时进行投喂食等救助。

4.加强执法,严查猎捕野生动物案件: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依法查处各类偷猎、非法贩运、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等犯罪活动,以案示警,提高林缘及社会大众守法意识。

四、结束语

太子山保护区是狍子主要分布区,按照其形态特征和太子山保护区地理区位,太子山狍子为西藏狍(Capreolus pygargus melanotis)。监测结果显示,太子山保护区狍子种群呈稳步增长,这是由于保护区内狍子天敌较少、近年加大保护人为活动减少的缘故。食物、水源和隐蔽的场所是狍子繁衍生息的3 大因素,决定了狍子在太子山保护区的分布与植被分布的垂直带谱具有相关性。关于狍子种群的监测和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深入探索与研究。

猜你喜欢
狍子太子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狍子车
狍子车
太子洗马
当太子你可以住几间房?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太子湾的春天》摄影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狍子真的傻么?
就要这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