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食品检测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
——基于国内大循环背景下的专业调查研究

2023-01-17 01:40曹佳刘悦陈克侯芳菲房静
天津化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药品实训岗位

曹佳,刘悦,陈克,侯芳菲,房静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62)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进入国内大循环新阶段,高职院校不仅面临外部经济变革的洗礼,也深受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互相接受度不高的窘境困扰。特色专业群中由于各专业具有共同的产业背景和职业岗位群,可以准确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共同知识、技能和能力需求,及时了解市场与行业需求的变化,主动匹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突出特色专业群优势,高职药品食品检测专业群实际上是通过密切相关专业聚集发展,发挥聚集效应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1],最终实现由特色专业群服务区域经济。

因此,精准的分析高职检测专业群人才培养与国内大循环下区域产业的内在联系,探索和实践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与方法,才能够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区域发展和促进产业升级、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2]。

1 国内大循环下滨海新区医药食品企业的调研

1.1 专业调研目的

专业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管理机制等建设各要素[3]。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隔一段时间应根据当地经济领域、行业与企业就业岗位的发展进行调整,必须有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数据来予以支撑[4]。天津一直以制造业立市,国内大循环背景下,药品食品制造对天津经济尤其起到重要作用,以分析检测为核心技能的质量岗位,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岗,必须根据调研数据调整课程体系和设置,提高人才质量精准服务天津产业发展。

依托天津食品药品行业,深入滨城及周边区域大中小各类食品药品企业调研,采用实地走访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46家企业进行访谈,通过调研以期获得国内大循环下企业对检测专业群人才需求的要求。

1.2 滨海新区医药食品企业的人才需求

1.2.1 检测岗位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加强

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但是如果没有对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内外包装的检测和生产过程中规范的质量控制,很难生产出优秀的产品。快速消费品市场上,只有产品质量保持稳定的高标准,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用,检测岗位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逐步增强。

1.2.2 加强产品供给质量适配性需要更高素质检测人员

在国内大循环背景下,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检测方法、建立质量标准、完善认证体系有了新的要求,强调适配性。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前提,是促进供需平衡,实现供给端与需求端的有效匹配。加强产品质量适配性就是要生产出符合国情符合老百姓需求的产品。

1)企业对人才基础技能要求更高

调研发现,各类食品药品企业都在谋求新形势下的发展,不断进行新技术开发、新方法设立、新规范建立、新产品研究,努力适应国内消费形势的快速变化。相应的,检测人员需要持续接受新技术,使用新方法,运用新规范和检测新产品,要求其具备扎实的技术技能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

2)企业更看重人才的职业道德

在访谈中有企业管理人员提到21年1月份河北省某地全员新冠病毒检测中,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还未完成全部检测时即谎报检测结果为全阴性,之后发现3人结果为阳性,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对于企业而言,这种检测数据造假、质量造假事件,将直接造成企业的毁灭,是企业最不愿看到的。在信息发达的当代社会,产品知名度越大,检测岗位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越强。企业需要忠诚的、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和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的劳动者。

调研结果反映了药品食品检测岗位愈发重要,证明药品食品检测专业群设置的必要性,并且滨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和人才质量要求显著提高,与高职院校的再培训、实训基地共建和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合作意愿越来越强。为药品食品检测群精准服务滨城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 药品食品检测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要解决企业发展转型困境,应对企业新需求,就必须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属高校四大职能,在专业群调研的前提下,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整合检测类专业的优势资源,进行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改革,精准匹配滨海新区企业的不同需求。

2.1 底层共享、中层融通、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培养检测专业群人才

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人才与产业的匹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促进人才链匹配产业链,落脚点在于处理好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训课和毕业环节之间的关系,打造底层共享,中层融通,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

2.1.1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岗位通用能力对应是人才培养的基础[4]

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具体实施载体,企业先进技术必须与学校课程形成映射关系。根据调研对检测项目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核心技能的梳理,可以发现,农兽药抗检验、营养物质检验、重金属残留检验和食品添加剂检验这四个项目的核心能力是操作分析仪器的技能,因此药品食品专业群得到三大核心技能:理化检验技能、微生物检验和仪器分析,是药品食品检测群课程设置的根基,也是企业用人是最根本需求。

2.1.2 专业实训课程与岗位技术标准对应是人才培养的要求

实训课程应尽量模拟企业常见的生产环境和内容,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真实工作场景,前提是实训课程标准必须参照中国药典、国家标准、专业标准等去编写,课程内容必须参照典型工作内容去设置,课程考核必须同生产技术达标。实训课程设计重点兼顾产业技术革新,做到教学内容与新工艺、新标准、新方法、新产品同步。

2.1.3 实习环节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岗位是人才培养的方向

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为避免区域产业群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出现真空期,在专业群学生实习环节,可引导学生根据区域产业具体需求选择药品、食品企业的实习岗位,在实习期间,进一步实践岗位胜任能力。

2.1.4 思想道德教育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合是人才培养的要素

检测群培养的人才是为关系人民健康生活的质量把关,企业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所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重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学过程是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塑造健康灵魂的统一[5]。

在专业群课程改革中,专业核心课《含量测定技术》课程获得市教委2021年天津市示范课程的荣誉。教学团队对课程中的技能点与思想道德教育点进行逐一梳理提炼,在每个模块中都融入了3~5个思想道德教育点,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同学们在倾听、讨论、思考中,慢慢树立“敬畏生命、敬畏职业”的精神内核。

在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企业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药品食品检测专业群立足底层共享、中层融通、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力争培养出更多扎实踏实诚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促进人才链匹配产业链,精准服务滨海新区医药食品企业。

猜你喜欢
药品实训岗位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水果药品
药品侵权的性质认定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