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巧用“微课”资源提升数学素养

2023-01-19 04:08尚丽敏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重难点微课资源

尚丽敏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引言

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再加之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条件变得越来越好,辅助学习的设备也在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绝大部分学生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电子设备。“微课”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教师通过“微课”展开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言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作用,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展开更高质量与更高效率的教学,进而实现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最终目标。

1 “微课”资源对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所具备的作用

在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微课”作为近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教育手段,其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优势作用[1]。利用“微课”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其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指标十分契合。与此同时,其可以通过整合优质的课程资源来实现课堂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提高课堂质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树立数学思想。

1.1 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人们产生行动欲望的先决条件,是行动的前提。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教学而言,教师只有充分展示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才能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进而使其拥有实践的动力,才能使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数学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以及抽象性,因此,学生无论是记忆还是理解起来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其容易产生退缩心理,进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而利用“微课”资源展开教学,则可以很好地规避此类问题的发生。“微课”是综合了音频、图片等多种信息要素的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可将原本复杂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以简单具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将无形的数学知识有形化,调动学生的感官,给予学生一种充满新意以及趣味性的学习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兴趣[2]。

1.2 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

“微课”的突出点在于“微”字,其每节课的时长一般都固定在5~8分钟的时间段内,其将原本课时很长的课堂精短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微课”的教学质量也会随着课时的缩短而降低,反之相较于传统的教学课堂而言,其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微课”缩短的是课程的时长而不是知识的内容,其将原本掺杂了许多内容的知识精短化,提取知识的重难点部分进行精讲,如此一来,则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其提取知识要点的能力,帮助其更好地抓住问题的核心要点,进而快速有效的突破知识中的重难点。

“微课”除了具有精练的特点之外,其在进行知识的讲授之时还具备一定的专一性以及集中性,也正是因为具有以上特点,其才能够对知识的重难点内容实现有效的突破。例如,在解答25-120÷20这一题目时,有部分同学就很容易出现“6”这一答案,这是由于其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疏忽所导致的,其忘记将题目中的“25-”照抄下来,此类错误的出现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脱式计算”的含义,同时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脱式计算”来解决问题[3]。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相对应的“微课”资源来展开教学,以文字与图片组合的形式将运算步骤以及运算规则展示给学生,在学生充分理解之后,教师还要展示一些相应的练习题来让学生自主练习,以此来确保其知识掌握的充分性。如此一来,便可以高效地解决该问题。

1.3 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其一,“微课”资源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常规,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有趣的课堂学习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学习的乐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二,“微课”资源可以化知识的无形为有形,可以更加直观全面地将复杂庞大的数学知识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范围,而且还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其三,“微课”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的知识巩固的空间,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及时查缺补漏以及巩固复习,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2 巧用“微课”资源提升学生数学课核心素养的合理策略

2.1 将“微课”资源应用于课前预习,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认知

数学知识体系庞大且复杂,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之数学知识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若不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是很难在课堂上跟紧教师的教学思路的。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将原本抽象的、复杂的以及分散的知识具体、集中性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独自对知识内容进行思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播放“分蛋糕”的微课视频,然后抛出“分得蛋糕最多的同学所获得的蛋糕占总量的多少?”这一问题,以此来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进而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生活之间所构建的联系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进而提升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2.2 立足于课程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想

处于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其思维习惯等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在该阶段将“微课”教学应用于小学的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想而言是十分具有优势作用的。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尚未形成,其有关于数学学习的思想意识也十分地浅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立足于课程重点、着重培养其数学思想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对于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以及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因此,教师在应用“微课”资源进行数学授课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取课程的重点内容,然后对课程中的各大重难点按照难度的等级进行逐一的突破、讲解,以此来帮助学生构建具有连贯性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其突破数学重难点问题的能力。教师若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需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问题的能力,养成精细探析数学问题本质的思维习惯。

在现实的数学课堂的教学之中,学生在解决实际题目之时出现错误的频率极高,但导致错误出现的并不是很难的问题,往往越简单的问题越容易出错。例如:在解答4.5+2.5-4.5+2.5这一问题时,其正确答案应该是4,但是在实际的解答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0的答案;245-45×5,该题目的答案应该是20,但却会有许多学生算出1000。这种类型的错误层出不穷,而导致该类型错误出现的原因则在于学生解答问题时不够细心,其在进行运算的过程中没有细致地观察运算顺序,进而导致其即使是计算极为简单的问题,也无法提高数学的正确率。因此,教师就需要在运用“微课”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其中学生易于出错的问题点划分为重点讲解的内容,然后再以课程的核心要点作为立足点来展开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精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其微观探析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3 借助“微课”资源教学优势,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思想

小学教师利用“微课”资源展开教学,其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数学问题的重难点,其可以对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问题实现精讲,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内容精短化,然后再依照问题的难度等级,从易到难的顺序对问题进行逐一地讲解以及分析。教师在应用“微课”资源进行讲解之时,会综合的应用到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信息要素,其可以将原本复杂抽象的知识内容精简具体化,将原本无形的知识有形化,以此将分散的重难点知识集中性地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连贯性的知识体系。在重难点知识讲解完成后,教师则需要利用“微课”资源将一些与知识要点具有关联性的习题展示给学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以及问题探究能力,进而促使其可以真正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以四年级数学的教学为例,其中有关小数的知识内容便属于教学中重点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地发挥“微课”的优势,将小数的意义、性质等内容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依次向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完相应的知识点后,教师则需要展示出与该知识点相对应的习题来使学生进行练习。例如:小数的近似值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四舍五入”便是该问题的重点内容,其次便是小数保留到哪一位的问题。教师在讲解完成后,便可以给出3.4、3.45、4.352这种小数位数不同的数字,然后要求学生将小数保留到哪一位,使其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进行保留。除此之外,教师需要设置具有知识点针对性的题目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只有拥有了熟练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使其数学思路得到拓展,进而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

2.4 利用“微课”资源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数形结合思想

“微课”资源相较于传统课堂而言,其打破了传统课堂中的时空限制。“微课”资源主要是依托于现代发达的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而存在,其可以为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提供极大的便捷。学生若在课堂中存在疑惑便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微课”资源来实时解决与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而为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微课”资源所具备的教学优势来辅助教学工作的展开,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有关数数与运算相关方面的知识时,教师便可以通过利用“微课”资源将不同数量以及运算过程以生活实物这种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设置以下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6+4等于几,教师便可以通过利用视频或者是动画的形式将6+4以6个香蕉+4个香蕉这种具体实物的形式表达出来,将无形的知识有形化,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感。除此之外,数学符号也是数学“微课”资源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元素,因此教师在利用“微课”资源展开授课之时,要培养学生的数字符号意识,以此来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2.5 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无论教师是利用什么手段进行教学,其最终目的都是要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高质量的知识内容,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既要保证课程的质量,还要保证课程开展的效率,在促进学生全面理解知识内容的同时,还要保证课程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完毕。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微课”的主要优势就是在于重点突破问题,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精讲,教师在确定学生已经全面性地理解以及掌握好课程知识之后,便可以对“微课”的时长进行合理延长,但是教师要注意把控时间延长的幅度,最好是将其控制在2~5分钟左右。对于延长的“微课”时间,教师要对其进行合理分配,依据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重点来展示一些具有关联性、思考性以及拓展性的题目,以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的形式来共同解决问题,使其在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中开拓自己的数学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教师在临近下课之时,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可以课下自主完成的具有实践性的题目来进一步加强对于其创新意识的培养。

2.6 整合分类“微课”资源,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微课”作为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其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丰富性以及开拓性,可以为小学的数学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微课”教学视频的录制形式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下变得类型多样,如此一来,便给教师的教学授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在进行教学授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参考学生的实际学龄、学情以及认知规律等多种各款要素,然后以此为前提来选择最为合适的“微课”资源进行授课。教师需要将相关的“微课”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分类,然后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最优质的“微课”资源进行授课,利用“微课”资源优化课堂结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的落到实处,进而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素养。

3 结束语

上文对“微课”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作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针对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巧用“微课”资源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综合上文内容可知,“微课”资源虽然是信息技术背景下新兴的教学手段,但是其在教学中所具备的优势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因此,教师应积极跟进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将“微课”资源充分融入小学的数学课堂之中,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重难点微课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